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 湖南省沅澧共同体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 【高考历史一轮】(纲要上)第九单元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社会主义建设
- 【高考历史一轮】(纲要下)第一单元 古代文明的产生与发展
- 浙江省杭州市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历史试题
- 湖南省怀化市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 湖南省邵阳市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 浙江省宁波市九校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联考历史试题
- 浙江省温州市浙南名校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 江苏省丹阳市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质量检测历史试题
-
1、学者贝克特认为:“18 世纪的英国, 既不是一个自由主义国家, 也称不上是民主国家, 它实际 上是一个帝国……而 19 世纪资本主义最具活力的美国南部地区, 同时也是奴隶制最为盛行、最不自由的地区。”这意在强调( )A、资本主义可以存在于多种政体下 B、国家对于资本主义发展的重要性 C、资本主义发展史上有黑暗的一面 D、从多种角度研究资本主义的历史
-
2、“高炉卫士”、劳动英雄,这是孟泰留给世人最鲜明的形象。他爱厂如家,艰苦创业,“一五” 计划开始后, 孟泰完成了 60 多次重大技术革新,还组织开展大规模的技术革新活动。抗美援朝战 争期间,他主动当了护厂队员,冒着空袭的危险, 随时准备用身体护卫高炉。从中可透视出的时代风貌有( )
①艰苦奋斗的时代精神 ②英勇奋斗的革命传统
③健康向上的道德风尚 ④无私奉献的行动准则
A、①② B、①③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
3、“丁银”是百姓赋税中以人丁为单位征收的。 1712 年,康熙帝规定以前一年的丁银作为定额,不再增加,称“滋生人丁,永不加赋”。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A、促进人口增长,使得资源危机日益显露 B、彻底废除了存在了约 2000 年的人头税 C、“滋生人丁, 永不加赋”的谕旨记载于《清仁宗实录》 D、在“丁银”外征收“科差”,按户之上下征收丝和银两
-
4、战胜国并未真正享受和平, 对新的大规模战争的恐惧反倒日益严重。此时, 国际社会又再次求 助于法律,希冀通过国际公约来避免战争。于是,在 ▲ 和 ▲ 的倡议下, 1928 年 8 月 27 日,15 国代表在巴黎签署了《非战公约》。横线中的“▲”应为( )A、美国、法国 B、中国、英国 C、英国、苏联 D、美国、苏联
-
5、19 世纪初, 英国的一些政府部门开始设立常务次官的职位,英国的官员由此分为两类: 一是 政务官,包括大臣和政务次官或政务秘书; 另一类是事务官,即文官,包括常务次官直至以下的一般政府工作人员,负责具体事务,可以长期任职。上述做法旨在( )A、维护公职人员合法权利 B、保证政府工作持续稳定 C、防止国王干预行政事务 D、避免政党私相授受官职
-
6、马克思评价路德“他破除了对权威的信仰,是因为他恢复了信仰的权威。他把人从外在的宗教 笃诚解放出来,是因为他把宗教笃诚变成了人的内在世界。”下列关于新教的宗教伦理与教化, 表 述不正确的是( )A、适应了原始积累时期新兴资产阶级的经济诉求 B、反对教皇权威,主张人的灵魂获救靠自己的信仰 C、主张建立廉俭教会, 提倡节俭和积极入世的态度 D、脱离基督教的基本教义,弱化教会对人们的控制
-
7、14世纪初,法国国王腓力四世与教皇对抗,召开了由教士、贵族和城市市民代表组成的三级 会议。这场会议的召开( )A、揭开了法国宗教改革序幕 B、有利于强化法国封建王权 C、确立起封建议会君主制度 D、推动了法国大革命的爆发
-
8、罗马共和国时期, 候选人成为执政官需要得到公民大会的选票, 执政官拥有民事权力和军事权 力。执政官在组织对外作战时,需要获得元老院的物资支持,同时, 公民有权批准或拒绝执政官提出的媾和条件和媾和条约。由此可知, 罗马共和国( )A、公民决定国家政治 B、政府机构分工明确 C、具有一定民主因素 D、实行了民主集中制
-
