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2025-2026学年八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单元单元培优卷A卷

试卷更新日期:2025-08-18 类型:单元试卷

一、积累与运用(15分)

  • 1. 【共赴亚冬盛会】阅读语段,按要求完成小题。

    点燃冰雪激情 共赴亚冬盛会

    2025年2月7日,第九届亚洲冬季运动会在哈尔滨盛大开幕,这是继2022年北京冬奥会后我国举办的又一场国际综合性冰雪盛会。本届亚冬会开幕式以“冰雪同梦 , 亚洲同心”为主题,通过主会场与哈尔滨冰雪大世界分会场的联动,展现了亚洲各国的冰雪文化与团结精神;主题歌《点亮亚洲》,歌曲寓意点亮冰雪运动pài浪潮之光,点亮繁荣发展的文明互鉴之光,点亮“亚洲命运共同体”的光明前景之光……亚冬会向世界传递着一个清晰的信号,通过体育这一共同语言,亚洲各国找到了情感共鸣、凝聚了更多共识,所形成的团结精神【____】有助于推动亚洲冬季运动的发展,【____】必将为全球体育事业进步注入更加强(②)的动力。

    (1)、根据语段①处拼音填写汉字,给②处加点字填写拼音。

    ①澎pài         ②强

    (2)、语段中的下面短语,属于主谓短语类型的项是(   )
    A、冰雪盛会 B、冰雪同梦 C、冰雪文化 D、冰雪运动
    (3)、语段【甲】【乙】处应填写正确关联词的项是(    )
    A、只要……就 B、只有……才 C、不仅……也 D、虽然……但是
    (4)、语段中画曲线句运用了修辞方法。
  • 2. 【领悟经典之义】在下面田字格中填写古诗文名句。

    叠词写景的古诗名句给人以独特的美感:王绩的《野望》颔联①。两句借落日余晖的远景描写突显秋之萧瑟,抒发孤独无奈的情感;崔颢的《黄鹤楼》中②。两句则描绘了一幅空明悠远的画卷,为抒发乡愁做了铺垫;而王维的《使之塞上》中的③。两句虽然未用叠词,却以其笔力苍劲、意境雄浑、视野开阔被王国维赞为“千古壮观”的名句;诗仙在《渡荆门送别》中以④这样的拟人句表达了对故乡的留恋与不舍之情,视角独特,手法绝妙。

二、阅读(45分)

  • 3. 【享受山水乐趣】阅读下面材料,完成小题。

    【甲】

    钱塘湖春行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乙】

    答谢中书书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 , 沉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丙】

    送陈经秀才序(节选)

    欧阳修

    然伊之流最清浅,水溅溅鸣石间。刺舟随波,可为浮泛;钓鲂擉鳖,可供膳羞。山两麓浸流中,无岩崭颓怪盘绝之险。而可以登高顾望。自长夏而往,才十八里,可以朝游而暮归。故人之游此者,欣然得山水之乐,而未尝有筋 , 虽数至不厌也。

    【注释】①刺舟:撑船。②擉:刺。③麓:山脚。④岩崭颓怪:山峰险峻危峭。盘绝:曲折难行。⑤长夏:泛指夏季。

    (1)、《答谢中书书》的作者是齐梁时思想家(人名)。
    (2)、下列对句中加点词语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夕日欲(坠落) B、晓雾将(消散) C、可供膳(美食) D、而可以登高望(拜访)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夕日欲颓,沉麟竞跃。

    ②而未尝有筋骸之劳,虽数至不厌也。

    (4)、下列对诗文内容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甲】诗和【乙】文写的是春天景色,【丙】文写的则是夏天景色。 B、【丙】文和【乙】文中水的特点是清澈,【甲】诗中水的特点是寒冷。 C、【甲】诗和【丙】文观景角度是仰观俯察,【乙】文观景角度是近观。 D、三篇诗文写景的角度各有不同,但都运用了动静结合的写作方法。
    (5)、【甲】诗以“”为线索,以“春”为着眼点,选择了早莺和新燕、乱花和浅草等早春时节的典型景物表达游湖的喜悦之情;【乙】文中“共谈”与“”前后呼应,形成对比,隐含自己可以比肩古人和自矜自得之情;【丙】文不仅描写了可赏之美景,还从“浮泛”“”两方面,突出游玩之乐。
    (6)、【乙】文末提到谢灵运,意蕴丰富,含蓄表达了作者什么情感?三位作者都陶醉在自然美景中,可以用【丙】文中的哪个句子来形容他们的情感寄托和精神追求?
  • 4. 【敬仰名人之情】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小题。

