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广东省惠州市2016-2017学年高一上学期化学期末考试试卷
- 山东省淄博七中2016-2017学年高一上学期化学期中考试试卷
- 河南省焦作市2016-2017学年高一上学期化学期中考试试卷
- 山东省淄博市淄川一中2016-2017学年高一上学期化学期中考试试卷
- 山东省德州市陵城一中2016-2017学年高一上学期化学期中考试试卷
- 山东省淄博六中2016-2017学年高二上学期化学期中考试试卷
- 山东省临沂市蒙阴一中2016-2017学年高二上学期化学期中考试试卷
- 2016-2017学年山东省烟台市高一下学期期中化学试卷
- 2016-2017学年山东省德州市夏津一中高一下学期期中化学试卷
- 2016-2017学年山东省德州市武城二中高一下学期期中化学试卷(普通班)
-
1、硫代硫酸钠()为无色透明晶体,易溶于水,难溶于乙醇,在中性或碱性环境中稳定,酸性环境中不稳定,受热易分解,有较强的还原性。工业上常用硫化碱法制备,反应原理为。某实验探究小组模拟该工业原理在实验室制备 , 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
(1)、仪器a的名称为 , 装置B中NaOH溶液的作用是。(2)、反应开始后,C中先有浑浊产生,后又变澄清,此浑浊的物质是(用化学式表示)。(3)、实验开始时,先关闭开关 , 打开开关 , 再打开活塞 , 制备过程中必须监测装置C中溶液的pH,当溶液的pH降至7时,反应完成,立即停止反应,如果导致溶液的pH小于7时,的产率会下降,其原因是(用离子方程式解释)。(4)、可用于测定工厂废水中游离态氯()的含量,实验如下:①取水样50.00mL于锥形瓶中,加入10.00mLKI溶液(足量),滴入2~3滴淀粉溶液。
②将0.0010mol·L-1标准溶液(显碱性)装入滴定管中,调整液面,记下读数。
③将锥形瓶置于滴定管下进行滴定,发生的反应为。
试回答下列问题:
①滴定前装有标准液的滴定管排气泡时,应选择下图中的(填标号,下同)。
②达到滴定终点的现象是。
③实验消耗了标准溶液4.00mL,所测水样中游离态氯()的含量为mg·L-1.
④实验测得游离态氯的浓度比实际浓度偏大,造成误差的原因可能是(填标号)。
A.锥形瓶水洗后直接装待测水样
B.装标准溶液的滴定管水洗后没有润洗
C.滴定到达终点时,俯视读出滴定管读数
D.装标准溶液的滴定管滴定前尖嘴部分有气泡,滴定后气泡消失
-
2、试根据沉淀溶解平衡知识回答问题:(1)、常温下,CaS的 , 饱和溶液中存在平衡:。将mol/L氯化钙溶液mol/L硫化钠溶液等体积混合,(填“能”或“不能”)产生沉淀。滴加少量盐酸,(填“增大”或“减小”)。(2)、若向CaS悬浊液中加入溶液,生成一种黑色固体物质,写出该过程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3)、常温下,的 , 在mol/L的溶液中,当刚开始沉淀时,溶液的pH为;若要使其沉淀完全(mol/L),pH的范围是。
-
3、次磷酸()、亚磷酸()、磷酸()是化学工业生成中常用的无机酸,回答下列问题:(1)、已知次磷酸()为一元弱酸,属于(填“正盐”“酸式盐”“不能确定”),经实验检测发现溶液显碱性,其原因是(写离子方程式),写出溶液中所有离子浓度的大小关系。(2)、常温下,亚磷酸()、磷酸()逐级电离平衡常数如下表所示:
, ,
,
①相同条件下,取的等体积、两溶液,分别加水稀释100倍,所得溶液的pH大小关系为(填“>、<”或“=”)。
②常温下,浓度均为0.01mol·L-1的溶液和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填“前者大”“后者大”或“相同”);
③向0.01mol·L-1的溶液中加入过量的离子方程式为。
-
4、下列实验内容和实验目的都正确的是
编号
实验内容
实验目的
A
向含有酚酞的Na2CO3溶液中加入少量BaCl2固体,溶液红色变浅
证明Na2CO3溶液中存在水解平衡
B
室温下,用pH试纸分别测定浓度为18 mol/L和0.1 mol/LH2SO4溶液的pH
比较不同浓度H2SO4的酸性强弱
C
判断KCl的化学键类型
将KCl固体溶于水,进行导电性实验,KCl溶液可导电
D
向10 mL0.2 mol/LNaOH溶液中滴入2滴0.1 mol/LMg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后,再滴加2滴0.1 mol/LFeCl3溶液,又生成红褐色沉淀
证明在相同温度下的Ksp[Mg(OH)2]>Ksp[Fe(OH)3]
A、A B、B C、C D、D -
5、已知溶洞的形成与下列反应有关:
①
②
已知的 , ,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反应①的平衡常数为 B、溶液的pH保持不变不能判断反应①达到平衡状态 C、当溶有碳酸氢钙的水从溶洞顶滴到洞底时可以形成钟乳石 D、将0.02mol/L溶液稀释到0.01mol/L,几乎不变 -
6、为了模拟汽车尾气的净化,向密闭容器中投入一定量的CO和 , 在催化剂(Ⅰ型、Ⅱ型)和不同温度下发生反应: , 反应进行相同时间t(s),测得CO转化率与温度的关系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反应在a、b两点对应的平衡常数大小关系: B、b点转化率明显下降最主要原因是温度升高催化剂失活 C、在实验中CO平衡转化率达到阴影部分数值只能采用延长反应时间的方案 D、50℃,t s时容器中浓度为0.01mol/L,该温度下压反应平衡常数为
