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广东省惠州市2016-2017学年高一上学期化学期末考试试卷
- 山东省淄博七中2016-2017学年高一上学期化学期中考试试卷
- 河南省焦作市2016-2017学年高一上学期化学期中考试试卷
- 山东省淄博市淄川一中2016-2017学年高一上学期化学期中考试试卷
- 山东省德州市陵城一中2016-2017学年高一上学期化学期中考试试卷
- 山东省淄博六中2016-2017学年高二上学期化学期中考试试卷
- 山东省临沂市蒙阴一中2016-2017学年高二上学期化学期中考试试卷
- 2016-2017学年山东省烟台市高一下学期期中化学试卷
- 2016-2017学年山东省德州市夏津一中高一下学期期中化学试卷
- 2016-2017学年山东省德州市武城二中高一下学期期中化学试卷(普通班)
-
1、下列物质,在离子方程式中需用化学式表示的电解质的是A、 B、 C、 D、NaOH
-
2、下列物理量单位不正确的是A、物质的量浓度:mol•L-1 B、摩尔质量:g•mol-1 C、阿伏加德罗常数:mol-1 D、气体摩尔体积:mol•L-1
-
3、仪器名称为容量瓶的是A、
B、
C、
D、
-
4、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A、盐酸 B、陈醋 C、漂白粉 D、小苏打
-
5、氢能是一种极具发展潜力的绿色能源,高效、环保的制氢方法是当前研究的热点。(1)、甲烷水蒸气重整制氢:
Ⅰ.
Ⅱ.
总反应:能自发进行的条件是。
(2)、恒定压强为1MPa时,向某密闭容器中按=1:3投料,600℃时平衡体系中部分组分的物质的量分数如下表所示:组分
物质的量分数
0.04
0.32
0.50
0.08
①下列措施中一定能提高平衡产率的是。
A.选择合适的催化剂 B.移除部分CO C.向体系中投入少量CaO D.恒温恒压下通入Ar气体
②用各组分气体平衡时的分压代替浓度也可以表示化学反应的平衡常数(),600℃时反应Ⅰ的平衡常数为MPa2(结果保留两位小数,已知气体分压=气体总压×各气体的体积分数)。
(3)、硼氢化钠()水解制氢:常温下,自水解过程缓慢,需加入催化剂提高其产氢速率。在某催化剂表面制氢的微观过程如图所示。①根据上图写出水解制氢的离子方程式。
②气体条件相同时,测得平均每克催化剂使用量下,浓度对制氢速率的影响如下图所示。(已知浓度较大时,NaB(OH)4易以形式结晶析出。)分析质量分数超过10%后制氢速率下降的可能原因。
-
6、亚硝酸钠()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晶体,具有防腐和抗氧化作用,常用作食品添加剂,但在使用时必须严格控制其用量。为了测定某样品中的含量,某同学进行如下实验:
①称取样品ag,加水溶解,配成100mL溶液;
②取25.00mL溶液于锥形瓶中,用酸性标准溶液进行滴定,滴定结束后消耗标准溶液VmL。
(1)、上述实验①所需玻璃仪器除烧杯、玻璃棒、胶头滴管之外还需(填仪器名称);在进行滴定操作时,溶液盛装在如图中的(填“甲”或“乙”)滴定管中。(2)、用标准溶液滴定可分为如下几步,按实验操作先后顺序排序(填字母)。A.用标准溶液润洗滴定管2~3次
B.固定盛有标准溶液的滴定管,赶出尖嘴处气泡
C.用标准溶液滴定至终点,读数
D.取标准溶液注入滴定管至“0”刻度线以上
E.调节液面至“0”刻度线或刻度线以下,读数
(3)、滴定达终点的现象为。(4)、以下操作造成测定结果偏高的是_______。A、滴定管未用酸性标准溶液润洗 B、锥形瓶未用待测液润洗 C、盛装标准溶液的滴定管,滴定前尖嘴有气泡,滴定后气泡消失 D、盛装标准溶液的滴定管,滴定前平视,滴定后俯观读数(5)、测得该样品中的质量分数为。(用含a、V的式子表示) -
7、根据要求填写下列空格。(1)、常温下,下列方法可以使的电离程度增大的是_______(填字母)。A、加入少量同浓度的稀盐酸 B、加热溶液 C、加水稀释 D、加入少量冰醋酸(2)、已知t℃时,溶液的 , 溶液中。
①该温度下,水的离子积=。
②该温度下,的稀硫酸与的NaOH溶液混合,溶液呈中性,则a、b的关系为。
③该温度下,分别取的HA和盐酸各10mL,加入适量水稀释,稀释过程中两溶液的pH变化如图所示,图中表示HA溶液pH变化曲线的是(填“A”或“B”)。
若用某浓度的NaOH溶液分别滴定等体积等pH的HA和盐酸溶液至终点,消耗NaOH溶液的体积(填“前者大”、“后者大”或“一样大”)。
(3)、25℃时,有一组的一组醋酸、醋酸钠的混合溶液,当溶液时,=。 -
8、
I.某实验小组利用酸性溶液与溶液反应研究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实验过程中通过测定溶液褪色所需的时间来比较化学反应速率大小。实验数据如下:
实验编号
1
2
3
4
水/mL
10
5
0
x
5
10
10
5
5
5
10
10
时间/s
20
10
5
—
(1)。(2)4号实验中始终没有观察到溶液褪色,可能的原因是。(3)2号实验中,用表示的反应速率为(反应后溶液的总体积变化忽略不计)。Ⅱ.按要求填空:
(4)已知常温下,溶液的水解常数 , 则当溶液中时,则该溶液的。(5)已知:25℃时的 , , HCN的。写出在NaCN溶液中通入少量的离子方程式。 -
9、研究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具有重要价值。(1)、在中和热的测定实验中,取盐酸和溶液进行反应。NaOH浓度大于盐酸浓度的原因是。(2)、通过化学键的键能可计算化学反应的反应热。
共价键
键能/
413
436
463
745
则和反应生成和气态水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3)、水煤气变换反应为。若无催化剂时该反应体系的相对能量随反应过程变化如图所示,则该反应的=(用含、的代数式表示)。已知该反应在固体催化剂M催化下分两步完成:I.
