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2017-2018学年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学期 第十二章 简单机械 质量检测试卷
- 2017-2018学年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学期第十二章:简单机械单元测试(B)卷
- 2017-2018学年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学期第十二章:简单机械单元测试(A)卷
- 2017-2018学年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学期第十一章:功和机械能单元测试卷(B卷)
- 2017-2018学年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学期 第十一章:功和机械能单元测试卷(A卷)
- 2017-2018学年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学期 第十章 浮力 质量检测试卷
- 2017-2018学年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学期 第十章:浮力单元测试卷(B卷)
- 2017-2018学年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学期 第十章:浮力单元测试卷(A卷)
- 2017-2018学年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学期 第九章 压强 质量检测试卷
- 2017-2018学年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学期 第九章:压强单元测试卷(B卷)
-
1、某同学在探究改变内能的方法时做了两个实验:(1)、如图甲所示,在一个配有活塞的厚玻璃筒里放一小团蘸了乙醚的棉花,把活塞迅速压下去,我们会看到棉花燃烧的现象,说明瓶内气体的温度升高,内能;(2)、如图乙所示,广口玻璃瓶内有一些水,水的上方有水蒸气。通过打气筒给瓶内打气,达到一定程度时,瓶塞跳出。在这一实验过程中,你应当注意观察的是______(填字母);A、打气过程 B、打气时瓶内水的情况 C、瓶塞跳起的现象 D、瓶塞跳起的瞬间瓶内出现的现象(3)、在上述(2)你认为应当观察的项目中,你所观察到的现象是 , 这一现象说明了气体膨胀对外做功,内能。
-
2、图甲是探究“比较不同物质吸热的情况”的实验装置。(1)、实验中应量取相等的甲、乙两种液体,为了完成该实验,除了图甲中所示的器材外,还需要增加的测量工具有天平和;(2)、实验中使用的是两个完全相同的电加热器同时给甲乙两种液体加热,液体吸收热量的多少可通过来反映;(3)、加热相同的时间,甲液体吸收的热量(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乙液体吸收的热量;(4)、根据实验记录绘制出甲、乙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乙,若乙液体的比热容为 , 则甲液体的比热容为。
-
3、某同学用图示装置测量酒精热值,他在烧杯中加入300g水,调好装置后,加热使水温升高50℃,水需要吸收的热量为J ,他测得此过程中消耗了6g酒精,利用酒精燃烧放出的热量与水吸收的热量相等,算得酒精热值q=J/kg ,他查表得到q酒精=3.0×107J/kg ,发现两者偏差较大,你认为其中的原因可能是 (写出一条原因即可).
-
4、体积为 , 热值为的煤气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为J,若这些热量的10%被温度为30℃,质量为3kg的水吸收,已知当地气压为一标准大气压,则水的末温为℃。
-
5、关于燃料的热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越容易燃烧的燃料热值越大 B、燃料燃烧越充分,燃料的热值就越大 C、燃料的热值越大,燃烧时放出的热量越多 D、燃料的热值与燃料的质量、燃烧时放出的热量以及是否完全燃烧无关
-
6、单缸四冲程汽油机的转速为3000r/min,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每秒有6000个冲程,对外做功1500次 B、每秒有100个冲程,对外做功25次 C、每秒有3000个冲程,对外做功750次 D、每秒有50个冲程,对外做功12.5次
-
7、把质量50g,初温90℃的热水与质量90g,初温20℃的冷水混合成温水,不计热损失,温水的温度为( )A、30℃ B、45℃ C、55℃ D、5℃
-
