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山东省临沂市平邑县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 部编版2025-2026学年七年级上册语文第六单元单元培优卷A卷
- 浙江省杭州市八县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试卷
- 江苏省淮安市2025年中考语文真题试卷
- 部编版2025-2026学年八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单元培优卷A卷
- 部编版2025-2026学年八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单元单元培优卷A卷
- 部编版2025-2026学年八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单元培优卷A卷
- 部编版2025-2026学年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单元单元培优卷A卷
- 部编版2025-2026学年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单元培优卷A卷
- 部编版2025-2026学年七年级上册语文第四单元单元培优卷A卷
-
1、诗歌鉴赏课上,老师摘抄了下面这首诗,请你和同学们赏读并讨论。
秋日漫兴
【南宋】洪迈一夕西风木叶飞,画梁落月淡余辉。银灯夜照还家梦,金剪亲裁寄远衣。
霜信①早随新□至,素书深讶故人稀。无因为谢东曹掾,鲈熟莼香莫便归。②
【注释】①霜信:降霜的日子。②“无因”二句:引用典故。齐王司马同执政,召张翰为大司马东曹掾。张翰见祸乱不断,以思念故乡的莼羹、鲈鱼为由,辞官而归。谢:感谢。东曹掾(yuàn):指张翰在齐王府中所任掌管文书的官职。
(1)、黑板上有一个字被不慎蹭掉,请你从下面选择最恰当的一项进行补充,并向大家解释原因。
A.鹊 B.燕 C.雁 D.莺
我选择项,理由:。(2)、有同学提问:老师说本诗的主题为“羁旅思乡”,但全诗却未见一个“思”字,那作者是如何表达思乡之情的?请你结合颔联尝试解答。 -
2、阅读下面的古诗,补充阅读批注。
【注释】①章台:即章华台,在今湖北境内。②楚角:楚地的号角声。③殊:尚,还。
-
3、下面是活动组搜集的“在漂泊路上”主题唐诗,请阅读并完成下面小题。
【甲】商山早行
【唐】温庭筠
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
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
【乙】暮过山村
【唐】贾岛
数里闻寒水,山家少四邻。
怪禽啼旷野,落日恐行人。
初月未终夕,边烽不过秦。
萧条桑柘外,烟火渐相亲。
(1)、两诗都写了行人赶路的场景。【甲】诗颔联中的鸡声扣住了诗题中的“①”字,【乙】诗颔联中“②”这一意象点明了赶路时间是在傍晚。(2)、两诗都写到了“月”。结合两首诗的内容,说说“月”这一意象中蕴含的共同情感。 -
4、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学习任务。
江上行
【明】周叙
江流昨夜添新雨,绿树流莺娇不语。
三三白苎①冶游②郎,两两红妆浣纱女。
青山江上峙③嵯峨④ , 江中新水生洪波。
画船挝⑤鼓凌风去,两岸春声杂棹歌⑥。
【注释】①自苎(zhù):细而洁白的布。②冶游:野游。③峙:耸立;屹立。④嵯(cuó)峨:指高峻的山峰。⑤挝(zhuā):敲;打(鼓)。⑥棹歌:船歌,鼓棹而歌。棹,桨。
(1)、三、四两句寥寥数语,就勾勒出春天的盎然生机,请从用词的角度简要分析诗人是如何做到这一点的。(2)、最后两句描写人物活动,运用视听结合的手法,视觉上描写江面上画船乘风破浪、鼓声激昂,听觉上描写①(摘录诗中词语填空),展现了②(用自己的话概括)。 -
5、在建德研学时,大家发现了下面这首古诗,请一起欣赏并完成问题。
睦州①四韵
[唐]杜牧
州在钓台边,溪山实可怜。有家皆掩映,无处不潺湲②。
好树鸣幽鸟,晴楼入野烟。残春杜陵③客,中酒④落花前。
【注释】①睦州:今浙江建德一带。杜牧于会昌六年(846)至大中二年(848)外放任睦州刺史。②潺湲:指溪水。③杜陵:地名,在今陕西西安东南。④中酒:醉酒。
(1)、根据颔联和颈联,选择“可怜”一词在诗中的正确含义( )A、值得怜悯,哀怜 B、可爱 C、可惜 D、可怪(2)、古时睦州是一个远僻小郡,你觉得睦州的风光治愈了杜牧的心灵吗?请结合诗句,阐述理由。 -
