• 1、

    化学实验是科学探究的重要方式。请根据下图所示的部分实验装置,回答下列问题。

    Ⅰ、制取气体是初中化学实验的重要内容。

    (1)仪器M的名称是

    (2)实验室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制二氧化碳,可选择的发生装置为(填装置字母)。

    Ⅱ、海水晒盐得到的粗盐中往往含有少量泥沙,为了除去泥沙等不溶物;某小组同学设计了下所示的实验。

    (3)在上图所示的粗盐提纯操作中,正确的操作顺序为(填序号),玻璃棒在②的作用是

  • 2、某工厂在粗盐的提纯过程中产生了大量的“盐泥”[主要成分为]MgOH2BaSO4和NaCl]。利用“盐泥”制备硫酸镁晶体的工艺流程如下图所示。

    已知:两种物质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如下表。

    温度/℃

    0

    20

    40

    60

    80

    NaCl溶解度/g

    35.7

    36.0

    36.6

    37.3

    38.4

    MgSO4溶解度/g

    22.0

    33.7

    44.5

    54.6

    55.8

    (1)、40℃时,NaCl的溶解度为g。
    (2)、“结晶槽”中获得硫酸镁晶体的方法是结晶。
    (3)、从结晶槽中获得的硫酸镁晶体表面附着有杂质,需用试剂洗去。为避免晶体损失,最适宜的洗涤试剂是
  • 3、阅读下面科普短文。

    甲醇,在干馏木材中首先被发现,故俗称“木醇”或“木精”,甲醇分子的微观示意图如图1所示。常温常压下,甲醇为液体,具有毒性,误饮后对人体有严重伤害。但作为能源,甲醇具有燃烧高效、排放清洁、可再生等特点。

    甲醇被誉为“液态阳光”。“液态阳光”是指利用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分解水制取氢气,氢气再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的甲醇。甲醇成为太阳能的最佳载体,实现了人类想把太阳能装进瓶子里,随处携带、随时取用的美好梦想。为了这个梦想,人类不断探究CO2与H2合成甲醇反应的影响因素,实验测得CO2的平衡转化率与温度、压强的关系如图2所示。

    伴随甲醇产量的增加和所具有的碳中和特点,甲醇正在从原有的基本化工产品角色转向未来燃料能源,将在人类可持续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

    依据文章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甲醇俗称“木醇”或“木精”的原因是
    (2)、甲醇和乙醇同属醇类,它们都属于(“无机化合物”或“有机化合物”)。
    (3)、甲醇作为能源的优点有(任写一种)。
    (4)、由图2可得出的结论是
  • 4、固体氢氧化钠暴露在空气中,容易吸收而潮解,并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而变质,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因此,氢氧化钠必须密封保存。
  • 5、某学习小组设计了铜与氧气反应前后质量的测定实验如图所示,用电子天平称量加热前后的质量,并记录实验过程中观察到的现象。

    (1)、铜粉与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任何化学反应都遵守质量守恒定律,是因为化学反应前后(填“原子”或“分子”)的种类、数目和质量不变。
  • 6、近年来,我国高铁飞速发展,已成为世界上唯一高铁成网运行的国家。请回答下列问题。
    (1)、制造高铁列车使用了多种材料。下列高铁列车的部件中,其主要材料属于金属材料的是______(填字母)。
    A、玻璃车窗 B、镁铝合金车体 C、塑料小桌板 D、不锈钢水龙头
    (2)、车身表面烤漆不仅美观,还能起到防锈的作用。其防锈的原理是
    (3)、目前世界上已有50%以上的废铁得到了回收利用。回收利用废旧金属的意义是(答出一点即可)。
  • 7、劳动创造美好生活。下列劳动项目与所涉及的化学知识相符的是(       )