8、已知铝的比热容比铜的比热容大,质量和初温都相同的铜块和铝块放出了相同的热量后相互接触( )A、热量从铜传给铝 B、热量从铝传给铜 C、它们温度相同,不发生热传递 D、以上都有可能
-
9、关于比热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比热容越大的物质吸收的热量一定越多 B、质量相同的两种物质,吸收热量越多的比热容一定越大 C、冰和水是同种物质,它们的比热容相同 D、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特性,与物体的质量、吸收的热量,升高的温度无关
-
10、妈妈正在厨房用燃气灶煲鸡汤,鸡汤香味四溢,在此过程中沙及到的有关物理现象( )A、鸡汤香味四溢是由于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 B、煲鸡汤时,通过做功的方式改变了鸡汤的内能 C、鸡汤冒的“白气”是由于水蒸气升华形成的 D、鸡汤沸腾时比沸腾前的温度高,含有的热量多
-
11、下列关于温度、热量、内能的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温度越高,所含的热量越多 B、物体温度升高了,一定是因为它吸收了热量 C、物体吸收了热量,温度不一定升高 D、物体内能越大,它的机械能也越大
-
12、下列有关分子热运动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温度升高,物体内部所有分子的运动速度都增加 B、两滴水银靠近后能合成一滴,说明分子间存在引力 C、扩散现象,能说明分子之间存在间隙 D、炒菜时厨房里飘散着香味,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
13、在“天宫”课堂中,航天员将两个水球逐渐靠近,发现两个水球吸在了一起,下列实例中“吸”的原理与之相同的是( )A、用吸尘器清理灰尘时,灰尘被吸入吸尘器 B、两个表面光滑的铅块,挤压后能“吸”在一起 C、用吸管吸瓶中的饮料,饮料杯吸入嘴里 D、马德堡半球实验中,两个半球“吸”在一起
-
14、生活中有很多与分子动理论有关的现象,下列总结中错误的是( )A、面包能被压扁,说明分子间有间隙 B、腌制咸鸭蛋是通过扩散使盐进入蛋中 C、“花气袭人知骤暖”说明分子的热运动与温度有关 D、“破镜不能重圆”是因为分子间的距离太大,作用力变得十分微弱
-
15、小明用一把刻度尺测量物理书的宽度,他的测量方法如图所示,图中A 点是他观察读数时眼睛的位置。
(1)、请指出小明测量中的一个错误之处:。(2)、纠正错误后小明前后测量了四次,读数分别是18.10cm、18.11cm、18.12cm、18.42cm。其中错误的数据是 , 该课本的宽度应记为 cm。他多次测量的目的是。(3)、下列关于误差与错误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填字母序号)。A、读数时多估读几位数字,可以减小误差 B、误差就是错误 C、只要测量时认真仔细,工具精密,就不会有误差 D、测量时误差不可避免 -
16、如图是第十九届杭州亚运会面额10元的银质圆形纪念币,小明用刻度尺测出它的直径为39.9mm,则小明所用刻度尺的分度值为( )A、1cm B、1mm C、1nm D、
-
17、小明用刻度尺测量铅笔的长度,其中测量方法正确的是( )A、
B、
C、
D、
-
18、小明学习《爱莲说》时读到“中通外直,不蔓不枝”,他好奇莲叶的茎中间是否真的贯通,往它中间的茎里灌水,观察水是否从别处流出,往中间的茎里灌水属于科学探究过程的那一环节( )A、提出问题 B、猜想与假设 C、进行实验 D、得出结论
-
19、如题图为四缸发动机图,其工作原理为:四个气缸的活塞连在一根曲轴上,并使各气缸的做功过程错开,在飞轮转动的每半周里,都有一个气缸在做功,其它三个气缸分别在做吸气、压缩和排气工作。有一台四缸发动机,其主要技术指标如表所示。
排量
2L
输出功率
120kW
转速
6000r/min
其中排量等于四个气缸工作容积的总和,气缸工作容积指活塞从气缸顶部到底部所扫过的容积,又称单缸排量,它取决于活塞的面积和活塞上下运动的距离(即冲程长)。转速表示每分钟曲轴或飞轮所转的周数。则:
(1)、该发动机的单缸排量为L,它的冲程是把内能转化为机械能,从而获得动力;(2)、该发动机每分钟对外做功次,每分钟对外做功J;(3)、在每个做功冲程里,发动机做功J。在做功过程里,燃气对活塞所做的功可表示为则Pa()。 -
20、如题图所示,容器的一端通过胶塞插进一支温度计和一根气针,另一端有一可移动的胶塞(用卡子卡住),用打气筒慢慢地向容器内打气,增大容器内气体的压强,当瓶内气体压强大到一定程度时,读出温度计的示数;打开卡子,让气体冲开胶塞,这时再读出温度计的示数。回答问题:(1)、你认为与的关系是(选填“>”.“<”或“=”)。(2)、胶塞冲出容器口时,能转化为能。(3)、此实验说明了什么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