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有一根导线尚未连接,请用笔线代替导线补上。要求:①小灯与滑动变阻器串联;②闭合开关S,向b端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接入电路阻值变大。

  • 2、如图,闭合开关前,滑片P应移动到最(选填“右”或“左”)端。

  • 3、在图甲所示的电路中,当闭合开关S1S2时,两个电压表的指针均如图乙所示,则灯泡L1两端的电压为V;若断开开关S1 , 则灯L1(选填“不能”或“仍能”)发光。

  • 4、如图甲所示的电路,闭合开关后,电流表A1的示数如图乙所示,A2的示数如图丙所示,则通过小灯泡L2的电流为A。若小灯泡L2被烧坏,则电流表A2的示数为A。

  • 5、2024年1月9日15时03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使用长征二号丙运载火箭,成功将爱因斯坦探针科学卫星发射升空,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如图是航天迷小明制作的火箭点火电路,使用时应先闭合定时开关,使点火器处于状态,再闭合开关S , 进入定时状态;当定时开关断开时,点火器有电流通过进行点火,此时通过指示灯的电流(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通过点火器的电流。

  • 6、如图所示,甲为可调亮度台灯,乙为电位器的结构图,A、B、C为电位器的三个接线柱,台灯与电位器串联,转动滑片可调节灯泡亮度。电位器是通过改变接入电路中电阻丝的来改变电阻,从而改变电路的电流,达到改变灯泡亮度的目的。若想顺时针旋转滑片,使灯泡的亮度变亮,则应该将电位器的两个接线柱连入电路。

  • 7、两个相同的小灯泡L1L2串联在电路中,如图所示,闭合开关后两个小灯泡都不亮。已知L1L2中有一个小灯泡的灯丝烧断了,另一个完好。为检测哪一个小灯泡损坏了,下列操作及判断正确的是(       )

    A、将电压表与L2并联,闭合开关,若电压表有示数,则L1损坏 B、将电流表与L2并联,闭合开关,若电流表有示数,则L1损坏 C、把一根导线的两端分别接在ab两点,闭合开关,若L1发光,则L2损坏 D、将另一个相同的小灯泡LL2并联,闭合开关,若LL1发光,则L2损坏
  • 8、如图所示,开关闭合后两灯都正常发光,电表都有示数,关于电表1、2、3的种类的判断,正确的是(  )

    A、表1、2、3均为电压表 B、表1、2、3均为电流表 C、表1、2是电流表,表3是电压表 D、表1、2是电压表,表3是电流表
  • 9、如图所示的现象中,说法正确的是(  )

    A、图甲:甲、乙两轻质小球靠近时相互吸引,它们可能带异种电荷 B、图乙:滑动变阻器按图示方法接入电路中,滑片 P 向右移动时连入电路的阻值减小 C、图丙:两灯串联,a 为电流表,b 为电流表 D、图丁:此时瞬间电流方向为由 a 到 b
  • 10、在探究串、并联电路中电流的规律时,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闭合开关后,电流表A、A1的示数分别为II1 ,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图中两灯是并联 B、I>I1 C、电流表A测的是灯泡L2的电流 D、电流表A1测量的是灯泡L1的电流
  • 11、如图所示,汽车装有日间行车灯可以提高行车安全。当汽车启动时,闭合开关S1 , 日间行车灯L1立即亮起;再闭合开关S2 , 车前大灯L2也亮起。符合这一情况的是(     )

    A、 B、 C、 D、
  • 12、如图所示,打开水龙头,放出细细的水流.小潭用塑料梳子在干燥的头发上梳过后,将梳子靠近水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梳过的头发不带电荷,梳子带电荷 B、梳过的头发带电荷,梳子不带电荷 C、水流靠近梳子,因为摩擦后的梳子带有电荷,排斥水流 D、水流靠近梳子,因为摩擦后的梳子带电荷,吸引水流
  • 13、下列数据最符合实际情况的是(  )
    A、一节新干电池的电压约为1.5V B、手机电池的电压约为36V C、家用电冰箱正常工作时的电流约为0.1A D、人体的安全电压为220V
  • 14、Phyphox是一款功能强大的物理实验手机软件,其中AcousticStopwatch的功能能够自动记录下所接收到的两次响声之间的时间间隔:当手机接收到第一次响声时便自动计时,当再次接收到响声时计时自动停止(类似于使用秒表时的启动和停止),由于对声音的响应非常灵敏,计时可精确到0.001s。

    (1)、若已知空气中的声速为340m/s,0.002s内声音的传播距离为多少?
    (2)、某人使用手机在空旷的平地上,测量到对面山崖的距离。他在手机边击掌一次,同时以1.5m/s的速度向靠近山崖的方向走,手机记录到掌声的回声时显示时间差是2秒。那么人击掌时山崖距离人的距离多远?
    (3)、现实中气压、温度对声音传播的速度都有影响,甲、乙两人使用手机在空旷安静的某地上测量该处声音的传播速度。他们分别站于间距测量值为167m的A、B两处,打开手机软件做好计时准备。甲先在手机边击掌一次,乙听到击掌声之后,也在手机边击掌一次。已知乙听到掌声和击掌的反应时间为0.4秒,甲手机有效记录下了两次掌声的时间间隔为1.4s。求本实验中测出的声音的传播速度为多少?
  • 15、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声音与温度

