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天津市红桥区2015-2016学年九年级下学期物理第二次模拟试卷
- 上海市长宁、金山区2015-2016学年九年级物理二模试卷
- 上海市徐汇区2015-2016学年物理中考一模试卷
- 上海市松江区2015-2016学年物理中考一模试卷
- 上海市普陀区2015-2016学年九年级物理中考学业水平模拟试卷
- 上海市金山区2016-2017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物理期末考试试卷
- 上海市浦东新区第一教育署(五四学制)2016-2017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物理期中考试试卷
- 上海市杨浦区2015-2016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物理期末考试试卷
- 上海市静安、青浦区2015-2016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物理期末考试试卷
- 上海市嘉定区2015-2016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物理期末考试试卷
-
1、如图某热机输出能量饼状图(有用的能量用灰色底表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热机燃料完全燃烧释放的热量是1000J B、热机的效率约为33% C、热机的效率为75% D、有750J的化学能转化为内能 -
2、如图所示的简易热机,用酒精灯加热使易拉罐内的水沸腾后,蒸汽吹动小风扇转动。加热过程中忽略罐内气压的变化,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罐内水的内能是通过做功方式改变的 B、扇叶周围的“白气”是水蒸气 C、热机工作过程中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D、根据 , 酒精燃烧过程中质量逐渐减少,热值变大 -
3、如图所示为注射器,小明缓慢推动活塞,数显温度计显示注射器内密封的气体温度不变,此过程密封气体的分子势能变化忽略不计,下列关于密封气体说法正确的是( )
A、内能减少 B、分子动能一定增加 C、内能不变 D、只有做功的方式改变了内能 -
4、如图所示,手持用毛皮摩擦过的带负电的橡胶棒,靠近吸管A端,A端会远离橡胶棒。手持玻璃棒,靠近吸管A端,A端会向玻璃棒转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橡胶棒因为失去电子带负电 B、橡胶棒与毛皮带等量的电荷 C、摩擦过橡胶棒的毛皮带负电 D、玻璃棒一定带正电 -
5、如图展示的是“风光互补”景观照明灯。它的最上端是一台风力发电机,灯柱上还配有太阳能电池板,底部的蓄电池可以储存电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储能时,太阳能电池板将光能转化成化学能 B、储能时,蓄电池充电过程将电能转化为内能 C、照明时,蓄电池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D、照明时,灯泡将化学能转化为光能和内能 -
6、明代《天工开物》中记载“取诸麻、菜子入釜,文火慢炒,透出香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透出香气是分子无规则运动造成的 B、炒菜时,香气随风飘散属于扩散现象 C、用“文火慢炒”是通过做功的方式改变内能 D、盐味入菜是因为分子之间存在引力
-
7、如图所示,是贵州省安顺市境内连接东西两岸的高速通道——坝陵河大桥,大桥线路全长2237米,已知一大货车以的速度匀速行驶,大货车完全通过大桥需要。()
(1)、这段时间内大货车行驶了多少米?(2)、此大货车过桥,车全部在桥上的时间是多少秒?(3)、若在河对面不远处有一座山崖,大货车以相同的速度匀速行驶,当大货车驶上桥梁某处时,鸣笛一声继续行驶,后司机听到回声,则司机听到鸣笛回声时距离山崖还有多少米? -
8、如图所示的是探究声现象的四个实验情景,请回答下列问题:
(1)、如图甲所示,会看到乒乓球被弹开,这个现象说明 , 如果加大力度敲击音叉,发现乒乓球被弹得越远,听到的声音的也越大(选填“音调”或“响度”)。(2)、如图乙所示,若把实验移到月球上去做,看到乒乓球被弹起(选填“能”或“不能”)。(3)、如图丙所示,小翔将一把钢尺紧按在桌面上,第一次钢尺伸出桌边短一些,第二次伸出桌边长一些,听它振动发出的声音,两次拨动钢尺的力大小相等。比较两种情况下第次钢尺振动得快,它的音调(选填“高”或“低”)。(4)、如图丁所示,小立将正在发声的小电铃放在连通于抽气机的密闭玻璃罩内,在用抽气机把玻璃罩内的空气逐渐抽出的过程中,听到声音逐渐 , 此实验现象说明声音的传播需要。 -
9、小晴同学早上以的速度匀速步行去北雅中学。走了时,爸爸立即以的平均速度从家开车追赶小晴,追上后小晴搭上爸爸的车继续前进。到达学校大门,她发现比平时走路早到。问小晴步行了m,小晴家到学校的距离为m。
-
10、在2024年8月巴黎奥运会乒乓球女单决赛中,孙颖莎与陈梦再度巅峰对决,看台上的观众为两人加油呐喊。呐喊声是由观众声带的而产生的;观众听了比赛的广播播报,了解到了决赛的精彩,说明声音可以传递(选填“信息”或“能量”)。
-
