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秋-沪粤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期中统一联合考试(提升卷)
试卷更新日期:2025-09-28 类型:期中考试
一、单选题
-
1. 铜丝直径的测量方法如图所示。若铜丝在圆筒上排绕的不紧密,则( )A、测量值比真实值小 B、测量值等于真实值 C、测量值比真实值大 D、以上说法都不正确2. 从生活走向物理,以下是生活中常见的长度或时间的估计值,其中明显不符合实际的是( )A、教室黑板的长约为4m B、中学生的身高约为16dm C、中学生的脉搏跳动一次所用的时间约为0.8s D、中学生运动会百米赛跑的最好成绩约为9s3. 某同学用一把分度值为的刻度尺,测量同一物体的长度,四次测量结果分别是 , 下列结果最接近真实值的是( )A、 B、 C、 D、4. 有关误差,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测量中读数时,视线未垂直于尺面会造成较大的误差 B、测量中采用多次测量求平均值的方法,可以消除误差 C、测量一张纸的厚度时,先测量100张相同纸叠加的总厚度,再除以100,可以减小误差 D、选择更精密的测量工具就能消灭误差5. 如图所示,将钢尺一端紧压在桌边上,保持伸出桌边长度不变,用大小不同的力拨动,发出的声音不同的是( )A、响度 B、音调 C、音色 D、速度6. 小明在家上网课时,将门窗关闭。从减弱噪声的途径来分析,下列做法中与之相符的是( )A、在道路旁设置隔声板 B、工人戴上防噪耳罩 C、粘贴禁止鸣笛标志牌 D、在摩托车上安装消声器7. “AP”技术即人工智能,正在改变世界,其中语言合成技术,可以将特定人员的声音模仿得惟妙惟肖,让人分不出真伪,这里模仿的主要是声音的( )A、响度 B、音调 C、频率 D、音色8. 下列关于描写声的诗词解释正确的是( )A、“谁家玉笛暗飞声”中的笛声是由笛子振动产生的 B、“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是指声音的响度没变 C、“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诗句中的“高”是指声音音调高 D、“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鸟叫声是通过空气传入人耳的9. 2025年6月6日是第30个全国“爱眼日”,保护视力,科学用眼已成为社会共识,下列有关眼睛和眼镜的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在正常眼睛的视网膜上成正立的实像 B、近视眼看远处物体,像成在视网膜的后方 C、矫正近视眼需配戴合适度数的凹透镜 D、远视眼能看清近处的物体,看不清远处的物体10. 下列图示中,对光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A、图甲,漫反射现象中的光线杂乱,所以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B、图乙,近视眼的学生所佩戴眼镜的镜片应该为凸透镜 C、图丙,色散现象说明了白光是由各种色光混合而成的 D、图丁,在平面镜成像时进入眼睛中的光是由像发出的11. 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将点燃的蜡烛放在凸透镜前某一位置时,恰好在凸透镜后30cm处的光屏上出现一个与蜡烛等大倒立的像;若将此蜡烛移至凸透镜前20 cm处时,则( )A、光屏上成正立、放大的实像 B、光屏上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C、投影仪应用了该次实验的成像规律 D、照相机应用了该次实验的成像规律12. 音乐会上不同的乐器演奏同一首乐曲,我们也能够分辨出不同乐器发出的声音。这主要是 依据()
A、音调 B、音色 C、响度 D、频率13. 如图所示是有关声现象的几个探究性实验,下列有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利用如图装置验证真空不能传声时,玻璃罩内完全抽成了真空 B、
利用如图的音叉和水可探究声音产生的条件 C、