Ⅱ.
在图中画出该反应在M催化下的相对能量-反应过程示意图(已知M的相对能量为0)
(4)、已知反应在恒温、恒容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和的投料浓度均为 , 的平衡转化率为a,则该温度下反应的平衡常数。 -
10、下列实验方案设计、现象和结论都正确的是
实验方案
现象
结论
A
等体积、等物质的量浓度的与溶液在不同温度下反应
温度高的溶液先出现浑浊
温度升高,该反应速率加快
B
溶液中滴加稀硫酸
溶液的浅绿色加深
抑制水解
C
用pH试纸分别测定同浓度和溶液的pH
溶液pH大
水解程度大于
D
取两份新制氯水,分别滴加溶液和淀粉KI溶液
前者产生白色沉淀,后者溶液变蓝色
与反应存在限度
A、A B、B C、C D、D -
11、室温下,向的溶液中逐滴加入的溶液,溶液中由水电离出浓度的负对数与所加溶液体积关系如图所示(忽略溶液混合引起的体积变化)。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b点溶液中:c(CH3COO-)>c(CH3COOH) B、c点溶液显酸性,e点溶液显中性 C、d点溶液中:c(Na+)+c(CH3COO-)+c(CH3COOH)=0.1mol/L D、f点溶液:c(Na+)>c(OH-)>c(CH3COO-)>c(H+)
-
12、合成氨生产流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合成氨选择400℃~500℃进行,该温度下铁触媒的活性最大,可提高反应的平衡转化率 B、压缩机加压是为了保证尽可能高的平衡转化率和反应速率 C、为了防止催化剂中毒,原料气须经过净化处理 D、热交换的目的是预热原料气,同时对合成的氨气进行降温,利于氨气液化分离
-
13、室温下,某二元碱水溶液中相关组分的物质的量分数随溶液pH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的数量级为 B、水溶液显酸性 C、等物质的量的和混合溶液中 D、在水溶液中,
-
14、某温度下,在1 L恒容密闭容器中2.0mol X发生反应:X(g)
Y(g)+2Z(g),有关数据如下:
时间段/min
产物Z的平均生成速率/mol·L-1·min-1
0~2
0.20
0~4
0.15
0~6
0.10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1 min时,Z的浓度大于0.20 mol·L-1 B、2 min时,若加入催化剂,此时v正(Z)>v逆(Y) C、4 min时,若再加入1.0mol X,达到新平衡后Y的体积分数增大 D、5 min时,X的物质的量为1.7 mol -
1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测定中和热的实验中,为了便于酸碱充分反应,NaOH溶液应分多次加入 B、向的氨水中加水稀释,溶液中减小 C、常温下,pH相等的氨水和氢氧化钠溶液等体积混合(混合液体积可视为两溶液体积之和),混合液中 D、反应在恒温恒容条件下进行,若容器内气体密度不再变化,则该反应已达平衡状态
-
16、某反应分两步进行,其能量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反应①的活化能 B、该反应过程中,总反应速率由反应②决定 C、增大的浓度,可以增大活化分子百分数,提高化学反应速率 D、总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
17、下列实验装置或操作正确且能达到实验目的A、图1装置用于盐酸和NaOH溶液反应的中和热测定 B、图2装置用于氢氧化钠溶液滴定盐酸(部分装置未画出) C、图3装置用于测定锌与硫酸的反应速率(单位mL/s) D、图4装置用于研究镁片与稀盐酸反应的热效应
-
18、二氧化碳催化加氢制甲醇的反应为: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若容器体积不变,再加入适量氢气,可增大活化分子百分数,加快化学反应速率 B、若温度不变,增大压强,平衡正向进行,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增大 C、温度越低越有利于该反应的进行,从而提高甲醇的生产效率 D、使用高效催化剂,可降低反应的活化能,加快化学反应速率
-
19、下列事实与盐类水解有关的是
①水溶液呈碱性
②水溶液呈酸性
③长期使用铵态氮肥的土壤酸度会增大
④配制溶液,需加入一定量的铁粉
⑤在HCl气流中加热氯化镁晶体()制取无水氯化镁
A、①③④⑤ B、①③⑤ C、①②⑤ D、①②③④ -
20、下列说法或表示正确的是A、等质量的硫蒸气和硫固体分别完全燃烧,后者放出热量多 B、由C(石墨)→C(金刚石) ΔH=+1.9kJ·mol-1可知,金刚石比石墨稳定 C、在稀溶液中:H+(aq)+OH-(aq)=H2O(l) ΔH=-57.3kJ·mol-1 , 若将含1molCH3COOH的醋酸溶液与含1molNaOH的溶液混合,放出的热量小于57.3kJ D、在101kPa时,2gH2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放出285.8kJ热量,氢气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表示为2H2(g)+O2(g)=2H2O(l) ΔH=-285.8kJ·mol-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