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秋-沪科版初中物理八年级全一册上学期期中统一联合考试(提升卷)

试卷更新日期:2025-09-28 类型:期中考试

一、单选题

  • 1. 铜丝直径的测量方法如图所示。若铜丝在圆筒上排绕的不紧密,则(       )

    A、测量值比真实值小 B、测量值等于真实值 C、测量值比真实值大 D、以上说法都不正确
  • 2. 观察身边的物理现象,下列估测最接近实际的是(  )
    A、我们所用物理教材的宽度约为25dm B、演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所需的时间约为46s C、初中物理课本一页纸的厚度约为1mm D、学校课桌的高度约为1.5m
  • 3. 某探究小组在“测量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实验中,拍摄了小球运动过程的频闪照片。让小球从斜面上的A点由静止开始滚下, B、C、 C  9D点为频闪照相机拍摄小球每隔相同时间所到达的位置,如图所示。能说明小球在斜面上运动情况的图象是

    A、 B、 C、 D、
  • 4. 甲、乙两车在一平直公路上向东运动,其运动过程中的st图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乙两车从同一时间、同一地点出发 B、甲、乙两车都做匀速直线运动 C、乙车运动的速度一直小于甲车 D、在10~20s内,甲、乙两车运动的平均速度相等
  • 5. 下列有关声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声波能传递信息,也能传递能量 B、“禁止高声喧哗”中的“高”是指声音的音调高 C、只要物体在振动,我们就一定能听到声音 D、两名宇航员在太空中能直接对话
  • 6. 2024年9月6日2时30分,长征六号运载火箭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升空,以一箭十星的方式,成功将吉利星座03组卫星送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如图所示是火箭上升的情景,关于此刻的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以地面为参照物,火箭是静止的 B、以发射塔为参照物,地面是运动的 C、以火箭为参照物,发射塔是静止的 D、以携带的卫星为参照物,火箭是静止的
  • 7. 如图所示声波的波形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乙、丙的音色相同 B、甲、乙、丙的音调相同 C、甲、丙、丁的音色相同 D、甲、丙、丁的响度相同
  • 8. 小明想利用一块平面镜使射向井口的太阳光竖直射入井中,如图所示,图中的数字符号表示的是确定平面镜位置时作图的先后次序,其中作图过程正确的是(  )

    A、 B、 C、 D、
  • 9. 为了使教室内的学生免受环境噪声干扰,下列方法中有效、合理的是(  )
    A、在教室周围植树 B、老师讲话声音大一些 C、教室内安装噪声监测装置 D、每个学生都戴一个防噪声的耳罩
  • 10. 一个雨后的晚上,天刚放晴,地面虽已干,但仍留有不少积水,为了不致踩在小水坑,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背着月光走时,看到更亮是干的地面 B、背着月光走时,看到更亮的是水坑 C、迎着月光和背着月光行走时,地面上亮处是水坑 D、迎着月光和背着月光行走时,地面上暗处是水坑
  • 11. 一束阳光照射到平面镜上,与镜面的夹角25°,转动平面镜,使光束与镜面的夹角增至30°,则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间的夹角与原来相比(  )
    A、减少了50° B、减少了10° C、减少了15° D、减少了20°
  • 12. 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只要物体振动,我们就能听见声音 B、声音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 C、课堂上能听到老师讲课声,是由于空气能够传声 D、“闻其声而知其人”主要是根据声音的响度来判断的
  • 13. 五彩缤纷的世界,色彩斑斓的比现象,为我们的生活增添了无数的乐趣。关于光现象,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太阳光是由各种色光混合而成的 B、彩色电视画面的颜色是由红、黄、蓝三种色光合成的 C、成语“白纸黑字”从物理学看,说明白纸反射所有色光,而黑字不反光 D、草原呈现绿色,是因为草反射了绿光
  • 14. 如图2.107所示,平行玻璃砖的厚度为d。一束单色光斜射到玻璃砖的上表面,入射角为α,折射角为β,光线从玻璃砖的下表面射出,则出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距离x为( )。

    A、dsin(α-β)cosβ B、dsinαcosβ C、dsin(α-β)sinβ D、dsinαsinβ
  • 15. 在农村,夏天的池塘旁,蜻蜓点水是常见现象,蜻蜓点水后在水面上激起波纹。王帅同学研究了蜻蜓点水过程,他获得一张俯视照片,该照片是蜻蜓连续三次点水过程中激起的波纹,形状如图。王帅同学利用秒表测得蜻蜓每隔1秒钟点水一次。由图可分析出当时蜻蜓飞行的方向、速度以及水波传播速度分别是(  )

