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江西省九江市重点高中2016-2017学年高二下学期化学开学考试试卷
- 高中化学人教版选修4 第一章 单元测试卷
- 2017_2018学年高中化学新人教版必修二 第一章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1.3化学键
- 2017_2018学年高中化学新人教版必修二 第一章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1.2.2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的应用
- 2017_2018学年高中化学新人教版必修二 第一章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1.2.1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
- 2017_2018学年高中化学新人教版必修二 第一章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1.1.3核素
- 2017_2018学年高中化学新人教版必修二 第一章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1.1.2元素的性质与原子结构
- 2017_2018学年高中化学新人教版必修二 第一章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1.1.1元素周期表
- 2017_2018学年高中化学新人教版必修二 第四章化学与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4.2资源综合利用环境保护
- 2017_2018学年高中化学新人教版必修二 第四章化学与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4.1.2海水资源的开发利用
-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对于有气体参与的化学反应,加压可使活化分子百分数增大,化学反应速率加快 B、已知:① , ② , 则 C、同温同压下,在光照和点燃条件下的不同 D、反应热的大小与物质能量和键能均有关系,一般键能越大,物质能量越高
-
2、常温下,下列各组离子能在指定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A、0.1溶液:、、 B、0.1溶液:、、 C、pH=11的氨水:、、 D、的饱和溶液:、、
-
3、对于化学反应方向,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非自发的反应不能通过改变条件使其成为自发反应 B、一定温度下,反应的 , C、自发进行的化学反应的方向,应由焓判据和熵判据的复合判据来判断 D、常温下反应能自发进行 , 则该反应的
-
4、某小组研究NaClO溶液与KI溶液的反应,实验记录如下:
实验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Ⅰ
ⅰ.溶液变为浅黄色
ⅱ.溶液变蓝
Ⅱ
ⅰ.溶液保持无色
ⅱ.溶液不变蓝,溶液的
【资料】:碘的化合物主要以和的形式存在。酸性条件下不能氧化 , 可以氧化、在并加热的条件下极不稳定。
(1)、0.5mol⋅L-1NaClO溶液的 , 用离子方程式表示其原因:。(2)、实验Ⅰ中溶液变为浅黄色的离子方程式是。(3)、对比实验Ⅰ和Ⅱ,研究实验Ⅱ反应后“溶液不变蓝”的原因。①提出假设a:在碱性溶液中不能存在。设计实验Ⅲ证实了假设a成立,实验Ⅲ的操作及现象是。
②进一步提出假设b:NaClO可将氧化为 , 进行实验证实了假设b成立。
(4)、检验实验Ⅱ所得溶液中的:取实验Ⅱ所得溶液,滴加稀硫酸至过量,整个过程均未出现蓝色,一段时间后有黄绿色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产生,测得溶液的。再加入KI溶液,溶液变蓝,说明实验Ⅱ所得溶液中存在。①产生的黄绿色气体是。
②有同学认为此实验不能说明实验Ⅱ所得溶液中存在 , 理由是。欲证明实验Ⅱ所得溶液中存在 , 改进的实验方案是。
③实验Ⅱ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
5、回答下列问题:(1)、某学习小组研究1L某待测液,已知该待测液中除含有0.2mol•L-1的Na+外,还可能含有下列离子中的一种或几种:
阳离子
K+、NH、Mg2+、Ba2+、Fe3+
阴离子
Cl-、Br-、CO、HCO、SO
现进行如图实验操作(每次实验所加试剂均过量):
①由气体B可确定待测液中含有的离子是。
②由沉淀D和沉淀E可以判断待测液中一定含有的离子是。
③由白色沉淀B可确定待测液中含有的离子是 , 请写出溶液A反应生成沉淀B的离子方程式。
④综合分析,待测液中K+的最小浓度为。
(2)、该小组将26.3gNiSO4•nH2O样品在900℃下煅烧,样品受热过程的热重曲线(样品质量随温度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已知:L→N时失掉全部的结晶水。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n的值是。
②固体Q的化学式为。
-
6、Q、W、X、Y、Z为短周期元素,Q是原子半径最小的元素,W是地壳中含量最高的元素,X原子的质子数等于Z与Y的质子数之和: Z与Y位于同一周期, Y原子核外最外层电子比次外层多3个电子,非金属Z的一种固体单质可导电。回答下列问题:
(1)Y、 Z的元素名称分别为、
(2)X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 , 其离子结构示意图为
(3)W元素有多种核素,请写出中子数为10的W元素的一种核素符号
(4)X、Y、Z三种元素原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为(填元素符号);X单质既可与盐酸反应,又可溶于氢氧化钠溶液,写出X单质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5)Y和W两种元素形成的最简单的氢化物中,更稳定的是(用化学式表示)
-
7、几种中学化学常见的单质及其化合物相互转化的关系图如图:
