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海南省2025年中考物理真题
- 2025年秋-教科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单元测试-第六单元《质量与密度》基础卷
- 2025年秋-教科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单元测试-第五单元《物态变化》提升卷
- 2025年秋-教科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单元测试-第五单元《物态变化》基础卷
- 2025年秋-教科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单元测试-第四单元《光的世界》提升卷
- 2025年秋-教科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单元测试-第四单元《光的世界》基础卷
- 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2025-2026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卷
- 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2025-2026上学期期中考试八年级物理试卷
- 2025年秋-苏科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单元测试-第五单元《物体的运动》提升卷
- 2025年秋-苏科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单元测试-第五单元《物体的运动》基础卷
-
1、灯泡用久了,内壁会发黑,这是由于灯泡工作中,钨丝受热(填物态变化的名称)成钨蒸气,遇到冷玻璃(填物态变化的名称)成固态的钨附着在玻璃内侧,日积月累形成的。
-
2、如图为两个振动物体发声时的波形图(示波器的工作状态相同),比较两图可以判断:的音调高,的响度大(均选填“甲”或“乙”)。

-
3、如图所示体温计的测量范围为℃,分度值为℃,当前示数是℃。由于体温计的玻璃泡与直玻璃管之间有一段很细的弯管(缩口),它(选填“可以”或“不可以”)离开人体读数。

-
4、考场周围需要安静的环境,车辆从考场附近驶过时,考场附近禁止鸣笛,这是从处减弱噪声。从物理学的角度讲,发声体做时会发出噪声。
-
5、2022年北京冬奥会向世界展示了我国运动健儿的风采。开幕式上,在国旗传递时,一个小男孩用小号吹奏的《我和我的祖国》旋律响彻全场。小号是利用振动发声的,号声通过传入现场观众耳中。
-
6、甲、乙、丙三辆小车同时、同地向同一方向做直线运动的图像如图所示,分析图像可知( )
A、甲车的速度最快,丙车最慢 B、乙车在5s内运动的路程为30m C、甲车为参照物,则丙车是运动的 D、甲车做变速直线运动,乙和丙车都做匀速直线运动 -
7、如图所示是锡的熔化和凝固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锡在EF段放热,是固液共存状态 B、锡的熔点和凝固点都是240℃ C、锡熔化过程用了7min,不断吸热 D、锡是不透明的金属,属于非晶体 -
8、声让我们通过听觉感知世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甲图:发声的音叉将乒乓球弹开,说明发声的物体在振动 B、乙图:弹奏古筝时,手在不同的位置按弦,目的是改变发出声音的音色 C、丙图:从玻璃罩里向外抽气,听到铃声逐渐减小,推理得出真空不能传声 D、丁图:静止的烛焰随音箱发出声音的变化而“舞动”起来,说明声音能传递能量 -
9、我国古代科技著作《天工开物》中,对釜的铸造有“铁化如水,以泥固钝铁柄勺从嘴受注”这样的记载,如图所示。下列关于“铁化如水”这个过程的描述正确的是( )
A、这个过程中铁温度不断升高 B、这是一种凝固现象 C、这是一种熔化现象 D、在这个过程中铁不断放热 -
10、“二十四节气”是我国古代农耕文明伟大成就之一。古人通过观测天体运行,总结出一年中时令、气候、物候等变化的规律,体现了我国古代人民的智慧。下列现象属于凝固的是( )A、立春时节冰雪消融 B、霜降时节霜挂枝头 C、寒露时节露珠晶莹 D、冬至时节千里冰封
-
11、在公共场所应轻声讲话,轻声是指声音的( )A、音色好 B、音调低 C、频率高 D、响度小
-
12、如图所示,光在玻璃和空气的界面CD同时发生反射和折射,入射角为 , 折射角为 , 界面CD的左侧为(填“玻璃”或“空气”)。

-
13、自制乐器
学习了声学知识后,某小组同学利用身边的器材开展自制乐器的活动。
(1)、小明制作了一组水瓶琴,敲击瓶子,由于瓶子和水发生 , 从而听到声音。(2)、图中三个瓶子发出的声音依次为“1(do)”“3(mi)”“5(sol)”,发现音调逐渐变高,请你画出三个水瓶的水面大致高度。。
(3)、小明改用在瓶口吹的方式演奏水瓶琴,发现瓶子的音调发生了变化,这是由于吹奏时的发声体是;随后同学们聆听他演奏了一首乐曲,此时声音是通过传递到大家耳中的,同学们听出他演奏的是《玛丽有只小羊羔》是由于声波可以传递。(4)、小王同学用纸盒、若干根细绳自制了一件乐器(图)。用手拨动细绳时,没有发出明显的声音,在进行了大量的尝试后,小王的乐器顺利发声,同时他还发现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受很多因素的影响。
为了研究同一根琴弦发声音调与哪些因素有关,他与小组成员利用图所示实验装置。一块木板上有A、B两个楔支撑着琴弦,其中A楔固定,B楔可沿木板移动以改变琴弦振动部分的长度,将琴弦的末端固定在木板O点,另一端通过滑轮悬挂不同个数的相同重物,重物个数越多,琴弦绷的越紧。轻轻拨动琴弦,在AB间产生振动,并用仪器测出发声频率。

