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某中学为学生供应开水,用锅炉将200kg的水从25加热到100 , 燃烧了6kg的无烟煤。水的比热容是4.2×103J/kg , 无烟煤的热值是3.4×107J/kg。求:
    (1)、锅炉内的水吸收的热量是多少?
    (2)、无烟煤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是多少?
    (3)、此锅炉的效率是多少?
  • 2、某家庭用燃气热水器将质量为100kg、温度为20℃的自来水加热到50℃,消耗的天然气体积为0.8m3(假设天然气完全燃烧)。已知水的比热容为4.2×103J/kg· , 天然气的热值为3.15×107J/m3 , 求:
    (1)、天然气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
    (2)、水吸收的热量;
    (3)、该热水器工作时的效率。
  • 3、在“探究物质的吸热能力”的实验中,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1)、实验中必须要选取相等的甲、乙两种液体;
    (2)、选用规格相同的电加热器分别给甲和乙两种液体加热,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通过来反映吸收的热量;
    (3)、若只能从甲或乙中选一种液体作为汽车冷却剂,则应选择液体。假如乙液体是水,则甲液体的比热容为J/kg[水的比热容为4.2×103J/kg]。
  • 4、茶起源于中国,盛行于世界。泡茶时能闻到浓浓茶香,这是现象,温度越高,茶香越浓,这是因为温度越高,分子无规则运动越
  • 5、下列关于温度、热量和内能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发生热传递时,温度总是从高温物体传递给低温物体 B、物体内能增大,温度一定升高 C、在相同温度下,1kg的水比1kg的冰含有的热量多 D、改变物体内能的方法有很多,但本质上只有做功和热传递两种方式
  • 6、为了比较两种燃料的热值,小明采用如图甲所示的两套完全相同的装置进行实验,烧杯内水的初温和质量相同,实验中忽略热量的损失。

    (1)实验前调整铁夹A的位置,其目的是使(填“石棉网”或“温度计”)处于适当的高度;

    (2)实验中应控制燃料燃烧的质量相同,根据比较燃料燃烧放出热量的多少;

    (3)小明选用燃料a和燃料b进行实验,当燃料燃尽时,小明记下了各个时刻烧杯中水温,绘制了如图乙所示的图像,则可初步判断燃料的热值大;

    (4)另一组的小华也用图甲的两套完全相同的装置进行实验,比较燃料c和燃料d的热值,并重新在烧杯内加入初温和质量相同的水,在燃料燃尽后也画出了水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丙所示,燃料c在6min时水就沸腾了,造成水过早沸腾的原因可能是;分析图像可知燃料c燃烧10min放出的热量(填“大于”“等于”或“小于”)燃料d燃烧15min放出的热量;

    (5)你认为根据图像丙(填“能”或“不能”)比较两种燃料热值的大小。

    (6)小华实验前用天平测出了烧杯中水的质量及燃料c的质量,并由记录的数据,利用公式Q=cmtt0计算出了水吸收的热量。他想通过这些数据计算出燃料c的热值,你认为他的计算结果与真实值相比(填“偏大”“偏小”或“相等”)。

  • 7、如图:一平底试管装了少量的砂子,测得试管和砂子的总重量为0.12N,试管底部的面积为3cm2;将试管放入水中,并让其在竖直方向静止。求:

    (1)试管底部对水产生的压强;

    (2)试管浸入水中的深度;

    (3)如果将这只平底试管放入装有另一密度未知的液体中,当试管竖直静止时浸入液体的深度为5cm,则这种液体的密度为多大?

