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溶液的配制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某同学配制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氯化钠溶液,整个操作过程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图1:配制溶液的正确操作顺序为(填序号,下同),其中操作错误的是
    (2)、图2:该同学按图2所示读数量取水配制溶液,最终所配制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会(填“大于”“小于”或“等于”)10%。
  • 2、“逐梦”小组在学习了净化水的知识后,在实验室模拟水厂净化工艺,将采集的湖水净化成自来水,并最终制成蒸馏水,实验流程如图所示:

    (1)、图1中操作1是 , 图2中活性炭的作用是
    (2)、制成的蒸馏水可用电解水的方法得到氧气,电解水生成的氢气和氧气的质量比为
  • 3、2024年10月30日,神舟十九号载人飞船发射圆满成功。运载火箭发射神舟飞船时,装载的燃料主要是液氢、液氧、煤油或固体火箭燃料。这些燃料在燃烧时会产生不同颜色的烟雾。请回答以下问题:
    (1)、将氢气变为液氢只是分子间的间隔发生变化,其(填“物理”或“化学”)性质不变,氢气在氧气中燃烧的符号表达式为
    (2)、高氯酸铵(NH4ClO4)是固体运载火箭的常用燃料,高氯酸铵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价。
  • 4、化学用语是学习化学的基本工具。请用化学符号填空。
    (1)、3个氮原子
    (2)、保持二氧化碳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3)、氯化钠中的阴离子
  • 5、下列图像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A、等质量、等溶质质量分数的过氧化氢溶液制氧气 B、在密闭容器中用足量红磷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C、硝酸铵和氢氧化钠固体分别溶于室温下足量的水中 D、一定质量的高锰酸钾受热分解
  • 6、推理是学习化学常用的思维方法。以下推理结果正确的是
    A、单质只含一种元素,所以含一种元素的纯净物都是单质 B、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所以均一、稳定的液体都是溶液 C、氧化物都含有氧元素,所以有氧元素的化合物都是氧化物 D、钠元素、镁元素的最外层电子数都少于4个,则最外层电子数少于4个的元素都是金属元素
  • 7、一定温度下,从100g硝酸钾的饱和溶液中倒出20g该溶液,对剩余溶液的相关描述正确的有

    ①溶质的质量减少、②溶剂的质量不变、③溶液的浓度变大、④溶液的质量减少、⑤溶液的密度不变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⑤ D、①④⑤
  • 8、科学严谨的态度是学好化学的关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化合物 B、不同物质中同种元素的化合价一定相同 C、制备气体的发生装置,装试剂前一定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D、最外层有2个电子的原子一定是金属元素的原子
  • 9、建立认识物质宏观与微观视角之间的联系是学习化学的方法之一、下列宏观事实的微观解释错误的是
    A、水通电变成氢气和氧气——分子种类不变 B、潮湿的衣服能晾干——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C、水和过氧化氢化学性质不同——分子构成不同 D、钠原子和氯原子的化学性质不同——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不同
  • 10、科学家最新发现,通过简单的化学反应可以将树木纤维素转变成超级储能装置,其中一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对其微观示意图的有关叙述组合正确的是

    ①生成物是混合物;②W的化学式为CH4;③该反应为化合反应;④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⑤反应前后分子种类不变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②④⑤
  • 11、不经常进行体育锻炼的人,如果突然剧烈运动,停下来后就会感到肌肉酸痛,这是身体内乳酸(已知乳酸的化学式为C3H6O3)积累过多造成的。以下对乳酸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乳酸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 B、乳酸的相对分子质量为90 C、乳酸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D、乳酸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2:1
  • 12、空气是人类宝贵的自然资源。下列有关空气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空气质量指数越大,空气质量越好 B、清新的空气属于混合物 C、工业上制取大量氧气常用分离液态空气法 D、食品包装袋中充入氮气可避免食品挤压破碎
  • 13、正确描述实验现象是学习化学的必备能力之一、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A、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生成黑色固体 B、镁在空气中燃烧,发出白光,放出热量,生成氧化镁 C、细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D、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微弱的淡蓝色火焰,放出热量,产生无色无味气体
  • 14、金属锆(Zr)具有抗腐蚀性强、熔点高硬度大等特性,广泛用于航空航天、军工、原子能等领域。锆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关信息如图所示,下列关于该元素说法错误的是

    A、锆元素为金属元素 B、锆元素核内质子数是40 C、锆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91.22g D、锆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失去电子
  • 15、化学观念是化学课程要培养的核心素养之一、以下对化学观念的描述错误的是
    A、分子、原子、离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基本微观粒子 B、分子可分成原子,原子得失电子后变成离子 C、分子、原子不显电性,离子显电性 D、分子、原子能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离子不能
  • 16、若用“”表示氢原子,“”表示氧原子,下列模型能表示水分子的是
    A、 B、 C、 D、
  • 17、正确进行实验基本操作是获得可靠实验结论的基本保证。以下实验操作不正确的是
    A、加热液体 B、过滤 C、检查气密性 D、称量NaOH
  • 18、古人在播种前放火烧去野草,用余灰肥田。燃烧后得到的草木灰含钾5~12%、钙5~25%、磷0.5~3.5%,是一种高效肥料,可降低土壤酸性,是人类使用最早的化学肥料。这里的“钾”“钙”“磷”指的是
    A、原子 B、元素 C、单质 D、分子
  • 19、中国诗词以独特的艺术形式传承着中华民族的智慧与情感。以下诗词的描述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B、山村处处晓鸡啼,燕子归家带远泥 C、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 D、雪融山顶响流泉,日照河川伴碧天
  • 20、如图是破损的维生素C(简写为Vc)片剂说明书的部分信息。

    已知维生素C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请回答:

    (1)、计算Vc中碳、氢元素的质量比
    (2)、通过计算确定Vc的化学式
    (3)、17.6mgVc中碳元素的质量是多少(写出解题过程)
上一页 35 36 37 38 39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