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我国古代很多发明创造与化学工艺有关。如图是西汉海昏侯墓出土的青铜雁鱼灯。

    (1)、雁鱼灯的灯体采用青铜材质,青铜与铜相比的优点是(写一点即可)。
    (2)、将灯罩关闭即可将火焰熄灭,其原理是
    (3)、我国在西汉时期已经发现铁与硫酸铜溶液反应会生成铜,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据《汉书》记载“高奴县有洧水可燃”,洧水即石油,石油属于(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能源。
    (5)、雁鱼灯出土时表面某些部分存在绿色锈斑。该绿色锈斑的主要成分是碱式碳酸铜【Cu2(OH)2CO3】,可以推知,铜锈蚀的过程是金属铜与O2(填两种物质的化学式)发生反应的过程。
    (6)、时至今日,防止金属腐蚀仍是保护金属资源的重要途径,请提出一条防止金属腐蚀的建议
  • 2、 中国是茶的故乡,广元盛产茶叶。
    (1)、茶树适宜在偏酸性土壤中生长,在茶树种植中可施用(NH4)2SO4来提供养分并调节土壤酸碱性,(NH4)2SO4属于(填“酸”“碱”或“盐”)。
    (2)、富硒茶叶中的“硒”是指(填“分子”“原子”“元素”或“单质”)。
    (3)、沏茶时未尝其味,便闻其香,原因是(从分子角度解释)。
    (4)、古人常用木炭作燃料“围炉煮茶”,现代家庭常用天然气(主要成分是CH4)作燃料烧水沏茶,写出CH4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 3、 某不纯的工业烧碱中只含有NaOH和Na2CO3。取33.3克该样品与200克质量分数为14.6%的稀盐酸混合,恰好完全反应,把反应后的溶液蒸干,所得固体的质量为(   )
    A、29.2g B、33.3g C、46.8g D、62.5g
  • 4、 下列四组物质中,相邻的两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都能发生反应的是(   )
    A、CFe2O3H2SO4NaOH B、CCOCO2H2O C、O2AlCuSO4NaCl D、CO2KOHNa2CO3HCl
  • 5、 下列图像能正确反映对应过程中相关量变化趋势的是(   )

    A、碳在密闭容器(容积不变,充满空气)中燃烧 B、C与CuO在高温条件下反应 C、等质量、等浓度的稀盐酸分别与足量的Mg、Fe反应 D、向一定量的稀硫酸中滴加BaCl2溶液
  • 6、 硝酸钾、硫酸镁和氯化钠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t1℃时,100克KNO3的饱和溶液中含有30克KNO3 B、t2℃时,KNO3MgSO4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 C、降低温度,一定能将三种物质的不饱和溶液变成饱和溶液 D、t2℃时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析出晶体最多的是KNO3溶液
  • 7、 氨气能在氧气中燃烧,该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下列关于该反应的说法错误的是(   )

    A、甲与丁的分子个数比为2:1 B、反应后分子总数增加 C、氮元素的化合价升高 D、属于置换反应
  • 8、 实验前需先设计实验方案,下列实验方案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

