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在《朝花夕拾》中,阿长、藤野先生、衍太太等人物都与鲁迅的成长紧密相关。请任选一位,结合相关文章,分析他(她)对鲁迅产生巨大影响的原因。
  • 2、名句名篇默写。根据古诗文原文填空。 
    (1)、 , 小桥流水人家。(《天净沙•秋思》)
    (2)、 , 洪波涌起。(《观沧海》)
    (3)、潮平两岸阔,。(《次北固山下》)
    (4)、《次北固山下》中蕴含着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未来必将更加美好的哲理句是
  • 3、 古代诗歌阅读 ,阅读下面散曲,完成小题。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李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1)、下列诗句中与本诗描写的季节最接近的一项是
    A、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B、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C、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 D、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2)、赏析诗句“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 4、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甲】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选自《咏雪》)

    【乙】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选自《陈太丘与友期行》)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俄而雪                   骤 :急。 B、撒盐空中差可             拟:相比。 C、陈太丘与友行             期:约定。 D、而去                   委:委屈。
    (2)、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不相同的一组(     )
    A、太丘舍     待君久不至,已  B、下车引      左将军王凝妻也 C、雪骤       相委去  D、家君期日中  儿女讲论文义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甲】文勾勒了下雪天谢家子女即景赋诗咏雪的情景,展示了古代士大夫家庭生活中的雅趣。 B、【甲】文通过外貌、语言描写以及对谢道韫身份的补叙,含蓄赞美了谢道韫杰出的文学才华。 C、“怒”与“惭”写客人被陈元方反驳前后的神态变化,不仅使文章语言生动形象,同时也表明客人是一个知错能改的人。 D、【乙】文讲了“信”和“礼”的问题,告诉我们要做一个信守承诺和讲究礼节的人。
    (4)、把下面的文言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 

    ②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 5、 现代文阅读Ⅱ,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芦花雪

    王洁

    ①大地褪去了斑斓的秋色,冬日如期而至。西安的冬日,地上堆积着枯黄的落叶,光秃秃的树枝在凛冽的风中颤抖。

    ②在这寒冷的季节里,总盼着温暖的春天早点到来。不由得想起城郊穆柯寨村的春天。那一望无际的芦苇荡,在和煦的暖风中,如波涛滚滚的绿色海洋,沁人心脾的芦草清香迎面扑来,一片盎然生机。

    ③不知道那片芦苇荡,在冬日里,又是怎样的一番景象呢?

    ④晨光微露,穿过茫茫的田野,路过连片的村宅,沿着小路拐过几个弯,不一会儿,一大片漫天蔽日的芦苇荡便出现在眼前。白茫茫的苇丛层层叠叠,一直延绵到视线的尽头,与天边火红的朝阳相接。

    ⑤一缕缕金色的霞光透过云层洒向芦苇。一株株并肩而立的苇秆挺立着,顶着饱满的穗子,芦花摇曳,妙曼多姿。叶片和花穗上挂满了晶莹的露珠,在霞光的照耀下熠熠生辉。

    ⑥微风过处,洁白的芦花飘飘洒洒地飞舞着,宛若浪漫的雪花纷飞,又仿佛千万只白蝴蝶翩然展翅。此刻,每一朵芦花仿佛都是一个美妙的音符,在寒风中跳跃着,共同奏响一曲冬季恋歌。

    ⑦晨光尽洒,蓝天白云下,芦花如雪肆意飞扬,在水光中映出美丽的倒影。眼前这迷人的画卷,为秦楚古道上苍凉沉寂的冬日,增添了一抹浓浓的诗意和几分款款的柔情。闭上眼睛,耳畔,只有风的吟唱和花穗的簌簌低语,似有似无的云雀啾鸣缥缈旷远。