    选项

    劳动项目

    化学知识

    A

    用酒精对桌椅进行消毒

    酒精具有可燃性

    B

    用活性炭包除去冰箱里的异味

    活性炭具有吸附性

    C

    用含NaOH的炉具清洁剂去除油污

    NaOH可与油污反应

    D

    用稀盐酸除去铁制品表面的铁锈

    稀盐酸可与铁反应

    A、A B、B C、C D、D
  • 8、溶液在日常生活、工农业生产、科学研究和医疗等领域应用广泛。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 B、溶液一定是无色的,且溶剂一定是水 C、饱和溶液升高温度一定会变为不饱和溶液 D、氢氧化钠、硝酸铵溶解时有热量变化,能用水鉴别
  • 9、体育中考期间,小明妈妈为他准备了丰富的午餐:米饭、红烧肉、清蒸鲈鱼。从营养均衡的角度考虑,你认为还应该补充下列食物中的(       )
    A、鸡蛋 B、凉拌西红柿 C、炖羊肉 D、馒头
  • 10、化肥对粮食增产有重要的作用。某试验田的玉米叶色淡黄,有倒伏现象,你认为应施用的复合肥是
    A、CO(NH22 B、KCl C、Ca3PO42 D、KNO3
  • 11、在日常生活、工农业生产和科学研究中,大量使用金属材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常温下,所有金属单质均是固体 B、铝制品具有很好的抗腐蚀性,说明铝的金属活动性比较弱 C、合金的硬度一般比其组成金属的硬度大 D、合金中只含金属元素
  • 12、下列关于燃烧与灭火的说法错误的是
    A、油锅着火后立即用锅盖盖灭 B、森林失火时,可将大火蔓延路线前一片树木砍掉,形成隔离带 C、做饭时,燃气灶火焰出现黄色,锅底出现黑色,可调小灶具进风口 D、燃着的酒精灯不慎碰倒,若洒出的酒精燃烧起来,应立刻用湿抹布扑灭
  • 13、“碳家族”的成员很多,用途很广。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CO和CO2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B、CO和CO2均能使氧化铜还原为铜 C、用墨绘制的画能保存长时间不变色 D、干冰升华吸收大量的热,因此可用作制冷剂
  • 14、氮化镁(Mg3N2)可用于制造高强度材料。已知Mg3N2中的Mg为+2价,则其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
    A、+3 B、0 C、-3 D、-2
  • 15、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相结合是化学学科的重要思想之一。下列对宏观事实的微观解释错误的是

    选项

    宏观事实

    微观解释

    A

    墙内开花墙外香

    分子在不断运动

    B

    自行车轮胎夏天容易爆裂

    气体分子受热变大

    C

    水和过氧化氢的化学性质不同

    分子构成不同

    D

    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差异很大

    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

    A、A B、B C、C D、D
  • 16、2025年3月22日至28日是第三十八届“中国水周”,主题为“推动水利高质量发展,保障我国水安全”。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A、家庭使用节水器具,如节水型洗衣机 B、洗手接洗手液时不关水龙头 C、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可随意排入河流 D、禁止使用化肥和农药
  • 17、认真观察、准确记录和仔细分析实验现象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下列对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A、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雾 B、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 C、木炭在空气中充分燃烧,生成二氧化碳 D、过氧化氢溶液中加入二氧化锰,迅速产生大量气泡
  • 18、今年4月,我市进行了化学实验考查,监考教师观察到同学们的部分操作如下图所示,其中正确的是(       )
    A、取少量稀盐酸 B、测定溶液的酸碱度 C、加热液体 D、检查装置气密性
  • 19、中华民族的发明创造为人类文明的进步作出了巨大贡献。下列我国古代发明及应用中,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A、活字印刷 B、火药爆炸 C、用粮食酿醋 D、用黏土烧制陶瓷
  • 20、下列物质的性质和用途表述错误的是
    A、干冰升华吸热——作制冷剂 B、小苏打受热易分解——作发酵粉 C、稀有气体化学性质稳定——作保护气 D、氢氧化钠能与盐酸反应——治疗胃酸过多
上一页 138 139 140 141 142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