    A

    鉴别CH4和CO

    分别通入澄清石灰水中

    B

    检验未知气体是否为CO2

    将燃着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

    C

    除去CuSO4溶液中的H2SO4

    加入适量NaOH溶液

    D

    分离CaCO3CaCl2粉末

    加水溶解,过滤,蒸发结晶,清洗滤渣并晾干

    A、A B、B C、C D、D
  • 9、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安全提示:图标提示,进行相关化学实验时需要戴好护目镜 B、规范操作:测定白醋的酸碱度时,将pH试纸浸入白醋中,再与标准比色卡比较 C、实证推理:放入硫酸铜溶液中的钛丝表面有红色物质析出,证明钛比铜活泼 D、误差分析:配制50克质量分数为6%的NaCl溶液,量取水时俯视读数,会使浓度偏大
  • 10、 陈皮中含有香芹酮(C10H14O)等物质,炖肉时可加入陈皮增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香芹酮由25个原子构成 B、香芹酮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50g C、香芹酮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小 D、香芹酮中碳、氢元素质量比为5:7
  • 11、 生活离不开化学,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食品与化学:苹果、西红柿富含维生素 B、健康与化学:铁强化酱油有助于预防缺铁性贫血 C、材料与化学:食品保鲜膜属于有机高分子材料 D、安全与化学:厨房燃气泄漏,应立即打开排气扇通风
  • 12、 小明热爱劳动,他进行的下列劳动中,一定会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
    A、淘米 B、摘菜 C、生火 D、扫地
  • 13、实验小组取20g石灰石样品于烧杯中,将100g稀盐酸分四次加入,充分反应后测得实验数据如下表(杂质不参与反应,生成的气体全部逸出):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第四次

    加入稀盐酸的质量/g

    25

    25

    25

    25

    烧杯中剩余物质的质量/g

    42

    64

    88.4

    113.4

    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2)、反应中产生气体的总质量是g。
    (3)、该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多少?(写出计算过程)
  • 14、标有A和B的两瓶试剂,可能是Ca(OHD)2溶液、NaOH溶液、NaCI溶液中的某两种。实验小组对试剂A和试剂B进行了以下实验探究。回答下列问题:

    实验一:鉴别试剂A和试剂B

    各取5mL试剂进行如下实验,并记录实验现象。

    实验现象:①和②中溶液都呈红色;③中有白色沉淀;④中无明显现象。

    (1)、试剂A中溶质是(填化学式,下空同),试剂B中溶质是
    (2)、试管③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3)、实验二:探究溶质的成分

    实验小组将实验一①~④中的废液倒入烧杯中,充分混合后静置,取上层清液,对其中溶质的成分继续进行探究。

    查阅资料:Na2CO3溶液呈碱性,NaHCO3溶液呈弱碱性,CaCl2溶液呈中性,MgCl2溶液呈弱酸性。

    【问题】

    上层清液中,除酚酞外还含有哪些溶质?

    【预测】

    预测一:NaOH;

    预测二:NaOH、Na2CO3

    预测三:?

    预测三: , 作出预测的理由是

    (4)、【设计实验】

    从Ca(OHD)2溶液、CaCl2溶液、MgCl2溶液、NaHCO3溶液中选择一种合适的试剂,设计实验方案证明预测二中有NaOH。

  • 15、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室选用图示装置制取二氧化碳。

    ①仪器a的名称是

    ②实验时应保证长颈漏斗下端浸入液面以下,目的是

    (2)、白磷和红磷是常见的可燃物。实验室利用白磷和红磷探究燃烧条件,实验如图一、二所示。

    ①下列图标中,与该实验无关的是(填序号)。

    A.                         B.                         C.                         D. 

    ②图一所示实验中,观察到铜片上白磷燃烧而红磷不燃烧,能证明燃烧需要的条件是 , 烧杯底部放置白磷的目的是

    ③与图一所示实验相比,图二实验的优点是

  • 16、绿矾(FeSO4·7H2O)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用表面沾有油脂的钢渣(主要成分为FeO和SiO2 , 含少量C和Fe2O3)为原料制备FeSO4·7H2O的流程如图。

    已知:①钢渣来源于长时间堆放钢铁的场地上残留的固体废渣;②SiO2难溶于水,也难溶于硫酸;③油脂可与NaOH溶液反应;④FeSO4·7H2O受热易失去结晶水。

    回答下列问题:

    (1)、“碱洗”的主要目的是
    (2)、“浸取”步骤中,分离出“浸渣”的实验操作名称是 , “浸渣”的主要成分有(填化学式)。
    (3)、若“滤液”中有FeSO4而没有Fe2(SO4)3 , 则“还原”步骤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4)、“系列操作”过程涉及干燥。干燥时需控制温度低于30℃,原因是
    (5)、用10.64t含铁量50%的钢渣,并在“还原”步骤中加入0.3t铁粉,最终得到27.8tFeSO4·7H2O固体,则“还原”步骤得到的“滤渣”为t。(FeSO4·7H2O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78)
  • 17、阅读下列科普短文。

    神奇的玉米芯

    近年来,低糖饮食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人体每天需要摄入一定量的糖类物质,以维持血液中葡萄糖(C6H12O6)的正常浓度。如果血液中葡萄糖的浓度过低,易造成低血糖而出现乏力甚至休克;浓度过高,易造成高血糖而引发糖尿病。

    木糖醇(C5H12O5)是白色粉末,易潮解。1g木糖醇含有的热量为2.4卡,1g蔗糖含有的热量为4卡。木糖醇是一种低热量、可以替代蔗糖等糖类的非营养性甜味剂,可用于糖尿病患者的糖类替代品。

    工业上常用木聚糖与氢气反应生产木糖醇,生产木聚糖的原料是玉米芯。科研人员采用瞬间气流膨化技术破坏玉米芯中的木质素结构,再使用“酶解法”生产木聚糖,有关实验信息如下表所示。

    实验

    实验条件

    压强为1.4MPa,改变水量

    膨化机内无水,改变压强

    实验数据图

    谁能想到,剥玉米后废弃的玉米芯竟能为糖尿病患者带来“甜蜜”,在感叹玉米芯神奇的同时,不得不赞叹科技的力量。

    【查阅资料】当膨化机内达到一定压强时,打开膨化机盖子,可使玉米芯瞬间膨化。无水条件下,当机内压强≥1.4MPa时,膨化机内温度较高,甚至能达到玉米芯的着火点。

    回答下列问题:

    (1)、木糖醇具有的物理性质是(写出一点即可)。
    (2)、木糖醇的化学式为C5H12O5 , 其中“12”表示的含义是
    (3)、下列说法错误的是____(填序号)。
    A、木糖醇需要密封保存 B、木糖醇是一种低热量的甜味剂 C、日常生活中,木糖醇完全可以替代糖类 D、生产过程中,水量越多木聚糖产率越高
    (4)、对比上述两组实验,制取木聚糖的最佳条件是
    (5)、实验②中,压强为1.4MPa时木聚糖的产率比1.2MPa低,原因是
  • 18、人类生活与化学密切相关。回答下列问题:
    (1)、某饮用天然水的特征性指标如图一。

    ①其中钙、镁、钾和钠是指(填“元素”或“原子”)。

    ②25℃时,该天然水呈(填“酸性”“中性”或“碱性”)。

    特征性指标

    每100mL含量(μg/100mL)

    ≥400

    ≥50

    ≥35

    ≥80

    偏硅酸

    ≥180

    pH约为7.8(25℃)

    图一

    (2)、燃油汽车尾气的“催化转化器”工作原理如图二。


    ①“催化转化器”的外壳材料属于

    A.高分子材料                        B.金属材料

    C.无机非金属材料                D.复合材料

    ②“催化转化器”内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③在燃油汽车上大量使用该装置可以减轻的环境问题是

  • 19、部分物质间转化关系如图(图中“→”表示一步转化,“-”表示物质间可以相互反应)。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反应①能通过燃烧实现 B、有碳单质参加的反应②会吸收热量 C、若乙为CaCO3 , 则甲可为CaCl2 D、反应③可为化合、分解或复分解反应
  • 20、20℃时,用150g质量分数为15%的NaCI溶液进行如图所示的实验。

    已知:20℃时,NaCl的溶解度为36g。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烧杯①中NaCl的质量分数为5% B、烧杯②中溶剂的质量为60g C、烧杯③中NaCI的质量分数计算式可表示为36g36g+100g×100% D、烧杯②③中溶液质量相等
上一页 9 10 11 12 13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