9、改革开放 40 多年来,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干出了一片 新天地。下图所示改革开放的进程中,▲处应填入的合适内容是( )A、农村承包地“三权”分置 B、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C、兴办深圳等经济特区 D、深化国资国企改革
-
10、新中国始终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道路,同时适时调整外交政策。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 国外交政策进行重大调整。此“调整”( )A、基于世界两极格局瓦解的国际形势 B、遵循和平发展的理念, 实行全方位外交 C、推动了中国与法国等西方国家建交 D、致力于与各大国建立不同形式的外交关系
-
11、1928 年,由国民政府审定通过的教科书反复宣传孙中山的军政、训政与宪政三阶段论。教科书 同时强调要“以党治国”,即“以整个的党掌握治权,根据党的主义和政纲法治国家”由此可见, 南京国民政府( )A、塑造政府抗日形象 B、企图构建一党专政 C、严格控制青年思想 D、培育国民宪政理念
-
12、1904 年 1 月 13 日颁布的《奏定学堂章程》(癸卯学制),是近代中国第一个由中央政府颁布且由政府督导施行的全国性法定学制系统。它的颁布( )A、标志着中国科举制的废除 B、标志着中国的选官制度进入一个新阶段 C、标志着文官考试制度的建立 D、标志着中国学堂选官制度的正式设立
-
13、朱元璋要求乡里选人每月六次在道路上摇铃唱六句话:“孝顺父母, 尊敬长上, 和睦乡里, 教训 子孙,各安生理,毋作非为。”其目的是( )A、传播儒学,优抚老弱 B、地方自治, 缓和矛盾 C、宣讲乡约,监察地方 D、教化乡里, 警醒世人
-
14、明朝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更趋巩固,下列关于明朝巩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举措,叙述正确的是( )A、首次设立枢密院主管军事 B、确定行省之下的行政区划依次为道、州、县 C、在西南地区实行土司制度 D、设理藩院管辖西藏和四川、青海部分地区
-
15、唐朝官员考核系统分为“善”与“最”两个部分。“善”属于德行范畴,被归纳为德、慎、公、 勤四个方面, 是对九品以上官员的品德要求;“最”则根据各职能衙门责任的性质, 被归纳为二十七类。由此可知,唐朝( )A、忽视低级官员的管理 B、强化了以德治国理念 C、重视官员的德才兼备 D、完善了地方考核系统
-
16、社会保障是国家治理的重要手段。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德国的社会保险制度始于俾斯麦执政时期。德国统一后,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工人运动高涨,俾斯麦政权在镇压工人运动的同时,也积极促进工人的福利,改革社会弊端。 面对日益迫切的社会保障需求,德皇威廉一世于 1881 年 11 月发布诏书,要求“最大限度的保障需要帮助的人”,首次提出了建立“社会保险制度”的构想。 在俾斯麦的推动下,议会先后通过了《工人医疗保险法》《事故保险法》和《养老保险法》。
——摘编自李愚昊《德国社会保障制度简述》
材料二 1946年英国通过《国家保险法》,提供了“从摇篮到坟墓”,或者说“从出生到死亡”的社会保险项目,投保人在怀孕、疾病、工伤、失业、妇女丧偶、退休、死亡时都可以申请得到补助。 另外,新生婴儿和儿童受教育时期,也可以获得补助金。
——王斯德主编《世界通史》(第三编)
材料三 20世纪80 年代,加拿大的“福利国家”制度也日渐成为社会各个群体批判指责的对象。 面对质疑,加拿大各界也开始将研究的重点指向对本国现行的社会保障制度建设进行评估和反思。 而真正的转变则开始于20世纪80 年代后期马尔罗尼执政时代。加拿大费雷泽研究所经济学家迈克尔·沃克认为,当时对加拿大失业政策的批评是有道理的,“我们对人们成为失业者支出得太多”。
——摘编自马啸《二战后加拿大现代社会保障制度的主要特点及启示》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德国社会保险制度实施的原因。(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英国社会保障体系的特点,并分析其对英国社会发展产生的影响。(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加拿大“真正的转变则开始于 20 世纪 80 年代后期”的原因。 -
