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超声波是一种频率高于 赫兹的声波,它的方向性好,穿透能力强,易于获得较  集中的声能,在水中传播距离远,可用于传递信息或能量。测距、测速、B 超检查等是利用超声 波传递  :清洗、焊接、碎石、钢铁钻孔、杀菌消毒等是利用超声波传递 .

  • 2、 如图所示是人和一些动物的发声和听觉的频率范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人的听觉频率范围是85~1100 Hz B、大象发出16Hz的声音时,人类听不见但大象能听见 C、小狗听不见家里人的悄悄话,是因为悄悄话的频率太低 D、大象和狗的发声频率无重叠区,所以狗叫声大象永远听不见
  • 3、关于声现象知识的学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图甲是敲击音叉后,将音叉轻轻地接触脸颊,这能探究声音传播的条件 B、图乙是电影院墙壁的一部分,其中的小孔可以增强回声 C、图丙是示波器上某声音的波形,从物理学角度看,它属于乐音 D、图丁是用超声测位仪测量海的深度,这利用了声可以传递能量
  • 4、下列所估测的数据,最接近实际的是(    )
    A、初中生100m短跑成绩约为10s B、正常人心脏跳动1次时间约为0.1s C、初中生步行的速度约为1.1m/s D、一块橡皮从课桌掉到地上时间约为4s
  • 5、2018年4月,中国建材集团制造出一种“超薄玻璃”这种玻璃只比一张纸略厚一点,而且很 结实,轿车撞不碎,中国制造又一次刷新了世界纪录。这种“超薄玻璃”的厚度是(     )
    A、0.12dm B、0.12cm C、0.12mm D、0.12nm
  • 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单摆

    用一根长度不变、质量可忽略不计的细线悬挂一个小球,在重力作用下从一定的高度在竖直平面内做周期运动,就成为单摆。如图甲所示,小球在AB之间来回摆动,从绳的上端到小球球心的距离叫摆长,用L表示,单位:米。单摆在摆动过程中速度会发生变化,向下摆动速度会增大,向上摆动速度会减小。

    单摆来回摆动一次的时间叫作周期,用T表示,单位:秒。由于单摆来回摆动一次的时间较短,直接测量误差较大。意大利物理学家伽利略发现:在一定的范围内,不论摆动的幅度多大,单摆完成一次摆动的时间总相同,即摆的等时性原理。因此,通过测量单摆来回摆动多次的时间,再计算出来回摆动一次的时间,可提高周期测量的准确性。

            

    小明在某次实验中探究了周期T与摆长L的关系,获得的数据如表所示:

    实验次数

    1

    2

    3

    4

    5

    6

    7

    8

    摆长L/m

    0.30

    0.40

    0.50

    0.60

    0.70

    0.80

    0.90

    1.00

    周期T/s

    1.1

    1.3

    1.4

    1.5

    1.7

    1.8

    1.9

    2.0

    周期平方T2/s2

    1.2

    1.6

    2.0

    2.3

    2.9

    3.2

    3.6

    4.0

    摆钟(如图乙所示),荡秋千等就是生活中的单摆。

    (1)、从表中数据可知,单摆的摆长L越长,周期T(选填“短”或“长”)。
    (2)、请根据表中数据,在图丙中作出单摆周期的平方T2与摆长L的关系图像。
    (3)、关于单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
    A、小球从A摆向B的过程中,经过E点的速度小于经过F点的速度 B、在一定的范围内,若将小球拉到更高的位置由静止释放,则摆动的周期会变长 C、若家里的摆钟慢了,可通过缩短摆长进行校正
    (4)、由(2)问中的图像可知,单摆的周期T(选填“L”“L”或“L2”)成正比。要做一个周期为4s的单摆,其摆长L应该为m。
    (5)、请用自己的话解释公园中不同高度的秋千的设计思路:
  • 7、高速收费站建有ETC专用通道,图甲是ETC专用通道示意图,当汽车进入ETC卡读取器识别范围的时候,卡上的信息被读取,同时栏杆机将横杆抬起,汽车无需停车就实现了缴费,大大节约了通站时间。

