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如图所示,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矩形OABC 的顶点坐标分别为A(8,0),C(0,6).横,纵坐标均为偶数的点称为偶点.(1)、矩形OABC(不包含边界)内的偶点的个数为.(2)、若双曲线L: 上(x>0)将矩形OABC(不包含边界)内的偶点平均分布在其两侧,则k 的整数值有个.
-
2、算筹是在发明珠算前我国独创且有效的计算工具,为我国古代数学的发展做出了很大的贡献.在算筹计数法中,以“纵式”和“横式”两种方式来表示数字如下表:
表示多位数时,个位用纵式,十位用横式,百位用纵式,千位用横式,以此类推,遇零则置空.例如:
表示的数是6728,则
表示的数是.
-
3、下面的图案是用长度相同的火柴棒按一定的规律拼搭而成,若第 n个图案需要y 根火柴棒,则y与n的函数关系式为( )A、y=3n B、y=3n+3 C、y=4n+3 D、y=4n-1
-
4、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对于横、纵坐标相等的点称为“好点”.下列函数中,其图象不存在“好点”的是( )A、y=-x B、y=x+2 C、 D、
-
5、 规定用符号[m]表示m 的整数部分,如: 若 , 则a+b的值为( )A、9 B、10 C、11 D、12
-
6、 如图所示,AM 是△ABC 的中线,D 是线段AM 上一点(不与点 A 重合).CE∥AM,DE∥AB,DE交AC 于点F,连结AE.(1)、如图甲所示,当点 D 与点 M 重合时,求证:四边形ABDE 是平行四边形.(2)、如图乙所示,当点 D 不与点M 重合时,(1)中的结论还成立吗?请说明理由.(3)、如图丙所示,延长BD 交AC 于点H,若BH⊥AC且BH=AM,当 时,求 DH 的长.
-
7、 如图所示,在▱ABCD 中,AE,BF 分别平分∠DAB 和∠ABC,且交CD于点E,F,AE,BF 相交于点M.(1)、求证:AE⊥BF.(2)、若AD=3,DC=5,试求 EF 的长度.
-
8、 如图所示,在平行四边形ABCD 中,E,F 分别是边AB,BC 的中点,连结DE,DF,EF.若平行四边形 ABCD 的面积为 8,则. 的面积为.
-
9、 如图所示,在平行四边形 ABCD 中,AC,BD 相交于点O, .过点A 作AE⊥BC 的垂线交BC 于点E,记BE 长为x,BC长为y.当x,y的值发生变化时,下列代数式中,值不变的是( )A、x+y B、x-y C、xy D、
-
10、 如图所示,在四边形ABCD 中, , 点 E 在边AB 上, ▲ .请从“①∠B=∠AED;②AE=BE,AE=CD”这两组条件中任选一组作为已知条件,填在横线上(填序号),再解决下列问题:(1)、求证:四边形 BCDE 为平行四边形.(2)、若 , 求线段AE 的长.
-
11、 如图甲所示,在平行四边形 ABCD 中,E 是AB 中点,连结DE 并延长,交CB 的延长线于点F.(1)、求证:(2)、如图乙所示,连结CE,过点 A 作. 交DE 于点G.求证:EC
-
12、 如图所示,在 中,E 是CD 的延长线上一点,BE 与AD 交于点F, 若 的面积为a,求平行四边形ABCD 的面积.(结果用含a 的代数式表示)
-
13、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点 A(2,2), , 请确定点C 的坐标,使得以A,B,C,O为顶点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写出所有满足条件的点 C)
-
14、 如图所示,在▱ABCD中, , 将▱ABCD 沿AE 翻折后,点B 恰好与点C 重合,折痕AE 的长为.
-
15、在四边形ABCD中,对角线AC,BD 相交于点O,给出下列四组条件:①AB∥CD,AD∥BC;②AB=CD,AD=BC;③AO=CO,BO=DO;④AB∥CD,AD=BC.其中一定能判定这个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的条件有组.
-
16、 如图所示,平行四边形ABCD 在中,点O是BD 的中点,EF 过点O,下列结论:①AB∥DC;②EO=ED;③∠A=∠C;④S四边形ABOE=S四边形CDOF,其中正确结论的个数为(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
17、佩佩在黄峨古镇研学时学习扎染技术,得到了一个内角和1080°为的正多边形图案,这个正多边形的每个外角为( )A、36° B、40° C、45° D、60°
-
18、如图所示,平行四边形ABCD 的对角线AC 与BD 相交于点O,则下列结论中,一定正确的是( )A、AB=BC B、AD=BC C、OA=OB D、AC⊥BD
-
19、 如图所示,在△ABC中,∠ACB=90°,以点 B 为圆心,BC 的长为半径画弧交线段AB于点 D;以点A 为圆心,AD长为半径画弧交线段AC 于点E,连结CD.设BC=a,AC=b.(1)、线段AD 的长度是方程 的一个根吗?说明理由.(2)、若E 是线段AC 的中点,求 的值.
-
20、 如图所示,已知点A(5,2),B(5,4),C(8,1),直线l⊥x轴,垂足为点 M(m,0),其中 , 若△A'B'C'与△ABC 关于直线l对称,且△A'B'C'有两个顶点在函数 的图象上,则k 的值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