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看拼音写词语,并按要求填空。
    (1)、

    hú  dié

    juàn liàn

    nà hǎn

    qíng bù

    zì jīn

    xián guàng

    dù  jì

    nián líng

    bàn   yè

    sān gēng

    (2)、我能用横线划出以上相同结构、相同部首的词语,还能仿写一个:
    (3)、我能给“dù”字换偏旁组成新字,使词语完整:毛 火  保
    (4)、"qíng bù zì jīn."的近义词是 , 反义词是
  • 2、生活就像万花筒,我们拥有了许多的植物朋友,度过了内涵丰富的中华传统·节日,还体验了有趣的小实验。请选择最让你印象深刻的一项,写一篇习作。

    要求:①确认写作对象,可以是一位植物朋友,可以是某个传统节日,也可以是一个小实验,题目自拟。②按照一定的顺序,内容具体,语言通顺,写出真情实感。③标点正确,书写工整,尽量不写错别字。300 字左右。

  • 3、课外阅读。读短文,回答问题。

    乡间绿阴

    乡间,是树的天地。公路两旁,是高大的梧桐树。梧桐树枝连着枝,叶盖着叶,像绿色的长廊。小河两岸是成行(háng  xíng)的垂柳。柳条儿细细的,柳叶儿绿绿的。山坡上松树和柏树高大挺拔,枝繁叶茂。农家小院的前后种植着果树,有桃树,有梨树,有杏树……春(未        末)夏初,各种果树舒枝展叶,郁郁葱葱,一(座座        坐坐)农家小院就掩映在浓浓的树阴之中。

    (1)、把文中括号里错误的音节或汉字用“\”划去。
    (2)、这篇短文是围绕“”这句话来写。文中的省略号(……)  表示 多。
    (3)、根据短文连线。

    山坡上

    公路两旁

    小河两岸

    农家小院

    果树

    垂柳

    梧桐树

    松树和柏树

    (4)、用波浪线画出文中的一个比喻句。
  • 4、课内阅读。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鲜花朵朵,争奇斗艳,芬芳迷人。要是我们留心观察,就会发现,一天之内,不同的花开放的时间是不同的。凌晨四点,____吹起了紫色的小喇叭;五点左右,艳丽的蔷薇绽开了笑脸;七点,____从梦中醒来;中午十二点左右,____开花了;下午三点,____欣然怒放;下午五点,____苏醒过来;____在七点左右舒展开自己的花瓣;____在晚上八点开花;____却在九点左右含笑一现……

    (1)、在文中的横线里填上花的名字。
    (2)、这段话是围绕哪句话来写的?用横线画出来。
    (3)、这段话的第三句是以(时间  空间)顺序来写花儿开放的。
    (4)、课文用不同的说法来表达鲜花的开放,请你选择两种花也写一写。

    芍药花   牡丹花   向口葵   蝴蝶花   桃花   月季花

    例:艳丽的蔷薇绽开了笑脸。

  • 5、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荷叶又大又绿。(改为比喻句)
    (2)、北风迫不及待地向行人吹了一口气。(缩句)
    (3)、今年的杏儿丰收在望,长势喜人。(先在原句上用修改符号修改病句,再抄下来)
    (4)、你怎么能和我相提并论呢?(改成陈述句)
  • 6、按课文内容填空。
    (1)、迟日江山丽, 。
    (2)、梅子黄时日日晴,
    (3)、 , 每逢佳节倍思亲。
    (4)、 , 春来江水绿如蓝。
    (5)、兔不可复得,
  • 7、选词填空。
    (1)、偶然   偶尔

    ①小燕子的翼尖或剪尾,沾了一下水面,那小圆晕便一圈一圈地荡漾开去。

    ②一次的机会,我认识了他。

    (2)、灵活        灵敏

    ①小狗的鼻子真 , 能帮警察叔叔抓坏人。

    ②松鼠的四肢十分 , 行动敏捷。

  • 8、读句子,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1)、鹿忽然看到了自己的腿,不(jīn jìn)撅起了嘴,皱起了眉头。
    (2)、他字写得很匀 (chēng chèn),收到了老师的称 (chèng chèn)赞。
    (3)、 农贸市场的蔬菜既新鲜,又便 (pián biàn) 宣。
  • 9、把词语补充完整。

    辙 

     

  • 10、我能比一比,再组词。

  • 11、看拼音写词语。

    mì fēng

    zǔ  lì

    shí  yàn

    sū  xǐng

    fēn fāng

    biàn rèn

    zhǎn shì

    xiū  jiàn

  • 12、作文。

    生活中经历的一切,都会带给我们各种各样的情感体验。请以“想起那件事我就__(感动、欣慰、惧怕……)”为题写一篇作文,注意把印象深刻的内容写具体,真实地表达情感,450字左右。

