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回答“氧气的实验室制取”实验中的相关问题。

    (1)、仪器a的名称是
    (2)、实验室用加热高锰酸钾的方法制取O2

    ①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②用该方法制取O2的发生装置应选择图1中的装置(填序号)。

    (3)、将图2中的仪器组装成收集装置,与选择的发生装置相连,制取氧气。实验完成后,老师对“组装收集装置”和“收集气体”的过程进行点评,上述两个过程中的一些错误操作,可能会影响收集到氧气的浓度,例如“未验满就停止收集”。请再写出两点可能导致收集到氧气的浓度偏低的错误操作:
  • 2、中科院李灿院士团队在二氧化碳制甲醇(化学式为CH3OH,甲醇是内燃机的理想燃料之一)的研究方面取得了新进展,该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

    (1)、 图中表示CH3OH的是(填序号)。
    (2)、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若该反应生成的两种物质中氧元素的总质量为16g,则参加反应的氢气的质量为g(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1 C——12 O——16)。
    (4)、该反应的应用价值是(答一条)。
  • 3、在农业生产中,可利用不同溶质质量分数的NaCl溶液选种。

    (1)、NaCl在水中的溶解有限度。右图为NaCl的溶解度曲线。

    ①NaCl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

    ②20℃时, NaCl的溶解度是 g。

    (2)、若用NaCl固体和水配制100kg溶质质量分数为16%的NaCl溶液, 需要NaCl固体的质量是 kg。
  • 4、五行传千载,变化藏其中。“‘金、木、水、火、土’五行相生相克”是古人对物质及物质之间关系最朴素的认知。

    (1)、木生火 (木燃烧生成火)。木柴能燃烧,从“燃烧的条件”分析,木柴是
    (2)、火生土 (火燃烧后变成灰烬)。将秸秆晒干烧灰,……即得到草木灰 (含有碳酸钾)。碳酸钾属于“氮肥”“磷肥”“钾肥”中的肥。
    (3)、土生金(矿石冶炼得到金属)。“火法炼锌”过程中应用的原理之一为: ZnCO3ZnO+CO2,其反应类型是反应。
    (4)、金生水(金属能凝聚水蒸气而成水)。水蒸气在温度较低的金属表面液化成水,该过程中水分子间的间隔变
    (5)、水生木(用水灌溉,树木生长)。除水外,再写一条影响植物生长的因素:
    (6)、与现代化学理论相比, “五行学说”具有一定的局限性。试举一例说明其局限性: 
  • 5、铁和铁合金作为金属材料一直被广泛应用。
    (1)、钢是铁合金。钢的硬度比纯铁
    (2)、写出一种生活中的铁制品:
    (3)、铁能与空气中的水和发生化学反应生成铁锈(主要成分是 Fe2O3xH2O)因此,生活中我们应采取相应措施防止铁制品生锈。
    (4)、用CuSO4配制波尔多液时,不能使用铁制容器,原因是 Fe+CuSO4=Cu+FeSO4铁可以把铜从CuSO4溶液中置换出来,说明铁的金属活动性比铜
  • 6、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重要工具。结合元素周期表(部分)回答下列问题。

    (1)、用化学用语填空:

