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广西贵港市平南县2016-2017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物理12月月考试卷
- 2017-2018学年沪科版物理八年级第三章 声的世界 单元测试卷
- 2017-2018学年沪科版物理八年级第二章 运动的世界 单元测试卷
- 贵州都匀市2015-2016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物理期中统考试卷
- 广西贵港市港南区2015-2016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物理期中考试试卷
- 福建省福州市长乐市2015-2016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物理期中考试试卷
- 福建泉州惠安县城北教研联盟2015-2016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物理期中考试试卷
- 2017年广西百色市中考物理试卷
- 2017年广西来宾市中考物理试卷
- 2017年江苏省扬州市树人学校中考物理三模试卷
-
1、小宇骑车时发现,不踩踏脚板,车也能滑行一段距离,他在不同的路面上多次尝试后猜想:车滑行的距离可能与路面的粗糙程度和速度有关.为探究其中的奥秘,他在水平桌面上搭成一斜面,用小球做实验,并用毛巾、棉布、木板等改变水平桌面的粗糙程度.
(1)为了探究小球在水平面上的滑行距离与速度的关系,小宇应先后三次将小球从斜面的 (同一/不同)高度处释放,比较小球在 (同一/不同)粗糙面上滑行的距离.
(2)为探究小球滑行距离与水平面粗糙程度的关系,小宇先后三次将小球从斜面上的同一高度处释放,三次实验结果如图甲所示,由此得到结论: ;小宇认为,通过进一步推理可以得出结论:运动的物体如果不受阻力作用,将 .
(3)在上述(2)的三次实验中,若小球克服毛巾的摩擦力做的功为W1 , 小球克服木板的摩擦力做的功为W2 , 则W1 W2(选填“>”、“<”或“﹦”).
(4)为了模拟研究汽车超速带来的安全隐患,李斌同学设计了如图乙所示的探究实验:将A、B两个小球先后从同一装置,高分别为hA、hB的位置滚下(mA<mB , hA>hB),推动小木块运动一段距离后静止,同组的小红认为他的实验设计有问题,问题是: .更正后完成实验,在如图乙所示的两次实验中,木块移动过程中受到的摩擦力分别为f甲、f乙 , 则f甲 f乙(选填“>”、“<”或“﹦”).
-
2、在“探究影响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因素”实验中,某实验小组用如图所示的同一滑轮组提升不同钩码的方法,分别做了甲、乙、丙3组实验,实验数据记录如下:
次数
钩码重/N
动滑轮重/N
钩码上升
的距离/cm
弹簧测力计
的示数/N
弹簧测力计
上升的距离/cm
机械效率
1
2
0.8
5
1
15
66.7%
2
4
0.8
5
1.7
15
\
3
6
0.8
5
\
15
83.3%
(1)在实验操作中应该使钩码(选填“快速”或“缓慢”)上升;
(2)进行第2次测量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约为(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3)进行第3次测量时,弹簧测力计示数为N,滑轮组做的有用功是J;
(4)分析实验数据,实验小组得出的实验结论是: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与有关;
(5)分析表中数据可知, , 可能的原因是:;
(6)某次实验时将绳子自由端匀速拉动时弹簧测力计的读数记为F,钩码重记为G,动滑轮重记为G' , 绳自由端移动距离记为s,钩码提升高度记为h,不计绳子重及摩擦.则下列关于滑轮组机械效率的计算关系中错误的是。
