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秋-苏科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期中统一联合考试(提升卷)
试卷更新日期:2025-09-28 类型:期中考试
一、单选题
-
1. 铜丝直径的测量方法如图所示。若铜丝在圆筒上排绕的不紧密,则( )A、测量值比真实值小 B、测量值等于真实值 C、测量值比真实值大 D、以上说法都不正确2. 物理研究中常常用到“控制变量法”、“等效替代法”、“转换法”、“理想实验法”、“类比法”、“模型法”等科学方法,下列研究实例对应的研究方法错误的是( )A、为了描述光的传播径迹和方向人们引入了“光线”——类比法 B、发声的音叉将悬挂的乒乓球弹起,证明发声的音叉在振动——转换法 C、逐渐将真空罩内的空气抽出,声音逐渐减小,得知真空不能传声——理想实验法 D、探究影响蒸发快慢因素时,保持其他因素不变,只改变其中一个因素——控制变量法3. 开学第一天,小明拿到了新《物理》课本,非常高兴。当天晚上就开始自学,写下了下列笔记,其中错误的是( )A、物理学是研究物质及其运动规律的一门科学 B、物理学涉及力、热、声、光、电等形形色色的物理现象 C、我们要养成根据证据进行推理的习惯,培养自己探究自然规律的能力 D、学习物理不要联系实际,只要多做题就行4. 笛子是我国传统乐器中最有民族特色的吹奏乐器。关于笛子演奏过程中涉及的声现象知识,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笛子发出的声音是由空气振动产生的 B、现场观众听到的笛声是通过空气传播的 C、吹奏停止时,声音的传播也立即停止 D、笛子发出的声音不可以在真空中传播5. 如图所示,在筷子上捆一些棉花或碎布,做一个活塞。用水蘸湿棉花或碎布后从下端插入两端开口的塑料管中。用嘴吹管的上端,可以发出悦耳的哨音。上下推拉活塞,改变了声音的( )A、音调 B、音色 C、响度 D、声速6. 如图甲、乙、丙、丁是不同声音先后输入到同一示波器上所显示的波形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声音的响度最大 B、乙、丙声音音色和音调均相同 C、乙、丙声音的响度相同 D、甲、乙、丁三种声音一定是乐音7. 外科医生常利用超声波振动除去人体内的结石:向人体内的结石发射超声波,结石会被击成细小的粉末,从而可以顺畅地被排出体外。以下超声波的特点与该治疗功能无关的是( )A、方向性好 B、遇物反射 C、穿透力强 D、能量集中8. 下列物体是光源的是( )A、钻石 B、月亮 C、恒星 D、行星9. 下列关于光的说法正确的是( )A、光的传播需要介质 B、光在空气中传播速度是340m/s C、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D、光在玻璃中传播速度大于在水中的传播速度10. 测量视力时,利用平面镜成像特点可以节省空间。如图所示,让被测者对着镜子背对视力表,此人看到视力表的像离他的距离是( )A、3m B、4m C、5m D、6m11. 我国古代诗词中有许多与光现象有关的精彩诗句,下列古诗文中的光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A、“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中的明月是光源 B、“当窗理云鬓,对镜贴花黄”中“面对镜子成像”是利用光的反射 C、“峰多巧障日,江远欲浮天”,山峰遮住太阳是由于光的反射 D、“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倒影的产生是因为光的折射12. 古诗文用“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来描述水中美景,下列能反映岸上人看到水中游鱼的光路图是( )A、
B、
C、
D、
