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 湖南省沅澧共同体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 【高考历史一轮】(纲要上)第九单元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社会主义建设
- 【高考历史一轮】(纲要下)第一单元 古代文明的产生与发展
- 浙江省杭州市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历史试题
- 湖南省怀化市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 湖南省邵阳市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 浙江省宁波市九校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联考历史试题
- 浙江省温州市浙南名校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 江苏省丹阳市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质量检测历史试题
-
1、在古埃及,哈皮神被人们尊为尼罗河神,他的基本职能是掌管尼罗河。每年尼罗河泛滥时,上自法老,下至埃及的普通民众都会对哈皮神进行崇拜和祭祀,祈求有一个好的丰收。这反映出古埃及( )A、法老借助宗教神化王权 B、农业的产生依赖大河流域 C、农业是文明产生的基础 D、人们对自然力的敬畏之情
-
2、如表为新中国成立初期出台的相关法规,这些法规( )
时间
法律
规定内容
1949年
《关于劳资关系暂行处理办法》
凡男女职工有同等技术、做同等工作、效力相同者,应得同等之报酬
1953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保险条例》
保护生育期女性的合法权利
1956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女工保护条例》
禁止使女性从事有害女性生理机能的工作
①旨在废除传统婚姻习俗 ②促进自由平等新风尚的形成
③彰显了我国的国家性质 ④适应了社会主义建设的需要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
3、王夫之认为秦朝“以私天下之心而罢侯置守”,宋朝杯酒释兵权,崇文抑武,最终惨败于女真和蒙古,“生民以来未有之祸,秦开之而宋成之也”。王夫之意在( )A、批判君主专制的弊端 B、强调宋朝对秦制度的继承 C、宣扬经世致用的主张 D、探讨地方行政制度的优劣
-
4、王安石推行青苗法,按户等放贷取息,户等越高可借贷越多,取息二分,一年两次,实际上某些地区取息高达四分。由此可推知,青苗法的推行( )
①执行过程出现偏差 ②完善了户籍制度
③导致两税法的瓦解 ④缓解了财政压力
A、①② B、①④ C、③④ D、②③ -
5、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首先是以谷歌、亚马逊和阿里巴巴等为代表的互联网公司。它们希望在其企业自身的平台或者生态圈中不断提升用户体验,利用人工智能技术打造更优化的业务流程,在内部提高运营管理效率,在外部为消费者提供更好的体验,并最终把智能化的产品提供给第三方企业或消费者,从而以智能化连接的形式增强用户粘性。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人工智能未来的发展趋势。(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智能化在生产领域里的影响。 -
6、以下是不同人物对魏源《海国图志》的评价。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
人物
评语
郭士立(19世纪中期德国汉学家)
全书塞满了对我们自己地图的可悲的模仿品,其世界地图是古老的,好像它们是一千年前画出来的。
梁启超(维新派人物)
其书在今日,不过束阁覆瓶之价值,然日本之平象山、吉田松阴、西乡隆盛辈,皆为其书所刺激。
李少军(当代北大教授)
通观《海国图志》,人们留下深刻印象的,与其说是它作为外部世界历史地理著作的学术价值,还不弱说是它通过介绍外部世界状况来提供“制夷”谋略的思想意义和实用特性。
A、历史评价受不同人的学识影响巨大 B、《海国图志》充满对西方偏见 C、时代与立场影响对历史著作的评价 D、评价历史著作受政治因素影响 -
7、下图为创作于1861年3月的政治漫画《总统的就职演说》。左图是北方人心目中书写和平”(peace)手持天平的林肯(天平上两人分别代表北方和南方),右图是南方人眼中身穿罗马盔甲、以征服者的面目出现的林肯。该漫画反映了当时美国( )A、州权主义观念盛行 B、种族主义思想占据主流 C、亟须维护国家统一 D、民主共和政体摇摇欲坠