A. B. C. D.
-
3、请根据图甲的实物连接图,在图乙的虚线方框内画出对应的电路图。
-
4、总长为l的橡皮筋一端固定在O点,另一端悬挂一个小钢球,将钢球从O点释放,钢球运动到A点后开始向上返回,O、A两点间距离为2l,如图所示。请画出钢球从O点运动到A点的过程中,其动能随运动距离变化的大致关系图像。
-
5、通过如图所示的滑轮组,用向下的300N的拉力将重为900N的物体匀速提升到高处(绳重及摩擦不计),请画出滑轮组上绳子的绕法。
-
6、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有三个开关、、 , 如果仅将开关闭合,、断开,则灯、联;如果将开关、闭合,断开,则灯、联。如果将开关、、都闭合,电路处于状态。
-
7、为了解决手机充电问题,市面上出现了多个品牌的“共享充电宝”,当给共享充电宝充电时,充电宝相当于电路中的;充电宝给手机充电时,充电宝相当于简单电路中的。如图所示是某品牌的充电宝,它可以同时给几部手机充电,此时手机之间是联连入充电宝的。
-
8、南极洲的冰川(填“具有”或“不具有”)内能,古人钻木取火是通过的方式来改变物体内能的。卫星绕月球飞行时会遇到月食,在此期间,没有太阳光照射,卫星表面温度会下降,这是通过的方式改变物体的内能的。
-
9、小明利用图所示滑轮组用F=4N的拉力拉着物体匀速前进了0.2m。物体与地面的摩擦力为9N,则拉力对物体做的有用功为J,拉力所做的总功为J,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
-
10、如图甲所示,张华用水平推力F推置于水平地面上的木箱,在此过程中,推力F的大小随时间t变化的情况如图乙所示,木箱运动速度v的大小随时间t变化的情况如图丙所示,则1~3s木箱做 (填“匀速”“加速”或“减速”)运动,0~1s木箱受到的摩擦力为N,3~5s推力对木箱做的功是J。
-
11、下列各图所列举的事例中,属于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的是( )A、
对试管加热,管内水温升高 B、
冬天搓手,手会变暖 C、
从滑梯滑下,臀部发热 D、
迅速压下活塞,筒内气温升高
-
12、甲、乙两个机械,甲机械的效率是70%,乙机械的效率是50%,则正确的是( )A、使用甲机械做功省力 B、使用乙机械做功多 C、使用甲机械做的有用功占总功的比例大 D、以上说法都不对
-
13、下图所描述的力,对物体做功的是( )A、
熊猫用力举着杠铃不动 B、
用力拉绳匀速提升重物 C、
用手搬石头没搬动 D、
用力提着水桶沿水平方向移动
-
14、喷气发动机
喷气发动机分为火箭喷气发动机和空气喷气发动机。2023年,我国的长征四号丙运载火箭,成功将一颗卫星送入预定轨道。该运载火箭靠火箭喷气发动机获得推进力。
火箭喷气发动机本身带有燃料和氧化剂,不需要外界空气来助燃,其燃料有固体的和液体的。如图甲所示是液体火箭喷气发动机的工作原理示意图,燃料和氧化剂分别装在两个箱子里,由输送系统按时按量地把燃料和氧化剂喷入燃烧室,用电火花点燃,燃烧产生的气体以很高的速度从尾部喷出,对火箭产生强大的反冲推力使它前进。
空气喷气发动机本身只携带燃料,需要从外界空气中获得足够的氧来助燃。空气喷气发动机的种类很多,如图乙所示为空气涡轮喷气发动机结构图。工作过程中,机身在空气中高速前进,空气从进气口进入,被压缩机压缩后进入燃烧室和从喷雾器喷出的燃料混合,由火花塞点火燃烧,产生大量气体向后喷出,冲击燃气轮机叶轮转动,最后气体以极大的速度从尾部喷管喷出,使机身得到巨大的反冲推力向前飞行。
(1)、火箭喷气发动机工作过程中,先将燃料的化学能转化为能,然后再将其转化为火箭的能,这个过程中火箭的机械能(选填“守恒”或“不守恒”);(2)、(选填“火箭”或“空气”)喷气发动机不能在大气层外工作;(3)、如图乙所示的空气涡轮喷气发动机工作过程中,气体温度是不断变化的。下列图像中,能大致反映气体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是______。A、B、
C、
D、
-
15、三峡工程
如图,作为三峡工程最大的难题之一,三峡升船机已于2016年9月成功通航。而这个被称为“船舶电梯”的升船机,是在没有先例和参考标准的情况下,我国企业大胆创新,攻坚克难,完成了这一世界奇迹。
三峡升船机位于三峡双线五级船闸右侧,由上游引航道、上闸首、承船厢室段、下闸首和下游引航道等部分组成,全线总长约7300米。船厢室段塔柱建筑高度146米,最大提升高度为113米、最大提升质量超过1.5万吨,相当于同时提升20万人。承船厢长132米、宽23.4米、高10米,可提升3000吨级的船舶过坝。三峡升船机型为“齿轮齿条爬升式垂直升船机”,整个船舶提升过程约8分钟,通过三峡升船机,船舶过坝时间由原来通过永久船闸的3.5小时缩短为约40分钟。升船机可升船也可降船,为客货轮和特种船舶提供快速过坝通道。众多数据显示三峡升船机是世界上规模最大、技术难度最高的升船机工程。
