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CO和CO2的混合气体18g,完全燃烧后测得CO2体积为11.2L(标准状况),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混合气体中CO的质量是7g B、混合气体中CO2在非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也可能是5.6L C、混合气体中CO的体积分数是50% D、混合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是36
  • 2、下列有关新制氯水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新制氯水呈黄绿色,是因为氯水中含有Cl2 B、新制氯水滴到Na2CO3溶液中,有气泡产生,说明氯水中呈酸性 C、新制氯水滴到硝酸银溶液中,能产生白色沉淀 D、新制氯水光照一段时间,酸性会减弱
  • 3、下列关于钠的实验现象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选项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A

    切开一小块钠,观察切面颜色的变化

    钠切面颜色变暗,最后呈淡黄色

    B

    把一小块钠投入CuSO4溶液中

    钠熔化成闪亮的小球,在液面上四处游动,发出“嘶嘶”的响声,产生蓝色沉淀

    C

    把一小块钠投入滴有紫色石蕊溶液的冷水中

    钠熔化成闪亮的小球,在液面上四处游动,发出“嘶嘶”的响声,反应后溶液变蓝

    D

    把一小块钠迅速投入热坩埚中,继续加热坩埚片刻

    钠熔成小球,然后剧烈燃烧,发出黄色火焰,生成淡黄色固体

    A、A B、B C、C D、D
  • 4、下列离子方程式不正确的是
    A、氢氧化钠溶液与二氧化硅反应   SiO2 + 2OH-=SiO32- + H2O B、碳酸钠溶液与氢氧化钡溶液反应   CO32-+ Ba(OH)2=BaCO3↓+2OH- C、酸性硫酸亚铁溶液在空气中被氧化   4Fe2++O2+4H+=4Fe3++2H2O D、氯气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Cl2+ 2OH-=ClO- +Cl-+H2O
  • 5、常温下,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A、0.1mol/L氨水溶液:Na+K+Fe3+NO3 B、0.1mol/L盐酸溶液:Na+K+SO42Ag+ C、0.1mol/L KNO3溶液:NH4+Mg2+ClSO42 D、0.1mol/L KMnO4溶液:NH4+Na+NO3I
  • 6、下列有关试剂保存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新制氯水需要避光保存 B、Na可保存在煤油中 C、NaOH固体需要密封保存 D、保存FeCl3溶液时需加入少量Fe粉
  • 7、完成下述实验,装置或试剂正确的是

    A、图A:实验室制备Cl2发生装置 B、图B:比较Na2CO3NaHCO3热稳定实验:甲为Na2CO3乙为NaHCO3 C、图C:实验室Cl2尾气处理 D、图D:除去CO2中混有的少量HCl
  • 8、下列溶液中氯离子浓度与50mL1mol/L的AlCl3溶液中氯离子浓度相等的是
    A、100mL3mol/LNaCl溶液 B、50mL3mol/LKClO3溶液 C、75mL2mol/LNH4Cl溶液 D、150mL2mol/LCaCl2溶液
  • 9、在化学实验中,具有安全意识是重要的科学素养。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氢氧化钠试剂瓶上应贴有标识 B、可燃性气体点燃前,应先检验气体的纯度 C、在实验中应将未用完的钠放回原试剂瓶 D、不慎将腐蚀性的酸沾到皮肤上,应立即用大量水冲洗,然后用3%~5%的NaHCO3溶液冲洗
  • 10、同温同压下等体积的SO2气体和CO2气体,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①分子数之比为11:16 ②质量之比为16:11 ③密度之比为11:16 ④物质的量之比为1:1

    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 11、下列转化过程中必须加入还原剂的是
    A、N2NH3 B、Fe2+Fe3+ C、Na2CO3CO2 D、H2O2H2O
  • 12、下列物质的用途不正确的是
    A、Na2CO3:作食用碱 B、过氧化钠:供氧剂 C、四氧化三铁:红色油漆调色 D、硫酸亚铁:食品抗氧化剂
  • 13、下列是碳及其化合物的转化关系,其中涉及的反应类型依次为

