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实验是化学的最高法庭。下列所示装置或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检验CH2=CHCHO有碳碳双键

    B.制备Al2S3固体

    C.验证乙烯具有还原性

    D.在铁制品上镀致密铜镀层

    A、A B、B C、C D、D
  • 2、锑白(Sb2O3)为白色粉末,不溶于水,溶于酸和强碱,主要用于制备白色颜料、油漆等。一种利用锑矿粉(主要成分为Sb2S3、SiO2)制取锑白的流程如下。

    已知:浸出液中的阳离子主要为Sb3+、Fe3+、Fe2+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浸出”时发生的反应为Sb2S3+6Fe3+=2Sb3++6Fe2++3S B、可以用KSCN溶液检验“还原”反应是否完全 C、“滤液”中通入Cl2后可返回“浸出”工序循环使用 D、“中和”时可用过量的NaOH溶液代替氨水
  • 3、化合物H是一种有机光电材料中间体。实验由芳香化合物A制备H的一种合的一种合成路线如下:成路线如下:

    已知:①RCHO+CH3CHONaOH/HORCH=CHCHO+H2O

    +

    回答下列问题:

    (1)、A的化学名称是
    (2)、由C生成D和E生成F的反应类型分别是
    (3)、E的结构简式为
    (4)、G为甲苯的同分异构体,由F生成H的化学方程式为
    (5)、芳香化合物X是F的同分异构体,X能与饱和碳酸氢钠溶液反应放出CO2 , 其核磁共振氢谱显示有4种不同化学环境的氢,个数比为6︰2︰1︰1,写出2种符合要求的X的结构简式:
    (6)、写出用环戊烷和2—丁炔为原料制备化合物的合成路线。(其他试剂任选)
  • 4、SF6常用作麻醉剂、用于肝脏超声检查等。可通过硫蒸气和氟气反应制备SF6

    已知:①S8g+16F2g8SF4g   ΔH1=6301.5kJmol1

    SF4g+F2gSF6g   ΔH2=434.1kJmol1ΔS2=203Jmol1K1

    回答下列问题:

    (1)、S8SF6的结构如图所示。

    S8在一定温度下会生成S2 , 破坏的作用力类型有(填标号)。

    A.π键       B.极性键       C.非极性键       D.sp3sp3σ

    ②下列有关SF6叙述正确的是(填标号)。

    A.空间结构为正四面体形       B.难溶于水,易溶于CS2

    C.键角为90°、180°                 D.1molSF6含14mol共价键

    (2)、S8g+24F2g8SF6g   ΔH=kJmol1
    (3)、反应②的正反应在下列温度下能自发进行的是_______(填标号)。
    A、500℃ B、900℃ C、1900℃ D、2000℃
    (4)、某温度下,向刚性密闭容器中充入0.1molSF4g和0.1molF2g , 发生反应②,测得含S粒子浓度与时间的关系如图1所示。

    ①2s时,SF4g转化率为。正反应速率:ab(填“>”“<”或“=”)。

    ②0~6s内SF6g平均反应速率为(结果保留2位有效数字)。

    (5)、某温度下,向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0.1molSg和适量F2g , 达到平衡后,调节F2浓度,测得SgSF4gSF6g浓度与lgcF2的关系如图2所示。

    L2代表lgcF2的关系。

    ②该温度下,反应Sg+3F2gSF6g的平衡常数K为(不带单位)。

  • 5、以镉废渣(主要成分是Cd,含少量Cu、Fe、Co等)为原料提取镉的流程如下:

    已知:

    ①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Co、Cd排在H之前;Cd与Zn同族。

    ②几种金属离子形成氢氧化物的pH如下表:

    金属氢氧化物

    FeOH3

    FeOH2

    CdOH2

    开始沉淀pH

    1.9

    7.0

    7.2

    完全沉淀pH

    3.2

    9.0

    9.5

    回答下列问题:

    (1)、Cd位于元素周期表区。
    (2)、“滤渣1”的主要成分是(填化学式);“除铁”中双氧水的作用是(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3)、“试剂X”宜选择(填标号),其调节pH范围为

    A.氨水       B.CdO       C.CdOH2       D.NaOH

    (4)、“电解”中,阳极反应式为
    (5)、氧元素有多种同素异形体。O2在超高压下转化为平行六面体的O8分子(结构如图所示)。O8的沸点(填“高于”或“低于”)O2 , 其理由是

    (6)、Cd晶胞为体心立方晶胞,如图所示。已知:晶胞参数为a pm,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则Cd原子半径为pm,Cd晶体密度为gcm3