    ⑧正当我惬意地独享着这一片美好时,一阵“哗哗”的桨声由远而近。睁开眼来,只见一只小船在湖水中荡漾而来。我向划船的少年打了个招呼,便踏上了小船。船桨不紧不慢地划出圈圈涟漪,小船钻进了芦丛深处。阳光透过苇秆洒向水面,湖水如碎金子闪烁着光芒。飘扬的芦花划过我的指尖,又拂过我的头发,飘向那些在浅水里觅食的水鸟,落在它们的翅膀上,与洁白的羽毛浑然一体。那些水鸟立在芦苇丛中,优哉游哉地晒着太阳,偶尔用细长的嘴巴梳理自己的羽毛,偶尔钻进水里叼出一条小鱼。船桨惊动了那些正在栖息的鸟儿,它们扑腾着翅膀飞远,激起层层细浪,掀动丛丛芦苇,抖落出蓬蓬芦花。

    ⑨千百年来,时光荏苒,这片芦苇荡陪伴穆柯寨经历了漫长的岁月。穆柯寨历史悠久,村口的古树盘根错节,斑驳的树皮上写满了沧桑。如今古树历尽风霜雨雪,依然屹立不倒,陪伴着穆柯寨祖祖辈辈的乡民们,经历着一次又一次春去秋来,迎来一场又一场芦雪纷飞。

    ⑩相传,历史上女将穆桂英曾屯兵于此,谱写了巾帼英雄之歌。不知,穆桂英是否在村口那棵枝繁叶茂的大树下沉吟苦思兵法布阵?是否走进过这一望无际的芦苇荡?阵阵芦花飘来,落在她的头顶,装点着她的发髻,那是一幅多么令人神往的画面。

    ⑪一只白鹭扑腾着翅膀飞过来,停在我们的船舷上,打断了我那无边无际的遐思。小船划出苇丛,呈现在眼前的是一片开阔的湖面。艳阳高照,水天相接,芦花纷飞。

    ⑫冬日的芦苇荡,虽没有春天的生机盎然,没有夏天的蓬勃绿意,不似秋天的灿灿金黄,却呈现出一种让人心旷神怡的素雅风姿和寂静之美。这种美是北方的冬日所独有的,足以打动每一颗向往宁静的心。

    ⑬沐浴着芦花雪,我的内心也慢慢静下来,沉醉其中。

    (选自2023年12月9日《人民日报》)

    (1)、通读全文,按照提示梳理文章思路,完成表格。

    观察角度

    芦花美态

    芦花特点、情味

    微风过处

    飘飘洒洒地飞舞

    晨光尽洒,蓝天白云下

    迷人,充满诗意、柔情

    小船钻进了芦丛深处

    掀动丛丛芦苇,抖落出蓬蓬芦花

    (2)、从修辞的角度赏析第⑥段画线句子。
    (3)、从写作手法的角度,说说第⑩段画线句子与下句有何异曲同工之处。

    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朱自清《春》)

    (4)、结尾写到“沐浴着芦花雪,我的内心也慢慢静下来,沉醉其中”。联系全文,说说作者因何而“沉醉”。
  • 6、 现代文阅读Ⅰ

    短视频与青少年

    材料一:

    短视频指的是在各种新媒体平台上播放的、适合在移动状态和短时休闲状态下观看的、高频推送的视频内容,几秒到几分钟不等。由于短视频内容较短,所以它既可以单独成片,也可以成为系列栏目。短视频一般可以分为如下多种类型:短纪录片型、网红IP型、草根恶搞型、情景短剧型、技能分享型、街头采访型、创意剪辑型等。

    (摘编自“百度百科”相关词条)

    材料二:

    ①短视频的一个很突出的社会功效,就是对突发新闻事件的记录和及时发布。纸媒时代。由于印刷制作的周期和篇幅限制,社会新闻的发布往往是要有些延迟和滞后的,而且,一般性的社会生活事件很难被大众看到并引起广泛关注。而在人人都有摄像头的时代,每个人都可以成为突发事件的记录者和传播者,同时,一键转发功能会让事件飞快传播,这让许多小人物的困难有了可以被大家关注和帮助的可能。

    ②短视频兴起之初,人们很兴奋,因为可以用一两分钟甚至几十秒的有趣内容来填补日常生活中的零碎时间,比如等公交、坐地铁、在咖啡厅等人的时候。短视频就是个很不错的消遣方式。所以人们一度欢呼“用短视频杀死碎片时间”。