-
7、硫酸钡在水中的沉淀溶解平衡: , 在不同温度时,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B、温度下 C、温度升高,可使溶液从a点变成c点 D、a点和b点的相等
-
8、氢气和氧气反应生成水的能量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B、 C、 D、一定条件下,气态原子生成、、放出的能量分别是 , 则
-
9、在一定温度下,冰醋酸稀释过程中溶液的导电能力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b、c三点对应的溶液中,pH由小到大的顺序是a<b<c B、a、b、c三点对应的溶液中,电离程度最大的是b点 C、稀释过程中,始终保持增大趋势 D、向b点对应的溶液中加入少量碳酸钾固体,可使电离程度增大
-
10、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0.2mol·L-1与0.1mol·L-1盐酸等体积混合: B、0.1mol·L-1的盐酸和0.1mol·L-1的溶液等体积混合: C、等体积等pH的盐酸和溶液分别与相同浓度的NaOH溶液中和至时,盐酸消耗的NaOH更多 D、等浓度的①溶液、②溶液、③溶液中:①>②>③
-
11、在一固定容积的密闭容器中,置入一定量的一氧化氮和足量碳发生化学反应: , 平衡时与温度T的关系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增大压强,NO转化率增大 B、若该反应在B、D点的平衡常数分别为、 , 则 C、若状态B、C、D的速率分别为、、 , 则 D、在时,若反应体系处于状态D,则此时v(正)(逆)
-
12、反应过程中能量变化如图所示(图中表示正反应的活化能,表示逆反应的活化能),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该反应为放热反应,kJ/mol B、有催化剂的两步反应中,第一步为该反应的决速步 C、使用催化剂可以降低反应的活化能,从而加快化学反应速率 D、若kJ/mol则和反应放出的热量一定小于akJ
-
13、下列实验装置或实验操作不能达到相应实验目的的是A、图1:探究温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B、图2:测定一定时间内生成的反应速率 C、图3:验证对分解的催化作用 D、图4:使用简易量热计进行中和反应热的测定
-
14、常温下,下列离子在指定的溶液中可能大量共存的一组是A、水电离出的mol·L-1溶液:、、、 B、与铝反应产生的溶液:、、、 C、使甲基橙呈红色的溶液:、、、 D、某无色透明澄清的溶液:、、、
-
15、下列事实可用化学平衡移动原理解释的是A、在容器中充入一定量的与 , 达到平衡后压缩容器容积以增大压强,混合物颜色加深 B、制取乙酸乙酯过程中,实验人员通过加入过量的乙醇来提高乙酸的转化率 C、将肝脏研磨液加入过氧化氢溶液,发现有气泡产生,加热后气泡产生速率减慢 D、工业上选择在500℃而不是常温下进行合成氨的反应
-
16、下列有关化学反应速率与平衡说法错误的是A、改变温度一定能改变化学反应速率,同时也一定能破坏化学平衡 B、对有气体参加的可逆反应,通过压缩容器增大压强,反应速率增大,平衡不一定移动 C、对于吸热反应,增大平衡常数K的措施有升高温度、增大压强 D、向平衡体系中加入KCl固体,平衡不移动
-
17、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熵减的吸热反应可能是自发反应 B、需要加热的化学反应,生成物的总能量一定高于反应物的总能量 C、使用催化剂既不会改变反应的限度又不会改变反应的焓变 D、已知2C(s)+2O2(g)=2CO2(g) △H1;2C(s)+O2(g)=2CO(g) △H2 , 则△H1>△H2
-
18、设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25℃时,的醋酸溶液中,所含的数目等于 B、常温下,1L的溶液中,发生电离的水分子数为 C、向1L0.1mol/L溶液中通氨气至中性,数目为 D、0.1mol和0.1mol于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后,容器内分子总数小于
-
19、化学电源在日常生活和高科技领域中都有广泛应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甲中移向铜电极 B、乙中正极反应式为: C、丙中锌筒作负极,发生氧化反应,锌筒会变薄 D、丁使用一段时间后电解质溶液的酸性减弱
-
20、短周期元素X、Y、Z、W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如图所示,若W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其内层电子总数的0.6倍。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Y只有两种氧化物 B、简单氢化物的沸点:Z>Y C、原子半径由大到小的排列顺序:Z>Y>X D、元素X是自然界中形成化合物种类最多的元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