  • 6、

    FeBr3常作有机反应的催化剂。某实验小组拟制备FeBr3并探究其性质。

    实验(一)制备FeBr3

    装置如图1所示。已知:Br2沸点为58.8℃。实验中,观察到烧瓶中产生红棕色气体。

    (1)试剂X宜选择(填“溴水”或“液溴”)。用铁粉替代铁片的目的是

    (2)装置中利用到的四氯化碳的性质是。实验完毕后,将烧瓶中混合物经(填实验操作名称)得到FeBr3固体。

    实验(二)探究性质。

    为了探究的稳定性,进行如图2实验。

    (3)当(填实验现象)时,可以确认FeBr3发生分解反应,生成了Br2

    (4)实验过程中,先通入一会儿N2 , 再点燃酒精灯,这样操作的目的是

    (5)为确认玻璃管中残留物有FeBr2 , 宜选择试剂(填标号)。

    a.K3FeCN6溶液       b.酸性KMnO4溶液

    c.KSCN溶液,氯水             d.AgNO3溶液

    (6)为了探究浓度对Fe3+氧化性的影响,实验操作及现象如下:

    实验

    操作

    现象

    向2mL0.1molFeCl3溶液中滴加KI淀粉溶液

    溶液变蓝色

    向2mL0.1molFeCl3溶液中先加入适量NaF固体,后滴加KI淀粉溶液

    溶液不变蓝色

    已知:FeF63呈无色。

    写出实验ⅰ中离子反应方程式:

    实验ⅱ“不变蓝色”的原因是(结合必要化学用语和文字解释)。

  • 7、某溶液M含一种阳离子和NO3HCO3ClOS2S2O32中的一种或几种阴离子。为了确定其组成,实验操作及现象如下:

    实验

    操作

    现象

    向M溶液中滴加酚酞溶液

    溶液变红色

    向M溶液中滴加盐酸

    产生气体和浅黄色沉淀

    根据实验结果,下列关于M的推断合理的是

    A、不可能含Fe3+ B、一定含ClO C、一定含NO3S2 D、一定不含HCO3
  • 8、为达到下列实验目的,操作方法合理的是

    选项

    实验目的

    操作方法

    A

    从含有SiO2NH4Cl固体中提取NH4Cl

    用水溶解、过滤、结晶、过滤

    B

    证明2-丁烯醛CH3CH=CHCHO含碳碳双键

    加入溴水观察现象

    C

    制备热饱和CuSO4溶液

    蒸发溶液至溶液表面形成一层膜

    D

    测定CoNH36Cl3的含氮量

    酸化,加足量NaOH共热,用过量的盐酸吸收氨气;以酚酞作指示剂,用NaOH溶液滴定吸收液

    A、A B、B C、C D、D
  • 9、某实验小组用如图所示装置探究木炭与浓硝酸的反应,实验记录如下:

    ①烧瓶中产生红棕色气体;②澄清石灰水始终不变浑浊;③酸性KMnO4溶液颜色变浅。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甲中木炭一定与浓硝酸发生了反应 B、乙向丙中导入了还原性气体 C、乙中不变浑浊的原因是甲中不产生CO2 D、浓硝酸与木炭的反应中,硝酸表现氧化性和酸性
  • 10、下列过程中,对应的反应方程式错误的是

    A

    西汉刘安《淮南万毕术》记载湿冶铜:“曾青得铁化为铜”

    2Fe+3Cu2+=3Cu+2Fe3+

    B

    BaC2和水反应制乙炔

    BaC2+2H2O=BaOH2+CHCH

    C

    用氨水浸泡试管中的AgCl

    AgCls+2NH3H2OAgNH32++Cl+2H2O

    D

    加入足量NaHS除去废水中的Hg2+

    Hg2++2HS=HgS+H2S

    A、A B、B C、C D、D
  • 11、胆固醇是细胞膜的重要组成结构,激素胆固醇具有调节新陈代谢过程的功能。胆固醇的结构简式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胆固醇的叙述错误的是

    A、能发生消去反应且产物有2种 B、该分子中含8个手性碳原子 C、它的同分异构体可能有芳香酮 D、FeCl3溶液显紫色
  • 12、下列有关化学概念或性质的推断错误的是
    A、组成为C2H6O的有机物一定能与水互溶 B、苯分子中碳原子间不存在单键和双键,则是同一种物质 C、冠醚12-冠-4能识别Li+ , 不能识别Na+ , 因为Na+半径大于Li+ D、NH3能与过渡金属离子形成配离子,而NF3不易形成,原因是F的电负性太大
  • 13、下列实验事故的处理方法不合理的是