    追忆“天眼”之父南仁东

    ①2017年9月25日是中国“天眼”竣工一周年的日子。已为“天眼”操劳二十多年的南仁东,却没等到这一天。

    “咱们也建一个吧”

    ②“咱们也建一个吧。”国际上提出要建平方公里阵列望远镜,时任中国科学院北京天文台副台长的南仁东则和几位同仁一起提议,可根据我国国情,建造我们自己的大望远镜。

    ③从这句话开始,南仁东就把自己与“天眼”牢牢绑在了一起。“这二十几年,南老师没干别的。”南仁东的学生甘恒谦说,这些年,南仁东的努力程度常人难以想象。

    ④为了找到最满意的地点,南仁东从几百张遥感地质图像里挑选出所有接近圆形的洼地,闷头钻进贵州的大山里。他拄着竹竿翻山越岭,到现场去勘察,这个洼地合不合适,距离嘈杂的闹市有多远。

    ⑤“那几年南老师几乎踏遍当地所有的洼地。”甘恒谦说,南仁东爬的山路连那里的农民看了都摇头。

    ⑥挑剔的南仁东最终相中了最圆的那个大坑——位于贵州平塘县的大窝凼。然后,他正式提出利用喀斯特地形建造大型射电望远镜的设想。为了推动工程立项,南仁东每次向相关部门汇报项目,都至少提前一个小时到达会场。他担心因为一丁点儿意外而迟到。那段时间,经常需要写个三五千字的项目介绍,要得很急。南仁东就和同事一起在办公室,逐字逐句斟酌,常常弄到凌晨。他怕稍有疏漏,影响项目进程。

    对每个细节都了如指掌

    ⑦夜以继日的付出,让这个恢宏的望远镜工程在南仁东的头脑中逐渐成形。

    ⑧2007年,FAST终于正式立项。南仁东更拼命了。这个巨大的工程需要攻克太多难关,南仁东常常无暇顾及自己的身体。为了节省时间,中午他总是随便吃点饼干、方便面完事。遇到特别有难度的事,南仁东会长时间沉默不语。FAST开始建造时,大家发现,南仁东总能很快找到问题的关键所在。“南老师对FAST是如此了解,从最初讨论到每一个细节设计,所有关键技术他都了如指掌。”岳友岭说。

    ⑨岳友岭参与了FAST工程钢索设计部分。FAST上的钢索需要伸缩变形,这就需要计算钢索的耐疲劳程度。岳友岭记得,刚开始大家根据FAST 30年的寿命初步预估,钢索需要承受约600万次拉伸。南仁东却算出了另一个答案:200万次。后来大家经过多次计算模拟,发现南仁东是对的,600万次的估计远远超出寿命所需,是不合理的。

    ⑩“钢索应该用什么样的钢,钢索接头部分用什么技术解决,用什么样的工艺支撑FAST的外形,南老师都一清二楚。”岳友岭回忆。在设计FAST馈源舱时,最初有4个塔和6个塔等多种设想,但馈源舱的姿态调整一直不能满足科研需求。南仁东曾提出,设计一个带有流体配重的馈源舱。“这是个非常好的构想,需要极有创造力才行。很难有人想到,用这么简单的设计应对如此复杂的难题。”甘恒谦说,虽然南仁东的提议因为过于超前而最终未被采用,但这件事让他对南老师在工程方面的造诣佩服得五体投地。

    青丝熬成白发

    ⑪作为首席科学家,南仁东主导和参与了FAST项目每个工程难题,带领FAST渡过一次又一次危机。学生们知道,巨大的“天眼”里,熔铸了南仁东的心血,更熔铸了他的感情。

    ⑫在2016年9月FAST竣工仪式上,一段宣传片介绍了FAST二十几年来从无到有的历程。岳友岭从视频中看到了南仁东二十多年前的照片,感慨万千:“南老师拄着竹竿,爬山越岭为FAST选址时,头发和胡子还是黑的。”

    ⑬如今,世界上单口径最大的射电望远镜已向苍穹睁开“天眼”,而为它把青丝熬成白发的那个人,却永远闭上了双眼。

    ⑭也许,他只是太累了。也许,他只想化作星辰,与“天眼”长伴!

