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关于身边的一些物理量,下列描述最接近实际的是(  )
    A、一名普通中学生的重力约为50N B、一个鸡蛋的质量约为50g C、现在教室的温度约为45℃ D、一名中学生站立时对水平地面的压强约为1.1×103Pa
  • 2、如图甲所示,水平放置的长方体容器中水深16cm,用细线将沉在容器底的圆柱体物块竖直向上匀速提升。从物块刚刚离开容器底到拉出水面的过程中,拉力F与物块下表面到容器底的距离h的关系如图乙所示(细线的质量、体积及物块带走的水均忽略不计,ρ=1.0×103kg/m3 , g取10N/kg)。求:

    (1)、物块浸没在水中时受到的浮力;
    (2)、物块取出后,水对容器底的压强;
    (3)、容器中水的质量。
  • 3、某商场内设有自动售货机,方便购物者购买。它可通过手机扫码(闭合S1)或通过投币(闭合S2),启动电动机完成自动售货;在光线较暗时光控开关S3自动闭合,接通灯泡照明。图中电路设计符合要求的是(  )
    A、 B、 C、 D、
  • 4、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不变,灯泡L标有“12V,6W”字样,滑动变阻器R标有“20Ω     1A ”字样,电压表量程为“0~15V”。闭合开关S,调节滑动变阻器滑片P,当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的阻值为12Ω时,小灯泡恰好正常发光。

    (1)、求小灯泡正常发光时的电阻;
    (2)、求电源电压;
    (3)、用定值电阻R0替换灯泡L,且R0的阻值小于18Ω,在保证电路安全的情况下,调节滑动变阻器滑片P,发现电压表示数的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差为4V,求定值电阻R0的可能值。
  • 5、小明用标有“2.5V”字样的小灯泡做“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实验,设计了如图甲所示的电路图。

    (1)、闭合开关前,应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置于端;
    (2)、小明测得多组数据,并画出图乙所示的图像,由图像可知,小灯泡的额定功率为W;图像是一条曲线的原因是小灯泡的电阻随温度升高而
    (3)、受上述实验启发,为测量高温物体的温度,小明将图甲电路改装成一个简易的温度传感器。思路如下:将图甲中的小灯泡换成与灯丝同种材料的电阻丝,选择图中一个电表改装为温度显示仪。你建议他选哪个电表?请说明理由(从电表的示数随待测物体的温度变化关系进行阐述)。答:
  • 6、顺顺与利利同学在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时,作了如下猜想:

    A.可能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

    B.可能与压力的大小有关

    顺顺同学考虑到在实际操作中很难控制弹簧测力计和滑块一起做匀速直线运动,于是进行了改进:

    (1)、如图甲,在小桶内装入适量的沙子,使滑块恰好在水平木板上做匀速直线运动。通过测量沙子和小桶的总重力来得到滑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大小,此处用到的实验方法是法;
    (2)、如图乙,在滑块上加砝码,发现需要装入更多的沙子,滑块才能做匀速直线运动,比较甲乙两次实验,验证了猜想(选填“A”或“B”)是正确的;
    (3)、利利同学觉得用钩码代替小桶和沙子可以简化实验操作步骤,他这么做(选填“能”或“不能”)达到目的。
  • 7、五一假期,小红在骆马湖沙滩捡到一块小石头,回到学校,进行了如下测量:

    (1)、测量石块的质量,天平平衡后,砝码和游码位置如图甲所示,m=g;
    (2)、用量筒和适量的水,测量石块的体积,如图乙所示,石块密度ρ=g/cm3
    (3)、将石块放入量筒时有水溅出,则密度测量值偏
  • 8、如图(a),“陶甗(yǎn)”是辽宁省沈阳新乐遗址出土的古代蒸食器,请在简化图(b)中画出其所受重力G的示意图(O为重心)。

