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按要求完成以下作图
    (1)、请在图中画出使轻质杠杆 OA 在图示位置保待平衡的最小力 F 的示意图。

    (2)、如图所示,要用一根绳子和两个滑轮提起物体,画出最省力的绕绳方式。

  • 2、 我国家庭电路的电压为V,手电筒中的电流约为 200 , 给手机充电的过程,主要是将电能转化为了能。
  • 3、如图所示,完全相同的圆柱形容器中,装有不同的两种液体甲、乙,在两容器中,距离同一高度分别有 A、B 两点。若两种液体的质量相等,则 A、B 两点的压强关系是 PAPB;若 A、B 两点的压强相等,则两种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强关系是P 甲        P 乙(均选填“>”、“=”或“<”)。

  • 4、如图所示,在倒置的透明漏斗里放置一个乒乓球,用手指托住乒乓球,松手后,乒乓球受重力作用将下落;若向倒置的漏斗用力吹气再松手时,乒乓球不但没有被吹下去,反而被“吸”住了。这是因为乒乓球上方空气的流速 (填“大于”、“小于” 或“等于”)其下方空气的流速,依据流速越大的位置压强越的原理,乒乓球受压强差的作用而不下落。

  • 5、如图所示,已知动滑轮的重力为2N,不计摩擦和绳重,当竖直向上的力 F=20N 时,恰能使重物 G 匀速上升,则重物 G=N,重物 G 上升10cm,F 向上移动cm。

  • 6、 如图,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

    A、S1、S2 都闭合时,L1、L2、L3并联 B、S1、S2 都断开时,L1、L2、L3串联 C、S1 断开,S2  闭合时,L2、L3 并联后再与 L1 串联 D、S1 闭合,S2  断开时,对L1、L2形成短路
  • 7、 如图是一个电吹风的简化电路,A 是吹风机(电动机),B 是电热丝,则错误的是(        )

    A、若只闭合开关S1,吹出的是冷风 B、若只闭合开关S 2 ,吹出的是热风 C、若开关S1、S2 都断开,不吹风 D、若开关S1、S 2 都闭合,吹热风
  • 8、如图所示,烧杯的底面积是 200 cm2 , 里面装有一定量的水(图甲)。用弹簧测力计吊着未知金属体,先将金属体浸没在水中(图乙),水位升高到 B 处,示数是 17 N,再将金属体缓慢提出,使水位下降到 AB 的中点 C 处,示数是 22 N(不计金属体带出的水)。下列选项中错误的是(        )

    A、金属体的质量是 2.7 kg B、金属体的体积是 500 cm3 C、金属体浸没时受到的浮力是 10 N D、从甲到乙,烧杯对地面的压强增大了 500 Pa
  • 9、如图所示,A、B、C 三个容器的底面积相同,分别装有硫酸、水、酒精(ρ硫酸> ρ>ρ酒精),已知三个容器底面受到的压力相等,请判断三种液体的质量大小( )

    A、硫酸质量最大 B、水的质量最大 C、酒精质量最大 D、三者质量关系不能确定
  • 10、大气压与生产、生活、科研紧密相连,下面几个选项中,分析正确的是( )
    A、做托里拆利实验时,若有空气进入管内,则测出的大气压值比实际值大 B、用吸管从瓶中吸取饮料,是利用了大气压 C、用高压锅煮食物容易煮熟,原因是大气压强越大沸点越低 D、用吸盘能将玻璃板提起是分子引力的作用
  • 11、用弹簧测力计沿水平方向两次拉着同一物体在同一水平面上运动,两次运动的 s-t 图象如图所示。其对应的弹簧测力计示数分别为 F1、F2 , 拉力做功的功率分别为 P1、P2 , 则它们的关系正确的是(        )

    A、F1>F2        P1>P2 B、F1=F2        P1<P2 C、F1=F2        P1>P2 D、F1<F2        P1<P2
  • 12、如图所示是禁止吸烟的标志,“吸烟有害健康”。小聪闻到烟味,就对爸爸说:“你一吸烟,我和妈妈都跟着被动吸烟。”小聪这样说的科学依据是(        ) 

    A、一切物体都是由分子组成的 B、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 C、分子之间存在相互作用力 D、有的分子之间只有引力,有的分子之间只有斥力
  • 13、 下列数据最接近实际情况的是(        )
    A、拿起一个鸡蛋的力大约 5N NN B、一个中学生对水平地面的压力约为 500N C、一个中学生正常步行的速度约为 3m/s D、珠穆朗玛峰上的大气压为1标准大气压
  • 14、如图甲所示, 底面积为400 cm2的轻质薄壁柱形容器放置在水平桌面上,密度为1.5×103kgm3的长方体A放置于体积为1000cm2为正方体B上, A、B浸没在水中且正方B通过不可伸长的细线与容器底部相连。打开阀门K匀速放水,细线对B的拉力F与容器中水的深度h的关系如图乙所示,求:

    (1)、初始时刻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
    (2)、正方体B的重力;
    (3)、当水面下降到23cm 时关闭阀门K, 将A从B上取下放入水中并剪断细线,待A、B静止时,剪断细线前后B克服重力做的功。
  • 15、小中对家里的太阳能热水器进行研究,测得上午某一时刻水箱中水的温度为25℃,经过一段时间的太阳照射后,水箱中的水温达到45℃, 已知该热水器水箱的容积为100L且装满水。求:
    (1)、该过程中水吸收的热量: [c=4.2×103J/(kg℃)]
    (2)、若用燃气灶加热相同质量的水升高相同的温度,需消耗多少体积的燃气?(燃气灶的效率为80%,燃气的热值为4.2×107J/m3)
    (3)、若该地区太阳辐射到地面单位面积上的功率为P=2×103W/m2 , 小中家的太阳能热水器的集热面积为S=2m2 ,  热转化效率n=42%(即将太阳能的42%转化为水的内能)。求太阳光照射的时间t。
  • 16、一辆小轿车在平直的公路上,10 min 匀速行驶了 6km, 此时轿车发动机的输出功率为30kW, 求:
    (1)、小轿车匀速行驶时候的速度:
    (2)、小轿车匀速行驶时候受到的阻力。
  • 17、小江和小巴通过实验探究“阿基米德原理”,选用的实验器材有:铁架台、弹簧测力计、小桶、石块、溢水杯、细线、小烧杯、电子秤、水等,具体实验操作如下:

    A 弹簧测力计固定于铁架台上,将石块挂于弹簧测力计下,读出弹簧测力计示数F1

    B.将石块挂于小桶下方,将小桶挂于弹簧测力计下,读出弹簧测力计示数F2

    C.在B步骤的基础上,将石块浸没在 的溢水杯中,用小烧杯收集溢出的水,读出弹簧测力计示数F3

    D. 再将小烧杯中的水全部倒入小桶中,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4.

    (1)、上述步骤中没有必要的是步骤.
    (2)、根据以上操作,石块受到的浮力大小F=.
    (3)、由D步骤可知,石块排开水的重力G=
    (4)、实验中若测得FG(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则阿基米德原理得到验证。
    (5)、完成探究后,小江还想测量石块的密度,但发现弹簧测力计已经损坏,于是他选用了如图所示器材进行实验:

    a.将空桶置于装满水的溢水杯中使其漂浮, 如图甲所示:

    b.将石块用细线系住缓慢浸没水中,测出溢出水的体积V1, 如图乙所示;

    c. 取出石块放入空桶,空桶仍漂浮在水面,测得溢出水的总体积V2, 如图内所示。则:

    ①被测石块的质量为(用题目中所给字母表示,其中水的密度为ρ):

    3 被测石块的密度为(用题目中所给字母表示,其中水的密度为ρ):

    ③小江发现在步骤c中,由于石块表面沾有水,直接放入空桶中可能会导致测量的密度有偏差。你认为小江的想法对吗?测出的石块密度将(选填“偏大”、“偏小”取“不变”)。

  • 18、某探小组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影响液体内部压强大小的因素。

    (1)、U形管压强计是通过观察U形管中来显示橡皮膜所受压强大小,这种探究方法叫做.
    (2)、实验前检查压强计的气密性时,小沙发现不论怎样按压橡皮膜,U形管两边液柱始终相平,表明其气密性(选填"好”、“不好”或"无法判断"),
    (3)、重新调整后,小沙将压强计的橡皮膜朝上凌入水中某一深度,此时压强计显示的是橡皮膜 (选填"上方"、"下方"或“各个方向")的水对它的压强:
    (4)、比较乙、丙两次实验可知:同种液体中,液体内部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
    (5)、比较丙、丁两次实验可知:液体压强还与有关。
    (6)、某次实验时,小沙发现U形管两侧液柱高度差较小,其原因是:.为使实验现象更明显,以下操作可行的是.
    A.向U形管中加水;
    B.用内径更细的U形管;
    C.烧杯中换密度更大的液体。
  • 19、 如图甲所示为小渝和小庆探究水沸腾时的特点的实验装置。

    (1)、实验器材安装过程中,应先调整固定 (选填"A"或"B")的位置:
    (2)、小渝认真观察并记录了水沸腾前和沸腾时的气泡变化情况,如图乙所示, 其中(选“a*或"b")是水沸腾前的气泡变化的情况:
    (3)、当水温升到90℃时,小庆每隔 1min 记录一次水的温度,并将实验数据绘制成了如图丙所示的图像,由图像可知,本次实验水沸腾时的温度为℃,当地的气压可能(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标准大气压;
    (4)、拿掉酒精灯后,细心的小渝发现水未立即停止沸腾,试分析其原因
    (5)、实验完成后,小庆又利用实验装置进行了如图22丁所示的实验,用D容器中的水对试管C中的液体进行加热,发现D容器中的水沸腾时,试管C中的液体没有沸腾,如果C、D容器中水和液体的沸点分别为fe、,则和可能的关系是____。
    A、. tC=tD B、tC<tD C、tC>tD D、tC=tD或tC>tD
  • 20、 
    (1)、如图所示,请在图中画出动力F1的力臂。

    (2)、如图所示,重力为 2N的小球静止在水中,请在图中画出小球所受的浮力

上一页 1954 1955 1956 1957 1958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