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2025年秋-鲁科版(五四制)(2024)物理八年级上册单元测试-第一章《机械运动》B卷
- 2025年秋-鲁科版(五四制)(2024)物理八年级上册单元测试-第一章《机械运动》A卷
- 2025年秋-鲁科版(五四制)(2024)物理八年级上册单元测试-序章《走进物理》B卷
- 2025年秋-鲁科版(五四制)(2024)物理八年级上册单元测试-序章《走进物理》A卷
- 2025年秋-教科版(2024)物理八年级上册单元测试-第一单元《走进室实验》B卷
- 2025年秋-教科版(2024)物理八年级上册单元测试-第一单元《走进实验室》A卷
- 2025年秋-人教版(2024) 物理八年级上册单元测试-第一单元《机械运动》B卷
- 2025年秋-人教版(2024)物理八年级上册单元测试-第一单元《机械运动》A卷
- 黑龙江省大庆市2025年中考物理真题
- 广东省东莞市光明中学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
-
1、如图所示的简单机械是由固定的斜面和滑轮组成的.若斜面的长L与斜面高h 的比值为2,整个机械的效率为80%,则使用该机械将重物沿斜面缓慢上拉的过程中,作用力 F 与重物所受重力G 的比值为。
-
2、如图所示的铁管,半径为R、重为G.现在铁管顶点A处作用一个水平拉力 F,使铁管恰好绕高度为h的转角C缓慢转动.现测得对应相同材料制成的不同高度的台阶,使铁管恰好绕高度为h的转角C 缓慢转动所需力的大小如表1所列.换用由不同摩擦因数的材料制成的不同高度的台阶,在A 点施加的水平拉力使恰好绕高度为h 的转角C 缓慢转动而不打滑,对应台阶的最大高度如表2所列.
表1
实验序号
1
2
3
4
5
台阶高度 h/m
0.05
0.15
0.25
0.35
0.45
水平拉力 F/N
80.06
142.37
230.28
269.41
转角对铁管的摩擦力 F1/N
80.06
188.98
269.41
转角对铁管的支持力 FN/N
500.00
表2
实验序号
6
7
8
9
10
铁管与转角处的摩擦因数μ
0.10
0.20
0.30
0.40
0.50
台阶高度h/m
0.02
0.08
0.17
0.28
0.40
水平拉力 F/N
50.00
100.00
150.00
200.00
250.00
转角对铁管的摩擦力 F1/N
____
____
____
____
____
铁管所受重力大小G/N
____
____
____
____
____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在表格的空白处填写正确的数据.(2)、在重700N的铁管顶点A处作用一个水平拉力,使铁管绕高为0.45m的台阶恰好缓慢转动,必须满足什么条件? -
3、长度为1m的均匀棒AB 通过细绳悬挂在光滑的竖直墙面上C点.细绳与AB 棒连接于D点,BD的长度为0.35m.不考虑棒的粗细,平衡时AB 棒与墙面之间的夹角 则细绳CD的长度约为( )A、1m B、0.8m C、0.6m D、0.4m
-
4、以下是与浮力相关的问题,请按题目要求回答.(1)、如图(a)所示,盛热水的茶杯中有一片茶叶,茶叶上附有两个大小均为 的球形气泡,此时茶叶恰好处于悬浮状态,则这片茶叶的重力至少为N.若在如图(a)所示的茶杯上盖紧盖子,会发现这片茶叶将.这是因为。(2)、在水面上浮着长为1.0m、截面积为 密度为ρ的直棒AB,在棒的一端A用绳连接,竖直地慢慢向上提起,如图(b)所示.下表记录了A点停在离水面x高度时,绳子拉力 F大小等部分数据.通过分析计算,求出直棒的密度、表格空白处的值,并在图(c)的坐标中画出F大小随A点距离水面高度x(x的取值范围在0.1~1.2m)的变化图线.
序号
1
2
3
4
5
6
sinθ
0
0.25
1.0
x/m
0
0.150
0.300
0.600
0.900
1.200
F/N
0
0.24
-
5、(多选)用竖直向上的外力 F作用在浸在水中的直棒AB 的A 端,棒的截面积处处相等,密度分布均匀,静止在如图所示的位置.此时A 端距离水面x,棒与水面的夹角为θ,棒浸在水中的长度为L,B端的深度为h.现由图示位置缓慢向上增大x直至棒的B 端刚好离开水面,在此过程中,下列关于F、L、θ、h大小变化的判断,正确的是 ( )A、F先不变后增大 B、L先增大后减小 C、θ先增大后不变 D、h先增大后减小
-
6、密度为 长a、高b、宽c分别为0.8m、0.6m、0.6m的匀质长方体,表面光滑,静止在水平面上,并被一个小木桩抵住,如图(a)所示.(1)、无风情况下,地面的支持力为多大?(2)、当有风与水平方向成45°角斜向上吹到长立方体的一个面上,如图(b)所示.风在长方体光滑侧面产生的压力为 F,则力 F要多大才能将长方体翘起?(3)、实验表明,风在光滑平面上会产生垂直于平面的压强,压强的大小与风速的平方成正比,与风和光滑平面的夹角正弦的平方成正比.现让风从长方体左上方吹来,风向与水平方向成θ角,如图(c)所示.当θ大于某个值时,无论风速多大,都不能使长方体翘起.请通过计算确定θ的值.