-
8、20世纪二三十年代汉口公共汽车运营调度时刻表,根据图表信息,我们可以推出( )
站名
车到分秒
车开分秒
停车分秒
乘客人数
六合路
31分25秒
31分55秒
30秒
13
华清街
35分50秒
36分55秒
1分5秒
30
青年会
40分5秒
40分50秒
45秒
30
A、汉口实现了交通运营的机械化 B、城市主权独立是交通发展的前提 C、近代城市化注重时间观念 D、节约时间得到普通民众一致认同 -
9、任何文化和自然遗产都是人类共同的财富。《世界遗产公约》旨在集各国之力,对日益遭到损毁的文化和自然遗产实施有效保护。下列行为符合《世界遗产公约》的是( )A、对古建筑维护和修缮过程中,切实增加大修比重 B、在伊拉克的巴比伦门原址上建造一座照原样复制的赝品 C、通过激光技术,重现巴米扬大佛遗址上千年佛像的面貌 D、被誉为“世界最美的峡谷”的金鞭溪,每天接纳1500吨污水
-
10、二战期间德国发起“堡垒”行动,其战役示意图下图所示,下列对该战役说法正确的是A、德军失去了苏德战场的主动权 B、是苏德战争中最为激烈的战役 C、宣告了德军“闪电战”的破产 D、德国第六集团军全军覆灭
-
11、1924到1928年间,科隆到波恩这段公路上的车流量超过该路的承受能力。1929年,一条新型的“机动车专用路”开始建造,动用了5500多名失业人员,最终于1932年8月通车。下列各项中,对此解读有误的是A、这条“机动车专用路”是世界上第一条高速公路 B、“新型”主要是指专供汽车分向、分车道高速行驶 C、汽车工业的发展推动了道路建设 D、德国通过交通建设摆脱了经济危机
-
12、继希腊人之后,罗马人登上了地中海的历史舞台,他们征服了希腊化的东西,建立起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然而古罗马学者贺拉斯说,被征服的希腊人最终俘虏了罗马人。贺拉斯所说的“俘虏”是指( )A、宗教皈依 B、商业征服 C、文化同化 D、财富侵蚀
-
13、某校举办“新中国老物件”活动,阙同学提供了爷爷(当年为江苏盐城人民商场经理)的一个奖品——一本“辞海”。其中扉页上粘着一张小签,落款处是1985年1月。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该同学爷爷此次参加全国统考的时代背景,包括( )
①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农村取得突破性进展 ②上海等14个沿海城市开放
③邓小平发表“南方谈话” ④中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
14、依据下面表格中的内容判断,“三”的标题应该是
第十三章·为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而斗争
抗日救亡运动的新高潮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策略的制定
……
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
A、敌后抗日根据的发展 B、革命统一战线的建立 C、东北抗日联军的奋战 D、国共第二次合作实现 -
15、有学者认为,明末以来,美洲的豆类、番茄、玉米、甘薯、辣椒、花生等作物向中国、东南亚的广大亚洲地区传播,以其丰厚的产出和充足的营养支撑着众多的人口,打破了传统的粮食结构。这一现象称为“餐桌革命”。“餐桌革命”出现的主要原因是A、新航路开辟的影响 B、明朝的对外开放 C、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D、亚洲人口的膨胀
-
16、下图传为初唐画家阎立本所作的《职贡图》(局部),反映的是外国使节和我国边远少数民族使臣携带贡品来唐朝进贡的生动情景。出现这一情景的原因是
①唐太宗采取开明的民族政策与开放的对外政策 ②唐代国内外交通联络较发达通畅
③唐玄宗轻徭薄赋,知人善任,虚怀纳谏 ④唐代经济文化的空前发展和繁荣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
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国最有名之陆地工程者,万里长城也。秦始皇令蒙恬北筑长城,以御匈奴。东起辽沈,西迄临洮,陵山越谷五千余里,工程之大,古无其匹,为世界独一之奇观。
——引自孙中山《建国方略》
材料二
《我们的长城—四万万七千万》
(《中苏文化杂志》“抗战特刊”创刊号封面漫画,1937年11月)
根据材料,结合相关史实,围绕长城的价值,自拟题目,写一篇历史小论文。
(要求:立论正确,史论结合,史实充分,逻辑清晰,表述成文)
-
18、用历史的慧眼,观世界格局之变。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英国第一帝国开拓了广阔的市场,攫取了大量的财富和利润,但在美国革命中解体了,这是对英国殖民体系的重大打击。恰在此时,工业革命在英国已开始起步。工业革命的几十年间,既是英国确立全球经济霸权的时期,同时也是英国在自由主义指导下重建帝国的时期。这一时期帝国重建的主旨之一,是将自由贸易强加于世界,从而保证英国对世界贸易的控制。为实现这一目标,“炮舰外交”必不可少。