次数
长度L/m
重物/个数
频率f/Hz
1
0.4
2
375
2
0.8
2
170
3
0.8
4
265
(1)小组同学得到了表格中的数据,则第次实验中琴弦发声的音调最高;
(2)可用1和2两次实验来分析弦的音调和弦的的关系;
(3)分析两次实验数据可以发现:当弦的长度相同,弦;
(4)小组内同学提出,弦的粗细可能也会影响音调,请你在下表中完善实验参数,以验证上述猜想,实验室有0.8mm、0.5mm两种规格的弦;
次数
长度L/m
粗细d/mm
重物/个数
频率f/Hz
1
0.8
0.8
2
\
2
\
(5)经过上述研究后,他们猜测最开始细绳没有声音,可能是由于细绳太松导致的。你是否认同这一猜测,若认同,请说明理由;若不认同,请根据所学声音知识提出你的猜测及理由。
-
14、超级镜子
青海省德令哈市的10兆瓦塔式熔盐储能光热电站是由中控太阳能公司自主研发的新型太阳能光热发电站。
(1)、光热发电是熔盐吸热塔为核心,四周围绕了大规模的定日镜,形似“追光向日葵”,(图1)利用了光的原理收集太阳能,将吸热塔内的熔盐(液态盐)加热到530℃,这个过程中熔盐的质量(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2)、图1中,在炙热的阳光下一些定日镜看上去特别明亮,一些则比较暗,但是地面上的砂石看上去明暗基本相同,这是由于砂石表明发生的是(选填“镜面反射”或“漫反射”);图2中,定日镜下方的影子是由于光在中沿直线传播而形成的。(3)、整个光热电站共有12000面定日镜,每一面定日镜又由35块相同的超白玻璃组成,图3为工程师在一面定日镜前的照片,则定日镜的高度约为( )A、5米 B、10米 C、20米 D、30米(4)、图4中AB为光热电站的中心塔,POQ为一束光线经定日镜反射的示意图,请标出光的传播方向,并根据光的反射定律画出平面镜的位置,在图中标出反射角。
(5)、小光想制作一个光热电站的模型,他用激光笔模拟一束太阳光,并将一面平面镜作为定日镜,发现反射光线未能照射到中心塔模型上。于是他将一块纸板垂直于平面镜放置(图5),并让光沿AO方向射向镜面上的O点,此时的入射角为°,为了让光线照射到中心塔的模型上,应将模型放置在图中(选填“A”“B”或“C”)位置上,这是利用了光的反射定律中这一结论。(6)、激光照射到了中心塔模型上,但是位置偏下,以下可行的调整方式有( )A、将中心塔远离平面镜 B、将中心塔靠近平面镜 C、增大入射角 D、减小入射角 -
15、复兴号动车组
高铁改变着人们的出行和生活方式,大大提升了人民的幸福感。


