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Na2S2O3溶液可用于测定溶液中ClO2的含量,实验方案如下。

    步骤1:准确量取ClO2溶液10.00mL , 稀释至100mL

    步骤2:量取V1mL稀释后的ClO2溶液于锥形瓶中,调节溶液的pH2 , 加入足量的KI晶体,摇匀,在暗处静置30分钟(已知:ClO2+I+H+I2+Cl+H2O未配平)。

    步骤3:以淀粉溶液作指示剂,用cmolL1Na2S2O3溶液滴定至终点,消耗Na2S2O3溶液V2mL(已知:I2+2S2O32=2I+S4O62)。

    (1)、准确量取10.00mLClO2溶液的玻璃仪器是
    (2)、确定滴定终点的现象为
    (3)、下列操作会导致测定结果偏高的是_______(填字母)。
    A、未用标准浓度的Na2S2O3溶液润洗滴定管 B、滴定前锥形瓶中有少量水 C、滴定前滴定管尖嘴部分有气泡,滴定后气泡消失 D、读数时,滴定前仰视,滴定后俯视
    (4)、ClO2常用作自来水消毒,它比Cl2有更高效的杀菌能力,并且不会产生有害的副产物,计算等质量的ClO2的消毒能力是Cl2倍(保留3位有效数字)。
    (5)、根据上述步骤计算出原ClO2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molL1(用含字母的代数式表示)。
  • 2、汽车尾气的污染不容忽视,对汽车尾气中污染气体NOCO的转化是研究热点。回答下列问题:
    (1)、汽车尾气中的CO是由于汽油在气缸内不均匀、不充分燃烧导致的,而生成NO的可能原因是。(用必要化学方程式解释)
    (2)、利用铑催化处理汽车尾气中的NOCO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2COg+2NOgN2g+2CO2g

    ①已知该反应的ΔH=746.5kJmol1 , 正反应活化能为akJmol1 , 则其逆反应活化能为kJmol1

    CO还原NO的反应路径如下图1所示,其中s指的是物质吸附在铑催化剂上,下图2所示为随温度升高NOs的解离速率、N2Os的生成速率、δN2的生成速率以及βN2的生成速率变化曲线,根据图1可知生成N2的基元反应有两个(δβ代表生成N2的两种不同路径),结合两图写出温度在550K时生成N2的主要基元反应方程式:

    ③一定温度下,在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1molCO1molNO发生上述反应,部分物质的体积分数φ随时间t的变化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填选项字母)。

    A.上述反应的正反应在高温下才能自发进行

    B.曲线b表示φN2随时间的变化

    C.2VNO=VN2时,反应达到平衡状态

    D.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Mt1<Mt3<Mt5

    (3)、某研究小组探究催化剂对CONO转化率的影响。将NOCO按物质的量之比1:1以一定的流速通过两种不同的催化剂进行反应,相同时间内测量逸出气体中NO含量,从而确定尾气脱氮率(即NO的转化率),结果如下图所示(曲线Ⅱ最高点对应温度是450度,脱氮率为50%):

    ①a点(填“是”或“否”)为对应温度下的平衡脱氮率,说明其理由:

    ②450℃时,平衡脱氮率为50%,压强恒为p , 则Kp=(Kp为以分压表示的平衡常数,用含p的代数式表示)。

  • 3、已知:25℃时,部分物质的电离平衡常数如表所示:

    化学式

    CH3COOH

    H2CO3

    HClO

    HCN

    电离平衡常数(Ka)

    1.8×105

    Ka1=4.3×107

    Ka2=5.6×1011

    3.0×108

    5.0×1010

    请回答下列问题:

