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 湖南省沅澧共同体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 【高考历史一轮】(纲要上)第九单元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社会主义建设
- 【高考历史一轮】(纲要下)第一单元 古代文明的产生与发展
- 浙江省杭州市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历史试题
- 湖南省怀化市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 湖南省邵阳市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 浙江省宁波市九校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联考历史试题
- 浙江省温州市浙南名校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 江苏省丹阳市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质量检测历史试题
-
1、德国学者马克斯·韦伯在《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一书中写道:“上帝所允许的唯一生产方式,并不是要人们经过苦修禁欲主义来超越世俗道德,而是要人们完成自己在现实中所处的地位所赋予的责任和义务,这可以算是他的天职。”据此可知,“新教”提倡( )A、积极入世 B、教权至上 C、理性思考 D、禁欲苦行
-
2、屋大维在公元前 27 年到公元前 14 年大量发行刻有自己无冕头像和谷穗图案的第纳里银币(如下图),歌颂在其统治下罗马帝国五谷丰登,农业兴旺。当时的罗马( )A、主要种植葡萄和马铃薯 B、元首实际掌握了罗马国家大权 C、是首个地跨欧亚的帝国 D、政权具有浓厚的寡头政治特征
-
3、中共中央在某次会议中提出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总体目标……到新中国成立 100 年时,全面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更加巩固、优越性充分展现。这次会议是( )A、中共十八大 B、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 C、中共十九大 D、中共十九届四中全会
-
4、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农业强国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根基。农业是基础,基础不牢大厦不稳。无论社会现代化程度有多高,14 亿多人口的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定供给始终是头等大事。”与材料主旨相符的史实有( )
①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②制定保障粮食安全的法律法规
③设立自由贸易试验区 ④提高粮食储备自动化和智能化水平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
5、1956 年 6 月通过的《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示范章程》规定:“农业生产合作社对于缺乏劳动能力或者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的社员,生活没有依靠的老、弱、孤、寡、残疾的社员,在生产和生活上给以适当的安排和照顾,保证他们的吃、穿和柴火的供应,保证年幼的受到教育和年老的死后安葬。”这一规定( )A、体现了政府注重对弱势群体的保障 B、有利于恢复经济,巩固新生政权 C、培育和践行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D、促进了中国公共卫生事业的发展
-
6、此处是“华北抗战的堡垒”之一,是抗日战争的最前线,又是联系华北、东北、华中根据地的枢纽。它牵制、抗击和消灭了日本法西斯的大量兵力,对于坚持华北敌后抗战和全国持久抗战发挥了重大的作用。“此处”最有可能是( )A、井冈山根据地 B、晋察冀根据地 C、陕甘宁根据地 D、山东解放区
-
7、到了晚清,格致一词已专指从西方传入的声、光、电、化等自然科学,盖取其穷究事物之理而获取其知识之意。1876 年 2 月,中国上海地区最早的科学杂志《格致汇编》创刊。该杂志对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医学都有介绍,有时还刊有带有趣味性的科学小品“格物杂说”和“博物新闻”等。下列解读正确的有( )