班次
上海虹桥发车时间
北京南到达时间
G6
8:00
12:24
G112
8:05
14:07
G114
8:15
14:12
(1)、小乐全家十一国庆计划从上海出发去北京旅行,上表中是他查询到的几班列车发车时刻表,其中用时最短的一班列车为(填写班次),从“上海虹桥”行驶到“北京南”的时间为min;(2)、由图可知列车正在以351km/h,合m/s的速度向南行驶,表示的物理意义是该列车;图中小乐看到列车上的物品“纹丝不动”。他认为这些随身物品“纹丝不动”是以为参照物。若以列车为参照物,窗外的树木是。(选填“向南运动”“向北运动”或“静止”)(3)、某列复兴号动车组共设置2500个传感器检测点,该列车正以360km/h的速度匀速行驶,行驶过程中某个传感器突然检测到异常情况,立刻通过无线电波向相距300km的地面监控站发送信息,则地面监控站收到信息需要多少时间?(写出计算过程,已知无线电波的传描速度为3×108m/s)(4)、从检测到异常到监控站接受到信息,该辆列车向前行驶的距离为多少?(写出计算过程)(5)、在复兴号行驶过程中,小乐觉得车厢内很安静舒适,他在查找资料后了解到,这是由于复兴号动车组应用了自主开发的新型EPM隔音材料,这是通过以下哪种途径来减弱噪声的A、控制声源 B、控制噪声传播途径 C、保护受噪声影响者(6)、同时他还了解到,列车的车窗是双层真空玻璃,请分析这样的设计能否有助于减弱车厢外的噪声,并说明理由。 -
16、云录播教室
学校设有云录播教室,同学们会在学校的录播教室上公开课。
(1)、老师讲课时使用扩音器可以提高声音的( )A、音调 B、响度 C、音色(2)、云录播教室被一种单向透视玻璃分隔成上课和观摩两个功能区,观摩室的教师通过单向透视玻璃进行听课,上课区的老师和同学仅能在镜子中看到自己的像(选填“实”或“虚”);若教室前白板到玻璃的距离为10m,则白板到其所成像的距离为m。(3)、单向透视的效果源自于玻璃上镀的一层膜,某款单向透视玻璃镀膜厚度约为30nm,30nm=mm=m。(1mm=106nm)(4)、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在图中画出上课区域物体AB在单向透视玻璃中所成的像A'B'。
(5)、小明同学尝试使用这种玻璃进行“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
(1)他将玻璃放置在水平桌面上,这种玻璃的镀膜层会反射大部分光线,让少量光线通过,因此应在玻璃板的(选填“镀膜”“非镀膜”)的一侧画线标记位置,将其作为反射面。实验应选择图中两支蜡烛灯,主要是为了便于比较像与物的关系。
(2)图中在寻找蜡烛灯A的像的位置时,眼睛应该在蜡烛灯(选填“A”或“B”)侧观察。小明把蜡烛灯A向靠近玻璃板方向移动一段距离,则像的大小(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移走蜡烛灯B,将一张白纸竖直放在该位置,直接观察白纸,白纸上(选填“能”或“不能”)看到蜡烛灯A的像。

(3)若把玻璃板沿MN截成两部分(图),并分别向两侧平移一小段距离,则蜡烛灯通过左右两部分玻璃板成像的情况是

A.都成完整的像
B.各成半个像
C.两个玻璃板成的像在同一位置
D.两个玻璃板成的像在不同位置
E.玻璃从中间破裂了,所以不成像
-
17、速度测量
某小组同学进行测量金属块运动速度的实验。
(1)、本实验主要测量工具除秒表外,还有 , 其量程为厘米,分度值为厘米,测量物体运动速度的原理是。(2)、打开电动机,当金属块经过标记点O时开始计时,记录数据,当金属块到达DE之间时,负责观察记录的同学如图所示进行读数,请指出他操作中的错误。
(3)、他们改进实验方法后重新记录数据如下表所示,将表格最后一列的栏目补充完整。过程
时间t(s)
路程s(cm)
___________
O→A
1.6
10
\
O→B
3.6
20
\
O→C
5.6
30
\
O→D
7.6
40
\
O→E
9.6
50
\
(4)、根据测量的数据,可以判断出金属块在到(填写字母)间做匀速直线运动,你的判断依据是。(5)、下列图像中能正确反映金属块上述过程中运动情况的是( )A、
B、
C、
D、
(6)、小组同学经计算得到金属块匀速上升的速度为m/s,交流数据时他们发现,其他使用不同金属块的小组,测量数据与他们差异较大,他们猜测是因为金属块的质量不同造成的。于是他们使用测量金属块的质量。他们将仪器放在桌面上后,开始测量金属块的质量,其正确的操作顺序应该是(填写序号)A.
加减砝码 B.
移动游码 C.
游码归零 D.
调节平衡螺母(7)、测量的结果如图所示,金属块的质量为kg。
-
18、《曹刿论战》中曹刿善于利用鼓声。鼓声是由于鼓面产生的,鼓声震耳欲聋形容鼓声的大(选填声音的特性);战场上常用“击鼓进军,鸣金收兵”作为命令,说明声可以传递(选填“信息”或“能量”)。
-
19、实验室有一只温度计,虽然它的玻璃管的内径和刻度都是均匀的,但是标度却不准确,在标准气压下,它在冰水混合物中的读数是8℃,在沸水中的读数是88℃。(1)、当它指示温度是24℃时,实际温度是多少?(2)、若用其测一杯60℃的热水温度时,将指示多少?(3)、当实际温度为多少℃时与这支温度计的示数相等?
-
20、国庆长假,小明乘坐爸爸的汽车到外地游玩,细心的他观察到汽车速度计的指针一直停在如图所示的位置。回答下列问题:
(1)、汽车以这样的速度行驶30min,通过的路程是多少?(2)、汽车在匀速行驶过程中向前面远处的大山鸣笛,4s听到回声,鸣笛处距大山多远?(3)、在第(2)问中,听到回声时,汽车到山崖的距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