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下列各组物质,因反应条件或反应物用量改变可得到不同产物的是

    ①Na和O2   ②NaHCO3和盐酸   ③Cl2H2   ④NaOH和CO2

    A、①③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 2、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用pH试纸测定NaClO溶液的酸碱性,试纸显蓝色,说明该溶液呈碱性 B、氧化钠可用作呼吸面罩或潜水艇的供氧剂 C、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溶液均显碱性,可用作食用碱或工业用碱 D、火灾现场存放有大量钠时,可以用泡沫灭火器来进行扑灭
  • 3、氧化还原反应与四种基本反应类型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化学反应属于阴影3区域的是

    A、2HClO__2HCl+O2 B、2H2+O2__2H2O C、Fe+H2SO4()=FeSO4+H2 D、NaH+H2O=NaOH+H2
  • 4、下列有关实验安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观察活泼金属与H2O反应时,需要戴护目镜 B、GHS标准符号示意“毒性物质” C、若不慎将碱沾到皮肤上,应立即用大量水冲洗,然后涂上1%的硼酸 D、中学实验室中可以将未用完的钠、钾和白磷等放回原试剂瓶
  • 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侯德榜是我国著名化工专家,发明了侯氏制碱法 B、戴维发现了一种黄绿色气体,并确认该气体为氯气 C、瑞典化学卷阿伦尼乌斯研究电解质稀溶液的导电性,提出了电离模型 D、英国科学家道尔顿提出原子学说,为近代化学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 6、名称为“坩埚”的仪器是
    A、 B、 C、 D、
  • 7、根据物质的组成与性质进行分类,KMnO4属于
    A、 B、氧化物 C、 D、
  • 8、某固体粉末由Na2ONa2O2组成,将其分成等量的两份,第一份恰好与2L0.3mol/L盐酸完全中和;第二份与足量的CO2气体作用,发现该固体质量增加了11.6g,试计算:
    (1)、与第一份反应的盐酸的物质的量是
    (2)、固体中Na2ONa2O2的物质的量之比是
  • 9、如图是一套制取并验证氯气部分化学性质的实验装置。已知:Cl2+2KI=I2+2KCl

    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装置A中仪器a的名称
    (2)、为了尽量减少浓盐酸挥发和多余氯气尽量被氢氧化钠充分吸收(产生氯气不能太快),可采取的措施有(写两条):
    (3)、若要证明Cl2无漂白性,则必须在C与D装置之间加一个装有为洗气瓶,此实验条件下装置D中干燥的有色布条褪色的可能原因是
    (4)、装置E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5)、经测定E中得到1mol NaClO和0.1mol NaClO3 , 则吸收过程中消耗NaOH物质的量为mol。
    (6)、某消毒小组人员用18.4molL1的浓硫酸配制500mL0.1molL1的稀硫酸用于84消毒液消毒能力的实验探究,在配制过程中,下列操作中能使所配溶液的浓度偏低的有(填代号)。

    ①用量筒量取98%的硫酸时俯视

    ②未等稀释后的H2SO4溶液冷却至室温就转移到容量瓶中

    ③转移前,容量瓶中含有少量蒸馏水

    ④转移过程中,有少量液体溅出

    ⑤定容时,加蒸馏水超过标线,又用胶头滴管吸出

  • 10、从钛铁矿提取金属钛(海绵钛)的主要工艺过程如下:

    (1)、第一步:钛铁矿的主要成分是FeTiO3 , 第一步发生的反应:FeTiO3+C__TiO2+3CO+Fe , 该反应的氧化产物是
    (2)、第二步:第一步反应所得的高钛渣主要成分为二氧化钛,在高温下与焦炭、氯气反应,焦炭转化为一氧化碳,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第三步用Mg高温下还原四氯化钛需要在惰性气体或隔绝空气条件下进行,原因是
    (4)、单质镁通过电解熔融氯化镁的方式得到,请用一个化学方程式说明不能通过钠与氯化镁溶液反应制备单质镁的原因:
    (5)、TiCl4在潮湿的空气中产生白色的烟雾,生成TiOCl2和一种二元化合物,请写出此二元化合物分子式
  • 11、

    某化学兴趣小组设计实验,探究离子反应及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

    I.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反应

    0.01molL1 Ba(OH)2溶液中滴入几滴酚酞溶液,然后向Ba(OH)2溶液中滴加0.2molL1H2SO4溶液。请回答下列问题:

    (1)按如图所示连接装置,并接通电源,发现灯泡变亮,某同学认为在电流的作用下,Ba(OH)2溶液电解离出了可导电的离子,此观点(填写“正确”或“错误”)。随着H2SO4溶液的滴入,Ba(OH)2溶液中物质的量减小的主要微粒有

    (2)可观察到烧杯中溶液红色逐渐褪去,产生白色沉淀,小灯泡亮度变暗,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3)某同学认为用NaHSO4溶液代替H2SO4溶液进行上述实验,结果发现灯泡变暗的程度不明显,推测当Ba(OH)2溶液刚好沉淀完全时候,溶液中还存在的导电主要微粒为

