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小化同学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氧气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的实验活动。高锰酸钾制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 请计算:(1)、高锰酸钾 中钾元素、锰元素的质量比为;(2)、实验中需要0.64g氧气,如果一药匙高锰酸钾的质量为3g,他取两药匙高锰酸钾完全反应制得的氧气是否足够实验所需?(写出计算过程及结果)
-
2、皮蛋(又叫松花蛋)是我国传统风味食品。小文同学准备制作皮蛋参加爱心义卖活动,她将皮蛋粉 (主要成分为:生石灰、纯碱和食盐)加水调制成糊状,裹在新鲜鸭蛋上,放入罐子中,用塑料膜密封保存。(1)、新鲜鸭蛋中富含的营养物质是。(2)、小文戴上手套后,将皮蛋粉加水调制成糊状时感觉到烫手,主要原因是生石灰与水反应热量(填“放出”或“吸收”)。(3)、皮蛋的形成与糊状物质中的成分有关。小文经过思考,认为糊状物质中一定含有NaOH、(填化学式)。(4)、小文制作的皮蛋中未出现明显的“松花”。她查阅资料,发现不同离子对“松花”出现的影响如下表:
她推测加入MgCl2有利于“松花”的出现,请你从上表中找出支持她观点的证据。
(5)、小文开展了以下探究实验,过程和结果如下:甲组实验
乙组实验
注:两组实验使用的 NaOH 溶液的体积、浓度相同, 溶液的体积、浓度相同。
该探究实验的目的是。
(6)、小文还想探究 溶液的浓度对“松花”效果的影响,请你结合以上探究实验帮她设计一个实验方案(必选实验用品:蛋清、NaOH 溶液、 溶液)。 -
3、化学实验课上,小湘同学用稀盐酸和石灰石制取二氧化碳并探究金属的化学性质。
回答下列问题:
(1)、仪器①的名称是。(2)、制取二氧化碳时,应选择的发生和收集装置的组合是(填字母序号)。(3)、将二氧化碳通入紫色石蕊溶液中,观察到溶液变色。(4)、向两支试管中分别加入铝片和铜片,然后各加入5 mL稀盐酸,观察到铝片上有气泡产生,铜片无明显现象,说明铝的金属活动性比铜的(填“强”或“弱”)。 -
4、“双碳”背景下,“以氢减碳”的氢冶金成为优化能源结构、实现绿色低碳的有效途径之一。下图是我国某工厂设计的高炉低碳冶炼关键技术与工艺。(1)、CO2固化利用能减少( 的排放,防止效应的进一步增强。(2)、电解水制氢气的化学方程式为。(3)、“富氧空气喷吹”有利于高炉炼铁的主要原因是。
-
5、认真阅读下列科普短文。
“人才济济”的碳家族
墨是文房四宝之一,在我国书法和绘画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天工开物》中就有制墨的记载:将桐油、猪油、松枝等进行不完全燃烧,取其产生的黑色粉状物质(主要成分是碳)加水、加胶制成液体,浇注在模具中,干燥后即成墨。
墨的主要成分是炭黑,结构与石墨类似。从石墨中剥离得到的单层石墨片即石墨烯,它被喻为“改变世界的神奇材料”,有优异的导电导热性、超出钢铁数十倍的强度和极佳的透光特性。如果我们把石墨(结构如右图所示)当作一本书,其中的每一页纸都可以被认为是石墨烯。
石墨的碳层间距是 能够嵌入锂离子,目前被广泛应用于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但地球上锂资源有限,钠资源更为丰富,现在正不断加大钠离子电池的研发。石墨的碳层难以嵌入钠离子,与石墨结构相似的物质————硬碳,其结构中存在相互扭曲的碳层,碳层间距约为0.37~0.40 nm,能够嵌入钠离子,因此硬碳成为钠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优秀候选者。
依据短文内容 , 回答下列问题:
(1)、推测桐油、猪油、松枝中一定含元素。(2)、写出石墨烯的一条物理性质。(3)、钠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优秀候选者是硬碳而不是石墨,原因是(从结构角度分析)。 -
6、西汉《淮南万毕术》中记载“曾青得铁则化为铜”,这个过程即为湿法炼铜。(1)、古代湿法炼铜的原理主要涉及铁与硫酸铜(CuSO4)反应,生成硫酸亚铁( 和铜,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现代湿法炼铜的主要流程为酸浸、提取、电解,其中有一种“酸浸”的过程是向含氧化铜的矿石中加入溶液进行化学反应得到硫酸铜。
-