17、自古以来,中国与许多国家和地区就存在着各种联系,彼此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元丰年间,宋政府为保障入港商船的安全及防备走私,开始执行“望舶之制”,专门在广州、泉州等港设置了望检司。 宋代海外贸易的范围自西太平洋到印度洋、波斯湾,确为汉唐所未有。 宋高宗绍兴初,年收入占当时全部收入的1/20。 宋代及其以后,海路已经取代陆路成为中外经济和文化交流的主要通道。 中国作为当时世界上最重要的海上贸易国家,借助海外贸易这一个充满巨大经济利益的平台,吸引着国内外的经济要素不断进入近海区域,参与到近海市场的经济活动之中,从而为近海市场的兴起创造了条件。
——摘编自廖伊婕《宋代近海市场研究》
材料二 从(19世纪)60 年代中叶到 80 年代之初,中国沿海和长江中游以下的航运被英国太古、怡和及美国旗昌等洋行控制。 道光年间中国原有沙船三千余号,到70年代之初,只剩下了四百号。 外国银行开始操纵中国的金融市场,汇丰银行迅速成为英国资本对中国实行经济侵略的中心机构。 外国纺织品的进口数量也逐渐增加,由洋行通过买办网送到内地各处。 在60年代,如东北的皮革,山东的帽缏,都已经被外国商人的收购组织向小生产者压价掠夺。
——摘编自翦伯赞《中国史纲要》
材料三 党中央深刻认识到,开放带来进步,封闭必然落后;我国发展要赢得优势、赢得主动、赢得未来,必须顺应经济全球化,依托我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实行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我国坚持共商共建共享,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推进一大批关系沿线国家经济发展、民生改善的合作项目,建设和平之路、繁荣之路、开放之路、绿色之路、创新之路、文明之路,使共建“一带一路”成为当今世界深受欢迎的国际公共产品和国际合作平台。
——引自《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宋代海外贸易发展的特点。(2)、根据材料二,概括19 世纪 60 到 80 年代中国经济领域出现的新变动,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西方列强的“经济侵略”对19世纪中后期中国商业贸易产生的影响。(3)、阅读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请选择阐述:①“开放带来进步,封闭必然落后”。请结合中国古代的相关史实,从文化、经济两个方面分别加以说明。②写出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为“顺应经济全球化”而积极推动建设的新型国际关系的主要内容,指出中国在当今经济全球化过程中身份的变化及具体表现。 -
18、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首先是以谷歌、亚马逊和阿里巴巴等为代表的互联网公司。它们希望在其企业自身的平台或者生态圈中不断提升用户体验,利用人工智能技术打造更优化的业务流程,在内部提高运营管理效率,在外部为消费者提供更好的体验,并最终把智能化的产品提供给第三方企业或消费者,从而以智能化连接的形式增强用户粘性。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人工智能未来的发展趋势。(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智能化在生产领域里的影响。 -
19、以下是不同人物对魏源《海国图志》的评价。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
人物
评语
郭士立
(19 世纪中期德国汉学家)
全书塞满了对我们自己地图的可悲的模仿品,其世界地图是古老的,好像它们是一千年前画出来的
梁启超(维新派人物)
其书在今日,不过束阁覆瓶之价值,然日本之平象山、吉田松阴、西乡隆盛辈,皆为其书所刺激
李少军(当代北大教授)
通观《海国图志》,人们留下深刻印象的,与其说是它作为外部世界历史地理著作的学术价值,还不如说是它通过介绍外部世界状况来提供“制夷”谋略的思想意义和实用特性
A、历史评价受不同人的学识影响巨大 B、《海国图志》充满对西方的偏见 C、时代与立场影响对历史著作的评价 D、评价历史著作受政治因素影响 -
20、下图为创作于 1861 年 3 月的政治漫画《总统的就职演说》。 左图是北方人心目中书写和平(peace)手持天平的林肯(天平上两人分别代表北方和南方),右图是南方人眼中身穿罗马盔甲、以征服者的面目出现的林肯。该漫画反映了当时美国 ( )A、州权主义观念盛行 B、种族主义思想占据主流 C、急需维护国家统一 D、民主共和政体摇摇欲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