  • 9、如图甲所示,小明画出了学校饮水机电路示意图,有保温和加热两个工作档位。R1=1210Ω,加热档功率为840W。线圈内阻不计,Rt为热敏电阻,其阻值随温度的变化如表格所示,控制电路电源电压恒为3V,当电流达到0.02A时衔铁被吸下。

    t/℃

    30

    40

    50

    60

    70

    Rt

    220

    165

    130

    100

    83

    (1)、衔铁被吸下时,饮水机处于档位;
    (2)、设定最高水温为60℃,需要将滑动变阻器RP阻值调至Ω;
    (3)、根据图乙中电能表参数,饮水机若加热10min,保温30min,电能表指示灯闪烁次。
  • 10、近年来,通辽城乡许多街道都安装了太阳能LED灯,LED灯是用材料制成的,太阳能属于次能源。
  • 11、体育课上,小强和同学进行足球比赛,一记头球攻门十分精彩,表明了力可以改变物体的 , 同时他觉得头疼,说明力的作用是的。
  • 12、如图所示、小明同学设计了一种烟雾报警装置,R0的电阻为40Ω,R为光敏电阻,其阻值随激光的光照强度减弱而增大。当电路中电流小于或等于0.3A时,烟雾报警器报警。开关S闭合后,当电流为0.5A时,光敏电阻R的电功率为4W。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当R处的烟雾浓度逐渐减小时,电流表的示数变大 B、电源电压为24V C、当电压表的示数为12V时,烟雾报警器报警 D、当电路中电流为0.4A时,R消耗的电功率为4.8W
  • 13、以下关于电与磁的描述中,说法正确的是(  )

    A、图甲中多个大功率用电器同时使用容易引起火灾 B、图乙中开关、保险盒的连接符合安全用电原则 C、图丙可探究影响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力方向的因素 D、图丁中的装置可用来探究电动机的工作原理
  • 14、五一前夕,某学校举行了春季运动会,下列数据中你认为符合实际的是(  )
    A、男子立定跳远的成绩为6.8m B、女子跳绳的成绩为每分钟500个 C、男子100m的成绩为15.5s D、女子铅球的成绩为45m
  • 15、小桂同学在拟定《个人低碳行动指南》时,想起家里用增程式电动汽车取代了原来的燃油动力汽车,以响应国家号召,为绿色出行做贡献。经查阅资料,图甲和乙分别为增程式电动汽车的结构图和工作原理图。电动汽车在电池电量充足时,启动“纯电模式”,蓄电池通过点去系统的电动机,将电能转化为机械功,驱动转动装置,输出动力。当电动汽车在电池电量较低时,处于亏电状态,为保护电池寿命,将会强制保电,不再减少电量,此时启动“增程模式”。增程器通过燃烧燃油发电,给蓄电池充电。补充的电能再太阳通过电动机,驱动转动装置,输出动力。增程器也因此被网友称为“燃油充电宝”。小桂发现,蓄电池电池容量为40kW·h,电动汽车以“纯电模式”在平直路段进行测试,匀速行驶10km,受到的阻力为600N,蓄电池储存的能量从45%减少至40%。

    求:

    (1)、测试过程中电动汽车牵引力所做的功是多少焦耳?
    (2)、测试过程中电动汽车消耗的电能是多少千瓦时?
    (3)、当蓄电池的电量降至20%时,将启动“增程模式”工作,增程系统综合效率η1为40%。小桂的爸爸要从桂林市区,途径阳朔西街,然后送货到兴坪古镇,每天充满电后往返里程约200公里,请结合表中相关数据,计算出将燃油汽车换成动力相当的增程式电动汽车后(按30天)节省多少元?

    燃油汽车效率

    30%

    汽油的热值

    汽油的热值为3.6×107J/L

    汽油价格

    8.7元/L

    电费

    0.8元/kW•h

  • 16、如图甲是抛石机攻城比赛项目的装置,组委会对其动力来源物的重力有限定。某小组负责制作称量重力的工具,设计了如图乙的原理图,R0为定值电阻,R为压敏电阻,上方放置轻质绝缘托盘

    (1)、当压力F=2N时,R的阻值是多大?
    (2)、闭合开关S后,在托盘中放置重为2N的物体时,电流表示数为0.2A,放置重为4N的物体时,电流表示数为0.4A,定值电阻R0的阻值为多大?
    (3)、比赛过程中,组委会需要尽快从小学组比赛标准调整到中学组比赛标准,允许动力物体更重,请你设计一个增大称量范围的简要方案。(用简要文字、表达式、示意图进行说明即可)
  • 17、小桂同学利用图乙中的器材探究导体A、B中电流与两端电压的关系,其中电源电压可调。