如图可以用来探究影响音调高低的因素 D、
当尺子伸出桌面达到一定程度时用力拨动钢尺却听不到声音,这是由于此时产生的是次声波
14. 如图所示,平面镜OM与ON 夹角为θ,一条平行于平面镜ON的光线AB经过两个平面镜的30次反射后,恰好沿着BA的方向返回。则两平面镜之间的夹角θ为( )A、3° B、6° C、9° D、12°15. 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中,光具座上各元件位置如图所示,此时在光屏上恰好成一个清晰的像,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利用了这一原理制成了照相机
B、若将蜡烛远离凸透镜,则应将光屏靠近凸透镜才能得到清晰的像,且像逐渐变大
C、若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变,将蜡烛和光屏的位置互换,会在光屏上成一个清晰倒立、缩小的像
D、若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变,将蜡烛放在 刻度线处,适当移动光屏也能得到一个清晰的像二、填空与作图
-
16. 按要求作图。(1)、一束光从玻璃斜射入空气中时,在玻璃与空气的交界面上发生了折射,折射光线OC如图所示,请在图中画出入射光线的大致方向。(2)、在图中画出与入射光线所对应的折射光线。17. 如图所示,读数时视线正确的是(选填“A”或“B”),物体的长度为cm。18. 如图A中,物体的长度是cm;图B中,秒表的读数为s。19. 如图所示,小明将正在发声的音叉轻触系在细绳上的乒乓球,发现乒乓球会被音叉弹开。如果让音叉发出更大的声音,重复实验,会发现乒乓球被弹开的距离更大,说明声音的响度与音叉的有关。本实验中,将转换为乒乓球被弹开的距离,使实验现象更容易被观察。20. 在驰名中外的北京天坛里,有三处堪称奇观的声学建筑;回音壁、三音石和圜丘.如图所示,当游客在圜丘顶层的天心石上说话时,听到的声音格外响亮,这是建筑师利用声音的反射,使与原声混在一起,声音得到加强造成的音响效果.21. 海豚没有可供发声的声带,它是靠头部的一个具有瓣膜的气囊系统来发声的。当海豚浮出水面呼吸时,瓣膜打开,空气进入气囊之中,需要发声时,瓣膜关闭,用力挤压气囊,使里面的空气冲出,气流擦过瓣膜边缘使之而发出声音;海豚的发声频率范围非常大,它能发出频率为80000Hz的声,此时我们人耳(选填“能”或“不能”)听到海豚发出的声。22. 画出图中两条入射光线经凸透镜后的光线。23. 如图,一束光从空气射到水面O点,反射光线照到天花板上的点A。
①画出反射光线及对应的入射光线;
②大致画出该入射光线进入水的折射光线。
三、实验与探究
-
24. 阅读短文,将问题答案的序号填写到对应的横线上。
A.小华和小明中午赤脚在海边玩耍,觉得沙子很烫。
B.小华和小明跳到海水里游泳,感到海水比沙子凉很多。
C.小华对小明说,为什么海水会比沙子凉很多?
D.小明说,可能是海水的温度比沙子低。
E.傍晚她们又来到海边,仔细测试沙子和海水的温度,发现沙子比海水凉。
F.小明说,为什么中午海水比沙子凉,傍晚沙子却比海水凉?
G.小华说,可能是海水和沙子吸(放)热的本领不一样。
H.小华和小明取同样质量的海水和沙子,在相同的条件下分别用酒精灯
加热,记下相同时间内海水和沙子分别升高的温度值;移去酒精灯,再记下相同时间内降低的温度值。
I.小华和小明在笔记本上写道:实验数据表明,海水吸(放)热的本领比沙子强。
短文的叙述中,
(1)、属于体验的有;(2)、属于提出问题的有;(3)、属于假设的有;(4)、属于描述实验过程的有;(5)、属于结论的有。25. 小明用一把刻度尺测量物理书的宽度,他的测量方法如图所示,图中A 点是他观察读数时眼睛的位置。
(1)、请指出小明测量中的一个错误之处:。(2)、纠正错误后小明前后测量了四次,读数分别是18.10cm、18.11cm、18.12cm、18.42cm。其中错误的数据是 , 该课本的宽度应记为 cm。他多次测量的目的是。(3)、下列关于误差与错误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填字母序号)。A、读数时多估读几位数字,可以减小误差 B、误差就是错误 C、只要测量时认真仔细,工具精密,就不会有误差 D、测量时误差不可避免26. 小明想比较聚酯棉材料和海绵材料的隔音性能,做了如下的探究。(1)、小明分别用两种材料做了如图甲所示的隔音盒,黑色部分表示所用的材料,该制作的错误之处是;(2)、改正错误后,小明在安静的环境下,将手机1播放80dB的声音,先后置于两种隔音盒中,另一个手机2在距隔音盒不同距离的位置测量接收的声音如图乙,得出如表中的数据。利用数据进行比较,得出材料的隔音性更强;材料
