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读好课文中的生字词,下列加点字读音都正确的一项是(    )
    A、(yǐ)旎    精(zhàn)    (qiū)住    (yàn)园 B、(fú)虏    山(wù)    (yǎo)窕    (huǎng)眼 C、(dú)    (juān)刻    (quán)骨    (chuò)起 D、(nú)    (bèng)裂    爱(zēng)    (jiān)生
  • 2、活动导语

    读到课文中那些性格鲜明的人物,引人入胜的故事,我们会发出(yóu zhōng)的感叹。为了再现课文精彩,(duàn liàn)同学们的才干,班级决定举行“读·演课本剧”活动。请同学们(chū móu huà cè),提活动建议,创新活动形式,争取(yíng dé)全校师生的(zàn yù)。

    (1)、根据导语中的拼音,按顺序在下面写出词语。
    (2)、“供”在字典中的解释有:

    ①祭祀祖先;②按揭还贷;③给予物品或条件;④陈述案情

    导语中“提供”的“供”应选(填序号)

    (3)、下面与“提供”的“供”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 B、 C、不应求 D、
  • 3、认真抄写下面的语段,标题和作者写在醒目的位置,注意段落分明。

    读书使人优美

    毕淑敏

    优美在字典上的意思是:美好。

    做一个美好的人,我相信是绝大多数人的心愿。

    你想美好吗?你就读书吧。

  • 4、习作。

    班级新建了一个“夸夸群”,如果是你,你想夸什么呢?美丽的风景,喜欢的动物朋友,还是敬 佩的人,或者是……请你选一个对象,写一篇不少于350字的文章,注意将值得夸奖的内容写清 楚,题目自拟。

  • 5、阅读理解

    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

    ① 1961年7月的一天,湖南安江农校下课铃声响过之后, 袁隆平照例来到校园外的早稻试验田,脱鞋挽裤,走到泥泞的田里,一行行地观察水稻。突然,他欣喜地发现一株奇特的水稻:稻秆挺直,穗大粒多。他伸出双手,抚摸着那些可爱的稻穗,然后一穗一穗,一粒一粒地数着。一株水稻,足有十余穗,每穗都 ,有一百六七十颗饱满的谷粒!袁隆平小心翼翼地用布条在稻秆上扎上记号,从此格外精心地照顾这株水稻。收获季节,他得到了一把金灿灿的稻种。

    (1)运用____描写,通过“伸出”“抚摸”等动词写出了袁隆平____,从“一穗一穗”“一粒一粒”中可以看出他____的品质。

    ② 第二年春天,袁隆平满怀希望地播下了这些稻种。可是,当秧苗长高之后,稻子高的高,矮 的矮,成熟时间也早的早,迟的迟,没有一株比得上它们的妈妈。失望的情绪掠过袁隆平的心头, 他经常嘀咕着:“为什么水稻会出现性状分离?”但他很快想到,从遗传学的观点看,杂交第二代在 减数分裂过程中发生了等位基因的分离,导致其品质下降。这些水稻既然发生性状分离,那么可 以断定,去年发现的那株优异的水稻就是一株“天然杂交稻”的第一代。经过反复统计整理,他终于证实了自己的想法,重拾了信心。

    【答案】

    (2)“反复”一词能否删去?____

    ③ 1973年,袁隆平成功培育出人工杂交水稻,大大提 高粮食亩产量。他因此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

    (1)、细读第①②自然段,照样子提取关键信息,体会袁隆平的心情变化过程。
    (2)、阅读短文,补全批注框中的内容。
    (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杂交水稻的研究非常顺利,没有遇到什么困难。 B、文中画波浪线句正是水稻性状分离的具体表现。 C、袁隆平因成功培育出人工杂交水稻,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
    (4)、阅读短文,试着解决不懂的问题,并提出新的问题。

    问题:为什么水稻会出现性状分离?

    回答: ⑴

    提出新的问题:⑵ 

  • 6、 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愚公移山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 , 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 平险 , 可乎?”杂然相许。智叟止之。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 , 固不可彻。虽我之死,有子存 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智叟亡以应,乃去。

    (有删改)

    【注释】①惩:苦于。②塞:阻塞。③迂:曲折,绕远。④平险:铲平险峻的大山。⑤曳:老年的男子。⑥固:顽固。 ⑦彻:通达,这里指改变。

    (1)、参考表格提示的方法,解释加点字的意思。

    文言语句

    方法

    释义

    九十

    查阅字典:①接近,将要;②如果;③而且

    (填序号)

    吾与汝力平险

    参考成语:原形

    智叟亡以应,乃

    课内迁移:未成,弃(《铁杵成针》)