1815年,英国第二帝国出现了,殖民地数量也随之增加。19世纪中叶前后,英国稳居世界头号工业强国。与此同时,由于“光荣革命”的遗产渐次落伍,英国人以和平、渐进的方式变革了自己的政治制度。但英国在它最强盛的时候就隐藏着严重的问题,1870年后就开始从绝对领先的地位上跌落下来。
——摘编自齐世荣等《15世纪以来世界九强兴衰史(上卷)》
材料二 第一次世界大战是首次真正意义上的全球性军事冲突,也深刻地改变了世界格局。……1919年1月,一战战胜国召开了巴黎和会,建立起世界新秩序——凡尔赛体系。这个体系为了维护主要战胜国的利益,对战败国领土及其殖民地进行再分割,尤其是对德国进行了严厉的惩罚。法国陆军元帅福煦在听到和约内容后就作出了神奇的预言:“这不是和平,这是20年休战。”结果不到20年,凡尔赛体系就在大萧条和纳粹党崛起的轮番冲击下摇摇欲坠,最终在德国闪击波兰的战斗中土崩瓦解。
——摘自范主《时间的战争:五百年钟表博弈史》
材料三 第二次世界大战彻底改变了近代以来形成的以欧洲为中心的国际格局,20世纪后半期的世界大部分时间在美苏两极格局下度过。现行的全球经济治理体系主要是在二战后美国主导的布雷顿森林体系制度基础上建立的。而后尽管布雷顿森林体系难以为继并最终瓦解,但三大制度支柱依旧留存下来,关贸总协定后来发展为世界贸易组织,与其他两大国际经济制度一起为当今世界经济正常运行提供基本的制度规范与保障。
随着发展中国家和新兴经济体快速崛起而传统发达国家经济地位相对衰落,当前国际政治经济秩序以及既有的全球经济治理制度安排已难以适应这一结构性转变,改革在所难免。面对当今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国政府提出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推动全球治理体系向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摘编自左凤荣等《世界百年大变局》
(1)、根据材料已,概括19世纪中叶前后英国成为“世界头号工业强国”的主要原因,结合所学,列举19世纪50年代英国维护其“绝对领先的地位”的重要事件。(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指出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世界格局”划时代的改变,简析导致凡尔赛体系仅20年就“土崩瓦解”的主要因素。(3)、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写出现行全球经济治理体系的“三大制度支柱”。综合材料一二三,分析“共同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的合理性。 -
19、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筑全国铁路,起海陆军而强中国……今何时乎?列国交通竞争、互校优胜劣败之时也。……夫辟地利,开明智、通商业、广邮政,起农工林矿之业,达辽、蒙、准、藏、滇、桂之防,皆非铁路不为功矣。凡铁路所到之处,即为文明繁盛,铁路未开之所,即为闭塞榛荒,此万国已然之迹也。而达国广土,需之尤迫。
——康有为《清计全局筹巨款以行新政筑铁路起海陆军折》(1898.9)
请简要评析康有为“筑全国铁路”之建议。
-
20、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汉末丧乱,魏武始基,权立九品。盖以论人才优劣,非为世族高卑。”“其始造也,乡邑清议,不拘爵位,褒贬所加,足为劝励,犹有乡论余风。”“中间渐染,遂计资定品,使天下观望,唯以居位为贵。”“及法弊也,唯能知其阀阅,非复辨其贤愚”。
——马端临《文献通考》等
材料二 北宋富弼言:“求人之本,唯科场最大。”“国家沿隋唐设进士科,自咸平、景德以来,为法尤密,逾于前代。”南宋朱熹言:“居今之世,使孔子复生,也不免应举。”
元仁宗曰:“设科取士,庶几得真儒之用,而治道可兴也。”“举人宜以德行为首,试艺则以经术为先。”元宰相奏言:“专立德行明经科。明经以‘四书’‘五经’,以程学、朱晦庵注释为主,是格物,致知,修己,治人之学。”元欧阳玄云:“贡举法行,非程朱学不试于有司(职官),于是天下学术凌然一趋于正。”
——赵汝愚《宋名臣奏议》等
(1)、根据材料一,概括九品中正制“始造”之本意。结合所学,说明“法弊”之表现及其成因。(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指出宋代科举制“逾于前代”之处。简析元朝科举“非程朱学不试”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