7、小湖同学在进行“海洋资源的综合利用与制盐”跨学科实践活动中,查阅到海水中氯化钠和硫酸钠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1)、在0~40 ℃时,图中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的是。(2)、在t ℃时,氯化钠饱和溶液、硫酸钠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填“相等”或“不相等”)。(3)、通过实践活动最终获得了氯化钠固体,写出氯化钠的一种用途。
-
8、弘扬科学家精神,努力把科技自立自强信念自觉融入人生追求之中。(1)、闵恩泽院士研发了多种催化剂,为我国炼油催化剂制造技术奠定了基础。二氧化锰在过氧化氢分解制取氧气的反应中起作用。(2)、张青莲院士主持测定的锌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数据被确认为国际标准。右图为元素周期表中锌元素的信息,锌的相对原子质量为。(3)、徐光宪院士和他的团队研发了稀土分离技术,打破了发达国家的垄断地位。写出一种化学实验中常用于分离混合物的方法。
-
9、中和反应是一类重要的化学反应。下列应用与中和反应有关的是( )A、用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 B、用浓硫酸作干燥剂 C、用活性炭吸附水中杂质 D、用天然气作燃料
-
10、分类是一种科学方法,可以帮助我们分门别类地研究和认识物质及其变化的规律。下列物质属于氧化物的是( )A、O2 B、H2O C、NaHCO3 D、Al2O3
-
11、国家卫健委发布了《体重管理指导原则(2024年版)》,向公众普及健康生活方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青少年应养成不挑食偏食、不暴饮暴食的习惯 B、在食品中添加含钙元素的化合物可以预防甲状腺肿大 C、遵从医生和药师的要求,合理使用药物 D、长期喝碳酸饮料有益于青少年身体健康
-
12、湖南已建成自然资源全要素市场平台,通过AI智能分析有效破解了供需信息壁垒。下列有关自然资源的说法正确的是( )A、空气有自净能力,无需监测 B、大量使用化石燃料对环境没有污染 C、有计划、合理地开采矿产资源 D、回收废旧金属不能节约金属资源
-
13、确保粮食稳产增产,筑牢国家粮食安全。合理施用化肥是粮食增产的有力措施,下列可用作磷肥的是( )A、NaNO3 B、Ca3(PO4)2 C、NH4Cl D、KCl
-
14、溶液在工农业生产和科学研究中有广泛的应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所有溶液都是无色液体 B、溶液中的溶剂只能是水 C、溶液中的溶质只能是固体 D、无土栽培的蔬菜能依靠营养液生长
-
15、材料的应用贯穿人类文明。下列物品主要由金属材料制成的是( )A、四羊青铜方尊 B、人面鱼纹彩陶盆 C、有机人工角膜 D、高强度芳纶纸
-
16、合理调控燃烧等化学反应意义重大。下列措施主要利用“使温度降到着火点以下”灭火原理的是( )A、炒菜时油锅着火用锅盖盖灭 B、堆放杂物的纸箱着火时用水浇灭 C、关闭燃气阀门熄灭火焰 D、在森林与村庄之间设置防火隔离带
-
17、物质的性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物质的用途。下列有关二氧化碳的性质说法正确的是( )A、有刺激性气味 B、难溶于水 C、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D、具有可燃性
-
18、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对于“酸性”“碱性”并不陌生。下列物质呈碱性的是( )A、白醋(pH约为2~3) B、橘子汁(pH约为3~4) C、番茄汁(pH约为4~5) D、炉具清洁剂(pH约为12~13)
-
19、 南水北调工程有效提高了供水保障能力。下列有关用水节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A、工业废水直接排放 B、推广使用节水器具 C、任意开采使用地下水 D、园林种植提倡大水漫灌
-
20、2025年5 月,《自然》杂志发表了我国的一项重大突破,通过加压“看见”固体氢的结构。氢气加压的过程中发生的改变是( )A、氢分子质量变小 B、氢分子间隔变小 C、氢分子停止运动 D、氢分子化学性质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