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2025年中考物理真题
- 湖南省邵阳市武冈实验中学2025-2026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物理期中测试
- 江苏省初中物理中考真题专项复习-电磁学:电能和电功率
- 江苏省初中物理中考真题专项复习-电磁学:电路和欧姆定律
- 江苏省初中物理中考真题专项复习-电磁学:电磁相互作用
- 江苏省初中物理中考真题专项复习-电磁学:电荷、电磁波
- 广东省东莞外国语学校2025-2026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物理试卷
- 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宏扬学校2025-2026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0月月考物理试题
- 湖南省长沙市华益中学2025-2026学年上学期八年级第一次月考物理试卷
- 广东省珠海市文园中学2025-2026学年八年级上学期国庆节学情反馈物理试题
-
1、如图所示如图是小明过斑马线的示意图,马路宽 , 他匀速过完马路需10s。当小明匀速过马路时,在小明的右侧有甲、乙两辆规格相同的车驶来,车宽 , 车长。甲、乙两车车头相距75m,车速均为20m/s。甲车全程贴着马路中线前行。甲车在距离斑马线右端50m处发现了小明刚开始过斑马线,经过0.5s后甲车司机开始减速,让小明先行,减速过程中通过的路程为30m,减速时间为4s,减速后做匀速直线运动。甲车刚好没撞到小明。乙车司机在看见甲车刹举灯亮后,经过0.5s后也开始减速,减速过程通过的路程为35m,减速时间为3s,减速后做匀速直线运动,在小明过完马路1s后乙单车头到达斑马线处。求:
(1)、小明过马路的平均速度是多少;(2)、乙车减速后的速度;(3)、甲车头到达斑马线时,乙车头到斑马线的距离。 -
2、学校要开运动会,几个同学讨论怎样才能将铅球掷得更远。陈平说:“掷出点越高,掷得越远”。王力说:“掷出速度越大,掷得越远”。李明说:“我们还是通过实验来探究吧”。
大家经过讨论,提出了以下猜想:
猜想1:铅球掷得远近,可能与掷出铅球点的高度有关;
猜想2:铅球掷得远近,可能与掷出铅球时的速度有关;
猜想3:铅球掷得远近,可能与掷出铅球的角度(投掷方向与水平方向的夹角)有关;
为了检验上述猜想是否正确,他们制作了一个小球弹射器,它能使小球以不同的速度大小和方向射出,弹射方向对水平方向的仰角可由固定在铁架台上的量角器读出,他们通过7次实验得到如表中的实验数据(“射出距离”指水平距离)。
实验序号
射出点高度h(m)
射出速度v(m/s)
射出仰角
射出距离(m)
1
0.5
5
30°
2.9
2
0.5
10
30°
9.6
3
0.5
10
45°
10.7
4
1.0
10
45°
11.1
5
1.5
10
45°
11.5
6
0.5
10
60°
9.1
7
0.5
15
30°
20.7
请你根据上述所收集的信息和相关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1)、为了验证猜想2,应选用序号(三组)的实验数据,因为;(2)、选用2、3、6组数据进行比较,是为了验证铅球掷的远近与有关;(3)、通过上述实验,你认为怎样才能将铅球掷的更远?。 -
3、甲、乙两人相距18m,同时沿同一直线开始做匀速运动,其中甲的s-t图像如图所示。若两人运动了30s后相遇,则乙的速度可能是( )
A、1m/s B、0.6m/s C、2.2m/s D、1.6m/s -
4、甲、乙、丙三辆汽车园时在一条东西方向的大街上行驶,甲车上的人看到丙车相对于甲车向西运动,乙车上的人看到甲,丙两车相对乙车向东运动,而丙车上的人则看到路边树木向西运动,下列关于这三辆车行驶的方向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甲车必向西行驶 B、乙不可能向东行驶 C、丙车可能向西行驶 D、三辆车行驶的方向可能是相同的
-
5、一个做直线运动的物体,如果它在每1min内通过的路程相等,那么这个物体所做的运动( )A、一定是匀速直线运动 B、一定是变速直线运动 C、可能是匀速直线运动,可能是变速直线运动 D、既不是匀速直线运动,也不是变速直线运动
-
6、如图所示是“速度的测量”的实验装置,实验时让小车从斜面的A点由静止滑下,分别测出小车到达B点和C点的时间,即可求出不同路段小车的速度。
(1)、实验原理是;(2)、实验时,为了使小车在斜面上运动的时间长些,应(选填“增大”或“减小”)斜面的倾斜角度;(3)、小车在AC段的平均速度m/s;(4)、如果不小心让小车过了A点才开始计时,则所测AC段的平均速度会(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变”);(5)、小车在斜面上运动情况最接近下列的哪个图像______。A、
B、
C、
D、
-
7、如图所示,小丽用小锤敲击音叉,让发声的音叉接触竖直悬挂的乒乓球。
(1)、实验时,小丽既能听到音叉发出的声音,又能观察到乒乓球多次弹开。通过实验可初步得出:声音是由物体产生的。(2)、乒乓球在实验中起到的作用是 , 这种思维方法叫做(选填“控制变量法”或“转换法”)。(3)、如果小丽用手握住正在发声的音叉,(选填“能”或“不能”)听到声音。 -
8、K279 次列车由北京开往十堰,从北京到十堰铁路 923km,此次列车的运行时刻表如下,中途 K279 次列车以 36km/h 的速度穿越长度为 1600m 的一个隧道,列车全部通过隧道的时间是 170s,请你计算:
车次
到、发站时间
北京
郑州
襄阳
十堰
K279
到站时间
——
19∶09
3∶42
6∶10
发车时间
9∶52
19∶33
3∶58
——
(1)这列火车由北京到达十堰的平均速度(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2)这列火车的长度。
-
9、如图所示,接通电源,此时能听到电铃发出的声音。现用抽气设备逐渐抽出其中的空气,听到的声音会逐渐(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甚至最后听不到声音。这个实验说明了声音的传播需要。

