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本:
相关试卷
- 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 湖南省沅澧共同体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 【高考历史一轮】(纲要上)第九单元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社会主义建设
- 【高考历史一轮】(纲要下)第一单元 古代文明的产生与发展
- 浙江省杭州市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历史试题
- 湖南省怀化市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 湖南省邵阳市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 浙江省宁波市九校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联考历史试题
- 浙江省温州市浙南名校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 江苏省丹阳市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质量检测历史试题
-
1、1787年宪法第一条第二款:众议员人数及直接税税额,应按联邦所辖各州的人口数目比例分配,此项人口数目的计算法,应在全体自由人民——包括订有契约的短期仆役,但不包括未被课税的印第安人,数目之外,再加上所有其他人口之五分之三。材料反映出美国 1787 年宪法 ( )A、具有三权分立的特点 B、体现制约平衡的原则 C、保护印第安人的权利 D、背离自由平等的精神
-
2、《反分裂国家法》规定:“以和平方式实现祖国统一,最符合台湾海峡两岸同胞的根本利益。 国家以最大的诚意,尽最大的努力,实现和平统一。”下列最能体现国家对台“诚意”的是 ( )A、推行“一国两制”方针 B、不承诺放弃武力统一 C、实行民族区域自治 D、港澳台协同发展战略
-
3、1956 年 9 月,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召开,集中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在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方面取得的初步成果。本次会议取得的初步成果有( )
①标志着中国开始步入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
②强调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性
③正确地分析了国内形势和主要矛盾的变化
④强调由落后农业国变为先进工业国的任务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
4、如图是毛泽东和蒋介石在某次谈判期间的合影。这次谈判期间 ( )A、作《论联合政府》报告 B、共同签订《双十协定》 C、通过了《中华民国宪法》 D、签订了《国内和平协定》
-
5、下表为1921—1927 年中国共产党全国党员人数表。 1927 年党员人数的激增( )
时间
1921 年
1922 年
1923年
1925 年
1927年
人数
50 多人
195 人
429人
994 人
57967人
A、受益于孙中山扶助农工政策 B、推动了革命统一战线的建立 C、促使中国革命出现崭新局面 D、是北伐战争胜利进军的结果 -
6、下图为《劳动音》创刊号的封面《革命火种》。该刊物封面上是一个火炬照耀下的锤子、铁镐、齿轮、禾苗、稻穗所组成的图案,天空中的朵朵白云,如同紧握的拳头。该封面内容 ( )A、表明马克思主义开始传播 B、寓意着工农大众团结起来 C、明确反映出党的中心任务 D、为国共合作营造舆论氛围
-
7、戊戌变法期间,光绪帝先后颁布一系列诏书,下表是其中的部分内容
类别
颁布新法
改革旧制
政治
允许官民上书言事
裁撤冗员
经济
中央设立农工商总局,奖励工商业发展
废除旗人寄生特权
文化教育
普遍设立中小学堂,设立京师大学堂
改革科举,废除八股
军事
精练陆军,改习洋操
裁汰旧军
据上表可知,戊戌变法 ( )
①冲击了旧式官僚体制 ②有利于民族资本主义发展
③促进了新思想的传播 ④引起中外势力的一致反对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
8、整个元代只有延祐三年气候比较暖和,除此之外的记录都表明气候异常寒冷。气候变化给社会生产造成了巨大的压力。与解决此问题相关的史实是( )
①引进并推广美洲高产作物以确保粮食总产量
②南方创制出轻便灵活、适用于水田的曲辕犁
③《农书》大量介绍农业增产、积谷防饥的经验
④推广植棉和棉纺织技术,提高棉纺织品的产量
A、①③ B、①④ C、②④ D、③④ -
9、北宋都城开封拥有 26 万户人家,人口数可能超过100万。南宋都城杭州拥有 39万户人家。 相比之下,中世纪欧洲的情况是:北宋时期的伦敦人口数为1.8万,南宋时期的罗马人口数为 3.5万,一个世纪之后的巴黎人口数不到6万。据此可推知( )A、宋朝经济发展水平领先世界 B、宋朝人口总数呈现上升趋势 C、城市发展蕴含新的生产关系 D、中世纪时欧洲人口增长缓慢
-
10、行政中枢是王朝行政的核心,是加强中央集权的关键所在。 以下对于行政中枢的描述,按时间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设置三公——建立了以丞相府为首的行政中枢
②废除宰相制——内阁逐渐成为事实上的行政中枢
③建立中朝——行政中枢权力移至皇帝亲信手中
④完善三省制——三省成为皇帝直接掌控的中枢
A、①③④② B、①④③② C、③②①④ D、③④②① -
11、下图反映的历史现象,说明魏晋南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主要得益于 ( )A、优越的自然条件 B、人口的大量迁移 C、统治者的有力措施 D、稳定的社会环境
-
12、“赳赳老秦,共赴国难;赳赳老秦,复我河山。”有“老秦”之誉的秦国崛起奋进并走向强大,无疑为秦王嬴政建立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下列关于战国时期“秦国”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奖励军功、剥夺和限制贵族特权 B、构成以咸阳为中心的全国性道路网 C、重农抑商,奖励耕织 D、修建都江堰、郑国渠
-
13、以下是某老师在历史课堂上展示的一个文本。这一“文本”内容反映了( )A、科技领域的突破 B、综合国力的提升 C、小康社会的建成 D、国际影响力扩大
-
14、下面是20世纪30年代湘鄂川黔根据地的一幅宣传漫画。与该漫画相关的举措( )A、消灭了封建剥削制度 B、有助于巩固苏维埃政权 C、保证了人民当家作主 D、巩固了抗日民主根据地
-
15、这是中华民国发布的一枚纪念章,上面写有“鄂军政府”“起义纪念”等字样。该纪念章是为了纪念( )A、黄花岗起义 B、保路运动 C、武昌起义 D、二次革命
-
16、下为近代史上某一战争形势图,这一战争对近代中国产生了深远影响。下列有关这场战争及其影响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日本偷袭清朝运兵船,挑起了战争 B、北洋舰队官兵英勇作战,重创日本舰队 C、战争的失败,证明洋务运动的破产 D、战争后外国军队驻扎于中国的战略要地
-
17、在历史学科的研究性学习中经常出现的错误是,使用单一或不充分的论据得出普遍性的结论。下列选项中没有这类错误的是( )A、唐代369位宰相中有83%来自北方,所以唐代宰相的来源存在地域差异 B、南宋扬州的城市人口占扬州总人口的81.83%,所以南宋的城市化水平很高 C、《授时历》的颁行比现行公历早300年,所以中国古代科技水平领先世界 D、《西游记》是明代的一部优秀小说,所以明代文学蓬勃发展
-
18、某同学在学习《清朝前中期的鼎盛与危机》时收集到了以下历史图片。这些图片所反映的共同主题是( )A、多民族政权并立 B、中国疆域的奠定 C、对外政策的转型 D、统治危机的初现
-
19、 元朝十分重视对边疆地区的治理,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下列对其边疆治理举措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①处:设宣慰司等机构 B、②处:直属宣政院管理 C、③处:设行中书省制度 D、④处:设立台湾府经略
-
20、丞相是中国古代皇帝的股肱,典领百官,辅佐皇帝治理国政,无所不统。特别是汉唐时期的丞相,往往位高而权重,权力特别大。这一情形在宋代得到改变,主要表现在( )A、建立二府三司制 B、实行重文轻武的方针 C、派文官出任知州 D、将地方精兵收归中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