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如图甲所示的电路,当开关S闭合后,电压表V1V2的示数如图乙、丙所示,那么灯L1的电压为(    )

    A、3V B、5.5V C、3.5V D、2.5V
  • 2、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保持不变,当开关S1断开,S2闭合时,电压表示数为4.5V;当开关S1闭合,S2断开时,电压表示数为3V;则L1和L2两端电压分别是( )

    A、3V和1.5V B、1.5V和4.5V C、3V和4.5V D、1.5V和3V
  • 3、关于电源、电压、电流,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电源的作用是给用电器两端提供电压 B、有电压说明一定有电源 C、只要电路中有电流,电路两端就一定有电压 D、只要电路两端有电压,电路中一定会有电流
  • 4、 用甲所示电路究电路的电流规律时,电流表A1、A2的示数分别如图乙,两所示,则流过灯泡L1、L2的电流分别是(   )

    A、1.4A  0.4A B、0.5A  0.4A C、0.9A  0.4A D、0.9A  1.3A
  • 5、 如图是学校举行消防演练灭火时的情景,对涉及的物理知识分析正确的是( )

    A、室外温度为0℃时,木柴的内能为零 B、木柴燃烧与未燃相比,含有的热量多 C、若未燃烧的木柴温度升高,内能增加 D、灭火器在使用过程中对外做功,内能不变
  • 6、小明为了研究分子动理论的知识,进行了几个实验:

    (1)、图1实验是水和酒精混合前后的实验现象,主要说明了;能否先加酒精再加水 , 原因是
    (2)、图2实验,a是一个铁丝圈,中间较松弛的系着一根棉线,图中是浸过肥皂水的铁丝圈,图c表示用手指轻碰一下棉线的左边,图d表示棉线左边的肥皂膜破了,棉线被拉向右边,这个实验说明了
    (3)、如图3所示,密闭绝热容器内有一个绝热隔板(保证AB间不发生热交换),隔板与容器之间无摩擦,隔板将AB两部分气体隔开,当抽去销钉,发现隔板向右移动,则A中气体温度 , B中气体温度。(均选填“升高”“降低”或“不变”)
  • 7、小明的爸爸新买了一辆小汽车,如图所示,小明坐着这辆汽车匀速行驶144km,用时2h,消耗汽油9kg,其发动机的功率为23kW。请运用所学的知识解答下列问题。(汽油的热值为4.6×107J/kg)

    (1)汽车匀速行驶时所受的牵引力是多大?

    (2)汽车发动机的效率是多少?

  • 8、如图所示,小潇准备了甲、乙、丙三个相同的装置,来探究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和不同燃料的放热能力,其中液体质量、燃料质量均相等。

     

    (1)、探究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时:

    ①不同物质吸热的多少是通过来反映的(选填“温度计示数”或“加热时间”);

    ②小潇根据测得的实验数据,画出了a、b两种液体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丁所示),由图可判断哪种液体的吸热能力强。若a的比热容是ca , b的比热容是cb , 则ca∶cb =

    (2)、探究不同燃料的放热能力时:

    ①选择甲、乙两图进行实验,实验时不同燃料的放热的多少是通过来反映的(选填“温度计示数”或“加热时间”);燃料1在燃烧过程中,其热值(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②若图甲烧杯中为50 mL的水,若10 g酒精燃烧后放出的热量被水吸收,温度计示数升高了20℃,则可以计算出酒精的热值J/kg。这种方法测算的热值和热值表中的“标准值”相比(选填“偏大”“偏小”或“一样”)。

  • 9、小明在探究“物质的放热能力与哪些因素有关”时,分别用质量均0.5kg的水和另一种液体进行对比实验,并用图像对实验数据进行了处理,如图所示。实验过程中,水和另一种液体在相同时间内放出的热量相等,分析图像可以得出(选填“甲”或“乙”)物质为水,另一种液体的比热容为J/(kg°C) , 这种液体在020min内放出的热量为J。

  • 10、一台单缸四冲程汽油机如右图所示是汽油机的 冲程。若飞轮的转速为1800r/min,则此汽油机每秒内完成 个冲程,做功 次。

  • 11、2024年12月28日,西安市长安区太乙宫街道沙场村、新一村二期天然气正式投入使用。与传统燃料相比,天然气的优点是:(写出一条即可)。村民李小莉用天然气将体积为2L,初温为20C的水加热到100C用来做饭,此过程中的加热效率为60% , 水吸收的热量是J,此过程需要消耗的天然气为m3。(已知ρ=1.0×103kg/m3c=4.2×103J/(kg)q=3.5×107J/m3
  • 12、如图所示,返回舱穿越大气层时温度升高,这是由于摩擦而将能转化为能,火箭发动机以液态氢为燃料是因为液氢

  • 13、2022年国家速滑馆在冬奥会历史上首次采用“二氧化碳跨临界直冷制冰”技术。技术原理简化如图甲,压缩机压缩气体示意如图乙,则(  )

    A、CO2经压缩机内能一定减少 B、CO2经过冷凝器时会吸热 C、CO2经过冷凝器发生的变化是凝华 D、CO2温度升高,分子热运动更剧烈
  • 14、山东气象台每天都会发布本省主要城市的天气预报,如图列出的是2019年4月某日内陆城市临沂和沿海城市青岛两地的气温情况.根据气温变化情况作出的判断和判断依据正确的是(       )