-
10、甲、乙、丙三辆小车同时、同地从东向西运动,如图所示,10s后甲、乙两车相距m;以丙车为参照物,车是静止的。

-
11、声音(选填“需要”、“不需要”)介质传播出去。甲同学把耳朵贴在钢管的一端,乙同学在钢管的另一端敲一下这个管子,如果甲同学听到了两下响声。那么,第一下响声是通过传过来。
-
12、如图是一小球从A点沿直线运动到F点的频闪照片,若频闪照相机每隔0.2s闪拍一次。分析照片可知:小球从A点到F点共运动了cm的路程,小球从A点到 E点的平均速度为m/s。

-
13、湄洲湾跨海大桥是我国第一座跨海高铁桥,大桥全长 , 试运行时高铁通过海湾只需147s,则高铁的速度为;高铁上的测试员看到主桥在逐渐靠近,是以为参照物来判断的。
-
14、小明同学对同一物体的长度进行五次精确测量,记录如下:25.1mm,25.2mm,27.3mm,25.3mm,25.3mm。根据记录分析,该刻度尺的分度值是根据以上测量记录,这一物体的长度应记作mm。
-
15、图中物体的长度是cm;机械停表的读数为s。

-
16、完成下列单位换算:
①70nm=m;
②10m/s=km/h。
-
17、M、N两小车从同一地点同时朝同一方向做直线运动,M车运动的图象如图甲所示,N车运动的图象如图乙所示,则对甲乙两车运动过程的分析,正确的是( )
A、0~2s,M车速度小于N车速度 B、2~4s,M车速度等于N车速度 C、N车在0~2s内的速度小于在4~6s内的速度 D、0~6s,M车通过的路程大于N车通过的路程 -
18、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时,下列要求中错误的是( )A、测量时,刻度尺不能歪斜 B、测量时必须从刻度尺的“0”刻度线量起 C、读数时,视线应垂直于刻度尺的尺面 D、记录测量结果时,必须在数字后注明单位
-
19、关于声音的产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只要物体振动,我们就能听到声音 B、正在发声的物体一定在振动 C、有时物体不振动,也能发出声音 D、物体的振动停止后,还会发出响度逐渐减弱的声音
-
20、甲、乙是两个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若甲、乙通过的路程之比为2∶5 ,所用的时间之比是1∶2 ,则甲、乙的速度之比是A、3∶2 B、3∶1 C、3∶4 D、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