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如图所示,弹簧秤和细线的重力及一切摩擦不计,物重G=1N, 则弹簧秤A和B的示数分别为

    A、1N,0N B、1N,1N C、2N,1N D、0N,1N
  • 2、如图所示,两手指用力挤压铅笔的两端使它保持静止,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铅笔静止时,两手指对铅笔的压力是相互作用力 B、左边手指受到的压强大于右边手指受到的压强 C、左边手指受到的压强小于右边手指受到的压强 D、实验表明可以通过增大受力面积的方法增大压强
  • 3、 以下是我们生活中常见到的几种现象:
    ①篮球撞击在篮板上被弹回;②用力揉面团,面团形状发生变化;③用力捏小球,球变瘪了;④一阵风把地面上的灰尘吹得漫天飞舞。
    在这些现象中,物体因为受力而改变运动状态的是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 4、缙云烧饼名扬海外,如图是烧饼制作从揉团到压扁过程,面团变成饼后对桌面的( )

    A、压力变小 B、压力变大 C、压强变大 D、压强变小
  • 5、下列交通提示语中,不是为了防止惯性带来危害的是
    A、珍爱生命,远离酒驾 B、系安全带、平安出行 C、车辆起步, 站稳扶好 D、保持车距,安全驾驶
  • 6、动物的进化会使它们的身体结构和功能更适应环境,下列用压强知识解释错误的是( )
    A、啄木鸟的喙又尖又长--减小受力面积,增大压强,有利进食 B、狗的犬齿很尖--减小受力面积,增大压强,有利于吃食物 C、鲫鱼的身体呈梭形--增大受力面积减小压强,有利干水中游行 D、骆驼的趾特别宽大--增大受力面积,减小压强,有利于沙漠行走
  • 7、静止放置在水平桌面上的西瓜,如图所示.下列属于一对平衡力的是 
    A、西瓜的重力与西瓜对桌面的压力 B、西瓜的重力与西瓜对地球的吸引力 C、西瓜的重力与桌面对西瓜的支持力 D、西瓜对桌面的压力与桌面对西瓜的支持力
  • 8、 关于弹簧测力计的使用方法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被测力的大小不允许超过测力让的量程 B、簧测力计只能测竖直方向的力 C、被测力应作用在挂钩上 D、测量时指针不要与外壳接触
  • 9、下列估计最接近生活实际的是
    A、一个鸡蛋重约 I0N B、一根筷子长度约20cm C、正常人的脉拇一分钟约25次 D、人体密度约 1.9X103kg/m3
  • 10、如图甲所示,将底面积为100cm2、高为10cm 的薄壁柱形容器置于电子秤上,逐渐倒入某种液体至3cm深;再将系有细绳的圆柱体A缓慢向下浸入液体中至刚好触底,液体未溢出,圆柱体不吸收液体,上述整个过程中电子秤示数m随液体的深度h变化的关系图像如图乙所示,若圆柱体A的质量为450g, 密度为 3g/cm3 , 底面积为25cm2。求:(g取I0N/kg)

    (1)、容器的重力:
    (2)、液体的密度:
    (3)、在圆柱体浸入液体的过程中,当电子秤示数不再变化时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强比圆柱体浸入液体前增加了多少。
  • 11、小张一家驾驶汽车外出游玩。已知汽车的总质量为2x10 3kg,汽车在一段平直的路面匀速行驶过程中受到的阻力是汽车总重力的0.05倍;若每个汽车轮胎与地面的接触面积为 100cm2。求: (g取10N/kg)
    (1)、汽车的总重力;
    (2)、汽车匀速行驶时受到的牵引力;
    (3)、汽车对地面的压强。
  • 12、如图所示,小琪和同学们利用一长方体物块来探究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