  • 8、图甲是探究“比较不同物质吸热的情况”的实验装置。

    (1)、实验中应量取相等的甲、乙两种液体,为了完成该实验,除了图甲中所示的器材外,还需要增加的测量工具有天平和
    (2)、甲、乙液体吸收热量的多少可通过来反映;
    (3)、为了比较甲、乙液体的吸热本领,小明提出两种比较方案:

    ①让两者升高相同的温度比较加热时间;

    ②让两者加热相同时间比较升高的温度;

    在两种液体都不沸腾的前提下,你认为可行的方案是

    (4)、从乙中可以看出,液体的比热容较大;
    (5)、若乙液体的比热容为4.2×103J/(kg·℃),则甲液体的比热容为J/(kg·℃)。
  • 9、市一中爱科学物理小组在“探究浮力的大小跟排开液体所受重力的关系”时,设计实验步骤如图所示:

    (1)、根据图中实验步骤的数据,可知物体浸没在水中,受到水的浮力F=N,被排开的水所受的重力G=N,从而得出初步结论FG。;
    (2)、如果物体没有完全浸没在水中,完成本实验;
    (3)、如果溢水杯未装满水就进行实验,则所测数据FG
    (4)、若另一小组同学实验数据显示浮力小于排开液体的重力,可能是下列_____实验操作造成的错误结论。
    A、测拉力时物体碰到溢水杯底部了 B、先测桶和排开液体的总重力,再测桶的重力 C、先将空桶放在溢水口下面,再向溢水杯中注入液体进行实验
  • 10、如图所示是同种物质的三种不同状态下的分子结构,其中丙图表物质处于态,物质从丙图变化到乙图时时,组成物质的体积变大,分子间作用力 , 在这一变化过程中要热量。

  • 11、如图1所示用手指按图钉,与木板接触的地方比较尖,是为了压强。如图2所示,物体A在水平推力F的作用下,从甲图位置匀速运动到乙图位置,在此过程中,物体A对桌面的压力 , 物体A对桌面的压强

  • 12、甲、乙、丙、丁四个体积相同而材料不同的实心球,在水中静止后的情况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球受到的浮力最小 B、丙比丁受到的浮力大 C、甲球漂浮在水面,所以甲球受到的浮力最大 D、丁球沉入水底,所以丁球受到的浮力最小
  • 13、如图所示,平底水杯底面积是4×10-3m2内盛0.6kg的水,水深12cm。g取10N/kg,水的密度是1.0×103 kg /m3试求:

    (1)水杯中水的重力是多大?

    (2)水对水杯底部的压力多大?

  • 14、在“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实验中,每个钩码质量都相等。

    (1)如图甲所示,杠杆在此位置静止,这时杠杆(选填“平衡”或“不平衡”)。

    (2)调节杠杆的平衡螺母,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是为了便于测量

    (3)如图乙所示,若在A位置挂两个钩码,现有三个钩码,需挂在杠杆O点右侧第格的位置,使杠杆再次在水平位置平衡。

    (4)实验时,多次换用不同数量的钩码,并改变钩码在杠杆上的位置,重复实验,这样做的目的是

    (5)如图丙所示,用弹簧测力计在B位置向下拉杠杆,保持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弹簧测力计由图中a位置移至b位置时,其示数(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 15、如图中,站在地面上的小华借助滑轮组匀速提升重物,请画出最省力的绕线方法。

       

  • 16、把一块糖放进一杯水中,过些时间糖块不见了,杯子里的水变甜了。这是属于现象,这种现象说明。两滴水银相互接触时能自动结合成一滴较大大的水银,这一事实说明分子间存在
  • 17、水的比热容为4.2×103J/(kg·℃),表示的物理意义是:。若将2kg的水倒掉一半,则剩下的水的比热容是J/(kg·℃);一杯水变凉了,它的内能会(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 18、如图所示,在光滑的斜面上,将物块分别沿斜面AC和BC匀速拉到顶端C,拉力所做的功W1W2 , 拉力F1F2。(选填“>”“<”或“=”)

  • 19、如图所示,小军沿着斜面用500N的拉力,将重为800N的物体从底端匀速拉上斜面顶端,物体沿斜面方向移动的距离s为3m,上升的高度h为1.5m,在这一过程中,拉力做的功是J,斜面的机械效率是 , 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为N。

  • 20、如图用同一滑轮,沿同一水平面拉同一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所用的拉力分别为F1、F2、F3 , 下列关系中正确的是(  )

    A、F1>F2>F3 B、F1<F2<F3 C、F2>F1>F3 D、F2<F1<F3
上一页 1787 1788 1789 1790 1791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