聚酯棉
海绵
距离/m
1
2
3
1
2
3
80/dB
54.3
49.1
46.6
61.7
55.8
53.4
(3)、本探究实验中多次测量数据目的是(选填“减小实验误差”或“寻找普遍规律”);(4)、交流讨论时,小明认为除了可以用手机作为声源,还可以选用(选填“音叉”或“机械闹钟”);小红认为人耳可以替代手机2进行探究,并提出如下两种方案,最佳的是;A.让人站在距隔音盒一定距离处,比较所听见声音的响度
B.让人一边听声音,一边向后退,直至听不见声音为止,比较此处距隔音盒的距离
(5)、小明发现上录播课时,为了防止录播室外的嘈杂声音干扰录课,录播室的墙壁使用了隔音材料,这是在减弱噪声。27. 利用如图所示装置做“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其中器材M是 , 操作时先将张白纸放置在水平桌面上,再将M放置在白纸上,将点燃的蜡烛A放置在M前,在M后面放置(选填“点燃”或“未点燃”)的蜡烛B,移动蜡烛B直至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确定物和像的位置。为了使实验结论具有普遍性,还需要多次改变蜡烛A的 , 再做几次实验。28. 小金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选用的凸透镜焦距为 , 将实验器材调节好后,把点燃的蜡烛放在距凸透镜较远的地方,然后逐渐移近,观察烛焰成像情况并记录物距和像距。请你完成下列内容:(1)、蜡烛、凸透镜、光屏在光具座上的位置如图1所示,此时烛焰的像成在光屏的中央,烛焰的像是倒立、的实像,这与(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的成像特点相同。若只将凸透镜调高,则光屏上烛焰的像会向(选填“上”或“下”)移动;(2)、将蜡烛移动至刻度处,应将光屏移动到____范围的某一位置才能再次在光屏得到烛焰清晰的像;(选填字母)A、 B、 C、大于(3)、若要使光屏上烛焰清晰的像变得再大一些,在不改变凸透镜位置的情况下,应将蜡烛向(选填“左”或“右”)适当移动一段距离,再调整光屏的位置;(4)、实验中,小金观察到图2中物点S的虚像 , 请根据凸透镜成像原理,在图中完成物点S发出的光线a经过凸透镜折射后的光线。(保留作图痕迹)四、简答与计算题
-
29. 小斌同学用同一把分度值为的刻度尺量测出物理课本的长度,7次测量结果为:25.93cm,25.94cm,25.39cm,25.94cm,25.9cm,25.943cm,25.95cm。其中错误的数据是哪些?写出判断理由。物理课本的长度应该记作多少?(写出计算过程)30. 司机驾车做匀速直线运动,看到路旁指示牌标有距障碍物0.9km字样,便鸣笛一声,5s后听到回声,又继续行驶22s,司机再次鸣笛并听到回声。(此时声速为340m/s)求:
(1)第一次鸣笛到听到回声车前进多少m?
(2)汽车的速度为多少m/s?
(3)第二次鸣笛后听到回声经过多少s?
31. 打雷和闪电是同时发生的。小明测出自观察到闪电起至听到雷声的时间为18s,已知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40m/s,光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108m/s,求:(1)发生闪电处距小明的直线距离约多远?(不计光传播所需时间)
(2)光从闪电处到小明处需要多少时间?
32. 根据视力检测标准,受测人需要与“E”型视力检测表相隔一定的距离才能进行检测,因受场地限制,医生用如图所示的方法为王红同学检查视力,“E”型视力表与平面镜相距2.5m,王红观看的是平面镜中“E”型视力表的像。则:(1)王红距离视力表的像有多远?
(2)如果王红站起来以0.6m/s的速度朝平面镜的方向走了3秒后,她现在距离“E”型视力表的像是多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