    A、向左、3m/s、2m/s B、向右、3m/s、1m/s C、向左、2.5m/s、1m/s D、向右、2.5m/s、1.5m/s

二、填空与作图

  • 16. 如图所示,光源S发出的一条光经墙上的平面镜反射后射入游泳池水中。请画出光线经平面镜发生反射及进入水中发生折射的光路。

  • 17. 如图.一名潜水员潜水时看到水上有只小鸟S, S'是其像点。画出水下E处的潜水员看到小鸟S的光路图。

  • 18. 如图所示, 一块高1.5m 的平面镜竖直放置,小明身高1.6m,他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高m;当他向平面镜靠近时,他的像将 (选填“靠近”或“远离”)平面镜,像的大小.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 19. 如图所示,拿一张硬纸片,让它在木梳齿上划过,一次快些,一次慢些,划得快时,发出的声音的音调 ,这说明音调跟发声体的 有关.

  • 20. “纯电动空调公交车”的投入运营,标志着公交出行步入了绿色环保新时代。

    (1)公交车行驶过程中,以司机为参照物,路边的树木是的;

    (2)公交车上的语音提示,让乘客知道到站信息,说明声能传递

    (3)如图所示,小丽看到路边有一个噪声监测仪,此仪器上显示的数字反映了噪声的(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

    (4)为了更好地保证交通安全,驾驶员开车时禁止打电话、发微信等行为。若公交车以36km/h的速度沿直线匀速行驶,驾驶员开车时看一眼手机需要2s,则在这段时间内公交车相当于在“盲开”状态下行驶m的距离,极易发生交通事故。

  • 21. 如图所示为航天员吹奏葫声丝的情景,用大小不同的力吹胡芦丝,葫芦丝发出声音的(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不同;按住湖芦丝不同的孔,葫芦丝发出声音的(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不同。

  • 22. 如图所示,小明坐在车上看到公路上的区间测速警示牌,这里的“120”指的是经过该路段的平均车速不超过120(填单位),为了不违章,汽车通过这个区间的时间最少为min,以汽车为参照物,标志牌是(选填“静止”或“运动”)的。

  • 23. 如图所示为“测量小车运动的平均速度”的实验装置,要完成实验,除了图中的实验器材外,还需要 ;在实验中选择较小坡度的斜面,让小车从斜面A点由静止开始下滑,测出小车到达B点的时间为2s,小车在AB段的平均速度为 cm/s。如果在某次测量中小车过了 B点才停止计时,测得AB段的平均速度VAB会偏 (选填“大”或“小”)。

  • 24. 在水平地面做直线运动的物体的vt图像如图示。物体在01s处于状态。物体在46s内通过的路程是m。

  • 25. 如图所示,小明站在水池旁观赏游鱼,同时水面上有一只蜻蜓飞过,他在岸上看到水中蜻蜓和鱼的像恰好重合。分别用B代表鱼、A代表蜻蜓,请画出小明看见蜻蜓和鱼的光路图。(保留作图痕迹)

      

  • 26. 如图所示,入射光线AO经水平放置的平面镜反射后,射到竖直墙壁上的B点,OB与镜面的夹角为60°。当AO逆时针转动到A'O的位置时(A'O与AO间的夹角为20°),只需将平面镜绕O点(选填“顺时针”或“逆时针”)转过°的小角度,光斑依然落在B点。

三、实验与探究

  • 27. 同学在“测量小车的平均速度”实验中,使小车从带刻度的斜面上由静止下滑,如图所示。

    (1)、该实验的原理是
    (2)、该实验目的是练习用测平均速度;
    (3)、实验时,为了便于测量时间,斜面的坡度应较(填“大”或“小”)
    (4)、请根据图中信息回答:BC段的平均速度为m/s;如果不小心让小车过了A点才开始计时,则所测AC段的平均速度会(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5)、实验时观察到,小车沿斜面顶端下滑到斜面底端的运动是直线运动。(选填“匀速”或“变速”)
  • 28. 某课外兴趣小组做了几个与声音有关的实验,如图所示:

    (1)、如图甲所示,用橡皮锤敲击音叉时,发现乒乓球被弹开,这一现象说明
    (2)、如图乙所示,敲响右边音叉时,与左边的音叉接触的乒乓球会弹起来,这一现象说明声音可以在中传播;
    (3)、如图丙所示,用硬卡纸拨动塑料梳的梳齿,硬卡纸拨动梳齿的速度越快,听到音调越高,这说明音调的高低与发声体振动的有关;
    (4)、如图丁所示,保持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不变,用大小不同的力拨动时,用力越大,听到的声音响度越大,说明响度的大小与发声体的有关。
  • 29. 如图1,小明和小华同学做“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

    (1)、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进行实验不仅可以成像,还便于确定像的
    (2)、先在水平桌面上铺一张白纸,纸上竖直放置一块玻璃板并记录平面镜的位置。为了确定像的位置,在玻璃板前放一支点燃的蜡烛A,在玻璃板后放一支(选填“点燃”或“不点燃”)的蜡烛B。
    (3)、然后在玻璃板后移动蜡烛B的位置,直到从玻璃板前不同位置看去它都与完全重合,然后记下蜡烛B的位置。
    (4)、图2所示为小明和小华同学完成的实验记录单,其中更合理的是(选填“小明”或“小华”)同学。
    (5)、取走蜡烛B,将光屏放到像的位置,这时无法在光屏上直接观察到像,说明所成的像是像。
    (6)、若在操作过程中,无论怎样移动玻璃板后的蜡烛B,都无法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原因可能是
    (7)、如果将蜡烛A向靠近镜面的方向移动,那么所成像的大小将(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 30. 小明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光的折射规律,测得如下表所示的两组数据:

    表一: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

    序号

    1

    2

    3

    入射角a/度

    20

    40

    60

    折射角r/度

    15

    25

    40

    表二:光从水中斜射入空气

    序号

    1

    2

    3

    入射角a/度

    40

    15

    折射角r/度

    60

    40

    20

    (1)、根据表一中的数据可以得出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时(填“靠近”或“远离”)法线偏折。
    (2)、表二中有一个数据被遮挡住看不到,请综合分析两个表格中的数据,判断出这个数据应该是 , 你判断的依据是
    (3)、如果小明在探究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折射特点时,完成了第4次实验,入射角是30°,折射角可能是______。
    A、10° B、20° C、25° D、45°

四、简答与计算题

  • 31. 高速公路上的区间测速是在测速区域的起点和终点获取车辆通过的时间点,并且拍照取证,再根据这个路段的距离,算出平均速度。如图是某高速公路上的区间测速牌。

    (1)、求在遵守交通规则的前提下,汽车通过该区间用的最短时间;
    (2)、小南爸爸驾车通过该区间实际用时6min , 通过计算说明小南爸爸是否超速。
  • 32. 激光的亮度高、方向性好,利用激光束测量月球和地球间的距离是目前较为精确的方法。为了精确测量月球与地球的距离,人们在月球上放置了一台角反射器(角反射器其实就是两个相互垂直的平面镜),从地球上向它发射一束激光AO1 , 如图所示。(光速c=3×108m/s),

    (1)、画出两次反射的光路图(保留作图痕迹);
    (2)、若从发射激光开始到接收到反射回来的激光共用时t=2.56s , 求月球与地球间的距离;
    (3)、若激光束AO1的入射角为60°,求第二次反射的反射角大小。
  • 33. 在某次军事演习中一艘鱼雷快艇以v1=30m/s的速度追击前面同一直线上正以v2=20m/s的速度在逃跑的敌舰。当两者相距L=2km时,发射一枚鱼雷,经过t1=50s,舰长通过望远镜看到了鱼雷击中敌舰发出的火花,同时发现受损敌舰仍然以速度v3继续逃跑,于是舰长立即发出了第二次攻击命令,第二枚鱼雷以同样的速度前进,又经过t2=30s,鱼雷再次击中敌舰并将其击沉。(不考虑光传播的时间)求:
    (1)、从发射第一枚鱼雷到第一次击中敌舰,我方快艇运动的距离;
    (2)、鱼雷的速度;
    (3)、第二枚鱼雷击中敌舰前,敌舰逃跑的速度v3
  • 34. 如图所示,长度为200m的火车在笔直的轨道上匀速行驶,在从山崖驶向大桥的过程中,火车头距离桥头300m处鸣笛,鸣笛10s后,火车头到达桥头,此时车头的司机听到来自山崖的回声,空气中的声速为340m/s。求:

    (1)火车的速度;

    (2)听到鸣笛时,火车车头到山崖的距离;

    (3)若车头上桥后30s车尾离开大桥,大桥的长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