6、阅读“宋韵在古诗”分类梳理活动中收集到的《春旱得雨》,完成探究。春早得雨【宋】陆游
稻陂方渴雨,蚕箔①却忧寒。更有难知处,朱门惜牡丹。【注释】①垂箔:养蚕的器具,俗称蚕帘。这里指代蚕。“朱门”指代① , 杜甫有诗“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因为“②”,他们似乎不喜欢下雨。
从“稻陂”“蚕箔”可见,诗歌还描写了另一个群体:③。“稻陂方渴雨,蚕箔却忧寒”一句,可借鉴白居易《卖炭翁》中写卖炭翁矛盾心理的“④ , ”句解读。
《春早得雨》应该归到情趣、情怀、哲理哪一类呢?结合词句简要阐述一下吧。
⑤
诗歌是如何体现情感主旨的?请你结合诗歌内容,从写作手法的角度简要分析。
⑥
-
7、2025年春节档电影《哪吒之魔童闹海》,携滔天巨浪席卷银幕,重现封神燃魂传奇!如图中的电影台词引发了你哪些联想和思考?请自拟题目,分享你生动感人的故事或写出你的独特感受。
要求: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②不得抄袭、套作;③书写工整,卷面整洁;④不得泄露个人相关信息,如需出现本地人名、地名、校名,请用××代替;不少于600字。
-
8、阅读下面材料,完成作文。
点点微光,汇成星河。在2025年新年贺词中,习近平主席强调:“中国式现代化的新征程上,每一个人都是主角,每一份付出都弥足珍贵,每一束光芒都熠熠生辉。”人人都是见证者、追梦人,都是不可或缺的。
请以“我就是主角”为题完成作文。
要求: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②不得抄袭、套作;③书写工整,卷面整洁;④不得泄露个人相关信息,如需出现本地人名、地名、校名,请用××代替;不少于600字。
-
9、2025年3月5日,是第62个“学雷锋纪念日”。学校发出倡议,倡导青少年持续践行雷锋精神。请你补充完善倡议书的内容。
“让雷锋精神持久发光”倡议书
亲爱的老师、同学们:
雷锋精神体现了艰苦奋斗、无私奉献、助人为乐的崇高品质,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为了让雷锋精神持久发光,学校在此发出倡议:
一、学习雷锋,做艰苦奋斗的传承者。
以雷锋为榜样,始终保持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作风。珍惜资源,反对浪费,吃苦耐劳,勇敢面对困难与挑战。
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学习雷锋,做时代精神的传播者。
雷锋精神是永恒的,它跨越时代,历久弥新。我们要积极宣传、践行雷锋精神,让它在新时代焕发新的光彩。
让我们携手并肩,弘扬雷锋精神,让爱与奉献的种子在每个人心中生根发芽!
复兴学校团委
2025年3月5日
-
10、中国邮政曾发行《中国古典文学名著——〈西游记〉(五)》特种邮票,请根据《西游记》的阅读,任选下面邮票中的一张,简述其主要情节。
-
11、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把它当作一只船,航到经典的海里去”,这是朱自清《经典常谈》中寄寓的殷切希望。请你根据阅读提示,完成下面的阅读任务。
节选1:《经典常谈》目录
目录
《说文解字》第一
《周易》第二
《尚书》第三
《诗经》第四
“三礼”第五
“春秋三传”第六(国语附)
“四书”第七
《战国策》第八
《史记》《汉书》第九
诸子第十
辞赋第十一
诗第十二
文第十三
节选2:我们先人从虞夏以来,世代做史官;周末弃职他去,从此我家便衰微了,我虽然恢复了世传的职务,可是不成;你看这回封禅大典,我竟不能从行,真是命该如此!再说孔子因为眼见王道缺,礼乐衰,才整理文献,论《诗》《书》,作《春秋》,他的功绩是不朽的、孔子到现在又四百多年了,各国只管争战,史籍都散失了,这得搜求整理;汉朝一统天下,明主、贤君、忠臣、死义之士,也得记载表彰。我做了太史令,却没能尽职,无所论著,真是惶恐万分。你若能继承先业,再做太史令,成就我的未竟之志,扬名于后世,那就是大孝了。
(选自《〈史记〉〈汉书〉第九》)
任务1:小文想了解汉字的“六书”知识。请为他推荐《经典常谈》最适合选读的章节,并简述理由。
任务2:班级开展“读经典的意义”主题探究活动,请你结合以上节选内容,谈谈自己的阅读感受。
-
12、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题目。
【甲】夜雨寄北
[唐]李商隐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乙】除夜①作
[唐]高适
旅馆寒灯独不眠,客心何事转凄然?