    ③短视频是技术发展的产物,是时代带给人们的便利的新媒介,它能给人们快速高效地提供新闻、知识和娱乐信息,但同时也会给人们带来碎片式的思维模式、封闭的认知状态和浮躁的情绪。所以说,短视频是把双刃剑,如何用好这把剑,是值得深思的问题。

    (摘编白《短视频,大数据时代的双刃剑》,《北京日报》)

    材料三:

    ①针对1974名受访家长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92.1%的受访家长常见得青少年沉迷短视频的现象普遍,70.6%的受访家长担心孩子沉迷短视频会对学习生活提不起兴趣,66.3%的受访家长担心孩子模仿不良的短视频内容。

    ②202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决定7月中旬起开展为期2个月的“清朗”未成年人暑期网络环境专项整治。严厉打击直播、短视频网站平台存在的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严格排查后台“实名”认证制度,严禁未成年人担任主播上线直播。进一步强化未成年人模式和防沉迷系统应用。

    ③其实,不只是青少年,一些成年人也常常感到“时间知觉麻木”,在虚拟世界里“沉醉不知归路”。短视频何以具有令人沉迷的用户黏性呢?这背后有着深刻的社会心理机制和传播机制。研究显示,人类存在“生动性偏好”,更易被视觉性显著的信息吸引。短视频因其较强的视觉感染力,且时间短,很容易传播扩散。此外,传播参与者既有围观心态,也有自我表露诉求,而短视频能够实现双重满足,并且短视频平台借助算法推荐,实现了精准对接用户需求。可以说,以用户为中心的短视频平台,日渐形成了富有特点的传播逻辑与生态,占有了大量注意力资源。短视频以多样态的内容,拓展了人们认识世界的维度。专家建议,要整治问题视频,一些短视频平台要做到防治结合,重视内容审核,要避免低俗流行,优化算法推荐,向青少年推荐的应是更多知识性、正能量的优质内容。

    (有删改)

    (1)、下面对于“短视频”特征的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新媒体平台播放,适合移动和休闲时观看。 B、内容短,可单独成片,也可制作系列栏目。 C、可以对突发新闻事件进行及时记录与发布。 D、拇指向上一滑,即可瞬时获取足够的信息。
    (2)、下列说法不符合文意的是(   )
    A、在地铁站排队时刷刷视频,可以让漫长的等待不那么折磨人。 B、与其花大量时间看《红楼梦》,不如等《三体》电视剧上映。 C、班级举行演讲比赛,老师给每位参赛学生录下演讲视频,发在平台上供家长点赞分享。 D、很多人通过某软件的视频学习如何做菜,方便又快捷,轻松成为美食达人。
    (3)、短视频对青少年产生了多种不良影响,请根据材料归纳总结出几点治理建议。
  • 7、 【探寻读书方法】下面这段话介绍了一种读书方法,请结合自己的读书体验,谈谈你对这种读书方法的理解。

    那些有学问对我有用处的书,我用吃橄榄的办法阅读,反复咀嚼,徐徐品味;那些有学问然而对我用处不大的书,我用吃甘蔗的办法阅读,啜其甜汁,吐其渣滓。

    (选自李国文《我的阅读主张》)

  • 8、【图表探究发现】随着网络的飞速发展,数字化阅读逐渐走进了人们的生活中。请仔细阅读下面的统计图,说说你的探究发现。

    我国数字化阅读方式的人群分布特征

  • 9、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寻一方静(mì)之处,读一本成长之书。和母亲一起散步于水波(lín lín)的河畔时,我不禁想到朱自清笔下冬憩后醒来的春天,渠水欢唱,如母爱的乳汁,与土地和麦苗相得益彰;碧波荡漾,鱼虾畅游,阳光与水波交相辉映;鸟声应和 , 婉转悦耳,风(zheng)高飞,好不自在。

    在书的世界里,洋洋大观,尽收眼底 , ____,可察品类之盛,____,可觅知音于今人,可赏大河山川,万事万物自然之美景……那些充满力量的文字,在我心里生根发芽,播撒下希望之种,开出人间最绚丽的花朵。