    (1)、细读文章,将建成“天眼”经历的过程补充完整。

    提议→①→②→③→④

    (2)、文中第④段写道:“南仁东从几百张遥感地质图像里挑选出所有接近圆形的洼地,闷头钻进贵州的大山里。他拄着竹竿翻山越岭,到现场去勘察”结合文章内容,请体会句中加重号词语“几百张”“翻山越岭”的妙处。
    (3)、文章运用大量的文字记述南仁东的工作伟绩。有同学在阅读时提出质疑:既然主角儿是南仁东,有必要写甘恒谦、岳友岭的相关文字吗?是否可以去掉?请你结合文章内容帮同学们解决困惑吧。
    (4)、南仁东的故事让人感动的同时更让人钦佩,学校开展“心中的感动”人物评选活动,小旭打算推荐本文的南仁东,但他不太会组织语言,请仿照下面的示例,帮助小亮给南仁东写一则推荐语吧! 

    示例:同学们好,我要推荐的感动人物是邓稼先。面对戈壁滩艰苦的环境,他持之以恒,从不轻言放弃;面对名利浮华的诱惑,他不为所动,不改初心。他是一个虔诚严谨、无所畏惧的爱国志士。这样的他,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 5. 【远离睡眠杀手】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小题。

    材料一:

    ①把颜值降低1分,和每天多玩会儿手机,你会选择哪一个?如今,没事儿刷刷手机,已成为多数人的日常,尤其是在睡前难得的轻松时光,各种刷剧、看小说、打游戏,更是一玩就停不下来。

    ②睡前长时间玩手机,如何使人变丑?首先,睡前长时间玩手机,容易影响睡眠时间和质量,久而久之会引起生物钟紊乱,进而影响正常的工作和生活状态。另外,熬夜玩手机时,手机蓝光的危害也不能忽视。有研究表明,蓝光比紫外线波长更长,因此能够渗入皮肤深层,造成细胞DNA氧化损伤,减少胶原蛋白和弹性蛋白的产生,导致毛孔粗大、皮肤粗糙;还会引起皮肤的黑色素沉着,尤其易在表皮颗粒层和更深层的皮肤层产生色素沉淀,导致皮肤变黑、暗沉、长斑;此外,蓝光还容易导致皮肤加速衰老,缺乏弹性。

    ③睡前长时间玩手机,增加抑郁风险。《睡眠》期刊上的一项研究表明:睡前长时间玩手机会对健康和心理产生消极影响,使抑郁的几率上升20%,焦虑的几率上升14%!另外,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与合肥学院联合发表于《自然—神经科学》上的研究也指出:夜间灯光会干扰一条人体大脑特殊的神经环路,进而影响到大脑的“反奖励中枢”,会导致许多负面情绪,过度活跃会诱发抑郁。

    ④睡前长时间玩手机,更易伤害眼睛。双眼长时间盯着屏幕,特别是在房间偏暗、手机屏幕很亮的情况下,会更加强烈刺激眼睛,长此以往将引起视力下降等很多问题。另外,很多人喜欢躺床上玩手机,这样就很容易使屏幕与眼睛距离过近,使眼睛肌肉高度紧张,更容易产生视觉疲劳,导致眼压升高,进而发生眼睛肿痛、视物模糊、头昏脑胀等症状。

    材料二:

    在夜间玩手机时,眼睛在黑暗中对比敏感度低,如果不留灯会引起眼睛的调节系统负担加剧,导致近视加深,加之屏幕的光线在黑暗中对比度过大,还会长期刺激人的神经系统,容易造成失眠。在适度玩手机的同时,可以开一盏低亮度的照明灯,缓和一下屏幕和背景环境间亮度的差距,这样能对眼睛起到保护作用,进一步保护视力。尤其是眼睛本身就有近视、干眼等眼部疾病,以及有青光眼家族史的人群,晚上睡前玩手机一定要留一盏灯,否则就容易引起青光眼。不过,最好是改掉黑暗中玩手机这个睡前习惯。