故乡今夜思千里,霜鬓明初又一年。
【注释】①除夜:除夕的晚上。
(1)、两诗都运用了鲜明的意象来传递对远方亲人的深切思念,【甲】诗的李商隐通过意象“”和“夜雨”,营造出一种温馨而忧郁的氛围;【乙】诗的高适则通过意象“”和“霜鬓”,表达了除夕之夜独居旅馆的孤寂与对时光流逝的感慨。(2)、小文比较赏析两首诗的语言风格时,设计了下面的表格,请帮他补充完整。诗篇
诗句赏析
语言风格批注
《夜雨寄北》
“君问归期未有期”以问答形式表达无奈;(1)“”一句则通过想象未来生活动作场景表达思念与期待。
语言含蓄委婉,有朦胧之美,情感表达细腻深沉。
《除夜作》
“旅馆寒灯独不眠”直接点明处境的冷清和心境的孤寂;“霜鬓明朝又一年”是直说除夕夜漫漫思念之苦又将增添白发,直抒胸臆表达思乡之情。
(2)
-
13、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题目。
【甲】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乙】吴既赦越,越王勾践反国,乃苦身焦思,置胆于坐① , 坐卧即仰胆,饮食亦尝胆也,曰:“女②忘会稽之耻邪?”身自耕作,夫人自织,食不加肉,衣不重采③ , 折节④下贤人,厚遇宾客,振⑤贫吊死⑥ , 与百姓同其劳。
(节选自《史记·越王勾践世家》,有删改)
【注释】①坐:同“座”,座位。②女:同“汝”,你。③重(chóng)采:多种颜色的华丽衣服。④折节:降低身份,屈己下人。⑤振:同“赈”,救济。⑥吊死:悼念死者。
(1)、解释下列加点词。(1)行拂乱其所为 (2)发于声,而后喻
(3)越王勾践反国 (4)置胆于坐
(2)、翻译下列句子。(1)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2)女忘会稽之耻邪?
(3)、请从【甲】【乙】两文中分别概括出一个成语,并结合两文内容,谈谈你获得的成长启迪。 -
14、阅读下面文章,完成题目。
拥抱更美好的智能时代
喻思南
①说出指令,语音助手帮助完成家务;输入目的地和预算,软件自动生成多份旅行攻略;人形机器人进厂“打工”,为产业升级注入新活力……人工智能不断融入人们生产生活。持续为我们带来便利与惊喜。智能之潮与我们浪漫邂逅,让我们拥抱智慧之光,踏浪前行。
②当前,人工智能不断“进化”,技术革新潜能逐渐释放。把握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机遇,培育壮大智能产业,有助于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为高质量发展提供新动能。
③人工智能的价值,在于创造更加智能的工作方式和生活方式,响应人民群众的美好生活需要。会聊天、能讲故事,在一问一答的连续对话中“读懂”你的心思;会写法律合同、剧本,生成画面甚至视频,是不知疲倦的工作好帮手;能从不计其数的分子组合中找到最优解,为开发新材料打开思路……随着日常应用程度的不断加深,人工智能正在成为人类迈向智能时代的基础工具。
④在享受人工智能带来福利的同时,还需前瞻研判技术可能给人的生活、社会治理、伦理道德等带来的风险和挑战。比如,人工智能生成近似原画的内容、构图等,可能侵犯原创者的知识产权;大型语言模型处理、生成数据时,可能涉及个人隐私;如果相关技术被恶意使用,可能用以制造虚假信息、诈骗等。面对人工智能技术应用衍生的问题挑战,必须加强人工智能相关法律、伦理、社会问题研究,建立健全保障人工智能健康发展的法律法规、制度体系、伦理道德,推动人工智能朝着“科技向善”的方向发展。
⑤从更大的时间跨度看,每一次生产工具的变革,都冲击着人们的固有经验与思维方式。作为一种强大工具,人工智能是人类体力和智力的延伸,其价值在于提高生产效率、生活品质。当前的人工智能模型和应用固然有缺陷、有短板,并带来一系列难以预知的风险挑战,但我们应有充足信心和理由驾驭好人工智能,通过推动其健康发展来更好造福人类。
