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在全球首个人形机器人半程马拉松比赛中,“天工Ultra”机器人夺得本届冠军,整个比赛过程可近似看成匀速直线运动。“天工Ultra”在比赛中的相关数据见表格,g取10N/kg.求:
奔跑驱动力
200N
平均速度
2.1m/s
奔跑功率
420W
一块电池的总能量
1.5x106J
比赛里程
21km
电机的工作效率(电池总能量转化为机械能的效率)
80%
(1)、完成整个比赛总耗时多久?(2)、整个比赛过程,奔跑驱动力做的有用功是多少?(3)、一块电池能供机器人跑多远? -
2、雪龙二号是我国第一艘自主建造的极地科考破冰船,它能采用不同的破冰方案攻破不同厚度的冰层。
冰层厚度
破冰方案
小于1.5m
连续破冰:利用船艏特殊的凸起(叫破冰艏柱),它就像一把锋利的“刀刃”,可以增大 , 以4~5km/h的速度轻易劈开厚度小于1.5m的冰层。
1.5m~3m
冲撞式破冰:船头水下有一个约20°的锐角,它能帮助船体冲上冰层,依靠船体自身的将冰层压碎。
>10m的冰脊
舰向破冰:船尾下方的吊舱推进器上有螺旋桨可高速旋转,将海面下的冰脊削碎。高速旋转的螺旋桨具有较大的能。
-
3、建桥时,使用钢绳通过滑轮B拉着在建的桥拱,题图为简化图,其中0为支点,O为桥拱的重心,请画出动力臂L及阻力凡.(保留作图痕迹)
-
4、题图为在建跨度拱桥的简图,钢绳1通过滑轮拉着重为800N的桥面材料,若某段时间内将桥面材料竖直上升了10cm,其中滑轮A重为200N,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滑轮A可以改变力的方向 B、滑轮B可以省力 C、钢绳1的拉力为400N D、钢绳1拉动的滑轮组机械效率最大为80%
-
5、《天工开物》记载了水確春米(指碾米脱壳)的场景:水流冲击水轮转动,同时带动多个春锤上下运动。水確取代了人力或畜力,使得农民在一天内能春出更多米,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此机械无法解决的问题是A、一天内做的总功增加 B、增大了功率 C、完成相同的任务所用时间更少 D、减少了额外功
-
6、体育课上,同学们在操场开展“脚印会说话”的实践活动。小明站立在水平沙地上留下两个鞋印,测出鞋印深度均为1.5cm,于是他取下一只鞋放在方格纸上描出轮廓,如图所示。已知方格纸中每一小方格的边长为2cm,计算面积时,凡大于或接近半格的都算一格,小于半格的都不算。随后,小华在鞋印旁边相同的沙地上放一底面积为20cm2的平底容器,在容器中缓慢加入适当重物,当容器下陷深度达到1.5cm时,测出容器及内部重物的总质量为4kg·求:(g取10N/kg)(1)、小明一只鞋鞋底的面积约为多少cm2.(2)、站立时,小明对沙地产生的压强大小;(3)、小明的质量约是多少?
-
7、课间,小明用一个空塑料瓶、一根筷子、一块塑料片、一个玻璃球、一块橡皮膏和一根塑料管自制了一台简易活塞式抽水机,如图所示,请完成5~6题。(1)、小明对自制抽水机各部件功能的描述错误的是____。A、塑料瓶:剪开后分别作为抽水机的圆筒和活塞 B、塑料管:作为进水管将水引入圆筒 C、玻璃球:作为进水阀门,活塞向上提起时打开进水通道 D、塑料片:活塞上提时会关闭,盖住活塞上的孔N,防止空气进入(2)、有经验的人在使用抽水机时,先往圆筒里倒一点水,目的是增强活塞与筒壁间的 , 确保向上提活塞时筒内降低。
-
8、科技节期间,年级开展“水火箭”比赛。如下图所示,将水火箭放置于发射架上,利用打气筒向瓶内打气,当瓶内气压足够大时,瓶塞脱落,瓶内的水向下喷出,水火箭向上升空。请完成3~4题。(1)、水火箭启动时,动力的主要来源是A、水火箭自身的惯性 B、高压气体对水的推力 C、水对水火箭的推力 D、空气对水火箭的升力(2)、①裁判组应将水火箭运动的 作为评判标准更合理。
②为提高比赛成绩,请提出一条可行的建议:. -
9、小明要在班级文化墙上贴一张科技节海报。请完成1~2题。(1)、如图所示,要将海报贴正,他应进行的调整是A、将海报向右平移 B、将海报绕O点逆时针转 C、将铅垂线向左平移 D、将铅垂线绕O点顺时针转(2)、若铅锤重1N、线重0.1N,当铅锤静止悬挂时,它所受力的合力为A、ON B、1N C、1.1N D、0.9N
-