    2019年4月某日

    城市甲 晴826C°

    城市乙 晴1620°C

    A、城市甲是青岛,依据是水的比热容较大 B、城市乙是临沂,依据是沙石的比热容较大 C、城市甲是临沂,依据是沙石的比热容较大 D、城市乙是青岛,依据是水的比热容较大
  • 15、小明每天早上要喝一杯热牛奶,他想探究如何让热牛奶快速冷却,设计了如图甲所示的实验:在A、B两个相同的瓶中装入初温相同的牛奶,分别放入常温的水和空气中冷却,记录温度计示数变化,得到的数据如表所示。

    时间t/min

    0

    2

    4

    6

    8

    10

    12

    14

    16

    A的温度/C

    70

    60

    53

    47

    42

    38

    35

    33

    32

    B的温度/C

    70

    65

    61

    58

    55

    52

    50

    48

    46

    (1)、AB两个瓶中热牛奶的质量应该(选填“相同”或“不同”)。
    (2)、分析表中数据,可以得出:

    ①热牛奶放在(选填“水”或“空气”)中冷却的效果更好。

    ②若B瓶中奶质量是250g,在012min内,牛奶放出的热量是。(c牛奶=2.5×103J/(kg)

    ③小明根据用比值定义法作出了“冷却速度”的定义:物体下降的温度与降温时间之比,则“冷却速度”的单位应该是 , 由表格数据可知,牛奶的冷却速度随时间在变小,这个过程中影响“冷却速度”的因素可能是

    (3)、图乙是工业上的“流水喷淋法”,大量细小的水珠通过喷头源源不断地喷洒在高温物体上,落水收集后通过冷却塔再循环使用。请你说出使用“流水喷淋法”冷却高温物体时“冷却速度”一直很高的原因:(合理即可)。
  • 16、桥梁设计需考虑材料受热膨胀。小明设计实验,探究形状和大小相同、材料不同的圆柱体金属棒A、B受热伸长量与温度变化量的关系。
    (1)、初始时金属棒A、B的长度和横截面积均
    (2)、如图所示装置可用来测量金属棒受热时微小的伸长量。激光笔固定在杠杆右端,杠杆可在竖直平面内转动;标尺竖直放置,通过激光点在标尺上移动的距离来反映金属棒的伸长量。

    ①开始时,将金属棒上端固定并保持竖直,下端轻触杠杆,杠杆和激光束在同一水平直线上,光点在标尺“0”刻度处。

    ②加热金属棒,光点会在标尺上向(选填“上”或“下”)移动。用A、B棒进行实验,实验数据见表。其中,dAdB分别表示A、B棒在不同温度t时,光点在标尺上的刻度值。

    实验序号

    1

    2

    3

    4

    5

    t/℃

    25.0

    40.0

    55.0

    70.0

    85.0

    dA/cm

    0

    1.10

    2.15

    3.26

    4.31

    dB/cm

    0

    1.73

    3.44

    5.18

    6.89

    ③分析数据可知:同一根金属棒温度升高越多,伸长量越;温度升高相同时,金属棒(选填“A”或“B”)的伸长量更大。

    (3)、金属棒伸长使杠杆转动过程中,阻力臂(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同一根金属棒伸长量一定时,为使光点移动距离更大,可采取的做法是(写1种即可)。
  • 17、王莲拥有水生植物中最大的叶片,莲叶边缘上卷,在叶脉通气组织支撑下,莲叶几乎不浸入水中。王莲进入观赏期时,植物园向游客开设“莲叶载人”的体验活动。为保证安全,莲叶浸入水中的深度不能超过其边缘卷边高度的25%。工作人员将面积为1.5m2、质量为3kg的硬质泡沫板放在底面积为2m2的莲叶中央,该莲叶卷边高度为16cm,游客站立在硬质泡沫板上,体验“一叶当舟”的乐趣,如图所示,某游客质量为60kg,双脚站立时与地面的接触面积为4×102m2。求:(g取10N/kgρ=1.0×103kg/m3

    (1)、游客双脚站立在地面时对地面的压强。
    (2)、游客体验“一叶当舟”时,莲叶受到的压强。
    (3)、为保证安全,该莲叶能托起游客的最大质量。
  • 18、如图是一定质量的冰升温熔化的过程,从开始加热到冰开始熔化,冰温度升高了10℃,吸收了4.2×103J的热。若不计热量损失(c=2.1×103J/(kg·℃)求:

    (1)冰的质量。

    (2)冰全部熔化成水后,升温过程中吸收多少热量。

    (3)若用同一稳定热源加热,整个过程(12min内)冰的内能增加多少?

  • 19、某品牌的水系统中央空调包含室外主机和室内机.安装在楼顶的室外主机通过制冷剂液态-气态的物态循环,把温水制冷成约7℃的冷水,通过绝热水管把冷水输送到各个室内机.其工作的流程简图如图:

    (1)、在室外机中,制冷剂依次通过压缩机、冷凝器、蒸发器时,发生了物态变化的是(  )
    A、压缩机 B、冷凝器 C、蒸发器
    (2)、常温气态制冷剂进入压缩机,经压缩体积之后,变成高温高压气态制冷剂,此过程制冷剂没有吸收或放出热量,它的内能 ,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理由是
    (3)、在蒸发器内,当20kg、27℃的常温水流经蒸发器后,变成7℃的低温水流出,此过程水放出的热量为J。【水的比热容为4.2×103J/(kg·℃)】
  • 20、关于温度、热量和内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温度为0C以下的物体不具有内能 B、温度高的物体,含有的热量一定多 C、物体的内能增加,可能是吸收了热量 D、温度总是从高温物体传向低温物体
上一页 8 9 10 11 12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