-
7、如图所示,杆OA 长为0.5m,O端用铰链铰于竖直墙面,杆中B处有一制动闸,OB为0.2m,闸厚d为0.04m,轮子C的半径R 为0.2m,闸与轮间动摩擦因数μ为0.5.在飞轮顺时针转动时,要对轮施加力矩(力×力臂)1000N·m才能使轮减速而制动,若杆与闸的重力不计,则在杆的A 端需加垂直于杆的力F 的大小为N.
-
8、如图所示是某“汤勺”示意图,由一细长柄AB 与一半球BC 构成,且AB 与半球相切,切点为 B.已知半球的半径为R,AB 柄的长度为L,L:R = 现用一细线系住A点,并将细线竖直悬挂,如果不计“汤勺”的质量,则“汤勺”内水的最大高度是( )A、 B、 C、 D、
-
9、将一根粗细均匀、质量为M的铁丝弯成直角,直角边边长之比AC:BC=m:n(m>n),将直角顶点C支撑起来,如图所示.当直角铁丝静止时,BC边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θ,则sinθ=;若在 B 点悬挂一物体,将使θ=45°,则该物体的质量为.
-
10、如图所示,两根长度相等的杆OA 与OB 在O点用螺母铰接在一起,两臂间的夹角可以改变,OA 是没有质量的轻杆,而OB 杆是有一定质量且质量均匀分布的重杆,初始时两杆间的夹角为90°,用一根细线悬挂端点A,两杆处于静止状态.然后将两杆间的夹角变为100°,两杆再次处于静止状态时O点相对于初始状态是(填“上升”“下降”或“位置不变”),为使金属杆的顶点 O(即两臂连接处)位置最高,金属杆两臂张开的角度应为.
-
11、古代护城河上安装的吊桥可以看作一个以O为支点的杠杆,如图所示.一个人通过定滑轮A用力将吊桥由图示位置缓慢拉至竖直位置的过程中(假设O、A在同一竖直线上),绳对吊桥的拉力F的大小( )A、始终减小 B、始终增大 C、先增大后减小 D、先减小后增大
-
12、如图所示,有一个半径为1m、重为300N、材质均匀的球,置于倾角为60°的斜面上,用一水平细绳拉住球,使球处于平衡状态,则此均匀球受到个力作用,水平绳的拉力大小为N.(sin60°=0.866,
-
13、有一根长为l的均匀细棒,一部分浸入密度为ρ0的液体中,浸入部分的长度为b;另一端搁在容器壁上,伸出器壁的长度为a,如图所示.细棒的密度ρ等于( )A、 B、 C、 D、
-
14、如图所示为一个贮水箱. AOB是以O为转轴的杠杆,AO呈水平状态,A、O两点间距离( B、O两点的水平距离 20cm,B、O两点的竖直距离 BC 和AQ是能承受40N拉力的链条. AQ 链条的Q 端连接一个不计重力,横截面积为 的塞子.当水箱中贮水的高度为40cm时,在C端施加竖直向下20N的拉力可以将塞子拉开.那么,为使塞子能被拉开而链条不被拉断,贮水箱内的最大贮水高度为多少?(g取10N/kg.)
-
15、如图所示的均匀细杆长为L,可以绕转轴A点在竖直平面内自由转动,在A点正上方距离L处固定一定滑轮,细绳通过定滑轮与细杆的另一端B相连,并将细杆从水平位置缓慢向上拉起.已知当细杆水平时,绳上的拉力为T1 , 当细杆与水平面的夹角为 时,绳上的拉力为 T2 , 则 是( )A、 B、2:1 C、 D、3:1
-
16、如图所示,粗细相同密度均匀的细棒做成“L”形,其中AC与CB垂直,AC长L,CB 长 , 整根细棒的重力是G,并放在固定的圆筒内,圆筒内侧面和底面均光滑,圆筒横截面的直径为L.平衡时细棒正好处于经过圆筒直径的竖直平面内.此时细棒对圆筒底面的压力大小为;细棒 B端对圆筒侧面的压力为.
-
17、如图所示,长1m的轻杆BO一端通过光滑铰链铰在竖直墙上,另一端装一轻小光滑滑轮,重力G=10N的物体通过摆线经滑轮系于墙上A点,平衡时OA 恰好水平.现将A 点沿着竖直墙向上缓慢移动少许,重新平衡后轻杆受到的压力恰好也为10N,该过程中,外力所做的功至少为(小数点后保留两位)( )A、0.86J B、1.59J C、2.07J D、2.93J
-
18、如图所示,密度均匀的细杆AB与轻杆BC用光滑铰链铰在B端,A、C两端也用光滑铰链铰于墙上,AB =BC,BC 杆水平,AB 杆与竖直方向成30°,此时AB 杆与BC 杆之间的作用力为 F1.若将两杆的位置互换,AB 杆与 BC 杆之间的作用力为F2 , 则 F1:F2为( )A、2:1 B、1:2 C、4:5 D、5:4
-
19、如图所示,三根长度均为L的轻绳分别连接于C、D两点,A、B两端悬挂在水平天花板上,相距2L.现在C点悬挂一个质量为m 的重物,为使CD 绳保持水平,在D 点应施加的最小作用力为 ( )A、mg B、 C、 D、
-
20、两个人共同搬一个50kg质量分布均匀的木箱上楼梯,如图所示.木箱长1.25m,高0.5m;楼梯和地面成45°,而且木箱与楼梯平行.如果两人手的用力方向都是竖直向上的,那么下面的人对木箱施加的力与上面的人对木箱施加的力的比值是( )A、 B、 C、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