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在“探究影响音调的因素”实验中,小明将直尺一端压在桌面上,另一端伸出桌面。

    (1)、实验中要拨动直尺,观察直尺伸出桌面的部分的振动快慢,小明应该采用图(选填“甲”或“乙”)中所示的实验操作方法;
    (2)、直尺伸出桌面的长度越长,振动得越慢,发出声音的音调越 , 说明音调的高低与有关;
    (3)、当直尺伸出桌面超过一定长度时,用同样的力拨动直尺振动,却听不到声,这是由于直尺此时振动的频率低于Hz。
  • 2、小博同学利用如图所示相同的两个音叉进行实验,并将系在细线上的轻质小球靠近音叉来“探究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1)、实验过程中小博同学只敲击了乙音叉,听到乙音叉发声同时也看到小球被(选填“甲”或“乙”)音叉弹开,说明它也在发声;
    (2)、轻质小球在实验中起的作用是
    (3)、若在月球表面上进行此实验,则(选填“还能”或“不能”)观察到上述现象。
  • 3、使用秒表前,应观察分度值、量程和指针是否;正确操作秒表,得到结果如图所示,请读出秒表的读数s;

  • 4、运动快慢通常用速度来描述,为什么运动会竞速项目(如100m短跑)的成绩可以用时间来描述?
  • 5、一艘静止的捕鱼船在海上利用声呐装置探测鱼群,当向鱼群发射超声波4s后,收到返回的超声波。(超声波在海水中的速度为1500m/s)
    (1)、求鱼群当时离渔船多远?
    (2)、当超声波到达鱼群后,鱼群以3m/s的速度向远离渔船的方向直线游去,则渔船收到超声波时,鱼群游动了多远?
  • 6、一辆汽车在平直公路上行驶,在前5min内运动的路程s1=3km,停车10min后又以20m/s的速度匀速行驶10min。求:
    (1)、汽车在后10min内运动的路程s2
    (2)、汽车在全程中的平均速度v。
  • 7、小利和小松两人同时同地同向骑自行车出发,记录下他们通过的路程s和运动的时间t,并画出了如图所示的s-t关系图像。由图像可知,(选填“小利”或“小松”)运动得更快,在t=4s时,小利在小松前面m处。

  • 8、“打铁花”是一种民族文化表演技艺,如图所示。表演者先将铁块放入炉子中变成铁水,然后击打铁水形成”铁花”, “铁花”又点燃烟花鞭炮,场景蔚为壮观。其中铁块变成铁水的过程对应的物态变化为 , 此过程需要(选填“吸收”或“放出”)热量。

       

  • 9、一司机驾驶大车在公路上行驶,看到如图所示的交通标志牌,由图可知此路段大车限速为60(填单位)。他从此标志牌处到达淄博,实际用了80min,则他在此路段(选填“已超速”或“没超速”)。

  • 10、某声音的波形如图所示,则由图知此声波的(填声音的特性)在发生变化。声音在空气中以的形式传播。

  • 11、当加油机在空中给中国第五代战斗机“歼-20”加油时,以加油机为参照物,战斗机是的。航天器在穿过大气层返回地球的过程中,外壳温度高达几千摄氏度,着有新型陶瓷“外衣”的航天器却安然无恙,据此推测新型陶瓷具有熔点(选填“高”或“低”)的特性。
  • 12、如图所示体温计是根据液体的性质制成的,它的示数为℃。

  • 13、刘老师用“小蜜蜂”上课,“小蜜蜂”能将刘老师较“低”的声音变得更“高”,这里的“高”“低”表示的是声音的;当刘老师开始讲课时,同学们立马保持安静,这是在处减弱噪声。
  • 14、2024年央视元宵联欢晚会上,来自云南玉溪的师生合唱团,用她们优美的声音共同吟唱《小雅·鹿鸣》。优美的歌声是由声带产生,并通过传入现场观众耳中的。
  • 15、随着科学技术和社会的发展,超声波已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下列事例中利用超声波传递信息的是(  )
    A、用超声波清洗器清洗眼镜 B、医生利用“B”超检查病情 C、用超声波焊接器焊接零件 D、用超声波碎结石
  • 16、一标准大气压下,冰的熔化温度为0 , 水的凝固温度也为0 , 则0时“水”的存在状态,下列说法正确的为(  )
    A、 B、 C、冰水混合物 D、以上都有可能
  • 17、人体感觉舒适的环境温度约为(  )
    A、-5℃ B、5℃ C、25℃ D、37℃
  • 18、用燃气灶烧水,燃烧煤气使6kg的水从20℃升高到70℃,已知水的比热容为4.2×103J/kg , 煤气的热值为4.2×107J/m3 , 燃气灶的效率30%,求本次烧水过程中,
    (1)、水吸收的热量;
    (2)、煤气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
    (3)、消耗煤气的体积。
  • 19、一辆燃油汽车沿平直公路匀速行驶了15km,所用时间为600s,消耗汽油1kg,汽车在行驶过程中所受阻力恒为1000N(汽油的热值取q=5.0×107J/kg)。求:
    (1)、汽车行驶的速度;
    (2)、牵引力所做的功;
    (3)、汽车发动机的效率。
  • 20、如图所示,小雨准备了甲、乙、丙三个相同的装置,来探究不同物质的比热容和不同燃料的热值,其中液体质量、燃料质量均相等。

    (1)、探究不同物质的比热容时,应选择两图进行实验;不同物质吸热的多少是通过来反映的(选填“液体升高的温度”或“加热的时间”);小雨根据测得的实验数据,画出了a、b两种液体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丁所示),由图可知液体的比热容较大;
    (2)、探究不同燃料的热值应选择两图进行实验,实验时比较燃料放出热量的多少是通过液体来反映的(选填“升高的温度”或“加热的时间”)。
上一页 1722 1723 1724 1725 1726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