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小文积累了一些边塞诗,请你帮她把下面的诗句分分类。(填序号)

    ①描写边塞风光          
    ②描写战争的残酷

    ③抒发杀敌报国、建功立业的抱负          
    ④抒发思乡之情

    (1)、戍客望边邑,思归多苦颜。
    (2)、投躯报明主,身死为国殇。
    (3)、野云万里无城郭,雨雪纷纷连大漠。
    (4)、凭君莫话封侯事,一将功成万骨枯。
  • 2、对比阅读下面两首边塞诗,完成练习。
    凉州词(其二)
    【唐】王翰
    秦中花鸟已应阑
    塞外风沙犹自寒。
    夜听胡笳折杨柳
    教人意气忆长安
    塞下曲(其一)
    【唐】李白
    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
    笛中闻折柳 , 春色未曾看。
    晓战随金鼓 , 宵眠抱玉鞍。
    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

    【注释】①秦中花鸟已应阑:这里指关内此时应该已是花落鸟声疏的暮春时节。②胡笳(jiā):管乐器名,我国古代北方民族使用,传说由汉代张骞从西域带入。③折杨柳:乐府曲辞,属《横吹曲》,多为伤春悲离之辞。④意气:情意。⑤长安:这里代指故乡。⑥折柳:《折杨柳》,乐府曲辞。⑦金鼓:打仗时用于指挥进退的军鼓和铜锣。⑧宵:夜,晚上。⑨楼兰:汉代西域国名,这里泛指西域地区的各部族政权。

    (1)、下列诗句的朗读停顿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
    A、秦/中花/鸟已应阑 B、教人/意气忆/长安 C、笛中/闻折柳 D、直/为/斩楼兰
    (2)、对比阅读比较两首古诗,完成表格。
    诗歌家乡的季节描绘的事物表达的情感
    《凉州词》(其二)花、鸟、风沙、胡笳表达了边关将士的之情
    《塞下曲》(其一)春季天山、、笛、、剑表达了边关将士的之情
    (3)、阅读两首古诗,完成练习。

    ⑴从下列诗句中任选一句,结合注释,说说诗句的意思。

    ①秦中花鸟已应阑,塞外风沙犹自寒。②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

    我选择(填序号):

    ⑵从选择的诗句中,我体会到了

  • 3、阅读课内古诗,品悟爱国情。

    出塞

    【唐】王昌龄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凉 州 词

    【唐】王翰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1)、两首诗有很多共同之处,请至少写出两点。
    相同点一:
    相同点二:
    (2)、品读画横线的诗句,完成对话。

    小语:“万里长征人未还”中“未还”的原因有两个:一是 , 二是
    小文:这句诗与《凉州词》中的“”意思相近,都写出了

    (3)、关于以上两首诗,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秦时明月汉时关”意思是作者在边关看到了秦朝的明月,汉朝的边关。 B、《凉州词》描写将士出征前宴饮的场景,表达了诗人喜悦的心情。 C、“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寄托了诗人对朝廷的期望:任用像李广那样的良将。 D、“醉卧沙场君莫笑”是指将士们上战场前还饮酒作乐,甚至醉倒在战场上,表达了诗人对当时军队的讽刺。
  • 4、同学们在交流会上畅所欲言,读一读,填入恰当的诗句。
    (1)、小语:《出塞》中,“”表达了诗人忧国忧民的情怀。
    (2)、小文:《凉州词》中,“”表达出将士们英勇无畏、视死如归的豪迈精神。
    (3)、小华:《夏日绝句》中,“”体现出诗人舍生取义的人生观。
  • 5、下列对三首古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凉州词”是唐代曲名,起源于凉州一带。 B、“秦时明月汉时关”暗示了战事的频繁。 C、“葡萄美酒夜光杯”一句描绘出宫廷宴饮时盛大豪华的场面,富有西域特色。 D、《夏日绝句》的后两句,诗人借“思项羽”批判了宋代统治者苟且偷生的软弱行径。
  • 6、下列加点词的意思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醉卧沙场君笑(莫非) B、饮琵琶马上催(正要) C、为鬼雄(也) D、但使龙城飞将在(只要)
  • 7、请你帮小语完善下面的发言草稿。

    读完古诗,我的耳边仿佛传来边sài(    )cuī(    )人chū zhēng(      )的号角声,我仿佛看到了那些yīng xióng háo jié(          )横刀立马、zuì(   )卧沙场的身影,仿佛听到了众士的慷慨陈cí(   ):“戍边卫国,无怨无悔!”