    (1)、根据文中的拼音将词语正确、规范地书写在田字格中。

    静(mì)    水波(lín lín)    风(zheng)

    (2)、根据文意,文中加点词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
    A、相得益彰 B、交相辉映 C、应和 D、尽收眼底
    (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正确的一项是(   )
    A、那些充满力量的文字,我心里播撒下希望之种,生根发芽,开出人间最绚丽的花朵。 B、那些充满力量的文字,我心里生根发芽,播撒下希望之种,开出人间最绚丽的花朵。 C、那些充满力量的文字,在我心里播撒下希望之种,生根发芽,开出人间最绚丽的花朵。 D、那些充满力量的文字,在我心里生根发芽,播撒下希望之种,开出人间最绚丽的花朵。
    (4)、仿照下面画波浪线的句子,再写两个句子,使文章语意连贯。

    , 可察品类之盛, , 可觅知音于今人,可赏大河山川。

  • 10、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写作。

    中文指中国的语言文字,也指中国语言文学。中文有多美?独特的外形,动人的音韵,绚丽的色彩,隽永的诗行,宏大的叙事……像空气一样,我们每天都呼吸着她的芬芳;像食物一样,我们每天都汲取着她的营养。你对中文的学习、运用有着怎样的经历和感悟?请自拟题目,写一篇作文。可以写相关的人、事、景、物,也可以分享情、理、志、趣……

    要求:①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诗歌除外);②不少于600字;③不得抄袭、套作;④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和地名。

  • 11、 结合自己所阅读的名著完成下列各题。
    (1)、某班为分享名著阅读体验,初步拟定了四份演讲稿标题,其中内容有误的一项是(    )
    A、降妖除魔显神通,师徒情深取真经——《西游记》人物关系与成长主题探究 B、科学与诗意的交响曲——《昆虫记》语言风格与人文情怀分析 C、土地与自由的深情歌者——《艾青诗选》中的田园牧歌与自然哲思 D、通往经典的桥梁——《经典常谈》对传统文化典籍的通俗化阐释
    (2)、【甲】巨口獠牙神力大,玉皇升我天蓬帅,掌管天河八万兵,天宫快乐多自在。只因酒醉戏宫娥,那时就把英雄卖。一嘴拱倒斗牛宫,吃了王母灵芝菜。玉皇亲打二千锤,把吾贬下三天界。教吾立志养元神,下方却又为妖怪。

    (选自《西游记》)

    【乙】只见墙缺边立着一个官人。怎生打扮?但见:头戴一顶青纱抓角儿头巾,脑后两个白玉国连珠鬓环。身穿一领单绿罗团花战袍,腰系一条双搭尾龟背银带。穿一对磕瓜头朝样皂靴,手中执一把折叠纸西川扇子。那官人生的豹头环眼,燕颌虎须,八尺长短身材,三十四五年纪。  (选自《水浒传》)

    上面两则材料分别写了名著中的一个经典人物。班级准备举办以“阅读经典,品味形象”为主题的交流活动,请你从上面材料提到的两个经典人物中任选一个,以“我认为(甲、乙二选一,填人名)是一个的人”为开头写一段话,向同学们介绍这个人物。要求:所写内容必须符合人物身份,至少使用一一种修辞手法,不少于50字。

    我认为是一个 。 

  • 12、文学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这篇小小说,完成小题。

    ①金三在盈水村开了一家烧饼店。

    ②金三手巧,学什么都快,他会开拖拉机、做过木匠,在街上烧饼店学了半个月,就回来自己开店了。金三和妻子每天总要在店里和好面,很晚才回家,第二天公鸡一打鸣,就又去忙活。金三把和好的面用擀面杖擀开,妻子把面撕成一块块面团,金三再用擀面杖把面团擀成一个个长条形或圆形的饼坯。③金三的烧饼店在进出村子的必经之路上,村民隔三岔五就要从这里经过。盈水村的人习惯早起,都是一早就去田里干活儿。待太阳照头的时候,就陆陆续续推着推车回家了。这时候还没到吃中饭的时间经过金三的烧饼店,就有人要买一两个烧饼填填肚子。