⑥从技术内涵看,人工智能的“智慧”来自人的设计,人工智能本质仍是数学和逻辑,擅长的是按照规则操作,靠的是“经验主义”。人工智能发挥何种作用,关键在使用人工智能的人,关键在价值理性能否有力引导工具理性。关爱特殊群体,人们自觉运用人工智能技术,开发无障碍、包容共享的产品;跨越“数字鸿沟”,人们借助人工智能技术,有效增加科普供给,让科普服务普惠共享。从许许多多的应用情形看,我们完全有能力挖掘“科技向善”的潜能,赋予人工智能以正能量和温情。人工智能不会是也不应是冷冰冰的技术,而是陪在人类左右的一个有温度的朋友。
⑦与人工智能“朝夕相处”,将是每个人的必修课。在训练人工智能为人类服务的同时,人工智能也可能会反向“训练”人类思维并因此束缚人的创新能力。比如,人们将绘画、音乐等创造中的烦琐任务交给大模型,也可能让大模型对世界的想象挤压人类自身的艺术创造张力。与技术应用引发的外在挑战相比,更值得我们警惕的是,不能失去对人与人工智能关系的反思能力、人的自主思考和创新能力。
⑧智能时代,未来已来。智能时代前景如何,给我们留下了想象空间。迎接更加和谐的智能生活图景,每一次创新都值得尊重,每一分努力都值得珍视。
(选自《人民日报》2025年02月11日,有改动)
(1)、请梳理文章的论证思路,把下面的图表补充完整。(2)、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的中心论点可概括为:拥抱更美好的智能时代,社会各界需共同努力,推动人工智能健康发展。 B、第④段加点词“科技向善”指科技的发展应当符合社会价值观和道德规范,有利于增进人类福祉。 C、本文的论证方式是立论,论证方法主要运用了举例论证和道理论证。 D、本文避免使用过于专业的术语,语言平实通俗,带有一定的呼吁性。(3)、将下面的事例作为论据放在第③段是否合适?请简述理由。事例:2025年央视春晚的舞台上,16台人形机器人组成的“钢铁秧歌队”,身着红花袄,手持红手绢,伴着唢呐声,鱼贯而出,踩着鼓点,扭出地道的十字步。舞蹈《秧BOT》将中国传统艺术与未来科技巧妙融合,给观众带来了全新的艺术体验。
(4)、选文结尾提到“智能时代,未来已来”,请结合本文内容和链接材料,谈谈中学生应怎样拥抱这个时代。【链接材料】人工智能技术正深刻地改变着教育生态。日前,北京市教委印发《北京市推进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工作方案(2025—2027年)》,提出要加快建成具有首都特色的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体系与模式。从2025年秋季学期开始,全市中小学校开展人工智能通识教育,每学年不少于8课时,实现中小学生全面普及。
-
15、阅读下面文章,完成题目。
十二个洋葱
张燕峰
①三十年前,我还是一个行事毛糙的小青年。
②春节临近,母亲做了土豆粉条和炸年糕,让我给住在山里的二姨送去。二姨很热情,用最好的饭菜款待我,并留我过夜。看到二姨家三个年幼的表弟、卧病在床的姨夫,我不愿再给她增添麻烦,便借口要去城里找同学借书,执意告辞。临出门时,二姨硬往我手里塞了一袋洋葱。二姨要强且懂得感恩,无论生活多么困苦,在与亲友的交往中,一向讲究礼节。我了解二姨的个性,也不忍拂她的好意,便接了过来。
③路上,我仔细看了看这些洋葱,一个个都个儿大饱满,圆润可爱,一看便知是二姨精心挑选出来的。我数了数,正好十二个。这些年里,经常听母亲说二姨经历了许多生活的磨难。此次相见,只见四十出头的二姨,鬓角已染上厚厚的霜雪,眼角爬上了深深浅浅的鱼尾纹,曾经红润光洁的皮肤也晦暗了许多,手指因长期劳作弯曲变形。再看看手中沉甸甸的洋葱,我的内心酸酸的,也暖暖的。
④走了一段路,我见日影渐渐西斜,估摸着在天黑前到不了家,想到这里离县城更近一些,干脆去县城住一晚,明天再步行回家。走到县城,已是万家灯火,我找了一家旅馆住下。与我住同一房间的是邻镇一个做皮毛生意的大哥。大哥很健谈,给我讲了许多行业趣闻。我也聊起自己的村庄、家庭。