    (1)、小语注意到加点字“将”在“将士”中读;该字还有另外一个读音“”,可以组词:
    (2)、小语有几个字不确定怎么写,请你根据拼音,在语段的括号里写出字词。
    (3)、小语打算积累画横线的词语,请你再写两个结构相同的词语:
  • 8、你还知道哪些历史人物故事?选择一个你最喜欢的历史人物故事,简单讲一讲吧!(100字左右)
  • 9、阅读课外短文,完成练习。

    “扫一屋”与“扫天下”

    东汉时期,有个叫陈蕃的年轻人,他喜好读书,生活上却很懒散,连自己的书房也很少打扫。

    有一天,一个叫薛勤的人来拜访陈蕃的父亲,正巧陈蕃父亲外出,只有陈蕃在家。

    陈蕃见有客人来,就从自己的书房里出来接待,告诉客人父亲暂不在家。没料到薛勤一边与他寒暄,一边就随意地走进了陈蕃的书房。

    薛勤一进书房,着实吓了一跳。屋子里乱七八糟,桌子上散落着书、笔墨纸砚和各种杂物,上面满是灰尘。地上也到处是垃圾,墙壁上还有不少蜘蛛网。整个屋子不仅脏乱不堪,连空气也显得污浊。薛勤看了后,不禁皱起了眉头。他对陈蕃说:“年轻人,怎么把屋子弄得这么乱?为什么不经常打扫打扫呢?”

    陈蕃听了,满不在乎地回答:“大丈夫活在世上,要干出一番轰轰烈烈的大事业,要扫除的是天下一切不平之事,哪里会花心思去打扫小小的一间屋子呢?”他说得理直气壮,甚至有些得意的神气。

    听着陈蕃这样的回答,薛勤心里暗想:这个年轻人有大志向!但连小事都不愿意做好,怎么能做成大事呢?于是他反问陈蕃:“年轻人,你连一间小小的屋子都不扫,又怎么去扫天下呢?”薛勤走后,陈蕃陷入了沉思,觉得他的话很有道理。

    (1)、根据短文内容,“扫一屋”的意思是 , “扫天下”的意思是
    (2)、阅读要素小语准备把这个故事讲给同桌听,请你帮他把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梳理清楚。

    起因:薛勤拜访陈蕃的父亲,陈蕃的父亲不在家,陈蕃出来接待他。

    经过:

    结果:

    (3)、班里要开展“‘扫一屋’还是‘扫天下’”的辩论比赛。正方认为“扫天下”必须从“扫一屋”开始,可以概括为:____。反方认为“扫天下”者不必拘泥于“扫一屋”,可以概括为:成大事者不拘小节。参考反方的观点,用一句成语概括正方的观点,下列恰当的一项是(    )
    A、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B、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C、一言既出,驷马难追 D、差之毫厘,谬以千里
  • 10、复述《纪昌学射》这则故事时,下列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

    ①纪昌成了射箭能手。    
    ②纪昌想学习射箭,去向飞卫请教。

    ③飞卫教纪昌开弓、放箭。    
    ④飞卫再次指导纪昌,纪昌盯着虱子练。

    ⑤飞卫指导纪昌,纪昌盯着织布机的踏板练眼力。

    A、③①②④⑤ B、②⑤④③① C、②④⑤③① D、②⑤③④①
  • 11、下列句子中关联词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即使扁鹊三番五次诚恳地劝告,蔡桓侯也不肯医治。 B、因为纪昌勤学苦练,所以他成了百发百中的射箭能手。 C、蔡桓侯如果不听扁鹊的劝告,就还在背后说扁鹊的坏话。 D、虽然纪昌已经取得不小的成绩,但是飞卫觉得他的眼力还不够。
  • 12、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小语去夏(hòu hóu)巷(bài bái)访一位老中医,老中医让他挽起袖子露出皮(fú fū),然后在他手臂上(zhā zā)了三针,最后开了几(jǐ jì)汤药让他回去服用。

  • 13、任选下面一组表示时间顺序的词语,写一种事物的变化。(100字左右)