    ④)金三做的烧饼有长的、有圆的,长的是成烧饼,圆的是甜烧饼和实心烧饼。金三的烧饼好吃,可以拿钱买,也可以用粮食来换。村里人有钱习惯存定期,不到期都舍不得拿出来用。一个烧饼两毛五,一块钱能买四个,可即便如此,村里人还是习惯拿粮食来换。还有的人索性就赊账,金三找了个本子,记上名字和日期,后面写上“欠甜烧饼三个、欠成烧饼五个、欠实心烧饼十个”。

    ⑤金三的账本上写满了欠账信息。但他平时很少催人还钱,到过年的时候,才会去收账。有的人会把钱还上,有的人还不上,金三也就作罢。妻子为此有些生气,金三就笑笑说,人家家里真没钱,算了算了明年再要吧。妻子见他年年如此,有一年气得跑回了娘家,金三也不管。别人笑他,人财两空。金三笑笑说,账收不回来,人还是会回来的。果不其然,过了两天,妻子就回来了。村里人知道,他妻子是舍不得金三一个人起早贪黑的呢。

    ⑥村里有个叫吕四的,他的妻子常年卧病在床。吕四一边带儿子阿毛,一边种地,没钱买烧饼,可孩子要吃,就偶尔赊账买一个哄哄他。

    ⑦烧饼店旁有条小河,河上有座小拱桥,村里的小孩们喜欢在这里一边啃烧饼,一边钻桥洞。阿毛看到别的孩子拿着烧饼,就追着直流口水。有人看到了,跟金三开玩笑说,你看吕四家这么可怜,你也不送一个烧饼给他孩子吃。金三听了,笑笑不说话。

    ⑧有一天,阿毛跟一个小孩在桥洞里抢烧饼吃,不小心掉到了河里。吕四不会水,急得大喊救命。金三一个猛子扎进河里,三下两下,把阿毛救了上来。上岸的时候,金三手上还拿着擀面杖呢。金三用毛巾擦了擦身子,顺手递给阿毛一个甜烧饼。阿毛一边抽泣,一边着烧饼。

    ⑨日子过得不急不慢,金三的生意不好也不坏。儿子大学毕业留在了省城,让他和老伴儿进城带孙女。临行前,金三在烧饼店里里外外走了好几趟,他从墙上取下账本,看见还有不少村民的烧饼钱没还清呢,他翻到吕四的名字,足足记了两页纸。金三想了想,突然站起身,点燃烧饼炉,拿起账本扔了进去。账本在炉火中一页一页地变成灰烬。

    ⑩时光荏苒,金三的日子过得悠闲自在。有一年春节,已是盈水村养殖大户的阿毛来省城看望金三,阿毛说,一直记得金三烧饼的味道。阿毛还说,前几年县上派来的驻村干部带领大家修公路、搞养殖、种原创力文档果树,村里的楼房渐渐多了起来。金三听得有一些入神。

    ⑪阿毛走后,金三特意去了一趟附近的烧饼店,站在火炉前,金三说想看一下炭义,师博甫奇怪的眼神看了看他,算是默许。金三把头凑近炭炉,那火烧得正旺,白白的烧饼坯在炭火的烘烤下慢慢变成金黄

    ⑫金三仿佛又回到了自己的烧饼店。

    (选自《天池小小说》2025年第7期,有删改,作者彭雨生)

    (1)、这篇小说围绕金三写了哪些事?请在下面的横线上补充情节。

    学做烧饼一开店卖烧饼、赊账收账一①→②—进城带孙女一听阿毛讲变化→③

    (2)、简要概括金三的形象特点。
    (3)、理解第11段画横线句子的含义。

    那火烧得正旺,白白的烧饼还在炭火的烘烤下慢慢变成金黄色。

    (4)、从《金三烧饼》和《金三烧饼店》中选一个作为本文的题目,你喜欢哪个?请结合文本简述理由。
  • 13、论述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小题。

