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小明每天早上要喝一杯热牛奶,他想探究如何让热牛奶快速冷却,设计了如图甲所示的实验:在A、B两个相同的瓶中装入初温相同的牛奶,分别放入常温的水和空气中冷却,记录温度计示数变化,得到的数据如表所示。

    时间t/min

    0

    2

    4

    6

    8

    10

    12

    14

    16

    A的温度/C

    70

    60

    53

    47

    42

    38

    35

    33

    32

    B的温度/C

    70

    65

    61

    58

    55

    52

    50

    48

    46

    (1)、AB两个瓶中热牛奶的质量应该(选填“相同”或“不同”)。
    (2)、分析表中数据,可以得出:

    ①热牛奶放在(选填“水”或“空气”)中冷却的效果更好。

    ②若B瓶中奶质量是250g,在012min内,牛奶放出的热量是。(c牛奶=2.5×103J/(kg)

    ③小明根据用比值定义法作出了“冷却速度”的定义:物体下降的温度与降温时间之比,则“冷却速度”的单位应该是 , 由表格数据可知,牛奶的冷却速度随时间在变小,这个过程中影响“冷却速度”的因素可能是

    (3)、图乙是工业上的“流水喷淋法”,大量细小的水珠通过喷头源源不断地喷洒在高温物体上,落水收集后通过冷却塔再循环使用。请你说出使用“流水喷淋法”冷却高温物体时“冷却速度”一直很高的原因:(合理即可)。
  • 2、桥梁设计需考虑材料受热膨胀。小明设计实验,探究形状和大小相同、材料不同的圆柱体金属棒A、B受热伸长量与温度变化量的关系。
    (1)、初始时金属棒A、B的长度和横截面积均
    (2)、如图所示装置可用来测量金属棒受热时微小的伸长量。激光笔固定在杠杆右端,杠杆可在竖直平面内转动;标尺竖直放置,通过激光点在标尺上移动的距离来反映金属棒的伸长量。

    ①开始时,将金属棒上端固定并保持竖直,下端轻触杠杆,杠杆和激光束在同一水平直线上,光点在标尺“0”刻度处。

    ②加热金属棒,光点会在标尺上向(选填“上”或“下”)移动。用A、B棒进行实验,实验数据见表。其中,dAdB分别表示A、B棒在不同温度t时,光点在标尺上的刻度值。

    实验序号

    1

    2

    3

    4

    5

    t/℃

    25.0

    40.0

    55.0

    70.0

    85.0

    dA/cm

    0

    1.10

    2.15

    3.26

    4.31

    dB/cm

    0

    1.73

    3.44

    5.18

    6.89

    ③分析数据可知:同一根金属棒温度升高越多,伸长量越;温度升高相同时,金属棒(选填“A”或“B”)的伸长量更大。

    (3)、金属棒伸长使杠杆转动过程中,阻力臂(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同一根金属棒伸长量一定时,为使光点移动距离更大,可采取的做法是(写1种即可)。
  • 3、王莲拥有水生植物中最大的叶片,莲叶边缘上卷,在叶脉通气组织支撑下,莲叶几乎不浸入水中。王莲进入观赏期时,植物园向游客开设“莲叶载人”的体验活动。为保证安全,莲叶浸入水中的深度不能超过其边缘卷边高度的25%。工作人员将面积为1.5m2、质量为3kg的硬质泡沫板放在底面积为2m2的莲叶中央,该莲叶卷边高度为16cm,游客站立在硬质泡沫板上,体验“一叶当舟”的乐趣,如图所示,某游客质量为60kg,双脚站立时与地面的接触面积为4×102m2。求:(g取10N/kgρ=1.0×103kg/m3

    (1)、游客双脚站立在地面时对地面的压强。
    (2)、游客体验“一叶当舟”时,莲叶受到的压强。
    (3)、为保证安全,该莲叶能托起游客的最大质量。
  • 4、如图是一定质量的冰升温熔化的过程,从开始加热到冰开始熔化,冰温度升高了10℃,吸收了4.2×103J的热。若不计热量损失(c=2.1×103J/(kg·℃)求:

    (1)冰的质量。

    (2)冰全部熔化成水后,升温过程中吸收多少热量。

    (3)若用同一稳定热源加热,整个过程(12min内)冰的内能增加多少?