    (1)、CH3COOHH2CO3HClOHCN的酸性由强到弱的顺序
    (2)、向NaCN中通入少量的CO2 , 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3)、H+浓度相同等体积的两份溶液A(盐酸)和BCH3COOH分别与不同质量的锌粉反应,若最后仅有一份溶液中存在锌,放出氢气的质量相同,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填序号)。

    a.反应所需要的时间:B>A       b.开始反应时的速率:A>B

    c.参加反应的锌物质的量:A=B       d.A中有锌剩余

    (4)、25℃时常压下,在pH=5的稀醋酸溶液中,cCH3COO=molL1(写出精确值的表示式)。
    (5)、CdS既是一种颜料,又是一种感光材料。常采用向可溶性镉盐溶液中通入H2S气体使其饱和(CH2S=0.1mol/L),调节溶液的pH来生产CdS。欲使沉淀的滤液中CCd2+达到国家Ⅱ类地表水质量控制标准cCd2+107.4mol/L(0.005mg/L),计算沉淀时应控制溶液的最低pH。(已知Ka1H2S=107.0Ka2H2S=1012.9KspCdS=1026.1)
  • 4、根据所学知识,完成下列问题。
    (1)、下列反应中,属于吸热反应的是(填序号)。

    a.灼热的炭与CO2反应       b.盐酸与氢氧化钠反应

    c.铝与盐酸反应             d.煅烧石灰石

    (2)、已知16克CH3OH(l)的完全燃烧时放出热量363.25kJ,写出表示CH3OH(l)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
    (3)、水溶液是中学化学的重点研究对象、水是极弱的电解质,也是最重要的溶剂。常温下某电解质溶解在水中后,溶液中水电离产生的c(H)=10-9mol/L,则该电解质可能是 (填序号)。

    A. CuSO4       B.NaOH       C.Na2S       D.H2SO4       E.K2SO4

    (4)、恒温恒容时,能表明Fe2O3s+3COg2Fes+3CO2g达平衡状态的是(填字母)。

    A.单位时间内生成nmolCO同时消耗nmol CO2

    B.c(CO)不随时间改变

    C.CO2的体积分数不变

    D.Fe的浓度不变

    E.容器内压强不再变化

    F.正反应的平衡常数不再变化

    (5)、联氨(又叫肼)可用作发射卫星的燃料,联氨为二元弱碱,在水中的电离方程式与氨相似。写出联氦第一步电离反应式
  • 5、根据下列实验操作,其现象和结论均正确的是

    选项

    实验操作

    现象

    结论

    A

    将稀硫酸酸化的H2O2溶液滴入FeNO32溶液中

    溶液变黄色

    氧化性:H2O2>Fe3+

    B

    2mL5%H2O2溶液中分别滴加5滴等浓度的FeCl3KMnO4溶液

    加入KMnO4溶液的反应更剧烈

    KMnO4FeCl3催化效果好

    C

    2mL0.1mol/LAgNO3溶液中滴加2滴0.1mol/LKCl溶液,再滴加0.1mol/LKI溶液

    先生成白色沉淀,后有黄色沉淀产生

    此温度下:KspAgCl>KspAgI

    D

    将封装有NO2N2O4混合气体的烧瓶浸泡在热水中

    气体颜色变深

    升高温度,平衡向吸热反应方向移动

    A、A B、B C、C D、D
  • 6、室温下,向20mL0.1mol/LCH3COOH溶液中逐滴加入0.1mol/LNaOH溶液,溶液中由水电离出H+浓度的负对数lgcH+与所加NaOH溶液体积关系如下图所示(忽略溶液混合引起的体积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b点溶液中:cCH3COO<cCH3COOH B、c点溶液显酸性,e点溶液显中性 C、d点溶液中:cNa++cCH3COO+cCH3COOH=0.1mol/L D、f点溶液:cNa+>cCH3COO>cOH>cH+
  • 7、H2A是一种二元弱酸,H2A由于与空气中的某种成分作用而保持浓度不变,已知Ksp(MA)=3.0×10-9 , 某水体中lg c(X)(X为H2A、HA-、A2-、M2+)与pH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曲线③代表HA- B、H2A的一级电离常数为10-8.3 C、c(M2+)随pH升高而增大 D、pH=10.3时,c(M2+)=3.0×10-7.9 mol·L-1
  • 8、利用太阳能,以CO2为原料制取炭黑的流程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已知:①“过程Ⅰ”生成1mol炭黑的反应热为ΔH1