    ①“五一”国际劳动节是劳动者的节日,人们在这一天尽情欢庆,享受美好生活,更饮水思源,唱响劳动颂歌:____。

    ②劳动创造的财富是美丽的。从远古祖先打磨石器、钻木取火,到如今机器人大显身手,无人机四面开花;从都江堰的巧夺天工,到“复兴号”的风驰电掣;从孔孟老庄的百家争鸣,到《哪吒之魔童闹海》的横空出世:从元代郭守敬的观星台,到今天的贵州“天眼”……这些皆是劳动的美丽结晶,是劳动者的丰硕成果,为我们夯实了美好生活之基。

    ③劳动的过程是美丽的。不管什么劳动,都要付出时间与精力,都需要呕心沥血、孜孜不倦。无论是建设大桥的电烊工人,还是操控盾构机的技术人员;无论是救书有人的人民教师,还是开发AI的程序员:无论是在科技实验室里“铸剑”的工程师,还是在梯田里“绣花”的庄稼汉……看到他们流下热汗的两鬓、聚精会神的双眼、熟练操作的双手,人们都会生出感叹:认真劳动的姿态最美。

    ④劳模精神与工匠精神是美丽的。“人民工匠”许振超,练就了“一钩准”“钩净”“无声响操作”等绝活;火箭发动机焊接专家高凤林,以极致的精确度和稳定性,成功完成长征五号火箭发动机喷管的接:载人潜水器组装大师顾秋亮,能够在组装载人潜水器时达到“丝”级的精度……他们都在劳动中,把技术升华为艺术,大国工匠成了“国画大师”,勤劳汗水折射出美丽彩虹。

    ⑤但是,也有一些人,好逸恶劳,十分丑陋。譬如____,……他们若不幡然醒悟,一定会被社会所淘汰甚至惩罚。

    ⑥还有一些人,轻视劳动者,不尊重他人的劳动。他们认为自己是拿金钱换劳动、换服务,因而在诸如环卫工人、快递小哥、送餐骑手等普通劳动者面前自觉高人一等,极其粗暴无礼,甚至故意习难。这些糟糕的形象,与这个颂扬劳动光荣的社会格格不入。

    ⑦“人生在勤,勤则不匮。”时下,我们的发展仍然有不少难题,几重关隘,几多挑战。我们唯有以坚强定力应对各种“不确定性”,以勤奋工作来稳住阵脚,发奋拼搏,靠高质量的创新劳动来破解困局,靠实打实的美丽劳动来取胜报捷。

    (选自《人民日报》2025年5月2日,有删改)

    (1)、根据全文,在第①段横线处填写恰当的内容。
    (2)、在第⑤段横线处补充论据,下列选项中不恰当的一项(    )
    A、有人想不劳而获,沉迷虚幻世界,等着天上掉馅饼。 B、有人自以为地位尊贵,常常对普通劳动者颐指气使。 C、有人不愿劳动,做“霸道总裁”梦,妄想一夜暴富 D、有人害怕艰苦劳动,见困难就躺平,遇挫折就摆烂。
    (3)、请分析文章第②-⑥段的论证思路。
  • 14、实用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两则材料,完成小题。

    材料一①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简称“北斗系统”)是中国着眼于国家安全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自主建设运行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是世界上第三个成熟的卫星导航系统。

    ②北斗系统由空间段、地面段和用户段三部分组成,具有星基服务和地基增强服务等功能。星基服务包括星基增强服务、精密单点定位服务、区域短报文通信服务、全球短报文通信服务、导航定位段时服务MaXo0Ok以及国际搜救服务。地基增强服务是一种通过地基增强系统提供的高精度定位服务,地基增强系统由基准站网、数据处理中心、数据传输系统、定位导航数据播发系统、用户应用系统五部分组成。

    ③北斗系统有以下特点,一是空间段采用三种轨道卫星组成的混合星座,与其他卫星导航系统相比高轨卫星更多,搗讜偵闬沆箏陆纠侩泪挡能力强,尤其低纬度地区性能优势更为明显:二是提供多个频点的导航信号,能够通过多频信号组合使用等方式提高服务精度:三是创新融合了导航与通信能力,具备定位导航投时、星基增强、地基增强、精密单点定位、短报文通信和国际搜救等多种服务能力。