  • 13、课外阅读

    ____

    我家的东边有一块长方形的小园,园里种着各种蔬菜、花草和树木,这里一年四季都是美丽的。

    春天到了,大地像铺上了一条绿毯子。园里一片绿油油。一群小鸟停在树枝上,叽叽喳喳地叫个不停。静静的小园开始热闹(lào nào)起来了。

    夏天,成行的向日葵长(zhǎng cháng)得茁壮,一朵朵金色的花迎着朝阳怒放;火红的石榴花散发着阵阵芳香,引来一群群蝴蝶翩翩起舞,纵(zòng zhòng)情欢唱。一排排玉米威武地挺立着,结出了一个个玉米棒子。地里,茄子萦了,西红柿红了,顶花带刺的黄瓜挂满了架。望着这丰硕的果实,使我感到了小园的可爱。

    秋天,喇叭花开了,在绿叶丛中伸出了一枝枝粉红色的小喇叭花,正在为小蜜蜂吹奏着动听的歌。石榴树上的石榴熟了,红色的果皮裂开了,露出了珍珠般的颗粒,好像迎着我咧嘴傻笑。这一切怎能不惹人喜爱?

    冬天。一场大雪过后,园里的石榴树披上了白雪,地上也盖上了厚厚的白雪,整个小园成了银装素裹的白雪的世界。我情不自禁地赞叹道:  “好美,小园!”

    (1)、把括号里正确的读音画出来。
    (2)、在文中找出下列的近义词。

    强壮

    茂密

    威风

    直立

    (3)、这篇短文是按照顺序写的。
    (4)、用横线划出一个比喻句 , 这个比喻句用比喻。 
    (5)、请用“//”给文章划分段落,短文中的第一自然段和其他几段有什么关系
    (6)、下面的哪一句正确地概括了本文的中心思想。

    a.这篇短文赞美了我家小园的菜多、花多和树多。

    b.这篇短文反映了我家小园获得了丰收。

    c.这篇短文赞美了我家小园的美丽,表达了对小园的喜爱之意。

    (7)、给文章加个题目,写在第一行的直线上。
  • 14、课内阅读

    除夕真热闹。家家赶做年菜,到处是酒肉的香味。老少男女都穿起新衣,门外贴好红红的对联,屋里贴好各色的年画,哪一家都灯火通宵,不许间断,鞭炮声日夜不绝。在外边做事的人,除非万不得已,必定赶回家来,吃团圆饭,祭祖。这一夜,除了很小的孩子,没有什么人睡觉,而都要守岁。

    (1)、这个文段选自《》,作者是。 
    (2)、本文段是结构段,用“Ⅱ”把它分为两层。
    (3)、把“在外边作事的人,除非万不得已,必定赶回家来,吃团圆饭。”这句话改为双重否定句。
    (4)、文段中向我们介绍了哪些过年习俗呢?请写下来。
    (5)、“除夕”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之一,你还知道我们过农历的哪些节日呢?(请写两个以上。)
  • 15、积累填空。
    (1)、“迢迢牵牛星,。”描写的是我国传统节日中的节。
    (2)、读大学的表哥来我家,与我交谈了约一小时,使我感觉“ , 胜读十年书。”
    (3)、过去的日子如 , 被微风了,如 , 被初阳了。
    (4)、正月初一那天的早餐,人们通常喜欢吃年糕,寓意“”,也有喜欢吃汤圆的,寓意“”;有些地方,人们在除夕时还要吃鱼,有“”之意。
  • 16、按要求写句子。
    (1)、世界上还有几个剧种是戴着面具演出的呢?(改为陈述句)
    (2)、汤姆·索亚是美国圣彼得斯堡小镇上一个淘气的机灵鬼。(缩句)
    (3)、小军对我说:“如果明天不下雨,我就和你一起去河边钓鱼。”(改成转述句)
    (4)、靠着妈妈斜立着的八儿,已经吃饱了。(改为比喻句)
    (5)、我们必须认真克服并善于发现工作中的缺点。(修改病句)
  • 17、下列对加点字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终日不成(文章) B、泣涕如雨(零散) C、复几许(距离) D、地白树栖鸦(家庭)
  • 18、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能歌擅舞        随心所欲        两面三刀   哄堂大笑 B、残灯未庙        青面獠牙        糊糊涂涂   开山鼻祖 C、地广人稀        师传生授        头晕目眩   捶头丧气 D、无暇顾及        优哉游哉        脉脉含情   别出心裁
  • 19、与“亲身下河知深浅,亲口尝梨知酸甜”所蕴含的道理相似的俗语是(      )
    A、莫道君行早,更有早行人 B、近水知鱼性,近山识鸟音。 C、读书须用意,一字值千金。 D、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 20、给下列词语中的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yàn  yè)

    (qí  qǐ)

    (tī   tì)

    (chí  shì)

    (dì  tì)

    (shí shì)

    (zheng zhēng)

    (zhá  zhǎ)

上一页 65 66 67 68 69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