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海南省2025年中考物理真题
- 2025年秋-教科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单元测试-第六单元《质量与密度》基础卷
- 2025年秋-教科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单元测试-第五单元《物态变化》提升卷
- 2025年秋-教科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单元测试-第五单元《物态变化》基础卷
- 2025年秋-教科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单元测试-第四单元《光的世界》提升卷
- 2025年秋-教科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单元测试-第四单元《光的世界》基础卷
- 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2025-2026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卷
- 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2025-2026上学期期中考试八年级物理试卷
- 2025年秋-苏科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单元测试-第五单元《物体的运动》提升卷
- 2025年秋-苏科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单元测试-第五单元《物体的运动》基础卷
-
1、2023年10月16日,数艘日本船只非法进入中国钓鱼岛领海,中国海警果断出手予以警告驱离,没让日本染指中国领土主权的企图得逞,驱离日本船只后,若海警船从钓鱼岛以40km/h的速度匀速直线行驶到浙江温州A地,已知浙江温州A地到钓鱼岛的直线路程为360km。求:(1)、海警所用的时间;(2)、若我国自行研制的某战机从浙江温州A地上空匀速直线飞行30min到达钓鱼岛上空,该战机的速度;
-
2、暑假,小阳去水上游乐场游玩,从滑道上冲下来的感觉大大激发了他探索物理的乐趣.他为了知道物体从斜面上下滑时的速度怎样变化,利用如图甲所示带有刻度的斜面、小车、木块、挡板等实验器材完成了实验,小车从带刻度的斜面A处由静止下滑。
(1)、此实验的原理是;(2)、实验中,小阳选择了坡度较缓的斜面,这样选择是为了便于测量;(3)、图中AB段的路程 , 小车在A、B两处时用手机秒表测得的时间如图乙所示, , 则小车在AB段的平均速度; -
3、小明在学习古他演奏的过程中发现琴弦发出声音音调的高低,可能受各种因素影响,小明对此进行探究,经过与同学们讨论,做出了影响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的猜想:
猜想一:可能与琴弦的横截面积有关;
猜想二:可能与琴弦的长度有关;
猜想三:可能与琴弦的材料有关。
为验证猜想,他找来琴弦,规格如表所示:
编号
材料
长度(cm)
横截面积()
A
铜
60
0.76
B
铜
60
1.02
C
铜
80
0.76
D
尼龙
80
(1)、为验证猜想一,可选编号为的两组琴弦进行实验探究。实验时采用的研究方法是;(2)、选择A、C研究后发现音调不同,由此得出的结论是:音调的高低与有关;(3)、为验证猜想三,表格中琴弦D的横截面积应该是; -
4、在课外实践活动中,用闪光照相机探究纸锥竖直下落的运动情况,照相机每隔0.2s曝光一次。
(1)、小芳所在的兴趣小组拍下的照片如图所示,可以看出纸锥在做(匀速/变速)直线运动,其理由是。若测得纸锥在A、B两位置间的实际距离为6.40cm,则此过程中,纸锥的速度为cm/s;(2)、四个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图像,能反映出该纸锥下落运动的是。(选填图中的选项字母) -
5、如图甲所示为一辆自行车在平直公路上0~7s内运动的v-t图像。请根据图甲,在图乙中绘制出相应的s-t图像。

-
6、如甲图所示,在三个相同的玻璃瓶里装水,水面高度不同,对瓶口吹气,从左到右依次能发出“do(1)”“re(2)”“mi(3)”三个音阶,乙图为打击乐器木琴的三块木板,也能发出“do(1)”“re(2)”“mi(3)”三个音阶。请你根据所给信息请将乙图能发出“mi(3)”音节的木板涂黑。