⑤第二天出门吃早餐时,居然遇到了同学。他说他的父亲今天要到我们乡调研,可以把我捎回去,我自然高兴坏了。想到住宿的押金正好抵一晚房费,我便决定不再回旅馆,直接去同学家。那袋洋葱,早已被我抛到了九霄云外。
⑥回家之后,母亲询问二姨家的情况,我把看到的、听到的一五一十地告诉母亲。母亲为妹妹没有尽头的苦日子怅然叹息,看到我两手空空地回来,也没有多问。这时,那袋洋葱突然浮现在我的脑海里。我怎么把洋葱给忘了?那可是二姨的一片心意呀!我内心慌乱。怕母亲责怪,便什么都没有说。
⑦我深深地自责,充满了对二姨的愧疚。
⑧原以为那一袋洋葱会像一粒小小的石子,落入岁月之河,再无人提及。出乎意料的是,三天后,一个陌生男子来到我家,他手里拎着的正是二姨给我的那袋洋葱。原来,他是邻村村民,到县城皮毛市场卖羊皮时遇到了与我同屋住的大哥。大哥那天晚上回到旅馆,发现了那袋洋葱,意识到我忘记带回家了。于是第二天在皮毛市场做买卖时,到处打听谁是我们村的,终于遇到了邻村的这个男子。那位大哥回忆起我聊天时提及的住址、姓氏,一一告知男子,拜托他把洋葱送到我家。看到洋葱的那一刻,我的脸烧得通红,感到无地自容,恨不得找个地缝扎进去。
⑨得知了原委,母亲连声致谢,并拿出五个洋葱执意塞给他。来人摆摆手,如释重负般地微笑着说:“我没有辜负陌生人的信任,东西捎到我就放心了。”我打开装洋葱的袋子,数了数,十二个,一个都不少。那天晚饭,我们吃的是洋葱炒肉。洋葱爽口,格外清甜。
⑩转眼三十年过去了,回忆起往事,唇齿间似乎仍萦绕着洋葱的清香。
(选自《光明日报》2025年02月28日,有改动)
(1)、通读全文,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本文所写的几件事。(2)、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分析“我”从忘记洋葱到最终吃到洋葱炒肉的心理变化。(3)、联系上下文,根据括号里的要求,揣摩下列句子。(1)只见四十出头的二姨,鬓角已染上厚厚的霜雪,眼角爬上了深深浅浅的鱼尾纹,曾经红润光洁的皮肤也晦暗了许多,手指因长期劳作弯曲变形。(从人物描写角度赏析句子)
(2)转眼三十年过去了,回忆起往事,唇齿间似乎仍萦绕着洋葱的清香。(揣摩句子的深层意蕴)
(4)、读完文章,你也许会联想到下面这些词语:亲情、信任、责任、善意、感恩……请结合文章,联系自己的生活,围绕一个或两个词谈谈体会。 -
16、旧岁如同一叶扁舟,渐渐驶向远方的港湾:新年宛如朝阳,带着希望与温暖照亮新程。让我们徜徉古诗文的海洋,采撷含有“年”字的名句。
(1)曹操高歌“ , ”(《龟虽寿》)来表达自己虽年迈,但雄心未泯,仍然老当益壮,保持着积极进取的精神气概。
(2)欧阳修在《醉翁亭记》中解释自号“醉翁”的原因时写道:“ , 。”表现出了他的真性情。
(3)诗人王湾用“ , ”(《次北固山下》)来写景说理,揭示了新旧交替,希望常在的人生哲理。
(4)丙辰中秋,苏轼饮酒赏月,忽发奇想而问天,“ , ”(《水调歌头(明月儿时有)》),引发对时空转换的遐思与慨叹。
(5)陆游蛰居乡野,以“ , ”(《游山西村》)来描写山村丰收年景和农民热情好客的品性。
-
17、把下面句子填入语段横线处,衔接排列最恰当的一项是( )
2025年2月6日,中国核潜艇之父黄旭华在湖北武汉逝世。他的人生正如深海中的潜艇,无声,但有无穷的力量。黄旭华不仅在科研领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更以淡泊名利、始终将国家利益放在首位的高尚品德和坚定信念,为后人树立了光辉榜样。__________________
①黄旭华是一座不朽的精神丰碑,他的事迹对青少年的学习成长有深刻的启发。
②在学习中,我们应培养爱国情怀,明白个人命运与国家命运紧密相连,只有将个人理想融入国家发展中,才能实现真正的人生价值。
