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如图,在中, , 点E是中点,作于点F,已知 , , 则的长为 .

-
2、已知数轴上A、B两点表示的数分别为a,b,且a,b满足|a+20|+(b-13)2=0,点C表示的数为16,点D表示的数为-7.
(1)A,C两点之间的距离为__________;
(2)已知|m-n|可理解为数轴上表示数m、n的两点之间的距离.
若点P在数轴上表示的数为x,则满足|x+2|+|x-3|=5的所有的整数x的和为_______________;满足|x+2|+|x-3|=9的x值为______________.
(3)点A,B从起始位置同时出发相向匀速运动,点A的速度为6个单位长度/秒,点B的速度为2个单位长度/秒,当点A运动到点C时,迅速以原来的速度返回,到达出发点后,又折返向点C运动,点B运动至点D后停止运动,当点B停止运动时,点A也停止运动,求在此运动过程中,求A,B两点同时到达的点在数轴上表示的数.
-
3、先化简,再求值:已知 , , 求的值.
-
4、问题:10袋小麦称后记录(单位:)如图所示,10袋小麦平均每袋多少千克?

经过分析,某小组同学们的思路是:以为标准,超过的记为正数,不足的记为负数,求出这10个数的平均数后再加50.
-
5、下列各组数中,互为相反数的一组是( )A、和 B、和 C、和 D、和
-
6、下列各组单项式中,是同类项的是( )A、与 B、与 C、与 D、与
-
7、在数轴上,已知点和点 , 若点与点分别位于点的两侧,且点和点到点的距离相等,就把点叫做点的“对称点”.特别地,若点与点重合,那么点的“对称点”就是它本身.已知数轴上点 , 点对应的数分别为 , . 解决下面的问题:(1)、当时,
①点的“对称点”对应的数是_________;
②若点是点的“对称点”,那么点对应的数是_________;
(2)、已知点对应的数分别为 , , , 记点的“对称点”为 , 点的“对称点”为点的“对称点”为 .①在线段中,长度为定值的是_________,它的长度是_________;
②若对于任意的值,有下面两种说法:
(A)存在定点 , 使得点的“对称点”是点;
(B)存在定点 , 使得点的“对称点”是点 . 请判断这两个说法哪一个是正确的,并求出相应的定点所对应的数.
-
8、如图,正方形的边长为a.
(1)、根据图中数据,用含a,b的代数式表示阴影部分的面积S;(2)、若 , , 求阴影部分的面积. -
9、计算:(1)、已知求的值;(2)、若a、b互为倒数, c、d互为相反数, 求 的值:
-
10、计算:(1)、;(2)、 .
-
11、观察下列各代数式 , , , , …,按此规律可以得到第n个单项式是 .
-
12、若实数a,b满足:a是最大的负整数, , 且 , 则的值为 .
-
13、绝对值小于2.5的所有整数的和是
-
14、一个人一日三餐少浪费一粒米,全国一年就可以节省约3240万斤粮食,这些粮食可供9万人吃一年.“3240万”这个数据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
-
15、计算的结果是( )A、 B、 C、 D、
-
16、冬春季是传染病高发季节,据统计,去年冬春之交,有2人患了流感,在没有采取医疗手段的情况下,经过两轮传染后共有128人患流感.(1)、求每轮传染中平均一个人传染了多少人?(2)、若不及时控制,则第三轮感染后,患流感的共有多少人?
-
17、用适当的方法解下列方程:(1)、;(2)、 .
-
18、如图,在直角坐标系中,已知点 , , 对连续作旋转变换,依次得到 , , , , …,的直角顶点的坐标为 .

-
19、已知二次函数的自变量与函数的部分对应值列表如下,则方程的解是 .
…
0
…
…
3
…
-
20、二次函数的部分图象如图所示,图象过点 , 对称轴为直线 , 下列结论:(1);(2);(3);(4)若点 , 点 , 点在该函数图象上,则 , 其中正确的结论有( )
A、4个 B、3个 C、2个 D、1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