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考点冲刺7【压强的计算和比较】—2025年中考物理考前素描40天终极冲刺宝典
- 考点冲刺6【运动和力】—2025年中考物理考前素描40天终极冲刺宝典
- 考点冲刺5【摩擦力】—2025年中考物理考前素描40天终极冲刺宝典
- 考点冲刺4【运动图像问题】—2025年中考物理考前素描40天终极冲刺宝典
- 考点冲刺3【机械运动】—2025年中考物理考前素描40天终极冲刺宝典
- 考点冲刺2【实验:测量物质的密度】—2025年中考物理考前素描40天终极冲刺宝典
- 考点冲刺1【长度和时间的测量】—2025年中考物理考前素描40天终极冲刺宝典
- 机械效率的测量实验——人教版八下物理重难点复习
- 探究液体压强的特点实验——人教版八下物理重难点复习
- 液体压强的计算——人教版八下物理重难点复习
-
1、由高性能复合材料制成的撑杆,是决定撑杆跳高胜负的重要因素,因此制造撑杆的材料应具有较小的密度和较好的性。如图所示,运动员压杆腾空时撑杆弯曲了,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
-
2、如图所示,鸭子的脚掌向后划水,身体向前运动。推动鸭子向前运动的力的施力物体是这个力的作用效果是改变鸭子的。
-
3、如图所示,密度为ρ的钢制物体,由大小不同的两部分圆柱体构成,大小圆柱体的高度均为h。先将物体如图甲所示放置在水平桌面上,物体对水平面的压强为1.2ρgh,两圆柱体接触处的压强为P甲;再将物体如图乙所示放置在水平桌面上时,两圆柱体接触处的压强为P乙 , 则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乙图中,物体对水平面的压强为4.8ρgh B、乙图中,物体对水平面的压强为6ρgh C、p甲:P乙=1:5 D、P甲:P乙=1:6
-
4、关于物体受到的浮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的密度越大受到的浮力越大 B、物体排开水的体积越大受到的浮力越大 C、浸没入水中的物体在水中的位置越深受到的浮力越大 D、浸没入液体中的物体,液体的密度越大,物体受到的浮力越大
-
5、如图所示,三个质量相同、底面积相同,但形状不同的容器放在水平桌面上,它们装有质量相等的液体后液面相平,则如下分析正确的是( )A、三个容器中的液体的密度:ρ甲>ρ乙>ρ丙 B、三个容器中的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强:P甲=P乙=P丙 C、三个容器中的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力:F甲=F乙=F丙 D、三个容器中的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力:F甲<F乙 <丙
-
6、下列对图中四幅图片及情景解释正确的是A、甲图中,用力才能把饮料吸入口中,说明吸力改变了大气压强 B、乙图中,飞镖箭头做得很尖,是为了增大压强 C、丙图中,拿自制气压计下楼,细管内水柱上升
D 丁图中,若向B管中吹气,A管中液面会下降
-
7、太极拳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集颐养性情、强身健体等多种功能为一体。当运动员从如图甲姿势换成图乙姿势时,他对水平地面的( )A、压力变大,压强不变 B、压力变大,压强变大 C、压力不变,压强变小 D、压力不变,压强变大
-
8、关于惯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乘车时系安全带是为了减小惯性 B、汽车静止时没有惯性 C、汽车行驶的速度越快,惯性越大 D、汽车质量越大,惯性越大
-
9、下列现象中,不是由弹力产生的是A、撑竿跳高运动员跳起并跃过横杆 B、手中的石块释放后自由下落 C、玩具手枪用弹簧将“子弹”射出去 D、“蹦极”运动中落到低处的人被弹绳拉起
-
10、小华在做家务时,手握在拖把相同位置,用大小不同的力拖地时效果不同,这说明力的作用效果与( )A、力的大小有关 B、力的方向有关 C、力的作用点有关 D、拖把运动的速度有关
-
11、 关于力的概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马拉车前进时马拉车与车拉马的力大小相等 B、空中飞行的鸽子对地球没有力的作用 C、力可以脱离物体单独存在 D、“以卵击石”卵壳破裂,说明石块没有受到力的作用
-
12、物理学是一门以观察、实验为基础的学科,下列估测值最符合实际的是( )A、一个黑板擦的质量约为 1000g B、托起两个鸡蛋所用的力约为 1N C、教室门的高度约为 5m D、人正常步行的速度约为 10m/s
-
13、如图甲所示, 边长为 20cm的正方体薄壁容器(质量不计)放在水平桌面上:质地均匀的实心圆柱体竖直放在容器底部。圆柱体质量为 15kg, 底面积为200cm2 , 高度为 10cm。若向容器内缓慢注入某种液体,圆柱体始终直立且不会浮起且柱体底部与容器底不紧密贴合,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与注入液体质量的关系,如图乙所示。求:(1)、注入液体前圆柱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2)、当注入液体质量为3kg时,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力;(3)、若继续向容器中注入5000cm3该液体,则容器底受到液体压强。