    最初……后来……现在……            之前……接着……然后……

  • 14、    

    (二)牵牛花娃娃

    蒲华清

    ①春天,爸爸带艳艳在阳台上的花槽里撒下一排牵牛花种子。不久,土里冒出绿芽了;又不久,绿芽长成胖胖的绿藤了。爸爸在阳台边拉起一排长绳。

    ②艳艳问:“爸爸,拉绳干吗?”爸爸说:“牵牛花藤儿要比赛爬绳呀!”艳艳不信。只见爸爸把藤儿绕上长绳,一条绳一根藤儿,就像一排绿娃娃站在一道道起跑线上。艳艳乐了,忙喊:“预备——爬!”

    这是一个      句,把一条条绳上的      比作一排      , 形象生动地写出了牵牛花藤儿爬在绳子上的画面。

    ③绿藤儿一动也不动,爸爸骗人。

    ④第二天早晨。啊!每根藤儿都向上爬了一段,中间那根最胖的藤儿爬得最快,比旁边的藤儿高出了好长一段。爸爸没骗人。艳艳乐得大声叫:“爸爸,快来看!它们真的在比赛爬绳!”接着,便拍着小手喊:“加油!加油!”

    ⑤但绿藤儿还是一动也不动。谁也没见它们往上爬。

    ⑥中午,艳艳放学回家,又见藤儿往上爬了一段。艳艳想:牵牛花藤儿真奇怪,它们为什么总是悄悄往上爬,不让人看见呢?

    ⑦不久,牵牛花藤儿爬上阳台顶了,就像给阳台挂了床绿纱帐;又不久,绿藤儿上长满了红花朵,就像绿纱帐上挂满了密密的红喇叭。

    ⑧艳艳家的阳台好看极了。

    ⑨艳艳明白了,牵牛花是一群悄悄做好事的娃娃!

    (选自《一分钟床头小故事》,有删改)

    (1)、阅读要素读短文,完成思维导图。
    时间春天第二天早晨不久
    牵牛花的生长状态种子冒出绿芽,长成胖胖的绿藤藤儿又往上爬了一段绿藤儿上长满了红花朵
    (2)、从思维导图可以看出作者主要采用的观察方法是
    (3)、批注阅读读画横线句,体会作者是如何把句子写得优美生动的,并完成批注。
    (4)、读完第⑦自然段后,你仿佛看到了怎样的画面?
  • 15、阅读下面两则短文,完成练习。

    (一)爬山虎的脚(节选)

    叶圣陶

    ①爬山虎刚长出来的叶子是嫩红的,不几天叶子长大,就变成嫩绿的。爬山虎的嫩叶,不大引人注意,引人注意的是长大了的叶子。那些叶子绿得那么新鲜,看着非常舒服。叶尖一顺儿朝下,在墙上铺得那么均匀,没有重叠起来的,也不留一点儿空隙。一阵风拂过,一墙的叶子就漾起波纹,好看得很。

    ②以前,我只知道这种植物叫爬山虎,可不知道它怎么能爬。今年,我注意了,原来爬山虎是有脚的。爬山虎的脚长在茎上。茎上长叶柄的地方,反面伸出枝状的六七根细丝,这些细丝很像蜗牛的触角。细丝跟新叶子一样,也是嫩红的。这就是爬山虎的脚。

    (1)、阅读要素爬山虎的叶子颜色是如何变化的?完成填空。
    颜色变化嫩红
    时间变化长大了的
    结合思维导图,我知道作者是通过(填“细致观察”或“连续观察”),把爬山虎的叶子颜色变化写清楚的。
    (2)、第②自然段中作者主要写了爬山虎的脚的
    (3)、燃学科知识下图中爬山虎的脚画得对吗?若不对,请你结合课文中的介绍画一画。

    我觉得画得(填“对”或“不对”)。

  • 16、依次填入句子中的关联词,最恰当的一项是(    )

    爬山虎的茎叶密集,(    )可以遮挡强烈的阳光,(    )可以降低室内的温度。

    A、即使……也…… B、如果……就…… C、不仅……还…… D、虽然……但是……
  • 17、小语进入公园后有感而发,请根据要求完成练习。

    我们唱着欢快的歌(qū qǔ),走在弯(qū qǔ)的小路上。路旁的柳树长出了嫩芽;小草从kū wěi(    )的草丛中探出了小脑袋,qiáo(   )着外面的世界;榆叶梅的花朵密密地chóng dié(     )在一起,jūn yún(       )地开满了枝条,没有一点儿kòng xì(    )。看,还有一只刚刚睡醒的小(wō wǒ)牛正趴在花(bǐn bǐng)上呢!

