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利用超声波测距离的方法能否用来测量出地球和月球的距离?为什么?
  • 2、图甲是“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的实验装置。

    (1)、温度计是根据原理制成的,图甲中的温度计在使用过程中有一处明显错误是 , 读数时方法正确的是
    (2)、如图乙,在水沸腾时小组同学观察到水中产生气泡的现象如图所示;
    (3)、图丙是该小组同学根据实验数据绘制成的水沸腾图像,由此可知:

    ①水在沸腾时的特点为:持续 , 温度

    ②分析图像,此时水的沸点是℃,同时请给实验提一条合理化建议

  • 3、如图是“测量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实验装置。

    (1)、该实验的原理是
    (2)、本实验中除了需要木块、长木板、挡板、小车外,还需要的器材有
    (3)、为便于测量小车在斜面上的运动时间,应使斜面保持较(选填“大”或“小”)的坡度。
    (4)、B为AC中点,sAC=1m , 实验中小车从A点由静止下滑,到达B点所用时间为2s,到达C点所用时间为2.8s,则小车通过AB段的平均速度为m/s,小车通过BC段的平均速度为m/s
    (5)、综上可得:小车在下滑过程中速度越来越 , 整个过程中小车做运动(“匀速”或“变速”)
  • 4、如图所示,从光源S发出的一条光线射向平面镜,经平面镜反射后过A点,请作出该光线的光路图。

  • 5、如图所示,一束与平面镜成60°的光线射到平面镜上时,经平面镜反射后,反射角是度。若这束光线逐渐向法线靠拢直至与法线重合时,反射角变为度,此时光线的传播方向改变了度。

  • 6、电闪雷鸣时,我们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说明光速比声速(选填“大”或“小”)。真空中的光速为m/s;“立竿见影”可以用解释。
  • 7、液化石油气在常温下装入罐中时, 是采取的方法使气体液化;另一种使气体液化的方式是
  • 8、如图为小华刚测完体温的体温计,则小华的体温为℃;由于水银不能自动退回玻璃泡,测量后,体温计离开人体读数。

  • 9、小明的手臂每秒挥动2次,手臂挥动时产生的声波属于 , 人耳(选填“听见”或者“听不见”)。
  • 10、如图所示,用大小相同的力拨动钢尺,钢尺因为发出声音,改变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会使声音的发生改变。

  • 11、若甲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在5s内通过的路程是50m, 则甲的速度为m/s。若甲以该速度运动1.5h则甲运动的路程为km。
  • 12、北宋李清照的《一剪梅》中有一句词“花自飘零水自流”。花飘与水流都属于运动,而水自流是以为参照物。
  • 13、如图甲所示,被测铅笔的长度为cm;如图乙所示,停表的读数为s。

  • 14、在探究光的反射规律时,老师把一块平面镜CD竖立在讲台上,坐在A点的甲同学通过平面镜看到坐在B点的乙同学(如下图所示)。在这一现象中,光的反射角是(  )

    A、1 B、2 C、3 D、4
  • 15、下列关于声音和光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声音和光的传播都需要介质 B、声音和光从空气中传播到水中,速度都变快 C、声音和光都可以传递信息和能量 D、打雷时,总是先听到雷声再看到闪电
  • 16、关于光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影子是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 B、光在空气和水中的传播速度相同 C、光总是沿直线传播 D、光线是实际存在的
  • 17、公园里出现的自然现象与物态变化对应正确的是(  )
    A、雾——液化 B、冰——凝华 C、霜——凝固 D、雪——升华
  • 18、关于蒸发和沸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蒸发和沸腾都需要吸收热量 B、蒸发比较缓慢,沸腾比较剧烈 C、蒸发和沸腾都只能在液体表面发生 D、蒸发在任何温度下都能发生,沸腾只在达到沸点温度时才发生
  • 19、蒸包子时,关于笼屉上方冒出的“白气”,下列解释正确的是
    A、“白气”的形成是液化现象,要吸热 B、“白气”是形成是液化现象,要放热 C、“白气”的形成是汽化现象,要吸热 D、“白气”的形成是汽化现象,要放热
  • 20、北方的冬天,下过大雪后,常见到一些城市出动装满盐水的洒水汽车,在主要的街道上喷洒盐水,洒了盐水后,雪很快就化了。这是因为:(     )
    A、盐水和雪起化学反应,放出了热 B、盐水是热的,把雪化了 C、盐水吸收太阳的辐射本领强 D、盐水降低了冰雪的熔点
上一页 1644 1645 1646 1647 1648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