①该杂志促进了近代科学知识在中国的传播
②该杂志与徐继畲的《瀛寰志略》关注点相同
③杂志名可能缘于中国古老的哲学命题“格物致知”
④创刊号的医学栏目中有介绍“弗莱明发现青霉素”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
8、十三行是鸦片战争前清政府在广州特许经营对外贸易的商行。清政府规定其对官府负有承保和缴纳外洋船货税饷、规礼,传达官府有关法令及管理外商等义务,并享有对外贸易特权,所有进出口商货都须经由十三行买卖。据此推断,十三行( )A、统揽对外贸易事务,是清政府重要的外交机构 B、与英国、荷兰成立的东印度公司属性殊途同归 C、在清政府授权下有征缴关税、协调商贸等职能 D、在中日《马关条约》签订以后,开始走向没落
-
9、下图所示为根据张善余《中国人口地理》整理的中国各个历史时期总人口的估计数 ( 部分),相较而言,1645 年—1852 年间中国人口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A、高产作物传入 B、疆域不断扩大 C、外来人口增多 D、赋税制度变革
-
10、历代政治管理制度的演进,既有传承又有创新。下表所列信息,按出现的时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
乡里制度、上计制、尚书台
②
州县二级制、大索貌阅、政事堂
③
夏小正、小行人、“铸刑书”
④
六科、提都四夷馆、户帖制度
A、①③②④ B、②④③① C、③①②④ D、④②①③ -
11、“汉武帝时,只叫地方长官每年要选举些孝子廉吏,但后来孝廉充斥仕途,别的进仕之路都为之阻塞了,于是大家都争要为孝廉。……后来又因请托舞弊,逼得朝廷于察举孝廉后再加上一番考试。从此以后,无论选举或考试,都是分区定额的。经济文化落后和进步的地区,都一样照人口比例来考选。因此中央政府里,永远有全国各地域人民参加,不至于偏荣偏枯。”这一变化( )A、避免了选官过程中徇私舞弊的现象 B、开始将评议与选举的权力收归中央 C、使考试成为选拔人才进入仕途的必备环节 D、与科举考试中南北卷制度有异曲同工之妙
-
12、《史记·殷本纪》记载:“帝太甲既立三年,不明,暴虐,不遵汤法,乱德,於是伊尹放之於桐宫。三年,伊尹摄行政当国,以朝诸侯。帝太甲居桐宫三年,悔过自责, 反善,於是伊尹乃迎帝太甲而授之政。帝太甲修德,诸侯咸归殷,百姓以宁。伊尹嘉之……褒帝太甲,称太宗。”材料主要反映( )A、政权依托分封制得以稳固 B、嫡长子继承制遭到破坏 C、商王间接控制方国和部族 D、君主权力受到一定制约
-
13、中央集权的强化,是一个不断发展与完善的过程。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公元前 119 年,汉武帝颁布法令, 宣布私自盗铸金钱者死罪,并废除一切旧币, 发行“五铢 钱 ”,汉朝的币制自此稳定。在桑弘羊的建议下, 汉武帝增设大农部丞对郡国盐铁官进行整顿,并 设置 36 处盐官, 分布在 27 个郡;至少设置 48 处铁官,分布在 40 个郡国;对于小邑和乡村, 则特 准商人在交纳重税的条件下把盐分销给消费者。面对郡国因纳贡带来的高额运输费用问题,汉武帝 派遣大农部丞分赴各地充当特使,并指派各地均输官“输其土地之所饶 ”,最后由京师平准官实现 “贱买贵卖 ”。此外,汉武帝还向工商业征收“算缗 ”每值 2000 钱则纳税一算, 即 120 钱,并鼓励 知情者检举揭发,“令民告缗者以其半与之 ”。
——摘编自魏艾《国有专营制度:汉武帝文治武功的经济保障》
材料二 宋朝设官之制,名号品秩,一切袭用唐旧。然三师三公不常置,宰相不专用三省长官,中书、门下并列于外,又别置中书于禁中,与枢密院对掌大政。天下财赋,内庭、诸中外筦库,悉隶三司。
——摘编自《文献通考》卷四七《职官考一》
材料三
图 1 西周分封示意图
图 2 秦朝形势图
图 3 元朝形势图(1330 年)
(1)、 根据材料一,概括汉武帝在经济领域加强中央集权的举措。并结合所学,简要评价汉武帝的举措。(2)、根据材料二,指出与“ 门下并列于外 ”的中书和置于“禁中”的中书各是什么机构,并简析北宋 前期政治制度的主要特点。(3)、能够运用地图等相关材料,并使用相关历史术语对具体史事提出自己的解释是历史学科学业质量 水平的要求。请参考这一要求,分析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变化,并从制度因革演变的角度加以 简要评析。 -
14、江南地区的开发跨越了几个历史时期, 深刻改变了中国的经济格局。阅读材料, 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东晋南朝的江南经济, 仍然是一个以农业为主导,农、工、商依次发展的基本格局,农业在 经济中占有首要地位。与汉魏相比,此期铁犁、牛耕已逐渐普及, 农作物种类增多,粮食单位面积 产量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手工业也有了进一步的发展,较为突出的是纺织、冶铸、造船、制瓷和 造纸业。这一期间,商业仍相当活跃,海外贸易和国内的南北贸易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商品市场也 有相当的规模。