③还要培养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要勇于探索未知,敢于突破传统,用创新的方法解决问题。
④要培养坚韧精神,面对困难和挑战,不轻言放弃,要有“一万年也要搞出来”的决心和勇气。
⑤此外,我们要明白,真正的成功不是追求个人的功名利禄,而是为社会、为国家作出贡献。
A、①②③④⑤ B、①②④③⑤ C、②①④③⑤ D、②③④⑤① -
18、阅读下面一则消息,完成题目。
标题:____________
2025年2月10日,临夏州文化馆举办“庆祝临夏州文化馆成立60周年系列活动——贺新春书画笔会”,以书画的形式庆贺乙巳蛇年新春,马尊贤等州内知名书画家参加。与名师为伴、以书画寄情怀、以翰墨颂新象。此次笔会旨在通过书法、绘画等艺术形式,充分展示州文化馆60年的辉煌历程,庆祝中华民族传统节日,张扬中华传统优秀文化,丰富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 , 推动文化艺术事业大发展。
(1)、请给该消息拟一个恰当的标题。(2)、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写出修改意见。 -
19、“春联送暖,文化过年。”小夏想送给语文老师一副对联,上联已拟好,请帮小夏选出最恰当的下联( )
上联:蛇舞新春,粉笔一支书锦绣 下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师怀壮志,讲台三尺育英才 B、杏坛焕彩,讲台三尺育桃李 C、解惑答疑,一张巧嘴添乐趣 D、传道授业,热血满腔铸师魂 -
20、阅读下面语段,完成题目。
临夏的发展一路向阳,满是温情,为临夏的年味注入了全新活力,让它愈发醇厚悠长。①临夏的年味,藏匿在街头巷尾的烟火气息里,闪耀在东郊公园的灯展里,绽放在除夕夜的烟花烂漫里。临夏的年味,飘逸在家家户户的餐桌上。丰盛地道的年夜饭,特色的河州美食,让阖家团圆的时刻更加温馨。临夏的年味,也嘹亮在悠扬的“花儿”歌声里,唱出了团圆与盛世,传递着临夏人民内心深处的幸福与满足。临夏的年味,还在游子归乡的路途上,在孩童天真无邪的笑脸上,在老人慈祥关爱的目光中。如今的临夏,已然成为我们心中最喜欢的样子。
(选自“临夏市文旅之声”2025年02月01日,有删改)
春节,因继承传统而富有灵魂,因与时jù进而富有生命。乙已蛇年春节是申遗成功后的首个春节,年味更浓了,在传承和发展中厚植春节文化内涵。②祭灶扫尘、张贴春联、吃团圆饭、守岁拜年,既蕴含着中国人“和顺和睦、以和为贵”的文化理念,又承载着中国人“天人和谐、万物共生”的美好愿景。当舞龙舞狮翻腾跃动,当剪纸窗花映红游子笑靥,当木版年画点染丹青,当“福”字墨香氤氲……传统的年味就在这些喜庆祥和的符码中升腾。年味更暖了,团圆是中国人最暖的年味,而今千家万户都能过上平安喜乐的团圆年。年味变“洋”了,中国与世界双向奔赴,让世人在感受“何以春节”中,读懂“何以中国”。
(选自《人民日报》2025年02月12日,有删改)
(1)、给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飘逸 与时jù进
(2)、“升腾”的含义主要有:①指腾跃,(火焰、气体等)向上升起。②引申为涌出、爆发出。在“传统的年味就在这些喜庆祥和的符码中升腾”中,该词运用了引申义。这个词的近义词有“”和“”和“腾跃”等。(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语段中“烟花烂漫”“张贴春联”“美好愿景”三个短语的结构类型各不相同。 B、画线句①运用了排比,增强了节奏感和表现力,突出了临夏年味的多重形态。 C、画线句②是复句,由句中关联词语“既……又……”可确定本句是递进复句。 D、“乙巳”是干支纪年法的表述。2025年央视春晚主题“巳巳如意,生生不息”就巧妙融合了地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