    (1)、如图乙所示,汽车在运动时ETC卡相对于汽车是的,相对于地面是的(两空均选填“运动”或“静止”)。
    (2)、某一ETC通道,栏杆机距ETC卡读取器10m,横杆在位置一(如图丙所示)时距地面高度1.2m,栏杆机启动后横杆水平段沿竖直方向以0.2m/s的速度匀速抬起。某人驾驶一台高为1.6m,长为4.5m的汽车通过该ETC通道,车距离ETC卡读取器5m时被读取信息,同时栏杆机横杆水平段抬起,ETC车匀速顺利通过通道的最快速度是m/s,最短时间为s。
    (3)、某交通标志牌上标记着“限速40”和“距收费站2km”的字样立在某ETC收费站旁边,某汽车正以10m/s的速度经过标志牌匀速向该ETC收费站行驶,则该车(选填“有”或“没有”)违反交通规则,照这样的速度行驶,再经过s汽车就可以到达ETC收费站。
  • 8、如图1所示,这是将口琴拆开后其内部的琴芯结构,在琴芯的气孔边分布着长短、厚薄都不同的一排铜片,A区的较薄,较短,振动快;而C区的较长,较厚,振动慢。

    (1)、在同一孔处用不同的力度吹,发生变化的是声音的(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
    (2)、口琴的高音区为图1中的区,口琴的低音区为区。(均选填“A”“B”或“C”)
    (3)、演奏时,人能听出是口琴演奏的,这是依靠声音的辨别的。
    (4)、小漫自己制作了一个哨子,在筷子上缠一些棉花,做成一个活塞。这哨声是由管内的振动而产生的。吹哨时上下推拉活塞,音调最高的是图2乙中的哨。
  • 9、列车以144km/h的速度在平直铁轨上匀速行驶,在某处鸣笛后经2s听到从前面隧道口处的山崖反射的回声。问:(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40m/s)
    (1)、从鸣笛到听到回声,声音传播的路程是多少?
    (2)、列车鸣笛时离隧道口处的山崖有多远?
    (3)、听到回声后,该列车还需多长时间到前面隧道口?
  • 10、港珠澳大桥(如图甲)全长55km,是世界上最长的跨海大桥,由引桥、跨海桥,海底隧道三部分组成,其中跨海桥长22.9km,海底隧道长6700m,图乙是港珠澳大桥的限速牌。请根据以上信息,回答:

    (1)、当汽车以最高限速行驶,通过港珠澳大桥全程需要多少时间?
    (2)、若一辆通过海底隧道的小客车车长10m,车身完全在隧道中的时间为223s,请通过计算说明该车是否超速。
    (3)、一车队以90km/h的速度完全通过海底隧道,所用时间为280s,该车队的长度是多少?
  • 11、物理是一门以观察和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学好物理要多做实验。

    (1)、如图甲,用悬挂着的乒乓球接触正在发声的音叉,乒乓球会被弹开,说明声音是由物体的产生的;实验中乒乓球起到的作用是
    (2)、如图乙,敲击右边的音叉,左边完全相同的音叉也把乒乓球弹开,说明可以传声;若在月球上进行图乙实验,则(选填“能”或“不能”)看到乒乓球被弹开。
    (3)、加大力度敲击音叉,发现乒乓球弹起的幅度变大,说明物体振动的幅度越大,声音的越大。
    (4)、如图丙,将上面置有轻质小球的发声体悬浮放在玻璃罩内,通过抽气口,往外抽出罩内空气。随着罩内空气不断减少,最后几乎听不到声音了,但可以看到发声体上方的轻质小球 , 由此得出实验结论:
  • 12、如图所示的是测量小车沿斜面下滑的平均速度的实验。让小车从斜面的A点由静止开始下滑,分别测出小车到达B点和C点的时间,即可测出不同阶段的平均速度。