11、小凤和爸爸自驾游返程时,看到如图所示的交通标志,40代表的意思是: , 在遵守交通法规的前提下,从此处至少需h到达哈尔滨。

-
12、如图是三种乐器发出声音的波形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这三种乐器发出声音的音调不相同,响度相同,音色不同 B、这三种乐器发出声音的音调相同,响度相同,音色不相同 C、这三种乐器发出声音的音调、响度、音色都相同 D、这三种乐器发出声音的音调、响度、音色都不相同 -
13、如图所示,小莉在“探究声音产生的原因”实验中,将正在发声的音叉紧靠悬线下的乒乓球,发现乒乓球被多次弹开。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乒乓球被弹开的幅度越大,说明音调越高 B、便于分辨出音叉振动发声时的音色是否相同 C、通过放大的方法说明发声体在不停地振动 D、便于分辨出音叉振动所发出的声是次声波还是超声波 -
14、如图是一小球从A点沿直线运动到F点的频闪照片,频闪照相机每隔闪拍一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小球做匀速直线运动 B、从C点到E点小球运动的平均速度为 C、小球从A点运动到D点的平均速度小于小球从E点运动到F点的平均速度 D、小球从A点运动到C点的平均速度大于小球从D点运动到F点的平均速度 -
15、近几年,我国大部分地区的空气被严重污染,有害物质含量严重超标,其中PM2.5是天气阴霾的主要原因,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的颗粒物,容易被吸入人的肺部造成危害。下列关于PM2.5颗粒物直径的单位换算正确的是( )A、 B、 C、 D、
-
16、小明和家人周末自驾出游到某个景点游玩,先后经过一段平直的公路和一段音乐公路。
(1)、如图甲是平直的公路上的区间测速提示牌。其中“100”的含义是最高限速 , 在遵守交通规则的前提下,汽车通过该区间的时间不能少于min;(2)、在平直的公路上,某同学观察到汽车在30min匀速行驶了36km。接着他用电子表测出汽车由第1根路灯杆到第5根路灯杆的时间为10s。若路灯杆之间是等距的。求:①汽车的速度km/h;
②相邻两根路灯杆之间的距离m。
(3)、后来小明经过一段“音乐公路”,引起了小明的注意。当汽车以一定速度匀速行驶时,就会奏出一段悦耳的乐曲。音乐公路的路面上分布着许多横向凹槽,如图乙所示。汽车每经过一个凹槽,就会上下振动一次。路面上凹槽的分布比较密,汽车行进时振动很快,于是就发出了声音。凹槽的疏密可以根据乐曲的高低来设计,假设某音乐公路规定的行驶速度是54km/h。设定乐曲为《歌唱祖国》,第一个音符“sol”的频率为400Hz,汽车发出这个音时,所对应的相邻凹槽之间的距离是m?(计算结果保留小数点后四位) -
17、在“探究声音的产生与传播”的实验中,小明同学做了如下操作。
(1)、如图甲所示,用悬挂着的泡沫小球接触正在发声的音叉,可观察到泡沫小球被 , 这说明了声音是由物体的产生,此实验用到的实验方法为(填“控制变量法”或“转换法”);(2)、如图乙所示,把正在响铃的闹钟放在玻璃罩内逐渐抽出其中的空气,听到的声音将(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由此推理可知:;(3)、如图丙所示,用相同的力拨动钢尺发出声音,并逐渐缩短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发现钢尺振动得越来越快,听到的声音越来越高,这说明了声音的(填“音调”、“响度”或“音色”)与声源振动的有关。 -
18、如图所示,小明做“测量小车从斜面滑下的速度”实验的情景。
(1)、“测量小车从斜面滑下的速度”的实验原理是。实验中用到的测量工具有秒表和。(2)、将小车放在斜面刻度线处,静止放手滑下,放手时开始计时、当小车到0cm时停止计时,通过实验操作,小明发现到(选填“开始计时”或“停止计时”)的时机不好把握。解决问题后,再一次实验。小明又发现小车运动时间太短,时间测量不准确,经过反复尝试会发现,斜面的坡度(选填“大一些”或“小一些”),可以让小车滑下的时间变得长一些,可以较准确的测量出时间。(3)、调整好斜面,小车从A点静止滑下,到达C点用的时间如图乙所示。所用时间是s,小车经过AC段的平均速度是m/s(保留两位小数),(4)、小明实验中观察到小车从斜面上滑下时,越来越快。为了验证自己的观察小明想分别测出小车在斜面滑下的上半程和下半程的时间,就可以通过(选填“相同路程比较时间”或“相同时间比较路程”)的方式比较出上半程和下半程的快慢。实际操作过程中,(选填“上”或“下”)半程的时间很难直接测出。 -
19、在平直的公路上,甲、乙两辆汽车同时从同一地点向右行驶,如题图所示记录了两辆汽车在相同时间内通过路程的情况,其中(填“甲”或“乙”)车在做匀速直线运动。甲车前30s的平均速度是m/s。在前20s时间内,若以甲车为参照物,乙车是向(填“左”或“右”)行驶。

-
20、小明和小红同学在学习时了解到,我国古代把女子一拃长称为“咫”,男子一拃长称作“尺”,如图甲。“咫尺之间”用来比喻相距很近,实际“咫”与“尺”的长度相差大约为3(mm/cm/dm)。学习之余,他们进行跑步锻炼,如图乙为他们在某段路面上的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由图可知,小明做的是(匀速/变速)直线运动,0~10s内两人所通过的路程(相等/不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