10、小阳和实践小组同学根据物理课本上的潜艇基本结构图设计并利用硬质防水材料制作了一艘潜水艇模型(如图)。模型由1个生活区工作舱和2个薄壁水舱组成,各舱之间密封不连通。水舱底部进出水口有挡水阀(拉动活塞时挡水阀打开,水进人水舱),水舱上部与注射器(未画出)通过塑料软管(质量、体积忽略不计,且足够长)相连,推拉注射器活塞可以实现潜水艇模型的浮沉。模型的总质量为900g;每个水舱高10cm,底面积为40cm’;生活区工作舱高15cm,底面积与每个水舱的底面积相同,舱内放有固定质量的配重,可通过调整配重位置保持潜水艇不倾斜。忽略液体扰动等次要因素,已知水的密度ρ水=1.0X103kg/m3 , g取10N/kg。(1)、模型放在水平地面时,求模型对地面的压强。(2)、为了对模型进行密闭性测试,准备了一个薄壁长方体容器置于水平地面,其底面积为160cm2 , 装有深度为80cm的水。将模型置于该容器中静止,求模型浸人水中的深度。(3)、密闭性测试之后,继续在此容器中进行沉浮测试,利用注射器缓慢抽出水舱中的空气,水进人水舱的过程中,模型保持竖直不倾斜。测试过程从水进人水舱开始到模型刚好全部浸没在水面下为止。求长方形容器里水对模型底产生的压强p与进人模型中水的质量m1克之间的关系式。
-
11、学习浮力的相关知识时,小理同学所在的科创小组对老师所提到的密度计很感兴趣。(1)、如图甲所示是老师提供给同学们的密度计,根据已经学过的知识,同学们对密度计进行讨论,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____。A、密度计在不同液体中浸人深度不同,则在不同液体中所受浮力也不同 B、密度计底部装着铁砂,这样可以保证密度计能竖直漂浮在待测液体中 C、密度计刻度上小下大,是因为浸人深度随待测液体密度的变大而减小(2)、分析了密度计的相关原理后,老师提议,同学们可以尝试利用身边的器材自己动手制作密度计。积极的小理同学和组员一起找来以下材料:一根长20cm的圆柱状饮料吸管,一根用完了的圆珠笔笔芯、橡皮泥、石蜡、刻度尺、细铁丝、天平、水(密度已知用。表示),酒精等。最终科创小组选择饮料吸管、石蜡、刻度尺、天平、细铁丝成功做出了“密度计”。通过分析与计算,在吸管上分别确定密度值0.8g/cm3、0.9g/cm3、1.0g/cm3(已知该刻度距离密度计底部的距离为H)、1.1g/cm2、1.2g/cm2的位置并标上密度值。使用时,将密度计静置于待测液体中,读出吸管壁上液面处的数值即为液体密度。使用该密度计测量某液体密度时,发现液面没有对齐任何一根刻度线,测得此时密度计浸在液体中的深度为h,如图27乙所示,则该液体的密度ρ液=(用ρ水、h、H表示)(3)、若将制作好的密度计内铁丝从吸管上端倒出,缠绕到底部外侧,其它没有变化如图丙所示,若同学们用这样“改装”后的密度计测同一液体密度,则测量结果将(选填“不变”“偏大”或“偏小”);(4)、制作完毕后,小理用该密度计测量盐水的密度,发现盐水的密度在1.1g/cm3和1.2g/cm3之间,且两刻度线的距离较小,为使测量结果更精确,科创小组提出了以下方案,其中不可行的是____。A、小敏认为在其它条件一定时,可以适当增加配重 B、小冬认为在其它条件一定时,可以选择质量更小的饮料吸管 C、小伟认为在其它条件一定时,可以选择底面积更小的饮料吸管
-
12、实验小组在实验室组装如图所示的两组滑轮组进行实验探究,实验前先测得动滑轮的重力为0.3N,其他实验数据如表所示。g取10N/kg,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实验次数
物重G/N
钩码上升高度h/cm
拉力F/N
拉力作用点移动距离s/cm
滑轮组的机械效率η
1
1.0
20
0.5
60
66.67%
2
2.0
20
0.9
60
3
3.0
10
1.8
20
83.33%
A、第1次实验是使用乙图装置完成的 B、第1次实验滑轮组做的有用功为0.3J C、第2次实验滑轮组机械效率约为74.07% D、第3次实验滑轮组克服绳重和摩擦做的额外功为0.03J -
13、 如图所示,甲是实心圆柱体,密度为1.2g/cm2 , 高为15cm。乙是装有适量某液体的圆柱形薄壁轻质容器。甲乙底面积之比为2:3,把它们平放在同一水平桌面上。在圆柱体甲上沿水平方向截取一段长为x的物体A,并平稳放人容器乙中,物体A都能浸没在液体乙中,液体都不溢出。截取后,甲对桌面的压强和液体对容器乙底部压强随截取长度的变化关系如图丙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B点的值为7.5cm B、液体的密度为0.6X103kg/m3 C、b是液体对容器乙底部压强变化图线 D、容器乙中未放人物体时,液体深度为5cm
-
14、“反向蹦极”是一项比蹦极更刺激的运动,近年来被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了解和喜欢。如图所示,将弹性轻绳的上端固定在O点,拉长后将下端固定在体验者的身上,并与固定在地面上的扣环相连。打开扣环,体验者从A点由静止释放,像火箭一样被“竖直发射”,经过B点时轻绳的弹力等于人的重力,最高能到达C点。对此过程,若不计空气阻力,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A、人从A到B的过程中,动能先增加后减少 B、人从B到C的过程中,重力势能不断增加 C、人从A到C的过程中,合力方向一直不变 D、轻绳恢复原长的位置,应在AB两点之间