(1)、从工作原理图上看,升船机船厢室塔柱顶运用的滑轮属于;(2)、三峡升船机最大提升重力超过N,船舶提升过程以8分钟计算,升船机最大提升功率约为W(保留1位小数);(3)、给机械加润滑油,这是在有用功一定的情况下,通过减小(选填“有用功”、“额外功”或“总功”),来提高升船机的机械效率。 -
16、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牛顿冷却定律
当一个物体表面温度比周围环境高时,就会向周围环境散热,散热快慢可以用单位时间内散失热量的多少来表示。英国物理学家牛顿提出:物体散热快慢与物体和周围环境的温度差成正比。后人研究发现,在温度差不太大的情况下(小于15℃),这个结论符合实际散热规律,称为牛顿冷却定律。如果散热快慢用q表示,则牛顿冷却定律可以表示为 , 其中k是散热系数,与物体的表面性质、表面积、周围环境性质等因素有关,和物质种类无关,如果上述因素相同,不同物质的散热系数就相同。由于不同物质的比热容不同,即使散热快慢相同,它们降低相同温度需要的时间也不同,根据降温时间可以得到两种物质比热容的大小关系,从而可以进行比热容的测量。
(1)、文段中的散热系数K受到了、、等因素的影响。(2)、物体向周围散热,内能 , 这种改变内能的方式叫做。还有另外一种改变内能的方式,这两种方式对于改变物体内能是。(3)、一个物体温度为30℃,周围环境温度保持20℃不变,此时物体的放热快慢为q。当物体温度降低到29℃时,散热快慢为(用数字和q表达)。(4)、如图甲所示,用两个同样的保温杯分别装满水和盐水,水和盐水的温度都是30℃,周围环境温度保持20℃不变,保温杯敞开口,水和盐水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乙所示。已知水的比热容为 , 盐水的密度为 , 则盐水的比热容为J/(kg·℃);若把盐水倒掉一半其比热容(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
17、某物理兴趣小组的同学,用煤炉给的水加热,同时他们绘制了如图所示的加热过程中水温随时间变化的图像。若在6min内完全燃烧0.2kg的煤,水的比热容为 , 煤的热值约为。求:(1)、煤完全燃烧产生的热量;(2)、经过6min时间加热,水所吸收的热量;(3)、煤炉烧水时的热效率。
-
18、如图所示是一台火灾现场侦察、灭火的消防机器人,其质量为600 kg,以3 m/s的速度在水平地面沿直线匀速前进了1 min,行驶时所受阻力为自重的0.02倍(g取10 N/kg)。求:(1)、消防机器人1min内行驶的路程;(2)、消防机器人在水平地面沿直线匀速前进时受到的牵引力;(3)、牵引力做功的功率。
-
19、为研究水和食用油的吸热能力,如图甲所示小明同学用两个完全相同的加热器分别给水和食用油加热,进行实验探究。(1)、实验前,小明同学取相等的水和食用油准备进行实验。(2)、实验中,可以通过来比较两种液体吸收热量的多少。(3)、小明每隔2min测量一次水和食用油的温度,绘制出了如图乙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分析图像可知,当水和食用油升高相同温度时,吸收的热量多,吸热能力强。(均选填“水”或“食用油”)(4)、如图丙所示,将装有水和食用油的试管同时放入持续沸腾的水中加热,这个装置的优点之一是:保证在相同的时间内。(5)、丙图用酒精灯加热,实验结束后,酒精的质量 , 酒精的热值(均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
20、实验小组的同学想探究“物体的动能与哪些因素有关”,提出如下猜想:
猜想一:物体的动能与物体的速度有关 猜想二:物体的动能与物体的质量有关
(1)、本实验是通过来反映小球动能的大小,这个研究方法是转换法;(2)、甲、乙两次实验探究的是物体的动能与的关系,此结论可解释汽车(选填“超速”或“超载”)带来的危害;(3)、由两次实验可验证猜想二,可得出结论:速度一定时,物体的质量越大,物体的动能越;(4)、在甲、乙两次实验中木块移动时受到的摩擦力分别为f1、f2 , 则f1 f2 , 木块克服摩擦力做的功(前两空均选填“>”、“<”或“=”)。木块滑行的过程中,木块的动能转化成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