——摘编自朱绍侯、齐涛、王育济主编《中国古代史》
材料二 西晋末年以来,北方人口大量南移, 广泛散布于长江中下游地区, 并在各地形成许多新聚落。 移民浪潮对东晋南朝经济与社会的发展, 尤其是土地开发,产生了较为深远的影响。
——摘编自童超《东晋南朝时期的移民浪潮与土地开发》
材料三 北宋时,南方人在全国统一的考试中优势明显; 自南宋起, 江浙一带尤其成为人才集中的地 方。为将南方财赋顺利北运,元朝重新开通了大运河和开辟了长途海运航线。明清时期,苏州、松 江、杭州等地工商业市镇密集;在南方一些地区的丝织、榨油等行业出现新的经营方式,即开设工 场。
——摘编自宁欣主编《中国古代史》
(1)、 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东晋南朝江南经济发展的表现并简析原因。(2)、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简述两宋至明清时期我国南方经济发展的影响。 -
15、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 并在因革损益中不断向前发展。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儒家学说是中华文化的主流, 或曰中华主流文化。儒学的这种地位是历史形成的,不是人为 的结果。2500 多年前, 孔子创立儒家学说,不是凭空创造的, 而是在社会的大动乱中通过对三代流 传下来的文化遗产进行反思、认真清理和重新加以诠释而形成的思想学说体系……孔子非常注重实 地考察,坚持“察知征信”、“ 因革损益 ”的原则,使儒学又具备审慎的因时制变的品格。
——摘编自王钧林《中国儒学史·先秦卷》
材料二 诸子百家的存在与争鸣,是中华民族文化成熟的标志。在以后长达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的历 史长河中,各式各样的思想差不多都可以从战国诸子中找到原型或雏型。直到今天,社会科学中的 许多问题, 或多或少地还可以从诸子中找到相应的命题或思想源头。
——摘编自刘泽华《中国古代政治思想史》
(1)、 根据材料一,概括孔子创立儒家学说的社会与文化动因。结合所学,指出儒学在魏晋南北朝时 期“因革损益”的表现。(2)、根据材料二, 结合所学,指出战国时期新出现的两个重要学派及其所代表的利益阶级,并分析百 家争鸣的历史意义。 -
16、下表是我国部分学者关于王安石变法的评价。由此可知( )
学者
评价
漆侠
王安石变法在实现富国强兵、加强宋朝封建专制统治的同时,还推动了 宋代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历史的前进
顾全芳
王安石没有着眼于解决冗费、冗官、冗兵的社会问题,而以增加税收来 解决财政困难, 不但没有解决或缓和原有的社会矛盾,反而激化了矛盾
赵冬梅
以逐利为目的的政策倾向,斤斤计较的赏格罚条⋯⋯培养出工具性极其 突出的“新官僚 ”,他们只关心上之所欲,不关心下之所苦,使宋初 “不见治迹,不求声誉,宽简而不状 ”的行政作风一时烟消云散
A、历史研究无法形成统一认识 B、研究角度影响历史评价 C、历史解释具有很强的随意性 D、学者素养决定史学研究 -
17、宋代在中国历史上是一个特殊时期,如果抛开封建正统政治的视角,或许会看到另外一个创新发明不断、经济繁荣浮华的世俗社会。下列材料可以印证该观点的是( )
①在全国范围内将纸币作为主币发行
②外贸税收成为国库重要财源
③工匠毕昇发明活字印刷术
④北宋东京、南宋临安尤以繁华著称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
18、时空意识是学习历史的思维方式之一。下列历史信息的组合按朝代时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
驷马安车 察举制 推恩令 《神农本草经》
②
理学 岁币 三衙分权 《梦溪笔谈》
③
鉴真东渡 《职贡图》 长庆会盟 曲辕犁
④
刀形币 何尊 田氏代齐 商鞅变法
A、④①③② B、②③①④ C、④①②③ D、①④②③ -
19、下图为两宋时期的榷场分布图,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①榷场主要设置在政权的交界处
②榷场由民间设置并自由进行贸易
③榷场位置变化与政局变动有关④榷场有利于民族间经济文化交流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
20、早在北宋建立之前, 契丹族建立的辽朝在北方草原崛起,对中原形成严重威胁。 以下关于宋辽关 系的表述正确的是( )A、北宋最终夺回了燕云十六州 B、双方议和后,宋给辽“岁赐 ” C、辽灭北宋,史称“靖康之变” D、双方依然保持了较长期的和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