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检查视力的时候,视力表放在被测者头部的后上方,被测者识别对面墙上镜子里的像(如图所示)。视力表在镜中的像与被测者相距(  )

    A、5m B、4.6m C、2.5m D、2.1m
  • 2、研究机械运动时关于参照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只能选择地面作为参照物 B、只能选择地面上运动的物体作为参照物 C、只能选择地面或固定在地面上不动的物体作为参照物 D、参照物可以任意选择,但对于同一物体,选择不同的参照物,其运动情况一般不同
  • 3、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市区内某些路段“禁鸣喇叭”,这是在声音传播的过程中减弱噪声 B、地震发生时水塘内的鱼恐慌极了,争着跳离水面,说明水能传播地震波 C、会堂、剧院的四壁和屋顶都做的凹凸不平能增强声音的响度 D、当我们向开水瓶内倒开水时,能从瓶内发出声音的音色判断水是否快灌满
  • 4、下列关于错误和误差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错误和误差都是可以避免的 B、错误和误差都不可以避免 C、多次实验就可以避免误差 D、误差是不能避免的,只能尽量减小
  • 5、关于声音,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我们能区分出小提琴和二胡的声音,是因为它们发出声音的音调不同 B、我们无法听到蝴蝶飞过的声音,是因为它发出声音的响度太小 C、发出较强声音的喇叭能使它前面的烛焰“跳舞”,说明声波能传递能量 D、歌唱演员引吭高歌,其中的“高”是指音调高
  • 6、关于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运动相同的路程,所用时间少的物体的速度一定大 B、物体运动得快,它的速度大 C、物体运动的路程长,它的速度大 D、单位时间内物体运动的路程越长,它的速度越大
  • 7、如图所示是从平面镜中看到的一钟表面的像,此时的实际时刻是(  )

    A、1点45分 B、2点50分 C、3点10分 D、10点15分
  • 8、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不振动也可能发出声音 B、用超声波可以探测鱼群,说明声能传递信息 C、美妙动听的歌声一定是乐音 D、“公共场合不要大声喧哗”是要求人们在公共场合说话音调放低些
  • 9、2012年国际田联110m栏比赛中,刘翔以12秒97破赛会记录夺得冠军.如图所示是刘翔在跨栏时的情景,若说赛场的主席台是运动的,所选的参照物是( )

    A、刘翔 B、看台上坐着的观众 C、地面 D、刘翔前方立着的栏
  • 10、下列数据最接近实际的是(  )
    A、物理课本的长度约为26cm B、正常人脉搏跳动的次数约为每秒钟70次 C、人正常步行的平均速度为10km/h D、标准乒乓球案子宽大约2m
  • 11、小红四次测量八年级物理课本上册的厚度分0.60cm,0.61cm,0.60cm,0.62cm, 则课本厚度可记为(  )
    A、0.6075cm B、0.61cm C、0.608cm D、0.6cm
  • 12、小明用鼓做实验,在鼓面上撒一些纸屑,用不同的力敲击鼓面,这可以研究(  )

    A、音色与用力大小的关系 B、音调与振幅的关系 C、音调与用力大小的关系 D、振动发声以及响度与振幅的关系
  • 13、如图所示,是某物体做直线运动时的路程随时间变化的图像。

    (1)请根据图像描述OA段、AB段和BC段的运动情况;

    (2)求OA段、AB段和BC段物体运动的速度。

  • 14、如图所示的电动自行车,它可以电动骑行,亦可以脚踏骑行。制造自行车车架有各种不同的新材料,部分材料的技术指标如下表所示:

    材料技术指标

    锰钢

    铝合金

    钛合金

    碳纤维

    性能(强度)

    较弱

    较强

    密度kg/m3

    7.9×103

    3.0×103

    4.5×103

    1.6×103

    (1)若让你设计制造强度高并且轻便的电动自行车你选择表中的哪种材料?为什么?

    (2)若车架的体积为5×103m3 , 则车架的质量是多少kg?

    (3)使用碳纤维制造的该自行车车架比用锰钢制造的自行车车架减少了多少质量?

  • 15、一块碑石体积为30m3 , 为了计算它的质量,取一小块作为这块碑石样品,测出它的质量为140g,用量筒装入100mL的水,然后将这块岩石样品完全浸没水中,此时,水面升高到150mL,求:

    (1)计算这块碑石的密度;

    (2)计算这块碑石的质量.

  • 16、一小球在光滑水平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10s内通过的路程为100m,问:

    (1)小球前6秒的速度?

    (2)小球前6内通过的路程?

    (3)通过80m所用的时间?

  • 17、小英同学在实验室里测某种小矿石的密度,选用天平、量筒、小矿石、细线、烧杯和水,进行了如下的实验操作:

    (1)首先把天平放在水平的桌面上,然后将游码移至称量标尺左端的零刻度线,若发现指针的偏转情况(如下图甲)所示,应将天平的平衡螺母向调(选填“右”或“左”),直至指针对准分度标尺的中央刻度线;

    (2)用已调节好的天平测量小矿石的质量,当天平平衡时,右盘中砝码的质量和游码的位置如上图(乙)所示,小矿石的质量m=g;用量筒测量小矿石的体积如上图(丙)所示,小矿石的体积V=cm3;小矿石的密度ρ=kg/m3

    (3)实验中,由于小英同学不小心把量筒打碎了,但实验室里已没有量筒了,她想再测另一块不规则小石块的密度,老师就给她增加了一个烧杯,她采用如下图所示的实验方法:

    ①先用天平测量小石块的质量,天平平衡时,右盘中的砝码和标尺上的游码如图丁所示。

    ②如图戊所示,往烧杯中加入适量的水,把小石块浸没,在水面到达的位置做上标记;

    ③取出小石块,测得烧杯和水的总质量为122g;

    ④往烧杯中加水,直到 , 再测出此时烧杯和水的总质量为142g;

    ⑤先计算出小石块的体积,再用密度公式计算出小石块的密度为g/cm3

    ⑥采用这种方法测出的小石块密度比真实值。(选填“偏大”、“偏小”)

  • 18、如图所示为小红同学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她将一块玻璃板竖直架在白纸上面,再取两根完全相同的蜡烛A和B分别竖直立于玻璃板两侧的白纸上,点燃玻璃板前的蜡烛A,进行观察和调整。此实验可研究:①像与物到平面镜距离的关系;②像与物大小的关系;③平面镜成的是虚像还是实像。

    (1)在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做此实验时,应选择的玻璃板(选填“厚”或“薄”);

    (2)实验时小红应在玻璃板的侧观察(选填“左”或“右”);

    (3)用两根的蜡烛是为了比较(选填“①”、“②”或“③”);

    (4)在利用蜡烛B确定出蜡烛A所成像的位置后,移去蜡烛B,并在其所在位置上放一光屏,则光屏上(选填“能”或“不能”)接收到蜡烛A的像,说明平面镜成像;

    (5)为了将三个实验目的都能探究到,此实验还需补充的实验器材是

  • 19、如图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在镜前放一燃着的蜡烛,移动光屏并找到清晰的像。然后将蜡烛远离透镜,调节光屏再次找到清晰的像,比较两次所成的像:像距 , 像(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 20、如图所示,为探究小车从斜面下滑过程速度的变化实验,图中停表每小格为1s,小车通过全程s和下半段s2的平均速度分别为m/s、m/s。

上一页 1913 1914 1915 1916 1917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