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小张驾驶一辆效率为30%的汽车在一段平直的公路上匀速行驶,在额定功率下行驶了一段时间,且行驶了3km时,消耗的汽油若完全燃烧可放出1.932×107J的热量。(汽油的热值为4.6×107J/kg)求:
    (1)、在这段时间内消耗的汽油的质量;
    (2)、在这段时间内汽车牵引力做的功;
    (3)、在这段时间内汽车行驶时受到的阻力;
    (4)、在一标准大气压下,若汽油完全燃烧放出的这些热量完全被水吸收,则能将20℃、46kg的水温升高多少?
  • 2、某物理兴趣小组的同学,用煤炉给10L水加热,同时他们绘制了如图所示的加热过程中水温随时间变化的图线.若在6min内完全燃烧了0.3kg的煤,水的比热容为4.2×103J/(kg·℃),水的密度为1.0×103kg/m3 , 煤的热值约为3×107J/kg.求:

    (1)煤完全燃烧产生的热量;

    (2)经过6min时间加热,水所吸收的热量;

    (3)煤炉烧水时的热效率。

  • 3、某同学学习了燃料的热值后,自己设计了一个实验来探究煤油和菜籽油的热值大小关系.他实验时组装了如图所示的两套规格完全相同的装置,并每隔1分钟记录了杯中水的温度(见下表).

    加热的时间/min

    0

    1

    2

    3

    4

    5

    6

    甲杯水温/?

    25

    27

    29

    32

    34

    36

    38

    乙杯水温/?

    25

    26

    27

    28

    29

    30

    31

    (1)在安装、调整实验器材时,科学合理的顺序是(在甲图中):先调整固定的位置,再调整固定的位置(选填“A”或“B”).       

    (2)为保证实验结论的可靠性,实验时应控制两套装置中相同的量有加热时间和水的 .        

    (3)通过表中记录本的数据,你认为煤油和菜籽油两种燃料中,热值较大的是 .        

    (4)该同学实验前用天平测出了烧杯中水的质量及两油灯中燃料的质量,并根据记录的数据,利用公式Q=cm(t﹣t0)计算出了水吸收的热量,他认为通过这些数据能准确地计算出煤油和菜籽油的热值.你认为他的计算结果可靠吗?   , 为什么?

  • 4、在探究“比较不同物质吸热情况”的实验中,将甲、乙两种液体,分别倒入相同的烧杯中,用相同的电加热器加热,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加热时间/min

    0

    1

    2

    3

    4

    5

    6

    甲的温度/℃

    18

    22

    26

    30

    34

    38

    42

    乙的温度/℃

    18

    30

    42

    54

    66

    78

    90

    (1)、要完成该探究实验,除了图中所示的器材外,还需要的测量工具有天平和
    (2)、物质吸收热量的多少无法用测量工具测出来,本实验是通过来反映的,所用的物理方法是
    (3)、小明设计的记录数据的表格如上表,分析表格可知:他是用质量相同的甲、乙液体、加热相同的时间,比较的方法来判断不同物质的吸热本领的,此种实验探究方法叫
    (4)、分析数据,从开始加热到42℃,甲、乙两种液体吸收热量的关系为QQ(填“>”“<”或“=”),由此也可以看出物质的吸热能力强。
  • 5、如图是一组实验,根据实验完成填空。
    (1)、图中在两个同样的烧杯中装等量的热水和冷水。用相同的滴管同时分别向两个烧杯中滴入一滴墨水且热水中的墨水比冷水中的墨水扩散得快。说明

    (2)、图中向一端玻璃管中注水至一半位置,再注入酒精直至充满。封闭管口,并将玻璃管反复翻转,观察液面的位置,发现液体总体积变 , 说明

    (3)、如图所示的装置,注射器中封入一定量的水,用手推动活塞。感觉越推越困难。说明

    (4)、图中把一块玻璃板用弹簧测力计拉出水面,在离开水面时,观察到弹簧测力计示数变 , 说明

  • 6、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如图甲是一台单缸四冲程汽油机冲程的示意图,其能量转化情况与(选填“乙”或“丙”)图相同,此过程中通过方式改变气缸内燃料混合物的
    (2)、乙图的瓶口出现白雾,这是现象(填物态变化)。
  • 7、
    (1)、用两个相同的加热器同时给质量均为m且初温相同的物质甲和水加热,水的温度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若甲物质的比热容是水的一半,请在图中画出给甲物质加热10min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图像。

