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如图所示,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的示意图中,当滑片P向右滑动时,连入电路的电阻变大的是(       )
    A、 B、 C、 D、
  • 2、如图所示,用自制的水平器检查一个水泥平台是否水平,当把它东西方向放置,人从南向北看时,发现重垂线偏在中线的右侧,这是因为(       )

    A、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水泥平台东高西低 B、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水泥平台东低西高 C、重力的方向垂直向下,水泥平台东高西低 D、重力的方向垂直向下,水泥平台东低西高
  • 3、我国现代农业已进入信息化和数字化时代,农用机械已经能通过北斗导航系统精准作业。如图所示,水平匀速飞行的无人机正在喷洒农药,在此过程中(  )

    A、它的动能不变,重力势能减小,机械能减小 B、它的动能不变,重力势能不变,机械能不变 C、它的动能减小,重力势能不变,机械能减小 D、它的动能减小,重力势能减小,机械能减小
  • 4、2010年4月,福厦高速铁路的开通促进了海西的建设和发展。福州到厦门铁路全程约276km,下表为列车运行时刻表。问:

    动车组D6215

    站名

    动车组D6216

    8:22

    福州

    --

    11:55

     

    福州南

    39

    11:38

     

    泉州

    56

    10:54

    9:52

    --

    厦门

    10:18

    (1)D6215动车组从福州直达厦门的平均速度是多少?

    (2)D6216动车组以160km/h的平均速度行驶,求厦门到达福州南的路程?

  • 5、小明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的活动中所选用的器材和活动过程。

    (1)为便于观察,该实验最好在环境进行(选填“较明亮”或“较黑暗”)此外,采用透明玻璃板代替平面镜,其目的是

    (2)选择蜡烛A和B的要求是:;这样做的目的是

    (3)实验中刻度尺的作用:

    (4)小组的同学经过多次实验,这样做的目的是:

    (5)如果在如图蜡烛像的位置上放一张白纸板做屏幕,则白纸板上将(填写“有”或“没有”)蜡烛的像,所成的像是像;

    (6)如果将蜡烛向靠近镜面的方向移动,那么像的大小将(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7)在寻找蜡烛像的位置时,无论怎样调节后面的蜡烛,都不能与蜡烛的像重合,请你推测可能的原因是:

    (8)在寻找蜡烛的像的时候,在玻璃板后找到两个像,原因是:

    (9)小明同学站在穿衣镜前1 m处,他在镜中的像到镜的距离为m,他向穿衣镜靠近时,他在镜中的像大小(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10)画出PQ在平面镜MN中成的像

  • 6、在探究光的反射定律实验中,如图甲,平面镜M平放在平板上,E、F是两个粘起来的硬纸板,可绕垂直于镜面的接缝ON转动。

    (1)如图乙,把硬纸板F向前或向后折(选填“能”或“不能”)看到反射光线,说明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及法线ON在

    (2)如果让光线逆着OB的方向射向镜面,会发现反射光线沿着OA方向射出,这表明

    (3)为了探究反射角与入射角的大小关系,在图甲中应进行的操作是:多次改变角度,观察并记录的大小;

    (4)为了看清楚纸板上的光路,纸板材质应是(选填“粗糙的”或“光滑的”)。

  • 7、古诗中有“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壮美诗句,诗人观察到的落日并非太阳的实际位置,而是光线经过不均匀大气时传播方向(选填“发生改变”或“不发生改变”)而成的像,太阳实际在图中位置(选填“甲”或“乙”)。

  • 8、“震耳欲聋”反映了声音的 , “掩耳盗铃”是在处减弱噪声的。
  • 9、如图是用刻度尺测木块长度的情形,使用的刻度尺分度值是mm,所测木块的长度为cm。

  • 10、如图所示,将一把钢尺紧按在桌面上,一端伸出桌面适当的长度,拨动钢尺,就可听到由于钢尺发出的声音。逐渐增加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钢尺发出声音的(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将改变。

  • 11、我们很容易辨别出爸爸发出的声音,这主要是爸爸声音的不同(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古代行军宿营时,士兵枕着牛皮制的箭筒睡在地上,能及早听到敌人的马蹄声,是因为大地传声比空气(选填“快”或“慢”)。
  • 12、15℃时声音在空气中传播速度为m/s,回声到达人耳比原声晚以上,人耳才能把回声和原声分开,要能区别自己的喊声和回声,你至少要离峭壁米。
  • 13、1984年4月8日,我国成功发射了第一颗地球同步通讯卫星,以地球为参照物,卫星是的;如果以太阳为参照物,则卫星是的.
  • 14、树在水中的倒“影”和立竿见“影”,从他们的物理成因看原理是不同的。前者是由于光的引起的,后者是由于光的引起的。
  • 15、平行光线射到粗糙的黑板上,反射光线射向四面八方,这是反射。有的黑板“反光”,因而坐在某一位置的同学看不清上面写的粉笔字,这是因为发生了的缘故。
  • 16、一束光从空气斜射到某液面上发生反射和折射,入射光线与液面成30°角(如图),则反射角的大小为 , 并在如图中画出反射光线的大致传播方向

  • 17、同学们在学习光现象过程中有许多说法,我们从中选出正确的说法:(  )
    A、光年是一个非常大的时间单位 B、“坐井观天,所见甚小”隐含了光的直线传播原理 C、平静湖面上的“倒影”,说明平面镜成像的规律不成立 D、通过平面镜观察自己的头发,看到的是头发的虚像
  • 18、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振动停止,声音即刻停止 B、在月球上人们要靠电子设备进行交谈 C、在教室周围植树,是属于在传播过程中减小噪声 D、我们不用回头也能听出背后叫我们的人是谁,是利用了声音的特性——音色
  • 19、关于声波的说法正确的(  )
    A、固体、液体中也有声波存在 B、随着音叉的不断振动,在空气中形成了疏密相间的波动,并向远处传播 C、声波除了能使人耳的鼓膜振动,让人们觉到声音外,它还能使其他物体振动 D、声波也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 2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光在介质中总是沿直线传播 B、光的传播速度是3×105km/s C、光在水中的传播速度小于空气中的传播速度 D、光的传播速度是3×108km/s
上一页 1912 1913 1914 1915 1916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