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如图,一圆柱体木块被栓在水中静止.木块的重力为12N,底面积为0.01m2 , 其上表面所处深度为30cm,绳子拉着木块的力是 8N. 求:(1)、木块上表面受到的压力为多大?(2)、木块受到的浮力为多大?(3)、木块下表面受到的压力多大?
-
2、一块塑料,底面积为100cm2 , 质量为1.5kg, 放在水平地面上. 求:(1)、塑料块对地面的压强是多大?(2)、梓璇用吸盘把它吸起来,假设吸盘内为真空,则吸盘的底面积最小为多大?
-
3、紫萱在“探究液体压强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进行了如下操作:(1)、组装好器材后,用手指无论是轻压还是重压探头的橡皮膜,U形管两侧液面几乎没有变化,说明该压强计气密性(选填“好”或“差”);(2)、比较两图可知,液体压强与液体深度有关;(3)、比较甲、丙两图可知,液体压强与液体有关:(4)、根据实验结论对压强计进行改装,改装后可用于比较不同液体的密度大小.现将压强计两个探头分别浸入酒精和水中并处于同一深度,如图丁所示,可判断出A杯中盛有(选填“酒精”或“水”).将A杯中的探头向(选填“上”或“下”)移,U 形管两侧液面会再次相平:(5)、梓晗把不同液体倒进U型管两端,发现液体不流动时液面并不相平如图戊所示,左端装的是未知液体,密度为P液,液柱高度为hi,右端装的是水,密度为P水,水柱高度为h2,请用以上物理量把未知液体密度表达为ρ液=。
-
4、(1)、用弹簧测力计沿水平方向 拉动木块,示数如图甲所示,木块所受滑动摩擦力是N;(2)、比较甲、乙两图的实验可知: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有关;比较两图的实验可知: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3)、试验评估阶段,子轩认为把实验装置改成如图丁所示更好,此装置的优点是 :梓涵认为甲、丙两图是由于接触面的材料不同导致摩擦力大小不同,为了让实验更严谨,我们可以去掉毛巾把木板换成 。
-
5、在"探究重力与质量的关系"实验中,用质量已知的钩码为被测物体,用弹簧测力计测量钩码的重力G, 逐次增挂钩码,分别测量它们所受的重力,并将各次钩码总质量m、重力G的数据记录在下表中.
m/kg
0.05
0.10
0.15
0.20
0.25
0.30
0.35
G/N
0.5
1.0
1.5
2.0
2.5
3.0
3.5
(1)、根据表格数据可以得到实验结论:物体受到的重力与它的质量成为。(2)、如下图所示,使测力计弹簧伸长的力是____。A、钩码的重力 B、钩码和测力计的总重力 C、钩码对弹簧的拉力 D、弹簧对钩码的拉力(3)、如图所示,关于物体重力与质量的关系,下列图像中正确的是 。(4)、探究重力大小与物体形状的关系时,用橡皮泥作为实验对象.芷涵用小刀将橡皮泥雕刻成各种形状进行实验,智轩将橡皮泥捏成各种形状进行实验选填"芷涵"或“智轩”)同学的做法是错误的,错误之处是 , 智轩把橡皮泥直接放水中,发现橡皮泥会沉入水底,把它捏成碗状可以浮在水面,他认为物体受到的浮力跟物体的形状有关.紫涵指出他的错误之处是 。 -
6、(1)、一个球被绳子拴着被风吹着,静止在空中,请画出它受到的重力.(2)、一个箱子在水平传送带上,传送带加速向右运动,请画出它受到的摩擦力、它对传送带的压力.(3)、用手把一木块压在水中静止,请画出木块受到的力.
-
7、如图:甲乙丙三个相同的容器中分别盛有密度不同的液体,放在水平桌面上.已知液体内部同一水平面 ABC 三点处压强相等,则容器中液体密度最大,容器底受到液体压强最大,容器对桌面压强最大(以上三空均选填“甲”、“乙”或“丙”).
-
8、在大试管内装适量的水,将小试管轻轻地放入大试管内,再把大试管倒扣,如图所示,小试管会 , 若在A处开一小口,小试管会 , 若在B处开一小口,小试管会(以上三空均选填“上升”、“下降”或“静止不动”).