    CCuOCO2H2OH2CO3Ca(OH)2CaCO3CO2

    A、置换、化合、分解、复分解 B、置换、化合、复分解、分解 C、化合、置换、分解、复分解 D、化合、置换、复分解、分解
  • 14、下列分散系能产生“丁达尔效应”的是
    A、氢氧化铁胶体 B、稀硫酸 C、饱和食盐水 D、硫酸铜溶液
  • 15、下列仪器名称不正确的是
    A、泥三角 B、容量瓶 C、镊子 D、坩埚
  • 16、下列属于碱性氧化物的是
    A、Al2O3 B、SO2 C、CaO D、CO2
  • 17、

    I.A、B、C、D、E、X是中学常见的无机物,存在如图转化关系(部分生成物和反应条件略去)。

    若A为淡黄色化合物,回答下列问题。

    (1)A与H2O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A常用作密闭环境________。

    (2)若X为具有强还原性的非金属单质,通常为黑色粉末,写出E的化学式________。

    (3)若X为一种造成温室效应的气体,可用于治疗胃酸过多的试剂是________(填化学式),其原理为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Ⅱ.元素的价类二维图是学习元素及其化合物相关知识的重要模型和工具,如图为铁元素的价类二维图。

    (4)图中①处填________,②处填________。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

    A. 铁与高温水蒸气的反应可转化为Fe2O3
    B. FeO是一种黑色粉末,在空气中受热可实现转化Fe3O4
    C. 加足量氯水可实现FeOH2转化为FeCl3
    D. FeCl3FeCl2都可由化合反应制备

    (6)Fe2O3中铁元素的检验________。

  • 18、某化工厂排出的废水呈酸性,且其中含有大量Na+Cu2+SO42ClNO3
    (1)、下列离子中,不能大量存在于该废水中的是(填标号)。

    A.Mg2+            B.Ag+             C.Zn2+             D.HCO3            E.Fe2+

    (2)、取100mL该废水于烧杯,逐滴加入NaOH溶液至呈碱性过程中,原废水中存在的离子的数目会发生变化的是H+(用离子符号表示)。
    (3)、某化学社团小组成员欲除去废水样品中的Cu2+SO42 , 且不引入其他杂质离子,设计的方案流程如下图,最终得到中性溶液。

    ①试剂b为(写化学式);溶液3中含有的溶质离子有Cl

    ②“分离操作”的名称是

    ③向“蓝色沉淀1”中加入足量盐酸,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4)、分类法学习化学是一种非常有效的学习方式,图为离子反应、氧化还原反应和置换反应三者之间的关系。其中表示离子反应的是(填字母)。

  • 19、NaClO是一种常用的消毒剂和漂白剂,某实验小组设计如下实验制备NaClO溶液、测定其含量,并探究其漂白棉布效果。制备NaClO的装置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盛装浓盐酸的仪器名称为 , 装置B的作用是
    (2)、写出装置A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用双线桥标出电子转移情况:。装置D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3)、有同学提出四点意见:①装置A不需要加热;②装置C没有必要;③装置D后再连一个装置装碱石灰做尾气处理;④把装置D中冰水换成沸腾的热水以加快反应速率。合理的是
    (4)、漂白液中NaClO含量测定:取50mL制得的漂白液样品于锥形瓶中,加过量KI溶液,发生反应生成NaCl和I2;再用Na2S2O3去测定I2的量,原理为I2+2S2O32-=2I-+S4O62-消耗Na2S2O30.08mol则漂白液中NaClO的含量为g/L。
    (5)、已知:①棉布被次氯酸钠漂白时都会受到一定的损伤;②织物断裂强度是指织物在被拉断时所能承受的最大荷重,单位为kg;③强酸性环境下漂白液中会逸出黄绿色气体。探究次氯酸钠漂白棉布的pH后,得出不同pH与漂白速率的关系、不同pH与被漂白棉布断裂强度的关系分别如图所示:

    由图可知,pH越小漂白速率越(填“快”“慢”或“无影响”),实际漂白时pH的最佳范围是9~11,不宜选择酸性、中性的原因是

  • 20、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漂白粉溶液在空气中变质:ClO+CO2+H2O=HClO+HCO3 B、用浓盐酸与MnO2制取少量氯气:MnO2+4H++2ClΔ__Mn2++Cl2+2H2O C、FeOH3溶于氢碘酸:2FeOH3+6H++2I=2Fe2++6H2O+I2 D、Na2CO3溶液中通入足量氯气:CO32+Cl2=CO2+Cl+ClO
上一页 126 127 128 129 130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