    Ⅱ.氧化还原反应

    将锌片和石墨棒用导线连接,平行放置在硫酸铜溶液中,装置如图所示。观察到电流表指针偏转,锌片逐渐溶解,石墨棒上有红色物质析出。请回答下列问题:

    (4)已知石墨棒上的反应式为:Cu2++2e=Cu , 该反应类型为填“氧化反应”,“还原反应”或“氧化还原反应”);类比锌片上的反应,写出锌片棒上的反应式。该实验说明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是电子的转移。

    (5)实验过程中,兴趣小组同学发现一个完整的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可以拆开写成两个“半反应式”,一个是“氧化反应”式,一个是“还原反应”式。如2Fe3++Cu=2Fe2++Cu2+的拆写结果是:氧化反应为:Cu2e=Cu2+;还原反应为:

  • 12、按要求完成下列各小题:
    (1)、下列有关物质的分类或归类说法正确的是

    ①液氯、干冰、纯碱均为纯净物

    ②常温下,氯水和液氯均可用钢罐存放

    ③焰色实验使用的铂丝用盐酸洗涤,在灯焰灼烧至与原来灯焰颜色相同

    ④纳米材料一定为胶体

    ⑤离子反应H++OH=H2O只能代表强酸与强碱的中和反应

    (2)、氢原子的物质的量相等的四种气体NH3 CH4HClH2 , 在同温同压下,此四种气体体积之比VNH3:VCH4:V(HCl):VH2=
    (3)、在标准状况下,224mL某气体的质量为0.64g,该气体的摩尔质量为
    (4)、用2.50mol/L NaCl溶液配100mL0.50mol/L NaCl溶液,需量取mL2.50mol/LNaCl溶液。
    (5)、现有下列8种物质:①NH3Al③盐酸④熔融NaClNa2CO3固体⑥液氯⑦胆矾晶体⑧蔗糖晶体。上述物质属于电解质的有(填序号)。
  • 13、下列“实验结论”与“实验操作及现象”不相符的一组是

    实验操作及现象

    实验结论

    A

    向KI-淀粉溶液中滴加氯水,溶液变成蓝色

    氧化性:Cl2>I2

    B

    将钠放入热坩埚中加热燃烧,生成淡黄色固体

    反应有Na2O2生成

    C

    用玻璃棒蘸取氯水,点在湿润的pH试纸中间

    可测得氯水的pH

    D

    向某溶液中加入几滴AgNO3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再加入少量稀硝酸,沉淀不溶解

    溶液中可能含有Cl

    A、A B、B C、C D、D
  • 14、重铬酸铵[(NH4)2Cr2O7]受热分解的反应为氧化还原反应。下列对重铬酸铵受热分解的产物的判断符合实际的是(  )
    A、NH3+CrO3+H2O B、NH3+Cr2O3+H2O C、N2+CrO3+H2O D、N2+Cr2O3+H2O
  • 15、COCO2的混合气体共0.1mol,通过足量的灼热的氧化铜,完全反应后,气体再全部通入足量的澄清石灰水中,得到的白色沉淀质量是
    A、5g B、10g C、15g D、20g
  • 16、为提纯下列物质(括号内为杂质)选用的试剂和分离方法都正确的是
     

    物质

    试剂

    分离方法

    A

    Cl2(HCl)

    饱和碳酸

    氢钠溶液

    洗气

    B

    CO2(CO)

    O2

    点燃

    C

    FeCl2溶液(CuCl2)

    足量铁粉

    过滤

    D

    CO2(HCl)

    NaOH溶液

    洗气

    A、A B、B C、C D、D
  • 17、用玻璃棒蘸取新制氯水滴在蓝色石蕊试纸中部,观察到的现象是

    A

    B

    C

    D

    A、A B、B C、C D、D
  • 18、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不正确的是
    A、铁跟稀硫酸反应:Fe+2H+=Fe2++H2 B、铜片插入硝酸银溶液中:Cu+Ag+=Cu2++Ag C、铁与氯化铜溶液反应:Fe+Cu2+=Fe2++Cu D、碳酸钙跟稀盐酸反应:CaCO3+2H+=Ca2++H2O+CO2
  • 19、以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标准状况下0.5NA个水分子所占的体积约为11.2L B、15.6g过氧化钠固体中含有的阴离子数目为0.4NA C、1mol Cl2通入足量的水中充分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2NA D、1mol Fe1mol Cl2充分反应转移电子数为2NA
  • 20、欲配制100 mL 1.0 mol·L-1Na2CO3溶液,正确的方法是(  )
    A、称量10.6 g Na2CO3溶于100 mL水中 B、称量10.6 g Na2CO3•10H2O溶于少量水中,再用水稀释至100 mL C、量取20 mL 5.0 mol·L-1Na2CO3溶液用水稀释至100   mL D、配制80 mL 1.0 mol·L-1Na2CO3溶液,则只需要称量8.5 g Na2CO3
上一页 121 122 123 124 125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