    ②“过程Ⅱ的热化学方程式为2Fe3O4s6FeOs+O2g   ΔH2

    A、FeO是一种黑色粉末,不稳定,在空气里受热能迅速被氧化成Fe3O4 B、“过程Ⅰ”中由CO2生成炭黑的过程中断裂了离子键和极性共价键 C、图中制备炭黑的热化学方程式为CO2gO2g+Cs   ΔH1+2ΔH2 D、“过程Ⅱ”中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表达式为K=cO21=cO2
  • 9、下列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NaHCO3溶液与NaAlOH4溶液混合会发生水解反应:AlOH4+HCO3=AlOH3+H2O+CO32 B、IBrNaOH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IBr+2OH=I+BrO+H2O C、BaOH2H2SO4溶液:Ba2++OH+H++SO42=BaSO4+H2O D、氢氧化铝(一元弱酸)的酸式电离方程式:AlOH3+H2OAlOH4+H+
  • 10、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对于达到平衡状态的反应N2g+3H2g2NH3g , 图①表示在t0时刻充入了一定量的NH3 , 平衡逆向移动 B、由图②可知,p2>p1T1>T2 , 满足反应2Ag+BgCg+Dg   ΔH<0 C、图③表示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A=B+3C D、对于反应2Xg+3Yg2Zg   ΔH<0 , 图④中y可以表示Y的百分含量
  • 11、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有几项

    ①等体积、等pH的盐酸和醋酸,分别与等浓度的NaOH完全反应时,醋酸消耗的NaOH体积大

    ②化学平衡常数变化,化学平衡不一定发生移动

    ③通过压缩体积增大压强,可以提高单位体积内活化分子百分数,从而提高反应速率

    ④在中和反应反应热的测定实验中,每组实验至少三次使用温度计

    ⑤在恒温恒容的容器中通入1mol氮气和1mol氢气进行反应,则氮气体积分数不变时达平衡状态

    ⑥若酸碱中和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可以写成H+OH=H2O时,中和热为-57.3kJ/mol

    ⑦反应CaSO4(s)=CaO(s)+SO3(g) ΔH>0在高温下能自发进行

    ⑧现阶段探索的新能源有太阳能、氢能、风能、地热能、海洋能和生物质能等,它们资源丰富,可以再生,没有污染或很少污染,很可能成为未来的主要能源

    A、①④⑦⑧ B、①④⑤⑦⑧ C、③④⑦⑧ D、②④⑥⑦⑧
  • 12、下列有关NA的说法正确的是
    A、常温下,1LpH=13BaOH2溶液中含OH个数为0.2NA B、120gNaHSO4KHSO3的固体混合物中含有的阴离子总数为NA C、16.25gFeCl3水解形成的FeOH3胶体粒子数为0.1NA D、常温常压下,46gC2H6O分子中所含CH键数目为5NA
  • 13、某科研人员提出HCHOO2在羟基磷灰石(HAP)表面催化氧化生成CO2H2O的历程,该历程示意图如下(图中只画出了HAP的部分结构)。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HAP能提高HCHOO2的反应速率的原因是降低了反应的活化能 B、HCHOCO2的空间构型分别为平面结构和直线结构 C、在反应过程中,有CHOH键的断裂和C=O键的形成 D、根据图示信息,CO2分子中的氧原子只有部分来自O2
  • 14、下列图示与对应叙述相符的是

    A、图1各物质均为气体,升高温度时,反应N2g+3H2g2NH3g的平衡常数会增大 B、图2为在绝热恒容密闭容器中,反应SO2g+NO2gSO3g+NOg的正反应速率随时间变化的示意图,由图可知该反应为吸热反应 C、图3为合成氨反应中,其它条件不变时,起始时H2用量对反应的影响图,则图中温度T1<T2、a、b、c三点所处的平衡状态中,反应物N2的转化率最高的是b点 D、图4中,反应mAg+nBgpCg+qDg , L线上所有的点都是平衡点,则E点v>v
  • 15、下列生活、生产等实际应用,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的是
    A、打开可乐瓶盖,有大量气泡产生 B、热的纯碱溶液去油污效果更好 C、SO2O2制备SO3 , 工业选择常压而非高压 D、实验室用排饱和食盐水的方法收集氯气
  • 16、下列关于仪器选择、实验操作及相关叙述均正确的是