    (1)、斜面的一端用木块垫起,使它保持较小的坡度,目的是使小车以(选填“较大”或“较小”)的速度从斜面滑下,以便能较准确地测量小车运动的
    (2)、测得小车在AB段的运动时间是1.6s,则AB段的平均速度是cm/s。
    (3)、在测量小车到达B点的时间时,如果小车过了B点才停止计时,则测得AB段的平均速度会比实际值偏(选填“大”或“小”).
    (4)、为了测量小车运动过程中下半程的平均速度,某同学让小车从B点由静止释放,测出小车到达C点的时间,从而计算出小车运动过程中下半程的平均速度。他的做法是(选填“正确的”或“错误的”),理由是:
  • 13、

    (1)、如图甲所示,读数时,正确视线应沿(选填“A”或“B”)方向,测量的结果为cm;可以通过多次测量的方法提高所测铅笔长度的准确性。
    (2)、如图乙所示,机械秒表的分度值为 , 读数为s。
    (3)、如图丙所示,某实验小组用频闪相机拍摄了纸锥下落一段时间的频闪照片,纸锥在这一段时间内做(选填“匀速”或“变速”)直线运动;若要测出纸锥下落的平均速度,还需要的测量工具是
  • 14、
    (1)、如图甲所示的是一辆客车与一辆小汽车在一段时间内以不同速度在高速公路上向右匀速直线运动的三幅照片。请在如图乙所示的st坐标系中分别画出小轿车和客车在这段时间内的大致运动情况的图像。

    (2)、如图所示,在某课外活动中,小明从左至右用同样的力吹3个瓶子,发现发出的声音音调逐渐变高,请分别用线画出图中另外两个瓶子中水位线的大致位置。

    (3)、已知物体运动的路程和时间的关系图像如图甲所示,请在图乙中作出其运动的速度和时间的关系图像。

  • 15、图甲中的智能手表可以通过运动软件监测自己的运动情况。当小南绕操场跑一圈时,软件截屏如图乙所示,则他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是m/s,合km/h。软件上的“配速”指的是跑每公里所需要的时间,若他跑步的速度是2.5m/s,则他跑步的配速是s。

  • 16、声源到两只耳朵的距离一般不同,声音到两只耳朵的及其他特征也就不同。这些差异就是判断所处方位的重要基础。这就是双耳效应。
  • 17、如图,这是一小球从A点沿直线运动到F点的频闪照片,若频闪照相机每隔0.2s闪拍一次,分析照片可知:小球在做(选填“匀速”或“变速”)直线运动,其理由是;小球从B点到F点的平均速度为m/s.

  • 18、老师提醒同学要大声回答问题,这里的“大”指的是声音的大,给吉他调弦定音,需要根据琴弦振动的来确定弦音的高低,人们根据分辨出这是物理老师的声音。
  • 19、同学们在操场研究自己步行和跑步的速度,甲、乙两位同学同时从同一位置出发均沿直线向北运动,利用位置传感器和计算机绘制出他们的路程s随时间t变化的图像如图所示。由图像可知,在2~4s时甲相对于乙向运动,在第2s时乙运动的速度为m/s,在第5s末甲、乙相距m。

  • 20、如图所示,2024年5月21日,广州中山纪念堂举行郭兰英从艺90周年音乐会,30余位艺术家献艺,郭兰英先生现场领唱《我的祖国》,彰显民族艺术风采。

    在音乐进行的过程中,乐器发出的声音通过传到现场观众耳中。前排观众和后排观众听到的声音有所不同,主要是人耳听到的响度与(选填“振幅”或“距离”)有关。被鼓手捶打的鼓面越大,发出的声音的(选填“音色越好”“响度越大”或“音调越低”)。

上一页 1811 1812 1813 1814 1815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