-
9、如图所示,某同学用弹簧测力计拉着放在水平桌面上的木块滑动,在木块前端离开桌面至一半移出桌面的过程中,木块对桌面的压强:若加速拉动木块,木块受到的摩擦力:若把木块竖起来拉动,木块受到的摩擦力(以上三空均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
10、甲、乙两人用一条绳子水平向东拉同一条船,甲用力为300N, 乙用力为100N,则船受到的拉力为N, 若甲用力大小和方向不变,乙改为用原力大小不变水平向西拉,则船受到的拉力为N,方向向 。
-
11、洗手液瓶中的按压式吸液结构,如图所示.按压式瓶盖的工作原理和(选填“活塞式抽水机”**船闸”或“微小压强计”)的工作原理相同,洗手液能被“吸”上来是利用了 , 向下按压后松手时,液体从导液管通过进液阀门进入到储液筒,是因为瓶中气压(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储液筒中气压.
-
12、如图所示, 重12N的物体静止在水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4N, 则小球受到的浮力为 N, 方向为 ;继续增大小球浸入水中的深度,它受到的浮力(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
13、放在水平桌面上的物体,如图甲所示,一直受到水平向右的拉力F的作用, F 的大小随时间t的关系如图乙所示,物体的速度随时间的变化如图丙所示,则A、t=1s时,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为1N B、t=3s时,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为8N C、t=5s时,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为 4N D、t=7s时,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为6N
-
14、在“探究二力平衡条件”的实验中,将系于轻质小卡片两对角的细线分别斜跨过左右吸在黑板上的滑轮,在细线的两端挂上钩码,如图所示.此时作用在卡片上的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若要证明:“两个力平衡的必要条件之一是必须作用在同一直线上”,则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手扶卡片,在右侧加挂一个钩码,松手 B、手扶卡片,绕其中心在竖直平面旋转90°,松手 C、手扶卡片,使其竖直向下移动一些,松手 D、手扶卡片,将右侧滑轮竖直向下移动至与左侧滑轮在同一水平线上,松手
-
15、关于浮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只有浮在液体表面上的物体才受到浮力 B、只要下沉的物体就不会受到浮力 C、一切浸入液体中的物体(其下表面未与容器底紧密接触)都受到液体对它施加的浮力 D、浮力的方向总是垂直向上的
-
16、日常生活中,处处有物理.下列生活现象分析正确的是( )A、书包带做的很宽是为了减小压强 B、在高山上利用高压锅煮食物才容易煮熟,原因是压强越大,沸点越低 C、船闸是利用了大气压强让船通航 D、梓轩把笔攥在手上静止,如果他用更大的力攥着,笔受到的摩擦力变大
-
17、如图所示,梓萱推着小车在平直道路上匀速前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小车所受重力与水平面受到的压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B、梓萱对小车的推力和地面对小车的阻力是一对平衡力 C、梓萱对小车的推力和小车对梓萱的推力是一对平衡力 D、撤去推力后,小车最终停下来说明运动需要力来维持
-
18、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刘华强一刀把西瓜劈成两半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B、做托里拆利实验时必须把玻璃管竖直放置 C、马德堡半球实验可以说明大气压强的存在 D、活塞式抽水机的吸水扬程可以达到25m
-
19、下列说法中最接近实际情况的是A、托起一个鸡蛋的力大约为 0.5N B、人正常骑自行车的速度大约为 20m/s C、一名中学生的质量大约为 100kg D、普通居民楼每层楼的高度大约为8m
-
20、如图所示,圆柱形轻质薄底容器甲和正方体石块乙放置在水平地面上。容器甲的底面积为6×10-2m2 , 高为0.3m,盛有高度为0.2m的水;乙的质量为12kg,密度为1.5×103kg/m3.(已知水的密度ρ水=1.0×103kg/m3)求:(1)、容器甲中水的质量m水;(2)、正方体石块乙的体积V乙;(3)、现将正方体石块乙浸没在容器甲水中,请判断水是否从容器中溢出,若有水溢出,则求出溢出水的质量m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