    材料三:

    人的一生大约有1/3的时间在睡眠中度过,但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工作学习压力的加大,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遭遇睡眠问题。睡眠不足的人群衰老速度是正常人的2.5—3倍,经常失眠的人发生抑郁的概率是正常人的5倍。近期,中国睡眠研究会等机构联合发布了《2022中国国民健康睡眠白皮书》。白皮书显示,国人的睡眠状况不理想,近3/4受访者曾有睡眠困扰。其中,12%称经常有睡眠困扰(近3个月,≥3天/周),59.5%偶尔有睡眠困扰(近3个月,≤2天/周),26.3%从未受睡眠困扰。白皮书调查显示,44%的19—25岁年轻人零点以后睡觉。值得注意的是,近七成晚睡与手机相关,手机堪称睡眠杀手。

    (1)、材料一中第③段画线句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2)、针对夜间玩手机给眼睛带来的伤害,材料二提出了哪些建议?
    (3)、品读下面材料三中的句子,想一想句中加点词“大约”能否删去?为什么?

    人的一生大约有1/3的时间在睡眠中度过,但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工作学习压力加大,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遭遇睡眠问题。

    (4)、材料中提到睡眠对人体健康有很大影响,请你从学生角度谈谈如何获得健康的睡眠。
  • 6. 【读经典悟人生】名著阅读老一辈革命家在陕西这片红色沃土上留下了战斗足迹,书写了传奇故事,赋予了浩然之气新的内涵。学校计划开展一次“探寻红色陕西”研学游,让我们一起重温革命历史,凝聚奋进力量。
    (1)、为确定研学地点,小秦根据《红星照耀中国》绘制了一幅斯诺采访“红色中国”的主要路线图,请你帮他完成图。

    ①人物: ②人物形象:  ③地点:

    (2)、《红星照耀中国》纪录了作者1936年6月至10月在陕北革命根据地进行实地采访时所见所闻,客观地向全世界报道了的真实情况。

三、专题学习活动与写作。(60分)

  • 7. 【立志报效祖国】专题学习活动

    “人民有信仰,国家有力量,民族有希望。”学校八年级开展了“家·国·梦”的主题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下列活动。

    (1)、【家·幸福的家】感受亲情,孝亲敬老,让爱住我家。请仿照示例,为主题活动再设计一个内容。

    示例:集孝亲名言写亲情作文

    (2)、【国·强盛的国】根据下面材料,补写对联。

    FAST射电望远镜(习惯称为中国“天眼”)工程总工程师兼首席科学家、中科院国家天文台研究员南仁东因病情恶化逝世,享年72岁。他曾在日本国立天文台当客座教授,一天的薪水相当于国内一年。北京天文台需要他,他就回来了,主持完成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AST的立项、可行性研究及初步设计,“20多年只做了这一件事”。中国“天眼”是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世界最大单口径、最灵敏的射电望远镜,能够接收到137亿光年以外的电磁信号,观测范围可达宇宙边缘,可窥探星际之间互动的信息,观测暗物质,测定黑洞质量,甚至搜寻可能存在的星外文明,是世界射电望远镜中的佼佼者。

    上联:忆往昔,邓稼先鞠躬尽瘁“两弹”扬国威。

    下联:看今朝,

    (3)、【梦·复兴的民族】细流汇江,江河成海,我们凝聚力量,描绘民族复兴的蓝图。作为追梦人的你,想告诉你远方叔叔的今后做法,请写出来。(必须引用一句爱国主题的名人名言)
  • 8. 【绽放思想之花】写作

    从下面两个文题中任选一题作文。

    作文⑴追梦路上一直有你

    作文⑵阅读下面材料,任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作文。

    “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 韩愈

    “成功的关键在于相信自己有成功的能力。”—— 拿破仑・希尔

    “在天才和勤奋两者之间,我毫不迟疑地选择勤奋,她是几乎世界上一切成就的催产婆。”—— 爱因斯坦

    “即使翅膀断了,心也要飞翔。”—— 张海迪

    作文要求:⑴有创意地表达真情实感。

    ⑵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⑶不少于500字。

    ⑷文字和标点书写规范、整洁。

    ⑸文中不得出现考生姓名以及毕业学校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