    (1)、实验前如图甲所示,应先将电流表;按照图乙连接好电路,闭合开关,发现排除故障后,电流表没有示数,电压表的示数接近电源电压,原因可能是导体A发生 , 闭合开关,多次改变电源电压,并记录电压表与电流表的示数。
    (2)、换用导体B重复上述实验,根据实验数据绘制图像如图丙所示。分析图像发现,同一导体两端的电压与通过电流的比值是的。
    (3)、由图丙可知,RARB。在工程技术中常用不同颜色的环对电阻数值进行标记,两位数以内的阻值,可以根据对应的前两环的颜色来判断,例如图丙中导体A、B的阻值对应的色环及含义如图丁所示。若还需用到一个15Ω的电阻,应选用图戊中的(选填“d”“e”或“f”)。

    实验次数

    R/Ω

    15

    B

    A

    I/A

    0.2


    0.6

    (4)、小桂同学用上述器材研究导体中电流与电阻的关系,为了精确控制导体两端的电压,于是串联一个滑动变阻器进行实验。

    ①电路中接入15Ω的电阻,使电阻两端电压达到某一固定值,测出电流;

    ②将15Ω的电阻替换为B,使B两端电压达到上述固定值,此时电流为A;

    ③将电阻B替换为A,再次进行实验;

    ④分析表格数据可得:当导体两端电压一定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的电阻成

  • 18、小桂同学在学习伏安法测电阻时,设计了如图甲所示的电路。

    (1)、本实验的原理是 , 连接实物电路时,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应置于最端;
    (2)、移动滑片P至某位置,电压表示数为2.6V,电流表示数如图乙所示,对应电流值是A,则R的阻值为Ω。
    (3)、调节滑片P,多次测量电压及电流值,算出对应的电阻,求出电阻平均值,这样做的目的是
    (4)、小桂在实验中发现无论怎么调节滑动变阻器,电压表最多只能到达2.6V,这与两节干电池可提供3V电压的理论值不相符。请教老师后了解到旧干电池本身会有一定的电阻,如图丙所示,可将干电池等效为一个没有阻值的理想电池和定值电阻R串联。为测定干电池的阻值,他设计了如图丁所示的电路。已知滑动变阻器最大值为R0 , 请完成下列的实验步骤:

    ①只闭合开关S,断开开关S1 , 此时电压表测量(选填“电源”或“R0”)两端的电压值,记录示数为U;

    ②接着将滑片调至B端,闭合开关S和S1 , 记录电压表示数为U1

    (5)、干电池的阻值R的表达式:(用测量的物理量、已知量的符号表示)。
  • 19、
     
    (1)、如图1甲所示,在两只相同的烧杯里分别装入水和食用油,比较它们的吸热能力。

    ①在两只烧杯中分别装入初温和均相等的水和食用油;

    ②在两烧杯中放入规格相同的电加热器,目的是使水和食用油在相同时间内吸收的热量

    ③根据实验数据绘制出的温度与时间关系图像如图1乙所示,分析图像可知,若要使水和食用油升高到相同的温度,水吸收的热量食用油吸收的热量,说明的吸热能力更强。

    (2)、小林利用图2的甲、乙、丙三套完全相同的装置完成相关的热学实验,液体1和2的质量相同,燃料A和B的质量也相同。

    ①安装实验装置时,应按照(选填“自下而上”或“自上而下”)的顺序;

    ②为了比较不同燃料的热值,应选择两套装置。

  • 20、如图所示,学习小组正在探究动能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其中hA=hC>hB , mA=mB<mC

    (1)、要探究动能大小与物体质量的关系应该选两图;
    (2)、实验中让小球从斜面同一高度由静止开始滚下,目的是使小球到达水平面时具有相同的
    (3)、实验中通过比较木块被小球撞击后来判断小球具有动能的大小,若水平面绝对光滑,本实验(选填“能”或“不能”)达到探究目的。
    (4)、选择甲、乙两图实验,由sA>sB可得到的初步结论是:
上一页 599 600 601 602 603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