13. 如图2.148所示,一束平行于凸透镜L1主光轴的平行光经透镜会聚到焦点。现在L1的右侧一倍焦距内某位置处放置一障碍物P,且与主光轴垂直,其中心有一个直径为d1的圆孔,圆心位于主光轴上,在障碍物的右侧,距离障碍物s处垂直主光轴放置一个光屏(图中未画出),屏上出现了一个直径为d2的圆形光斑。若在障碍物圆孔处嵌入一块薄凹透镜L2 , 屏上恰好出现一个亮点,已知s=10cm,d1=1cm,d2=0.5cm,则凹透镜L2的焦距大小为( )。A、30cm B、25cm C、20cm D、15cm14. 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当凸透镜、光屏和烛焰的位置如图所示时,光屏上能成一清晰的像,此时蜡烛距凸透镜15 cm,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①此时的应用是投影仪,且凸透镜的焦距小于15cm
②蜡烛距透镜18cm时,可能成放大的实像
③保持透镜的位置不动,将蜡烛与光屏的位置进行对调,光屏上能呈现放大的像
④将蜡烛逐渐远离凸透镜时,为了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应将光屏左移
A、只有①④正确 B、只有③④正确 C、只有①②④正确 D、只有①②③正确15. 长期不注意用眼卫生会导致近视眼,近视眼会影响我们的日常生活。图中关于近视眼成因及其矫正的原理图正确的是( )A、①④ B、①③ C、②④ D、②③二、填空与作图
-
16. 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沿传播;电影院里各个位置的观众都能看到银幕上的画面,是因为光在银幕的表面发生了(填“漫”或“镜面”)反射,这种反射(选填“遵循”或“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17. 雨过天晴,地面上会出现建筑物的影子,影子是由于形成的。通过地面上一层薄薄的积水还可以看到建筑物的像,如图所示,像的大小与建筑物的大小。一些建筑物外部采用了玻璃幕墙作为装饰,强光照射到玻璃幕墙时会发生反射,造成“光污染”。18. 通过观察下列的声音波形图,的音调相同,的响度相同。这四个波形图属于(选填“乐音”或“噪声”)波形图。
A.
B.
C.
D
19. 自然界和日常生活中有很多有趣的声现象.例如:笑树能发出笑声是因为果实的外壳上面有许多小孔,经风一吹,壳里的籽撞击壳壁,使其 发声;广场音乐喷泉的优美旋律是通过 传入我们耳中的.20. 小华学习了声音的相关知识后,对材料的隔音性能进行探究,用相同的方式把毛毡布、泡沫板分别放在两个相同的盒子内,再将闹钟分别放在两个盒子的中间位置,将声级计(测量声音强弱的仪器)放在盒子外面(选填“相同”或“不同”)距离处测量,读出声级计的示数。如果装有泡沫板的盒子外面声级计的示数更(选填“低”或“高”),则说明泡沫板的隔音性能更好。21. 如图所示,频率相同的A、B音叉,当敲响A音叉时,与B音叉接触的乒乓球会被弹起来,这一现象说明A音叉产生的声音通过传播到B音叉,实验中通过观察“乒乓球会被弹起来”说明B音叉在振动,这种实验方法是。22. 如图所示的光线AB、CD是同一点S发出的光经平面反射后的两条光线,请你完成光路并确定发光点S的位置。23. 请画出物体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24. 请根据图中的入射光线或折射光线将光路图补充完整。25. 按要求作图。(1)、如图所示,一束光线从空气斜射到水面时发生反射和折射,图中已画出入射光线,请在图中作出反射光线和折射光线的大致位置;(2)、如图所示,画出物体在平面镜中的像;(3)、如图所示,凸透镜的一个焦点与凹透镜的一个焦点重合。请根据入射光线,画出经凸透镜和凹透镜折射后的光线。三、实验与探究
-
26. 随着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不少场所的装修会考虑声学隔音效果。小明同学想比较几种常见装修材料的吸音性能,他找来厚度相同的四种小块材料(聚酯棉、软木、泡沫和海绵),进行实验:(1)、设计实验:把声源放入鞋盒中,分别用不同的材料盖住,然后从听到最响的声音位置开始,慢慢远离声源,测出听不到声音的位置与声源间的距离。现有的声源有音叉和机械闹钟两种,则在本实验中适合作声源的是 , 本实验应当在(选填“噪声较小的室内”或“室外操场上”)进行。(2)、收集证据:小明实验数据记录如下表:
材料种类
聚酯棉
软木
泡沫
海绵
听不见声音时距离
声源的距离/m
5.2
1.2
2.8
3.7
最强
最弱
较弱
较强
你认为表中空格处应填入;
(3)、小明实验中的四种材料,仅从吸音性能的角度考虑,最适合隔音墙装修的是;(4)、你认为影响吸音性能的因素除了材料的种类,可能还有材料的(写出一个即可)。27. 回答下列问题:(1)、如图甲所示,用细线拴着泡沫小球悬挂在铁架台上,用橡皮锤轻轻敲击叉,音叉发声后靠近泡沫小球,泡沫小球弹起一个较小的角度;再用橡皮锤用力敲击音叉可看到泡沫小球弹起一个较大的角度,这个实验说明声音的响度与有关;(2)、如图乙所示,用小锤去敲打右边的音叉,左边的音叉也能发声,并把泡沫小球弹起,该实验能说明;(3)、用小球的弹起反映音叉的振动,这种研究问题的方法叫做。28. 在探究光的反射定律的实验中,如图所示,水平放置平面镜,白色纸板竖直立在平面镜上,纸板由E、F两部分组成,可以绕ON翻折。(1)实验时,把纸板ENF垂直放在平面镜上,入射光线AO,入射角大小是度;
(2)为了探究反射角与入射角大小的关系,应进行的操作是;
A.改变纸板与平面镜之间的夹角
B.沿ON向后转动纸板E
C.沿ON向后转动纸板F
D.改变入射角的大小
(3)将一束光贴着纸板E沿AO射到镜面上O点,纸板F上会显示出反射光束OB,接着将纸板F绕ON向后翻折,则纸板F上(选填“能”或“不能”)显示出反射光束,由此说明反射光线、入射光线与法线在(选填“同一平面”或“不同平面”)内;
(4)若让另一束光沿BO方向射向平面镜,反射光将沿OA方向射出,该实验现象说明。
29. 小京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用到如下器材:焦距为的凸透镜、光具座、电子蜡烛、光屏和刻度尺。(1)、为了验证同一凸透镜成实像时,物体到透镜的距离(物距u)越小,像的高度(像高h)越大,小京设计了如下实验。请将实验步骤补充完整;①按照图甲所示组装器材,调节凸透镜、烛焰和光屏的中心在;
②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变,将发光的电子蜡烛放在光具座的某一刻度线处,移动光屏,直至光屏上得到烛焰清晰的像,用刻度尺测出像的高度 , 并将物距和像高记录在表格中;
③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变, , 移动光屏,直至光屏上观察到烛焰清晰的像,用刻度尺测量像的高度 , 并将物距和像高记录在表格中;
④仿照步骤③再做一次;
(2)、请你为上述实验设计一个实验数据记录表;( )(3)、小京用实验中的凸透镜看到了提示牌上“关灯”两字放大的像,如图乙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A、“关灯”两字放大的像是实像 B、提示牌上“关灯”两字在凸透镜的焦点上 C、提示牌上“关灯”两字到凸透镜的距离小于 D、提示牌上“关灯”两字到凸透镜的距离大于四、简答与计算题
-
30. 在光具座上放置蜡烛、凸透镜、光屏,调节它们的高度,使它们的中心在同一高度上,再调节凸透镜和光屏的位置,当蜡烛和光屏之间距离时,在光屏上能看到清晰倒立、等大的像。(要有推导过程)求:
(1)该凸透镜的焦距f是多少?
(2)如图所示,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则蜡烛到凸透镜之间的范围是多少?
31. 1969 年,人类第一次登上月球,并在上面放置了一套由两个平面镜组合而成的反射装置如图所示, 从地球向月球发射一束激光,经反射后逆着原入射方向返回,请问:(1)、这两平面镜的夹角为多少度?(2)、若激光从发射到接受所用时间约为 2.56s,光传播的速度约为 3×108m/s,由此可计算出地球和月球之间的距离约为多少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