-
15、“中山舰”在1997年用双驳船抬浮法打捞出水,出水重要历史文物3000多件,是中国首次大规模水下整体打捞军舰,为后续沉船考古(如“南海1号”)提供经验。如图所示,物理兴趣小组的同学用实心长方体C表示中山舰,空心长方体A、B表示驳船(底部有能自动注水和排水的水舱),来模拟中山靓的打捞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驳船浸没后继续下沉过程中,所受浮力不断增大 B、驳船注水下沉时,受到浮力小于它排开水的重力 C、驳船和中山舰连接后,水舱向外排水,实现上浮 D、中山舰被驳船拉离水底后,上浮过程中所受浮力在增大
-
16、“运动无限,气象万千”是成都世运会口号。力量举作为举重项目的一个分支,体现了人类对极限力量的追求。卧推作为力量举中的一项,要求运动员躺在平板凳上,双手握住杠铃(如图),将杠铃从胸部推至手臂伸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凳子对选手的支持力始终等于他所受到的重力 B、杠铃被匀速举起时,受到的推力等于自身的重力 C、选手受到的重力和杠铃对他的压力与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D、杠铃受到的推力小于自身重力时,杠铃静止,受非平街力
-
17、在“探究浮力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小刚猜想浮力的大小可能与以下因素有关:
①液体的密度;②2物体受到的重力;3物体的形状;④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
(1)、如图甲所示,小刚用手把饮料罐按人水中,饮料罐浸人水中越深,手会感到;(2)、小刚按如图乙所示的实验,选取带有刻度线的圆柱体为研究对象,测量并比较圆柱体在液体中浸人1/4体积,1/2体积,3/4体积和浸没时的浮力大小;这样的设计是在验证猜想浮力的大小是否与(选填序号)有关;(3)、小刚分别将A物体浸没在水、酒精和浓盐水中,分别比较三次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可得出结论:浮力大小与有关;(4)、小刚用多块质量和体积相同的橡皮泥,分别捏成实心的不同形状,测得它们浸没在水中所受的浮力均相同,由此小刚得出的结论是:橡皮泥在水中受到的的浮力大小与其形状无关,你认为这样得出的结论是否可靠?。 -
18、在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小宇按下图进行实验操作:(1)、当小字使用弹簧测力计拉动木块之前,应该在方向对弹簧测力计进行调零;(2)、如图甲所示,小宇将木块放在水平长木板上,用弹簧测力计拉动木块沿水平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由知识可知,滑动摩擦力的大小等于弹簧测力计的示数;(3)、如甲和乙所示,可得出的结论是:当压力相同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有关。(4)、为了提高测量精度,小宇利用力传感器和传送带设计了如图丙所示的装置,保持传送带的转速不变进行实验,计算机记录传感器数据如图丁所示。小宇发现传感器测得的滑动摩擦力数据不稳定,可能的原因是 。
-
19、小丽和小红一起进行探究“液体内部的压强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1)、实验时通过观察U形管内液面来判断压强大小。(2)、根据图甲、乙实验现象可以得出,同种液体,深度越深,液体内部压强越。(3)、小红由于一时粗心,根据实验图甲、丙实验进行对比,得出液体密度越大时,液体内部压强越大。小丽提醒他这样不对,理由是。
-
20、小聪和同学一起参观了自贡的盐业历史博物馆。他们了解到井盐在生产过程中,需要利用机械装置从1000m的深井中提取卤水,其装置可简化为如图所示的滑轮组。已知吸卤桶质量为5kg,某次在匀速提升质量为65kg的卤水时,工人拉动绳子拉力为240N,绳子端移动150m所花时间为150s。忽略绳子重力及滑轮转轴摩擦,g取10N/kg,求:(1)、拉力做功的功率;(2)、若要匀速提升质量为95kg的卤水,人对绳的拉力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