    ①磷元素的符号;② 2个氧原子

    (2)、 13号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是
    (3)、在我国近代化学启蒙者徐寿与他人合译的《化学鉴原》中,元素名称用字有规律,从偏旁就可以知道它们属于哪一类元素,如钠元素属于元素。
    (4)、含碳的化合物种类繁多,其中二氧化碳的化学式为CO2。请你根据以上内容,结合二氧化碳的化学式,写出获取的三条信息:
  • 7、元素化合价和物质类别是认识物质的两个重要维度。右图是硫元素“价类二维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x为 +3 B、SO3对应的点是b点 C、a点对应的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生成 SO2 D、锌与c点对应物质的稀溶液反应能生成氢气
  • 8、 某医用冷敷袋的内部结构如右下图。使用时挤压冷敷袋,内包装膜破裂,里面的水接触到夹层中的NH4NO3 , 温度降低。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用于制作外包装袋的塑料属于金属材料 B、与外包装袋相比,内包装膜更易破裂 C、NH4NO3溶于水时吸热使温度降低 D、运输、储存该医用冷敷袋时应防止挤压
  • 9、化学小组利用“沉降”“过滤”“吸附”等方法净化伊通河水样。向水样中加入明矾沉降后,再使用下图简易净水装置进行净化处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明矾可使水样中悬浮的杂质较快沉降。 B、小卵石、石英砂可过滤水样中的不溶性杂质 C、活性炭可吸附水样中的异味 D、经该图装置净化处理后的水样是纯净物。
  • 10、生产中用氧炔焰切割金属,其反应原理: 2CxH2+5O24CO2+2H2Ox 的值是(    )
    A、1 B、2 C、3 D、4
  • 11、 与“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实验有关的图标中,表示“进行化学实验需戴好护目镜”的是(    )
    A、 B、 C、 D、
  • 12、 2025年中国环境日的主题是“美丽中国我先行”。下列做法不符合这一主题的是(    )
    A、积极植树造林 B、践行节约用水 C、坚持绿色出行 D、随意丢弃垃圾
  • 13、 取用一定量的液体试剂时,常用量筒量出体积。下列读数的方法正确的是(    )
    A、 B、 C、 D、
  • 14、 下列饮品,每100mL中蛋白质含量较多的是(    )
    A、菊花茶 B、纯牛奶 C、矿泉水 D、苹果汁
  • 15、 人类的生活离不开空气。空气中可供给呼吸的气体是(    )
    A、氮气 B、氧气 C、稀有气体 D、二氧化碳
  • 16、 《天工开物》记载了古代制砖的工艺。下列制砖环节中,材料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
    A、择地取土 B、入模定型 C、烧坯成砖 D、修整轮廓
  • 17、北京时间2024年4月25日,搭载神舟十八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十八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该火箭的推进剂是偏二甲肼(化学式为C2H8N2)。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1)、偏二甲肼中碳、氢、氮的原子个数比为(填最简整数比)。
    (2)、计算偏二甲肼的相对分子质量(写出计算过程)。
  • 18、

    某兴趣小组用如图装置探究微观粒子的性质。

    【实验一】如图1所示,烧杯A中装有20mL蒸馏水,并滴入了几滴酚酞溶液,烧杯B中装有10mL浓氨水,用一个大烧杯将A、B罩起来。一段时间后,A烧杯中的液体由无色变为红色。关于酚酞变红的原因,小组同学取酚酞溶液浸泡后晾干的无色干燥纸条,用图2实验进行验证。

    (1)实验观察到甲中纸条不变色,乙中 , 丙中纸条变红色,证明使酚酞变红的是氨气与水反应生成的氨水。

    【实验二】某同学按图3装置探究分子的性质,待传感器开始工作后,打开中间的弹簧夹,使烧瓶两端联通,记录数据变化如图4所示。请回答:

    (2)实验观察到装有二氧化碳的烧瓶中 , 说明氧分子在不断运动。

    (3)查阅资料:二氧化碳分子质量大于氧气分子质量。

    由图4可得出:分子质量越大,分子的运动速率越(填“快”或“慢”)。

    (4)若将两烧瓶同时放入40℃热水中,发现相同时间内气体浓度比常温时变化更大,说明分子的运动速率还与有关。

    (5)将装有少量酒精的塑料袋排净空气后密封,放入盛有热水的烧杯中,观察到塑料袋膨胀(如图5),其原因是(从微观的角度回答)。

  • 19、如图所示是电解水的实验装置:

    (1)、写出该反应的符号表达式:
    (2)、玻璃管b中产生的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该气体是
    (3)、该反应属于基本反应类型是(选填“分解反应”或“化合反应”)。
  • 20、天然水中含有许多杂质,实验室常用过滤方法对水进行净化,过滤装置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过程中玻璃棒的作用是
    (2)、小明准备按如图所示装置进行操作时,发现装置存在一处明显错误,该错误是
    (3)、若过滤后的水样有颜色,可向滤液中加入活性炭,利用其性除去色素。
上一页 132 133 134 135 136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