    (2)、质量相同、温度均为90℃的甲、乙两种液体,在常温下(25℃)放热。甲液体的比热容比乙液体的比热容小。图中已画出甲液体放热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大致关系图象,请在如图所示的坐标系中作出乙液体放热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大致关系图像。

    (3)、如图,根据甲a中活塞的位置和进气门、排气门的开闭情况,请在图甲b中,画出另一个冲程中活塞运动的方向(用“↑”或“↓”表示)及排气门的开闭情况。

  • 8、如图所示是一个同学用相同的酒精灯给质量相等的甲、乙两种固体物质加热时,根据测量结果描绘的温度﹣时间图象。由图可知,在5分钟内,甲物质的比热容(选填“>”“=”或“<”)乙物质的比热容,甲物质在整个过程中内能(选填“不断增大”“先增大后不变”或“先增大后减小”)。

  • 9、来回弯折铁丝铁丝,弯折处温度上升,这是通过的方式改变铁丝的内能的,如图热风吹到头发上,头发的温度升高,这是通过的方式改变头发的内能的.

  • 10、0℃的水(选填“大于”、“小于”、“等于”)100℃的比热容。高压下,油可以渗出钢管壁,这一现象说明固体分子之间有
  • 11、如图为研究气体扩散的实验装置,两个瓶中分别装有红棕色的二氧化氮气体和无色空气,抽取中间的玻璃板,过一段时间发现两个瓶子都变成红棕色,这种扩散现象说明了;其中二氧化氮气体的密度大于空气的密度,为了增强实验的可信度,下面一只瓶子里应装入气体。

  • 12、用两个相同的电加热器给质量均为0.2kg的物质甲和水加热,在单位时间内它们吸收的热量相等。它们的温度随加热时间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不计热量损失,已知:c4.2×103J/(kg°C) ,则下列计算正确的是(  )

    A、物质甲的比热容为2.1×103J/(kg°C) B、加热20min时间内,水所吸收的热量是甲的两倍 C、甲在前10min内吸收的热量是5.04×104J D、每个电加热器每秒放出42J的热量
  • 13、关于温度、内能和热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把零下10℃的冰块放在0℃的冰箱保鲜室中,一段时间后,冰块的内能会增加 B、温度相同的两个物体之间不会发生热传递 C、用锯条锯木板,锯条的温度升高,是由于锯条从木板吸收了热量 D、我们不敢大口地喝热气腾腾的汤,是因为汤含有的热量较多
  • 14、温度相同质量不同的铜块,使它们分别放出相同的热量后,将两铜块相互接触,接触过程中它们的内能变化正确的是
    A、大铜块的内能减小,小铜块的内能增大 B、两铜块的内能不变 C、两铜块的内能都变大 D、小铜块的内能减小,大铜块的内能增大
  • 15、我国研究的50吨级液氢液氧运载火箭发动机试车成功,这将为我国今后发展卫星技术、高空探测和载人航天发挥重大作用。该发动机的燃料之所以采用液氢,是因为液氢具有(  )
    A、较高的燃点 B、较大的比热容 C、较高的沸点 D、较大的热值
  • 16、如果铁丝的温度升高了,则(  )
    A、铁丝一定吸收了热量 B、铁丝含有的热量增加了 C、外界可能对铁丝做了功 D、外界一定对铁丝做了功
  • 17、在下图的四幅图所表示的情景中,属于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是(  )
    A、      B、 C、 D、
  • 18、下列关于内能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0℃的物体内能为0 B、一个物体的温度升高,它的内能增加 C、一个物体的内能增加,一定是吸收了热量 D、物体吸收热量,内能增加,温度一定升高
  • 19、两块光滑、干燥的玻璃紧贴在一起不能结合成一块的原因是(  )
    A、两块玻璃分子间不存在作用力 B、两块玻璃的分子运动缓慢 C、两块玻璃分子间距离太大作用力太小 D、两块玻璃分子间距离太小表现为斥力
  • 20、下列现象中不能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的是(  )
    A、扫地时尘埃在空中飞舞 B、八月桂花飘香 C、堆煤的墙角时间久了会变黑 D、打开酒瓶闻到酒味
上一页 7 8 9 10 11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