    (1)、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并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字词。
    (2)、“嫩”在字典中的解释:①初生而柔弱,娇嫩;②经火力烧制的时间短;③淡,浅。语段中“嫩”的意思是 , “爬山虎刚长出来的叶子是嫩红的”中“嫩”的意思是 , “肉片炒得很嫩”中“嫩”的意思是。(填序号)
  • 18、《昆虫记》是优秀的科普著作,请你选一选。

    在作者笔下,是昆虫界的小明星,身着斑斓的铠甲,提着灯笼在夜色中舞蹈;有种为了满足音乐的嗜好,只好缩小器官来安置乐器;身穿点缀着黑色斑点的红外套,就像撑着小伞散步的娴雅淑女。

    A.瓢虫B.萤火虫C.蝉D.螳螂
     
  • 19、课内外对比阅读。

    动物之家

    [材料一]

    蟋蟀的住宅(节选)

    [法国]法布尔/著王大文/译

    在朝着阳光的斜坡上,青草丛中隐藏着一条倾斜的隧道,即使有骤雨,这里也立刻就会干的。隧道顺着地势弯弯曲曲,最多九寸深,一指宽,这便是蟋蟀的住宅。出口的地方总有一丛草半掩着,就像一座门。蟋蟀出来吃周围的嫩草,绝不去碰这一丛草。那微斜的门口,经过仔细耙扫,收拾得很平坦。这就是蟋蟀的平台。当四周很安静的时候,蟋蟀就在这平台上弹琴。

    屋子的内部没什么布置,但是墙壁很光滑。主人有的是时间,把粗糙的地方修理平整。大体上讲,住所是很简朴的,清洁、干燥,很卫生。假使我们想到蟋蟀用来挖掘的工具是那样简单,这座住宅真可以算是伟大的工程了。

    [材料二]

    如何搭建一座“昆虫旅馆”

    昆虫能够帮助植物授粉、抑制病虫害,在保持生态平衡与生物多样性上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近百年来,人类活动频繁,难免会毁坏昆虫的栖息地,让它们流离失所。搭建“昆虫旅馆”,是我们作为普通人也可以保护、亲近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方式之一。如果养了花花草草,“昆虫旅馆”里的客人还可以悄无声息地除去“小花园”里的害虫。已经有越来越多的国家、城市甚至居民个体,通过搭建“昆虫旅馆”,吸引这些小生命“入住”。

    “昆虫旅馆”搭建的步骤如下:一、查找相关资料,了解昆虫习性。二、

    收集自然废弃物,为搭建做准备。三、根据情况准备工具,如剪刀、胶水。四、制作各种小木箱或小纸箱,填充不同材料。五、加铁丝固定“旅馆”,还可以涂上环保防水涂料。六、将“昆虫旅馆”放置在无风无雨又能照射到阳光的地方。

    (1)、结合材料一,下面四幅蟋蟀住宅工程平面图中,你认为最正确的是(    )
    A、 B、 C、 D、
    (2)、阅读材料一中画横线的句子,参与同学们的讨论。
    这句话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一丛草比作 , 突出了蟋蟀住宅的特点
    从“半掩着”“微斜”等词语中,我发现作者
    (3)、对比阅读联读材料一和材料二,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材料一运用了拟人的手法,把蟋蟀当作人来写,语言生动形象。 B、材料二向我们介绍了如何搭建“昆虫旅馆”。 C、两则材料中的“最多”“之一”等词,表达不清晰、不准确。 D、材料一和材料二都体现了作者对自然界中的小生命的喜爱。
  • 20、蟋蟀想参加动物界举办的建筑大赛,请你依据课文把下面的报名表填写完整。

    姓名

    蟋蟀

    参赛组别

    昆虫组

    参赛作品

    蟋蟀的住宅

    建造工具

    住宅特色

    外部特点

    内部特点

上一页 44 45 46 47 48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