  • 5、某品牌的水系统中央空调包含室外主机和室内机.安装在楼顶的室外主机通过制冷剂液态-气态的物态循环,把温水制冷成约7℃的冷水,通过绝热水管把冷水输送到各个室内机.其工作的流程简图如图:

    (1)、在室外机中,制冷剂依次通过压缩机、冷凝器、蒸发器时,发生了物态变化的是(  )
    A、压缩机 B、冷凝器 C、蒸发器
    (2)、常温气态制冷剂进入压缩机,经压缩体积之后,变成高温高压气态制冷剂,此过程制冷剂没有吸收或放出热量,它的内能 ,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理由是
    (3)、在蒸发器内,当20kg、27℃的常温水流经蒸发器后,变成7℃的低温水流出,此过程水放出的热量为J。【水的比热容为4.2×103J/(kg·℃)】
  • 6、关于温度、热量和内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温度为0C以下的物体不具有内能 B、温度高的物体,含有的热量一定多 C、物体的内能增加,可能是吸收了热量 D、温度总是从高温物体传向低温物体
  • 7、小明在海边玩耍,感觉沙滩上的沙子很热,海水却比较凉爽。某天,他从6时到22时对沙子和海水的温度进行了测量,绘成的温度随时间变化图像如图所示。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

    A、早晨6时,海水的温度比沙子高 B、6时到14时,沙子吸收的热量比海水多 C、14时到22时,海水降低的温度比沙子小 D、利用此图像可以比较海水和沙子的比热容
  • 8、如图为演示气体扩散现象的实验装置,上瓶装有空气,下瓶装有红棕色二氧化氮气体,二氧化氮的密度比空气大。抽出两瓶之间的玻璃板后观察到两瓶内气体颜色发生变化,最后两瓶气体颜色一样。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上瓶的气体只会向下运动,下瓶的气体只会向上运动 B、如果将二氧化氮装在上瓶,那么两瓶气体不会混合 C、若温度越高,瓶内气体颜色变化会越快 D、两瓶气体颜色都一样时,分子不再运动
  • 9、如图所示,物理王同学从蹦床向上运动过程中,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物理王同学离开蹦床后仍受向上的作用力 B、物理王同学离开蹦床后运动状态一直改变 C、物理王同学达到最高点时处于平衡状态 D、物理王同学到达最高点时不具有惯性
  • 10、杆秤不仅是称重工具,更承载历史文化与传统智慧,即便在现代,其文化符号意义与工艺价值仍值得挖掘与保护。小凯和小璇对杆秤很感兴趣,由此开展制作简易杆秤的项目式学习。

    【产品制作】

    (1)如图甲,小凯用木棒作为秤杆,用细线系一个20g的钩码作为秤砣,把空小盆挂在A点作为秤盘,在B点挂粗绳作为提纽,则点相当于支点;调节秤砣位置使杆秤水平平衡,标记此时细线的位置,则该位置对应的质量刻度值为g;

    (2)在秤盘中逐个添加50g的砝码,当杆秤水平平衡时,记录细线的位置、标记相应的质量,再测出细线距离B点的长度(如表),根据表中数据,应将220g的刻度值标记在距离B点cm处;

    托盘中砝码总质量/g

    50

    100

    150

    200

    距离B点的长度/cm

    7

    12

    17

    22

    【产品使用】

    (3)在称重过程中,若杆秤左低右高,如图乙,要将杆秤调至水平平衡,秤砣应往(选填“左”或“右”)侧移动;使用次数过多后若秤砣有缺损,则杆秤所示的质量值被测物的真实质量值(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分析交流】

    (4)若想测量质量更大的物体,你可采取的办法是;(只写一条即可)

    (5)小璇同学确定零刻度线过程中,无论怎么调节秤砣位置,杆秤始终是左端秤盘高,在秤砣不变且不影响测量范围,你认为可以怎么改进。‍

  • 11、如图甲所示,中国高速铁路的输电线,无论冬、夏都绷得直直的,图乙为输电线的坠砣牵引装置工作原理图。钢绳通过滑轮组悬挂20个相同的坠砣,每个坠砣配重为200N。P端对输电线的拉力F方向保持水平向左,大小保持为6400N。若某段时间内坠砣串下降了0.2m,求:

    (1)、输电线P端向左移动了m。
    (2)、F做的功大小。
    (3)、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 12、如图甲所示,1个标准大气压下,普通煤炉把壶内20℃,5kg的水烧开需完全燃烧0.2kg的煤,为提高煤炉效率,浙江大学创意小组设计了双加热煤炉,如图乙所示,在消耗等量煤,烧开壶内初温相同、等量水的过程中,同时使炉壁间水的内能增加了8.4×105J。[q=3×107J/kg,c=4.2×103J/(kg·℃)],以上过程中问:

    (1)、普通煤炉把壶内20℃,5kg的水烧开时,水吸收的热量是多少?
    (2)、0.2kg的煤完全燃烧释放的热量?
    (3)、双加热煤炉的烧水效率有多大?
  • 13、
    (1)、如图甲、乙是四冲程汽油机中某两冲程时的示意图,图乙是冲程,它的原理与图的演示实验相同(选填“丙”或“丁”),曲轴转动40圈,对外做功次。
    (2)、如图丙所示把活塞迅速压下去,观察到脱脂棉燃烧。脱脂棉是通过方式实现内能的改变。若迅速向上抽活塞,脱脂棉是否能燃烧?(选填“能”或“不能”)

    (3)、汽油机的能量流向如图所示,以下说法正确的是。(选填以下对应的序号)

    E2=E5+E6

    E1=E2+E3+E4+E5+E6

    E1=E2+E3

    ④热机效率η=E6E2

    ⑤热机效率η=E6E1

  • 14、如图所示为某学生用垃圾桶作为行李箱的情景,其简化模型如图乙所示。其中O点为垃圾桶的重心,A点为支点,F是学生对垃圾桶的拉力,垃圾桶重力G。

    (1)、请画出拉力F的力臂l1
    (2)、FG(选填“>”“=”“<”),你的判断依据是:
    (3)、如果图丙是学生正在排队静候火车门打开时的情景简化模型,学生对垃圾桶的力作用在B点,请画出此时学生让垃圾桶保持静止时的最小力F '示意图。
  • 15、用规格相同的电加热器给甲和乙两种物质加热,已知m=m=2kg,它们的温度随时间变化关系如图所示。c=4.2×103J/(kg·℃),据此可知:

    (1)、加热到10min,甲吸收的热量(选填“>”、“<”或“=”)乙吸收的热量。
    (2)、哪种物质的比热容大(选填“甲”、“乙”或“无法判断”),写出你的判断依据
    (3)、若乙是水,则甲物质10min吸收的热量为___________(只填序号)。
    A、4.2×105J B、5.04×106J C、2.52×105J D、条件不足,不能计算
  • 16、如图所示,请在虚线框内画出对应的电路图。当S1断开、S2闭合时,灯泡。当S1和S2都闭合时,灯泡(均选填“亮”或“不亮”)。

  • 17、
    (1)、酒精和水混合后总体积变小,说明
    (2)、如图,在C、D两个瓶里分别装有温度为60°C30°C的两种互不反应的气体氧气和氮气,氧气密度大于氮气,D瓶装的是氧气,C瓶装的是氮气,现将玻璃板抽掉,则D瓶里的气体分子是否能运动到C瓶中去?(选填“是”或“否”),你的依据是

    (3)、用“●”和“○”分别表示氧气和氮气分子,图中最能代表久置后静止的封闭容器中氧气和氮气分布情况的是___________。
    A、 B、 C、 D、
  • 18、如图所示,在相同的时间内,用甲、乙两个滑轮组分别将物体A、B匀速提升相同高度,拉力分别为FF。做功的数据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A的重力大于物体B的重力 B、拉力F=F C、因为甲额外功大,所以甲的机械效率低 D、减少定滑轮C的质量,能提高乙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 19、为探究不同燃料燃烧放热能力的差异,小明设计了如图甲、乙所示的两组对比实验,实验装置完全相同。烧杯内水的初温、质量也都相同,实验中忽略热量的散失,两种燃料质量相同,燃烧完后,画出水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图像如图丙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实验中应控制两种燃料燃烧的时间相同 B、燃料燃烧放出热量的多少是通过加热的时间来反映的 C、甲烧杯水吸收热量与乙烧杯水吸收热量之比是4∶3 D、燃料1的热值与燃料2的热值之比是3∶2
  • 20、人们往卡车上装载较重的货物时,常常会在车尾斜搭一块木板,将货物沿着木板往上推,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是(  )

    A、使用斜面可以减少额外功 B、使用斜面不省功 C、木板越长越费力 D、上推时间越少,机械效率越高
上一页 6 7 8 9 10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