    (2)、下列句子中,朗读停顿有误的一项是(   )
    A、惩/山北之塞 B、吾与汝/毕力平险 C、智叟止/之 D、子/又生孙
    (3)、阅读短文,愚公移山的原因是“”。(填原文)
    (4)、请你结合《铁杵成针》和本文,联系生活实际,谈谈你的阅读感悟。
  • 7、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妙笔写美景。“篱落疏疏一径深,”是杨万里笔下春景之美;“  , 麦花雪白菜花稀”是范成大笔下初夏万物生长之美;“月明的园中, , 母亲的 膝上”是冰心永不漫灭的童年回忆。

    ◎阅读铸人生。“已是悬崖百丈冰,”是毛泽东笔下梅花坚贞不屈的表现; “采得百花成蜜后,”是罗隐对蜜蜂勤劳无私的赞美;“ , 只留清气 满乾坤”是王冕坚贞自守的人生写照。

  • 8、按要求完成练习。
    (1)、他勇敢地住窗框,两只脚有力地着车厢,上了窗口。(用三个以上连续性动词写一句话)
    (2)、地球上的第一种恐龙和狗一般大小 , 两条后腿粗壮有力,能够支撑起整个身体。(观察加点的部分,照样子写一个事物)
    (3)、整理参观路线,请你给下列句子排序:

    ①进了博物馆大门,一眼便看到了场馆被塑造成山的形状。

    ②顺着一楼大厅向深处走去,来到数字互动展示厅。

    ③结束互动体验后,沿着扶梯继续上行,“东方神舟”展厅赫然出现在眼前。

    ④穿过“东方神舟”展厅,来到场馆外围,斑驳的砖墙让历史在这里变得鲜活。

    ⑤“东方神舟”内集中展示了宁波地区上起七千年前的河姆渡文化,下至中华民国建立前夕的 历史发展概况。

  • 9、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并选词填空(填序号)。
    (1)、

    ①成千 

    ②灯火 

    ③临 

    ④  如也

    ⑤手

    ⑥惊

    (2)、自从爸爸买了《安徒生童话》后,弟弟整日 , 看得津津有味。
    (3)、随着一声的巨响,我国自行研制的“神舟二十号”飞船被送上太空。
  • 10、 下列内容描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十万个为什么》作者是苏联的米·伊林,我们中国也有优秀的科普作品,如高士其《灰尘 的旅行》。 B、转述时要弄清要点,不要遗漏主要信息,注意人称的转换。 C、与同伴交流最近了解的新闻时,要把新闻讲清楚,不要随意更改内容,但可以说说自己的 看法。 D、《母鸡》的作者是巴金。课文通过“我”对母鸡由“讨厌”到“不敢再讨厌”的态度变化,塑造了 一位伟大的鸡母亲形象,表达了对母爱的赞颂之情。
  • 11、 根据情境,填入名句,最合适的一项是(   )

    即使生活再苦再累,母亲也____,乐观积极地过日子。

    A、不怨天,不尤人 B、少年不知勤学苦,老来方知读书迟 C、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 D、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
  • 12、 下列句子中,加点部分与其他三项表达的感情色彩不同的一项是(   )
    A、我家那个捣蛋鬼 , 不知道又跑到哪里疯玩了。 B、弟弟像一条小泥鳅 , 稍不留神就挣脱我的手溜出去玩了。 C、他可真是会“做人”,在强者面前俯首称臣,在弱者面前神气活现。 D、小文真是个傻孩子 , 明明自己都困得眼皮打架了,还非要等妈妈一起睡。
  • 13、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小红组织能力强,是大家公认的“领头羊”。 B、小刚头脑灵活,思维敏捷,像“变色龙”一样,做题正确率很高。 C、李大爷在单位里任劳任怨,真不愧是“老黄牛”。 D、妈妈在家里总是默默无闻地付出,就像一只勤劳的“小蜜蜂”。
  • 1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思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宣传活动是展现学生素养的窗口 B、参观宁波博物馆不需要在窗口买票。 C、民俗是我们了解文化的窗口 D、阅读是我们了解世界的窗口
  • 15、阅读语段,按要求完成练习。

    jì jìng____的夏夜,fán xīng____像一颗颗宝石zhuāng shì____着夜空,美极 了。晚风拂过liǎn jiá____,空气中弥漫着【zhe zháo】花香。再养一只zhōng hòu____ 的小狗,或是gāo ào____的白鹅看家护院,是不少在城市中“挣【zhā zhá】”的年轻人的 梦想。第二天清晨,看着向目葵迎着朝霞展开笑颜,谁都会忍不住情不自禁地爱上乡村生活。

    (1)、根据语境,看拼音写词语。选出“【】”中正确的读音。
    (2)、画横线的句子中有两处语病,请你用学过的修改符号完成修改。

    第二天清晨,看着向目葵迎着朝霞展开笑颜,谁都会忍不住情不自禁地爱上乡村生活。

  • 16、将下面的诗句抄写在书签上,注意书写格式。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朱熹

    温馨提示:

    竖写时,要自右向左书写。

    字距要均匀。

    上下字要对齐。

    注意作者名字的位置,使格式更美观。

  • 17、习作。

    登上“想象岛”,让我们展开奇思妙想,想象身边事物发生的神奇变化。请从下面3个 题目中选择你最感兴趣的一个,大胆想象,编写一个童话故事。

    会魔法的书包 嘴巴不说话了 上课没有铃声了

  • 18、材料二:短文《奇妙的昆虫世界》。

    奇妙的昆虫世界

    ① 在我们生活的自然界里,昆虫家族可是一个庞大又神奇的群体。它们形态各异,习性千奇百怪,就像一本永远翻不完的趣味百科书。

    ② 昆虫们的形态五花八门。有的轻盈得能在空中翩翩起舞,有的拥有超强弹跳力,还有 的擅长在地面快速爬行。

    ③ 别看昆虫们外表差异大,所有成年昆虫都有着相似的身体结构。它们都长着标志性的 六条腿,这可是区别昆虫的重要特征之一。昆虫的身子分为三个部分:顶着一对触角的头部,触角就像它们的“小雷达”,能(感觉 感知)`周围环境;长着六条腿的胸部,如果有翅膀,一般也长在这儿,翅膀是它们飞行的“秘密武器”;最后是鼓鼓的腹部,里面藏着重要器官。而且,昆虫在成长过程中,都会经历不断“蜕壳”的(奇妙 美妙)过程。tuì

    ④你了解昆虫们的生活习惯吗?那更是丰富多彩。勤劳的蜜蜂每天忙着穿梭在花丛间采 蜜;蝴蝶会在夏末时成群结队往南飞;神奇的蝉会在地下休眠长达十七年,才破土而出。

    ⑤ 昆虫世界充满了惊喜和奥秘,等待着我们去发现更多有趣的知识!

    (1)、读短文,在第③自然段的括号里选择合适的词语。
    (2)、想一想,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把“奇妙的昆虫世界”写清楚的?运用借助关键语句概括段 意的方法,把内容补充完整。

    (3)、生物兴趣小组开展了“昆虫多样性”调查活动。请结合文章内容判断他们的观察记录是否正确。

    ①成年昆虫的身体分为头部、胸部和尾部三部分。

    ②神奇的蝉会在地下休眠长达十七年,才钻出地面。

    ③昆虫如果有翅膀,都是和六条腿一样长在胸部。

    (4)、读第②自然段,展开合理的想象,选择其中一句把昆虫的形态补充完整。

    有的轻盈得能在空中翩翩起舞,比如蝴蝶

    有的拥有超强弹跳力,比如蟋蟀

  • 19、阅读吧————赏大千世界

    材料一:课文《陶罐和铁罐》片段。

    ① 国王的橱柜里有两个罐子,一个是陶的,一个是铁的。骄傲的铁罐看不起陶罐,常常 奚落它。

    ② “你敢碰我吗,陶罐子!”铁罐傲慢地问。

    ③ “不敢,铁罐兄弟。”陶罐谦虚地回答。

    ④ “我就知道你不敢,懦弱的东西!”铁罐说,带着更加轻蔑的神气。

    ⑤ “我确实不敢碰你,但并不是懦弱。”陶罐争辩说,“我们生来就是盛东西的,并不 是来互相碰撞的。说到盛东西,我不见得就比你差。再说……”

    ⑥ “住嘴!”铁罐恼怒了,“你怎么敢和我相提并论!你等着吧,要不了几天,你就会 破成碎片,我却永远在这里,什么也不怕。”

    (1)、联系上下文,“奚落”的意思是
    (2)、边读边想象画面,读第⑤自然段时语速应该(稍缓 急促)些,语气是(平静 恼怒)的。
    (3)、想象陶罐和铁罐说话时的动作神态 , 选择其中一句,把句子补充完整。

    ◎“你敢碰我吗,陶罐子!”铁罐

    ◎“不敢,铁罐兄弟。”陶罐

    (4)、这学期,我们还阅读了很多寓言故事。根据提示选择合适的寓言。(填序号)
    A.守株待兔
    B.陶罐和铁罐
    C.邯郸学步
    D.杞人忧天

    ①我们做事应有自己正确的主见,不能 , 盲目模仿。

    ②奶奶常担心意外来临,像那样愁得睡不着觉。

  • 20、读“童趣园”展板上的几段话,根据积累填空。

    童年之趣在于留心观察自然。溪边的景色格外迷人:人影 一只红蜻蜓。燕子的身姿令人陶醉:一身 ,一对 , 加上 , 凑成了 

    童年之趣在于跟随古诗亲近自然。初春时节万物复苏:竹外桃花三两枝,。《绝句》中动物相映成趣:

上一页 388 389 390 391 392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