    A、图甲用于测定中和反应反应热 B、图乙用于测定锌与稀硫酸反应速率 C、图丙表示赶出碱式滴定管乳胶管中气泡 D、图丁表示蒸发结晶氯化镁溶液获取无水氯化镁固体
  • 17、合理利用燃料,减小污染符合“绿色化学”理念,下列关于燃料的说法正确的是
    A、水煤气的主要成分为甲烷,可通过煤的气化制得 B、燃料在不同的条件下转化为热能或电能被人类利用 C、提高空气燃料比,一定能达到充分利用热能的目的 D、氢气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为H2g+12O2g=H2Og   ΔH=285.8kJmol1
  • 18、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冰,水为之,而寒于水”说明相同质量的水和冰相比较,冰的能量高 B、已知酸性:HA>HB , 则等浓度等体积的NaANaB溶液中离子总数,前者大于后者 C、用玻璃棒蘸取新制氯水滴在pH试纸上,测定氯水的pH D、100mLpH=a的稀硫酸与10mLpH=bNaOH溶液混合,溶液呈中性,则a+b=14
  • 19、化学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液化石油气可由石油分馏获得,汽油可由石油分馏或石油裂解获得 B、棉、蚕丝及天然橡胶完全燃烧都只生成CO2H2O C、AlOH3Na2CO3都能用于治疗胃酸过多 D、Na2O2CO2H2O均能反应产生O2 , 所以Na2O2可作为潜艇供氧剂
  • 20、

    “低碳经济”已成为全世界科学家研究的重要课题,为减小和消除CO2对环境的影响,实际生活生产中有很多种处理方案。

    方案一:将H2gCO2g反应合成甲醇,制备甲醇燃料电池。制备甲醇的过程可能涉及的反应如下:

    反应Ⅰ:CO2g+3H2gCH3OHg+H2Og   ΔH1=49.58kJ/mol

    反应Ⅱ:CO2g+H2gCOg+H2Og   ΔH2=+41.19kJ/mol

    反应Ⅲ:COg+2H2gCH3OHg   ΔH3

    (1)根据以上反应,求ΔH3=________,反应Ⅰ自发进行的原因是________。
    (2)下列描述正确的是_______。
    A. 在绝热恒容密闭容器中只进行反应Ⅱ,若压强不变,能说明反应Ⅱ达到平衡状态
    B. 反应Ⅱ化学方程式前后物质的化学计量数之和相等,所以反应Ⅱ的ΔS等于零
    C. 恒温条件下,增大CO的浓度能使反应Ⅲ的平衡向正向移动,平衡常数增大
    D. 上述反应达到平衡后,升温,反应Ⅰ逆反应速率一直增大直至达到新的平衡
    (3)一定条件下,在2L的密闭容器中仅发生反应Ⅰ,起始物nH2/nCO2=3CO2gCH3OHg的浓度随时间变化如图1所示,平衡时H2的体积分数为________;若保持其它反应条件不变,起始时仅将容器体积变为3L,请在图1上画出H2Og的浓度随时间变化的趋势图________。

    方案二:二氧化碳催化加氢合成乙烯在环境保护、资源利用、战略需求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CO2H2在铁系催化剂作用下发生化学反应:

    Ⅰ.2CO2g+6H2gC2H4g+4H2Og   ΔH1

    Ⅱ.CO2g+H2gCOg+H2Og   ΔH2>0

    在密闭容器中通入1molCO2和3molH2 , 在铁系催化剂作用下进行反应,CO2的平衡转化率随温度和压强的变化如图2所示。

    (4)图2中点M350,70、此时乙烯的选择性为57(选择性:转化的CO2中生成C2H4和CO的百分比)。计算该温度时:反应Ⅱ的平衡常数Kc=________。
    (5)在图2中,温度大于:800℃时,随着压强的增大,CO2的平衡转化率减小,请解释原因________。
上一页 160 161 162 163 164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