    ④)北斗系统在交通运输、农林渔业、水文监测、气象测报、通信授时、电力调度、救灾减灾、公共安全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服务国家重要基础设施,产生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北斗系统最主要的应用在交通运输上,在农林渔业上的应用也十分广泛。除此之外,在救灾减灾上的应用也不容小觑。

    ⑤北斗系统秉承“中国的北斗、世界的北斗、一流的北斗”发展理念,不断加快国际化步伐。全球范围内,与北斗卫星导航系统达成合作的国家和地区已有140余个。随着全球组网的成功,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未来的国际应用空间将会不断扩展。

    ⑥未来,北斗系统将持续提升服务性能,扩展服务功能,增强连续稳定运行能力。

    (选自“北斗网”,有删改)

    材料二①2025年5月18日,中国卫星导航定位协会发布《2025 中国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发展白皮书》白皮书显示,2024年我国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总体产值达到5758亿元同比增长7.39%。其中,包括与卫星导航技术研发和应用直接相关的芯片、器件、算法软件、导航数据等在内的产业核心产值达到 1699 亿。

    ②随着北斗产业的快速发展,我国卫星导航专利年度申请量持续增长。截至2024年底,我国卫星导航专利申请总量已突破12.9万件,同比增长4.8%,继续保持全球领先。

    ③2024年,北斗系统应用规模进一步扩大。截至2024年底,全国约2.88 亿部智能手机支持北斗定位功能,占比达 98%.

    ④)北斗系统服务及相关产品已输出到140 余个国家和地区,应用模式不断丰富,多项国际标准的发布进一步提升了北斗系统的国际话语权。

    ⑤白皮书称,下一代北斗系统和国家综合时空体系都将在 2035年前建设完成。从时空服务产业当前及未来发展的视角来看,应进一步大力推进北斗在各行业各领域的深化融合应用,鼓励时空信息与互联网、物联网的大众消费服务相结合,同步推动区域产业协调发展。

    (选自《科技日报》2025年5月19日,有删改)

    (1)、下列说法与上述材料内容相符的一项(    )
    A、地基增强服务由基准站网、数据处理中心、数据传输系统等五部分组成。 B、北斗系统应用广泛,服务国家重要基础设施,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显著。 C、截至2024年底,全国2.88亿部智能手机支持北斗定位功能,占比达98%. D、北斗系统和国家综合时空体系按规划将在2035年前完成建设并投入使用。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理解和概括正确的一项(    )
    A、北斗系统是中国自主建设运行的卫星导航系统,由空间段、地面段和用户段三部分组成。 B、北斗系统具有抗遮挡能力强、服务精度高、星基增强、地基增强、精密单点定位等特点。 C、2024年我国卫星导航产业的总体产值达到5758亿元,其中主要核心产值同比增长7.39%. D、两则材料都用列数字、作比较、打比方的说明方法,准确、具体、生动地介绍北斗系统。
    (3)、请结合材料谈谈,建设“一流的北斗”还可从哪些方面努力?(    )
  • 15、文言文阅读;阅读下列文言文,完成小题。

    【甲】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

    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节选自范仲淹《岳阳楼记》)

    【乙】飞至孝,母留河北,遣人求访,迎归。母有痼疾,药饵必亲。母卒,水浆不入口者三日,家无姬侍。吴珍素服飞,愿与交欢,饰名姝遗之。飞曰:“主上宵旰,岂大将安乐时?”却不受,玲益敬服。

    少豪饮,帝戒之日:卿异时到河朔乃可饮绝不饮帝初飞营第飞辞日敌未灭何以家为

    或问天下何时太平,飞曰:“文臣不爱钱,武臣不惜死,天下太平矣。”

    卒有取民麻一缕以束刍者,立斩以徇。卒夜宿,民开门愿纳,无敢入者。军号“冻死不拆屋,饿死不掳掠”。诸将远 , 飞遣妻问劳其家;死国者,则育其孤。凡有颁犒,均给军吏,秋毫不私。