-
7、如图(1)所示,物体的长度为cm;观察图(2)中秒表,秒表所示的时间是s。

-
8、倒车雷达在汽车中得到广泛应用,倒车雷达装置发出的是(选填“超声波”或“次声波”)。中国最年轻的兵种中特种兵被称为“陆地猛虎、海底蛟龙、空中雄鹰”,他们装备着无声手枪,还有特种作战消音靴。作战消音靴是在处减弱噪声。
-
9、某快递公司采用无人机运送包裹,某次派送包裹无人机10min内飞行了6km,则飞行过程中以无人机为参照物,包裹是(选填“运动”或“静止”)的,此次飞行无人机的平均速度是m/s,
-
10、下列事例中,属于利用声波传递能量的是( )A、医生用听诊器为病人检查身体 B、用声呐探测海底深度 C、用超声波清洗眼镜 D、听到隆隆的雷声预示着可能要下雨
-
11、把带有滴墨水器的小车,放在水平桌面上的纸带上,小车每隔相等时间滴一滴墨水当小车向左作直线运动时,在纸带上留下了一系列墨水滴,分布如图所示设小车滴墨水时间间隔为t,那么研究小车从图中第一滴墨水至最后一滴墨水运动过程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小车的速度是逐渐增大的 B、小车运动的时间是7t C、小车前一半时间内的平均速度较全程的平均速度大 D、小车在任一时间间隔t内的平均速度都比全程的平均速度小 -
12、如图所示是几种声音输入同一个示波器上时显示的波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乙是不同种乐器发出的声音 B、甲、丁两种声音的响度不同 C、丙一定比乙的音调高 D、乙、丁两种声音的音色相同 -
13、声是一种常见的现象,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以下有关声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利用超声波可以检查锅炉是否有裂纹,说明声音可以传递能量 B、人们接收到“火山、地震、海啸”等发生时产生的次声波来判断灾害发生的位置 C、用超声波能粉碎人体内的“结石”,说明超声波可以传递信息 D、声纹锁只有在房主说出暗语时,才能打开,是因为它可以辨别音调
-
14、下列实例中,属于能量转移的是( )A、水沸腾后,壶盖被水蒸气顶起 B、两手相互搓一搓,手心发热 C、给电灯通电,电灯发光 D、用暖手宝捂手,手心变热
-
15、关于参照物,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只有静止的物体才能作参照物 B、高速行驶的火车也可以作参照物 C、判定物体运动还是静止,要事先选定参照物 D、一个物体运动还是静止,参照物不同,结论可能是不同的
-
16、在班级举行的“自制乐器,唱响未来”的活动中,小华同学利用橡皮筋等材料,自制了如图所示的简易“古筝”,并用它进行了演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古筝”发出的声音是由空气振动产生的 B、“古筝”发出的声音一定不是噪声 C、“古筝”发出的声音通过空气传入人耳 D、用更大的力拨动橡皮筋可以提高声音的音调 -
17、物理源于生活,下列对生活中常见物理量的估测,最接近实际的是( )A、中学生脉搏1min跳动约200次 B、中学生跑50m需要约60s C、普通居民楼一层的高度约为10m D、完整播放国歌所需要的时间约为50s
-
18、为了比较水和食用油的吸热能力,小新同学做了如图甲所示的实验。
(1)、实验前应按照(选填“自下而上”或“自上而下”)的顺序组装实验器材,实验中取(选填“质量”或“体积”)相同的水和食用油,用升高的温度来反映两种物质吸收的热量;(2)、小新将记录的实验数据绘制成如图乙所示的温度-时间图像,已知水的比热容是4.2×103J/(kg·℃),根据图像可计算出食用油的比热容为J/(kg·℃);(3)、小林同学受到小新实验的启发,设计了如下实验来比较铜和铝的比热容大小:①小林先将质量相等的铜块和铝块放入沸水中加热足够长时间,如图丙所示(加热装置未画出);
②再将铜块和铝块分别放入盛有质量相等、温度(选填“相同”或“不相同”)的水的A、B两容器中,并将容器用隔热材料密封,如图丁所示;
③经过足够长的时间后,同时测量A、B两容器中水的温度,记录数据分别为40℃和47℃;
④分析比较铜块和铝块(选填“吸收”或“放出”)的热量和其他相关的物理量,可以判断出(选填“铜”或“铝”)的比热容大,写出分析过程:
-
19、在“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实验中,把杠杆的中点架在支架上。
(1)、杠杆静止在图甲所示位置,此时杠杆处于 状态(填“平衡”或“不平衡”);为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应该将杠杆右端的平衡螺母向 (填“左”或“右”)移动;(2)、实验时,在杠杆左边挂3个钩码,如图乙所示。为了使杠杆重新在水平位置平衡,在A点应挂 个钩码;(3)、将杠杆调成水平平衡后进行图丙实验:①在杠杆左侧某位置挂上钩码后,在B点用弹簧测力计竖直向上拉,当拉力逐渐增大到弹簧测力计最大值仍不能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接下来可行的操作是 ;
②当弹簧测力计由竖直位置拉至倾斜位置时,为了使杠杆仍在水平位置平衡,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将会 (填“变大”“不变”或“变小”),依据:。
-
20、为了将放置在水平地面上的物体G移动一段距离,设置了如图所示的滑轮组装置(每个滑轮重为20N)。当用图甲所示随时间变化的竖直向下的拉力F拉绳时,物体的速度v和物体水平移动的距离s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分别如图乙和丙所示。(不计绳重和绳与轮之间的摩擦)求此过程中:

(1)、1s~2s内,地面对物体的摩擦力为 N,求出物体克服摩擦力做的功 ;(2)、2s~3s内,拉力F的功率和机械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