    声音是发声体以声波的形式所进行的能量传播,一般来说,声音传播的距离大或是速度慢,能量消耗就大,倘若声波的能量全部消耗在传播途中或是声波改变方向,人的耳朵就听不到声音了。而声音传播的速度与弹性介质的种类和状况关系极大,通常说的声速340m/s,其传播介质是15℃的标准空气。事实上,我们身边的空气是不可能“标准”的,它的状况与各种气象要素的组合(也就是天气的状况)密不可分。

    研究表明,声音的传播速度随温度的增加而均匀增加,在近地层中,当气温随高度增加而降低时,声音的传播速度随高度增加而减小,声音的射线就会向上弯曲(俗称“声音起飞了”);反之,当气温随高度增加而升高,声音的传播速度就会随高度增加而增加,声波射线呈向下弯曲状,给人的感觉就是“声音在下沉”。

    在阴雨天气的白天,空气温度相对较低,越靠近地面,空气温度越高,声音的射线向空中弯曲,因而地面上的人就不容易听到远处的声音。在天气晴朗的傍晚,太阳落山以后,地面热量开始向空中辐射,使得在一定范围内,空气温度随着高度增高而上升,声音射线向下方弯曲,声音多半沿地面传播,能量损失小,人耳便容易听到声音,我国民间总结出的“火车叫得响,天气准是好”,便和这一规律不谋而合。基层气象工作者还把夏日傍晚的雷声大小作为天气预报的辅助指标。

    (1)、声音在25℃的空气中传播速度340m/s(大于/等于/小于)
    (2)、声音在向外传播的过程中,声能选填“逐渐增强”“逐渐减弱”或“保持不变”),会导致声音的(选填“响度”、“音调”或“音色”)发生改变,人们常常将声波比作水波来研究声波的传播特点,这用到了法。
    (3)、声音在(选填“雨天”或“晴天”)更易传播。
    (4)、夏季的中午,水泥、柏油路面的温度很高,相比之下,空气温度就显得较低,此时声音的射线向(选填“地面”或“空中”)弯曲。
    (5)、图中能描述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与气温关系的是(  )
    A、 B、 C、 D、
  • 16、小明在“测小车的平均速度”的实验中,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小车从带刻度(分度值为1cm)的斜面顶端由静止下滑,图中的圆圈是小车到达A、B、C三处时电子表的显示。

    (1)、实验原理是;测量工具有:
    (2)、实验时应使斜面的坡度(选填“较大”或“较小”),这样做的目的是(选填“延长”或“缩短”)测量时间,减小测量误差;
    (3)、某次实验的过程如图所示,电子表分别表示小车在斜面A、B和C点不同时刻,则该次实验中小车通过全程的平均速度是m/s,小车通过斜面BC段路程的平均速度是m/s;
    (4)、时间中点速度v1和路程中点速度v2相比v1v2(填“<”“=”或“>”);
    (5)、为测量小车运动过程中下半程的平均速度,某同学将小车从斜面中部由静止释放,测出小车到达斜面底端所用的时间,从而计算出小车运动过程中下半段的平均速度。他的做法(选填“正确”或“不正确”)。
  • 17、某同学用音叉和乒乓球探究声音的响度与什么因素有关,如图甲所示。实验时,该同学用不同的方式敲响音叉后,将音叉靠近乒乓球,听声音的同时观察乒乓球的情况。

    (1)、实验中,乒乓球的作用是;这种研究方法叫作
    (2)、用不同方式敲响音叉具体是指(  )
    A、敲音叉的不同部位 B、用轻重不同的力度敲响音叉 C、敲响规格不同的音叉 D、用不同材质的小锤敲响音叉
    (3)、小明和小华选用了两个完全相同的音叉进行与声有关的实验,如图乙所示:小明敲击左边的音叉后,接触到音叉的乒乓球被弹起,说明由此可知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小华尝试敲击右边的音叉,发现左边音叉也会发声,乒乓球也被弹起。小华突发奇想,如果在月球上重复以上实验,那么敲击左边的音叉(选填“能”或“不能”)弹起乒乓球;敲击右边的音叉(选填“能”或“不能”)弹起乒乓球,理由是
    (4)、在如图实验中,进行了如下实验步骤:

    ①如图,把钢尺一端紧按在桌面上,拨动其伸出桌边的一端,听钢尺振动发出声音的(选填“高低”或“大小”),同时观察钢尺振动的快慢;

    ②改变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并用相同大小的力拨动钢尺,仿照步骤①进行多次实验。

    ③实验中钢尺振动快慢的改变是通过改变来实现的。(选填“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或“拨动钢尺的力度”)

    ④实验发现:钢尺振动得越快,。(选填“发出音调越高”或“发出响度越大”)

  • 18、甲、乙两物体都在做匀速直线运动,甲的速度为1米/秒,乙的速度为2米/秒。请在坐标系中作出相应的s﹣t线,并在相应图线旁注明甲、乙。

  • 19、一小车前半程的平均速度为v1 , 后半程的平均速度为v2 , 则小车全程的平均速率为v=(用字母v1和v2表示)。
  • 20、某种昆虫靠翅膀振动发声,如果这种昆虫的翅膀在一分钟内振动了300次,人类听到这种声音(选填“能”或“不能”),这种声属于波。
上一页 3 4 5 6 7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