-
14、随着“双碳”政策实施,绿色能源快速发展,新能源汽车迅速进入人们的生活。如图是某品牌纯电动汽车,汽车重力为15000N,轮胎与地面的总接触面积为0.1m2。若该电动汽车在平直路面上速行驶时,受到的阻力为车重的0.04倍。求:(1)、汽车匀速行驶时受到的牵引力;(2)、一辆空车静止在水平地面上时,汽车对地面的压强;(3)、若汽车轮胎能承受的最大压强为2.5×105Pa,汽车允许乘坐的人员和携带货物的总质量。
-
15、小明利用弹簧测力计、粗糙程度不同的水平长木板、木块和砝码等器材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1)、小明将木块放在水平长木板上,用弹簧测力计沿水平方向拉动木块,使其在木板表面做运动。实验中能够用弹簧测力计的示数表示摩擦力的大小,是根据的原理。(2)、如图1乙所示,小明在木块上加放砝码,重复1中的操作。比较图甲、乙实验,可以得出结论:当接触面粗糙程度一定时,越大,滑动摩擦力越。(3)、比较图1中两图实验可知,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粗糙程度有关。(4)、小明想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积是否有关。为了提高测量精度,小明利用力传感器和传送带设计了如图2甲所示的装置,保持传送带的转速不变进行实验,计算机记录木块平放和侧放时的传感器数据分别如图2乙、丙(木块平放底面积是侧放时的两倍)所示。
分析图2乙、丙可初步得出结论: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积 (选填“有关”或“无关”);小明发现传感器测得的滑动摩擦力数据不稳定,可能的原因是 -
16、如图所示是小强用压强计“探究液体压强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装置:(1)、压强计通过U形管中液面的来反映被测压强大小。实验前小强先检验压强计的气密性,他应该(选填字母序号),观察U形管内液面;
A.取下软管重新安装 B.轻轻按压金属盒的橡皮膜
C.向U形管中加一些红墨水 D.将U形管右侧的红墨水倒出一些(2)、如图甲所示,保持金属盒在此深度不变,转动金属盒的方向,U形管两侧液面的高度差将 (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在金属盒向下浸入的过程中,压强计U形管左右两侧液面的高度差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3)、小强保持甲图中金属盒的位置不变,并将一杯浓盐水倒入烧杯中搅匀后,实验情形如图乙所示。比较甲、乙两次实验,小强得出了初步结论:液体压强与液体密度有关。红红认为他的结论不可靠,原因是: 。(4)、他换用其他液体探究液体压强与液体密度的关系,当探头在液体中的深度相同时,U形管左右两侧液面的高度差对比不明显,则下面操作能使两侧液面高度差对比更加明显的是(选填字母序号);
A.将U形管换成更细的 B.将U形管换成更粗的
C.烧杯中换密度更小的液体 D.U形管中换用密度更小的液体(5)、小强又设计了如图丙所示的装置,也可以用来“探究影响液体内部压强大小的因素"当在隔板两侧分别加入相同深度的液体A、B时,根据橡皮膜的凹凸情况可得出液体密度的关系: ρA ρB (选城“>”“=”或“>”)。 -
17、某小组用如图所示装置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实验中每个钩码质量均为50g。(1)、如图甲所示,在探究力的大小对二力平衡的影响时,应使作用在木块上的两个拉力方向 , 并通过调整来改变拉力的大小。(2)、实验小组改进实验设计,用质量相同的小车替换木块,如图乙所示,乙图装置相比甲图实验装置的优点是小车与桌面间的摩擦力比木块与桌面间的摩擦力 。(3)、经过讨论,该实验小组又设计出了如图丙所示装置,用质量较小的卡片替换物块,在图丙装置左边和右边各挂一个钩码,将小卡片转动一个小角度,松手后小卡片(选填“能”或“不能”)平衡,这表明相互平衡的两个力需要作用在上。(4)、为了探究猜想“只有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才能平衡”,利用如图丙所示装置进行实验,下一步的操作是剪开 (选填“左侧绳子”“右侧绳子”或“卡片”)。
-
18、(1)、图甲、乙是两位同学使用弹簧测力计测量物块重力的情景。弹簧测力计在使用前,首先要将它在(选填“竖直”或“水平”)方向上调零,其中使用方式正确的是 (选填“甲”或“乙”)。物体静止时弹簧测力计指针位置如图丙所示,此时物体的重力为 N。(2)、如图丁,在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实验中,小天在水平面上分别铺上不同材料,让同一小车从相同斜面上的同一高度由静止滑下,目的是使小车到达斜面底端时的相同。实验发现:小车分别在毛巾、棉布和木板表面滑行时,在毛巾表面滑行距离最近。说明小车受到的阻力越大,速度减小越 (选填"快”或“慢”)。
-
19、如图所示,请画出物块对斜面的压力示意图。
-
20、请在图中画出在水平公路上匀速行驶的汽车受到的牵引力F和摩擦力f的示意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