    选项

    实验事故

    处理方法

    A

    NaOH沾在皮肤上

    先用大量水冲洗,再用1%硼酸溶液冲洗

    B

    硫磺粉撒在实验台上

    在硫磺粉表面覆盖一层水银

    C

    不慎吸入煤气

    立刻到室外呼吸新鲜空气或做人工呼吸

    D

    乙醚等有机物着火

    用湿布、石棉布覆盖可燃物

    A、A B、B C、C D、D
  • 14、下列化学用语表述错误的是
    A、N2H4的电子式为 B、2-羟基丁醛的结构简式为CH3CH2CHOHCHO C、乙烯形成碳碳σ键时2p轨道重叠方式为 D、AsH3分子的空间填充模型为
  • 15、第33届奥运会在巴黎举行。下列有关开幕式的叙述错误的是
    A、火炬采用丙烷和氢气为燃料,火炬的燃烧反应是放热反应 B、呈现北京开幕式镜头之一的奥运金牌“金镶玉”,“玉”的主要成分是硅酸盐 C、开幕式现场燃放的烟花呈现出法国国旗的颜色,利用了金属元素的焰色 D、具有100多年历史的法国地标—埃菲尔铁塔,以水泥、纯铁等为建筑材料
  • 16、一种治疗慢性便秘药品中间体的合成路线如下,回答下列问题。

    已知:①R1OH+R2XR1R2

    ②克莱森重排:

    (1)、B中的官能团名称为
    (2)、E的结构简式为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
    A、C能与FeCl3发生显色反应 B、1molE最多能与6molH2发生加成反应 C、B分子中所有碳原子可能共平面 D、图示流程中没有发生克莱森重排反应
    (4)、F→G有一种分子式为C24H26N2O8的副产物生成,写出生成该副产物的反应方程式
    (5)、设计以苯,1,3-丁二烯为原料合成的路线(用流程图表示,无机试剂、有机溶剂任选)
    (6)、写出比E少一个C原子,两个H原子且同时满足以下条件的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

    ①不能与FeCl3发生显色反应,但能发生银镜反应

    1mol最多能与4molNaOH溶液恰好完全反应

    ③核磁共振氢谱有4组吸收峰

    ④分子中没有两个甲基连在同一个碳原子上

  • 17、以黄铜矿(主要成分为CuFeS2 , 含少量SiO2)为原料,相关转化关系如下。

    已知:①反应1中Fe不变价,且固体A为单一化合物;

    Cu2OH3Cl具有疏松结构。

    (1)、固体A的化学式为SOCl2中心原子的杂化方式为
    (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___________。
    A、CuCl不溶于水,但溶于稀硝酸 B、Cu在该环境生锈后,铜锈可隔绝空气,减缓生锈速度 C、气体B具有还原性所以能使品红溶液褪色 D、SOCl2AlCl36H2O混合共热可制得无水AlCl3
    (3)、反应2的化学方程式为
    (4)、①反应4生成的物质D难溶于水,且同时生成两种酸性气体,则反应4的化学方程式为

    ②设计实验验证物质D中的氯元素

  • 18、已知2H2Og=2H2g+O2g , 速率方程为v=kcnH2O , 其中k为速率常数,只与温度、催化剂、固体接触面积有关,与浓度无关;n为该反应中H2O的反应级数,也是该反应总级数,可以为正数、0、负数;起始浓度消耗一半的时间叫半衰期,H2O在某催化剂表面上分解的实验数据如表:

    t/min

    0

    10

    20

    30

    40

    50

    60

    cH2O/molL1

    0.30

    0.25

    0.20

    0.15

    0.10

    0.05

    0.00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反应速率常数为0.05molL1min1 B、该反应为0级反应 C、若起始浓度为0.60molL1 , 半衰期为80min D、工业上用该反应制备氢气
  • 19、下列化学反应与方程式不相符的是
    A、用醋酸和淀粉KI溶液检测加碘盐中的碘:IO3+5I+6CH3COOH=3I2+3H2O+6CH3COO B、石英和焦炭在高温的氮气流中制备氮化硅:3SiO2+3C+2N2__Si3N4+3CO2 C、绿矾处理含铬废水:6Fe2++Cr2O72+14H+=6Fe3++2Cr3++7H2O D、漂粉精在空气中变质:CaClO2+CO2+H2O=CaCO3+2HClO
  • 20、下列关于实验操作的说法正确的是
    A、萃取操作时,应选择有机萃取剂,且萃取剂的密度必须比水大 B、灼烧固体时,玻璃棒都不可用于转移灼烧后的固体 C、过滤操作时,为使过滤效果好,玻璃棒应放在单层滤纸一侧 D、称量固体时,将物品放在托盘天平左边,砝码放在托盘天平右边
上一页 91 92 93 94 95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