    (1)、将物块竖放后挂在弹簧测力计上,测出物块的重力为2.7N,然后将物块部分浸入水中,发现测力计示数减小的同时水面升高了,说明物块受到了竖直向的浮力,并且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与放入物块前相比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当测力计示数如图甲所示时,所受浮力为N。
    (2)、接下来小琪继续按图乙、丙、丁所示进行实验,由甲、乙、丙的数据可知:在同种液体中,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越 ,浮力越大;由丙、丁的数据可知:物体浸没在同种液体中时所受浮力大小跟浸没的深度
    (3)、然后将物块浸没在盐水中如图戊所示,分析数据可知:浮力大小与液体的有关;若在实验前,弹簧测力计的指针在零刻度线以下,在未调零的情况下,则所测得的浮力 (选填“偏大”“偏小”或“准确”)。
  • 13、如图所示,小宏同学利用压强计“探究液体内部压强的特点”,进行了如下的操作。

    (1)、如图甲所示,从结构上来看, U形管压强计(填“是”或“不是”)连通器。
    (2)、压强计是通过U形管两侧液面的来反映液体某一深度处压强大小的。使用前应该检查装置是否漏气,方法是:用手轻轻按压几下橡皮膜,如果U形管中的水面没有升降,则说明该装置 (选填“漏气”或“不漏气”)。
    (3)、通过比较甲、乙两图可得出结论:在同种液体中,深度越深,压强
    (4)、小宏还发现在同种液体中,金属盒与液面的距离相同时,只改变金属盒的方向,U形管两边液柱的高度差不变。表明在相同条件下,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的压强
    (5)、小宏同学在图乙所示的实验基础上,保持探头位置不变,向容器内加入适量的浓盐水,他发现U 形管两边液面的高度差变大了,于是得出“同一深度,液体的密度越大压强越大”的结论。他的结论 (选填“可靠”或“不可靠”),原因是
  • 14、在“探究二力平衡条件”的活动中,学习小组设计了图甲和乙两种实验方案。

    (1)、当物体处于静止状态或状态时,它受到的力是相互平衡的;
    (2)、从实验效果的角度分析,图方案更好,理由是
    (3)、乙实验中向两端的小盘里加砝码,当两盘砝码质量时,小卡片静止:
    (4)、把小卡片转过一个角度,然后松手,观察到小卡片转动,说明两个力必须作用在才能平衡;
    (5)、在小卡片平衡时,用剪刀将卡片从中间剪开,再松手时,小卡片运动,由此说明两个力必须作用在才能平衡。
  • 15、如图所示,在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先后把木块放在长木板上,水平向右拉动木块,当木块匀速运动时,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1)、如图甲,弹簧测力计示数为2N, 根据知识,木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为N
    (2)、比较甲和乙实验,可得出: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所受的有关:
    (3)、比较甲和丙实验,可得出:压力一定时,接触面越粗糙,滑动摩擦力越
    (4)、许多运动鞋的鞋底刻有各式各样的花纹,是应用步骤(3)的结论来 (选填“增大”或“减小”)鞋底与地面的摩擦。
  • 16、    
    (1)、在图中,画出静止在水平冰面上重力为 120N 的冰壶所受重力的示意图(重心在o点)。

    (2)、如图是小帅同学练习头球的示意图,他用右脚向后蹬地,用头将球顶出去。请画出小帅受到的摩擦力以及足球离开头后在空中受到的力(不计空气阻力)。

    (3)、如图所示,画出静止在水中的小球所受力的示意图。

  • 17、两块相同的长方体砖块A、B的三条棱长之比为1: 2: 4,现将砖块A、B按图所示垂直叠放后置于水平地面上,砖块A对砖块B的压力为FA ,  砖块B对地面的压力为FB ,  则 FA: FB=;砖块A对砖块B的压强为PA ,  砖块B对地面的压强为PB ,  则 PA: PB=

  • 18、如图甲所示,密闭的容器中装有一定量的水,静止在水平桌面上,若把该容器倒放在该桌面上,如图乙所示,那么水对容器底的压力将 ,水对容器底的压强将 (均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 19、 将一个重10N的正方形铁块挂在弹簧测力计上缓慢浸入水中,当它上表面刚好与水面相平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6N,则铁块受到的浮力是N,此时铁块的下表面受到水的压力为N。
  • 20、如图所示用杯子接水时,水杯静止在手中,在接水过程中杯子受到的摩擦力将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当杯子在手中开始向下滑时,可以通过的方式来增大摩擦力使其在手中保持静止。

上一页 13 14 15 16 17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