    (节选自《宋史.岳飞传)

    (1)、用“/”给文中画波浪线部分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卿异时到河朔/乃可饮/遂绝不饮/帝初为飞营第/飞辞曰/敌未灭/何以家为 B、卿异时到/河朔乃可饮/遂绝不饮/帝初为飞营第/飞辞曰/敌未灭何/以家为 C、卿异时到河朔/乃可饮遂绝/不饮帝初为飞营第/飞辞日/敌未灭/何以家为 D、卿异时到河/朔乃可饮/遂绝不饮帝初为/飞营第/飞辞曰/敌未灭何以家为
    (2)、下列句中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沙鸥翔       集:停息。 B、予尝古仁人之心     求:探求。 C、吴珍服飞     素:白色。 D、饰名姝之           遗:赠送。
    (3)、下列对甲、乙两文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甲文中的“二者之为"指的是迁客骚人的“悲”与“喜”。 B、甲文中的“进”指“居庙堂之高”,“退”指“处江湖之远”。 C、甲文作者和乙文中的岳飞都忧国忧民,先忧后乐,不图名,不爱财。 D、乙文中的岳飞治军有方,军纪严明,爱护士卒。
    (4)、请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

    ②诸将远戍,飞遣妻问劳其家。

  • 16、古诗赏析;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小题。

    秋词二首(其一)

    刘禹锡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1)、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    )
    A、首句“自古”和“逢”,点出“悲秋”这一传统看法时代久远、观点固化。 B、第二句紧承首句,道出了诗人“秋日胜春朝”与众不同的见解,态度鲜明。 C、第三句描绘一排鹤推开云层扶摇直上的明丽秋景,诗人悲秋的情绪一扫而空。 D、尾句“诗情”被“晴空一鹤”的景象激发,并被引向蓝天,展现开阔视野。
    (2)、同为刘禹锡的诗歌,本诗与《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运用了什么相同的表现手法?请赏析其效果。
  • 17、名句记诵;根据课文内容,用规范汉字补写出相应的句子。 
    (1)、海内存知己,。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2)、 , 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行路难·其一》
    (3)、张岱在《湖心亭看雪》中用 “  ”。寥寥十余字就描绘了一个举目皆白混沌一片的冰雪世界。
    (4)、苏轼在《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唱出了“”的放达宽慰之语,成为千古传诵的名句。 
  • 18、“自强不息”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也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精神源泉之一。学校将开展以“君子自强不息”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完成以下任务。
    (1)、请根据以下自强不息的内涵写出一句相应的名言名句。

    例:志向坚定,奋斗不息: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①坚韧不拔,不屈不挠:

    ②勇于探索,不懈追求:

    (2)、中国古代有许多自强不息的人物,搜集和讲述他们的故事,可以让大家获得教益。请补充两个你所知道的古代名人自强不息的故事。

    例:祖逖闻鸡起舞

    ①:   ②:

    (3)、你班响应学校号召,将开展一次演讲比赛,请你完善活动环节。

    ●赛前准备

    ①个人搜集资料,撰写演讲稿

    ②小组比赛,推荐选手;

    ●现场比赛

    ①选手依序上场,发表演讲;

    ③获奖选手发表感言,评委点评

  • 19、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泸州市大力推进长江生态修复工程,长江水质和水生生物多样性显著。 B、纳溪区以红色文旅为核心,整合革命遗址和数字化技术达到游客体验。 C、泸州云溪数字经济产业园成功列入四川省重点特色园区三年培育发展名单。 D、纳溪区坚持生态茶叶种植,统筹做好“茶文化、茶科技、茶产业”这篇大文章。
  • 20、 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
    A、小语在会上侃侃而谈,断章取义 , 赢得了师生阵阵掌声。 B、学习犹如登山,要脚踏实地,循序渐进,不能指望一步登顶这个道理是不言而喻的。 C、革命前辈的丰功伟绩 , 永远值得我们缅怀. D、演讲时面对听众,最忌矫揉造作 , 无病呻吟
上一页 77 78 79 80 81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