可供参考的信息有:
①甲、乙、丙、丁为单质,其余为化合物。
②A由X和Y两种元素组成,其原子个数比为1:2,元素质量之比为7:8。
③B气体是引起酸雨的主要物质,H常温下为无色无味的液体,E常用作红色油漆和涂料。
试根据上述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A的化学式为 , 每反应1molA转移的电子数为mol。(2)、F与丁单质也可以化合生成G,试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3)、N是氯化物,与F具有相同的阳离子。少量N的饱和溶液分别滴加到下列物质中,得到三种分散系①、②、③。分散系③与①、②的本质区别是:。
(4)、化合物M与H组成元素相同,可以将G氧化为F,且不引进新的离子。试写出M在酸性环境下将G氧化为F的离子方程式:。 -
8、高纯单晶硅是重要的半导体材料,在各种集成电路、芯片和CPU的制作中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实验室中模拟制备高纯硅的装置如图所示(夹持装置略去),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已知:电负性 , 的沸点为31.8℃,熔点为:-126.5℃,在空气中易自燃,遇水会剧烈反应。
A、实验过程中,加热石英管前应先对进行验纯 B、实验开始时,排尽装置中的空气只是为了防止自燃 C、尾气通入NaOH溶液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D、为提高装置Ⅳ中的利用率,装置Ⅲ应使用冷水浴 -
9、城市污水中含有一定量的、 , 向污水中加入菌体和溶液,在菌体的作用下依次发生过程Ⅰ、过程Ⅱ,从而实现、的脱除,其过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过程Ⅰ”中为催化剂 B、的氧化性强于 C、“过程Ⅱ”中氧化产物和还原产物的质量之比为1:1 D、“过程Ⅰ”中和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则氧化剂与还原剂物质的量之比为4:1
-
10、实验室以二氧化铈(CeO2)废渣为原料制备Ce2(CO3)3的流程如下:
已知Ce3+被有机萃取剂(HA)萃取原理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酸浸”时,H2O2可用O3代替 B、“萃取”时,振荡分液漏斗应下口倾斜向上,并从下口放气 C、“反萃取”时,为了提高Ce3+的反萃取率,应一次性加入大量的稀硫酸 D、“沉淀”时,加入足量NH4HCO3的离子方程式为 -
11、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A、萤石与浓硫酸共热制备HF: B、氢氟酸刻蚀玻璃: C、过量的与溶液反应: D、少量通入溶液:
-
12、实验室用含钴废料(主要成分为 , 含有一定量的等)制备钴的氧化物的流程如图。已知:①草酸钴晶体难溶于水②RH为有机物(难电离)。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操作①所用的玻璃仪器有漏斗、玻璃棒、烧杯 B、滤渣II的成分为 C、向操作①后溶有的有机层中加入硫酸溶液,可重新得到 , 该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D、在空气中煅烧得到的反应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3:2 -
13、短周期元素X、Y、Z、W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加,其中Y与X和Z相邻,W比Z多一个电子层且在本周期中的原子半径最小,它们可形成化合物甲(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X和Z组成的化合物是形成酸雨的主要原因之一 B、原子半径大小顺序为X<Y<Z C、X和Y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均为强酸 D、W和Z形成的化合物之一可用来杀菌消毒
-
14、甲醇可以将转化为无害的物质排放,甲醇转化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若转移6mol电子则生成标准状况下22.4L B、对应的产物为NO C、甲醇可以用臭氧代替 D、还原产物与氧化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6∶5
-
15、对于下列各组微粒在溶液中能否大量共存的判断和分析均正确的是
粒子组
判断和分析
A
Na+、Fe2+、Cl-、NH3·H2O
不能大量共存,因发生反应:
B
K+、、Cl-、
不能大量共存,因发生反应:
C
H+、Na+、、
能大量共存,粒子间不反应
D
Na+、H+、Cl-、ClO-
能大量共存,粒子间不反应
A、A B、B C、C D、D -
16、设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1mol完全溶于水,所得溶液中含氮微粒数为 B、1mol铜和足量浓硝酸反应可收集的分子数为 C、25℃时,1.0L的溶液中,含有的数目为 D、标准状况下,22.4LHCl分子中含有的数目为
-
17、下列古文所涉及的变化,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A、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B、熬胆矾铁釜,久之亦化为铜 C、丹砂烧之成水银,积变又还成丹砂 D、石穴之中,所滴皆为钟乳
-
18、氯代苯酚类化合物主要用于农药、燃料、木材防腐等领域。以为催化剂实现化合物的绿色合成,示意图如下(反应条件略)。(1)、化合物I的分子式为 , 名称为。(2)、化合物IV中的官能团有酮羰基、(写名称)。(3)、关于上述示意图中的相关物质及转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填标号)。A、实现了催化剂的再生 B、化合物IV中,氧原子采取杂化,且存在2个手性碳原子 C、化合物IV到V的转化中,存在键和键的形成 D、化合物I到V的总反应为:2(4)、化合物IV的某种同分异构体遇溶液显紫色,在核磁共振氢谱图上有4组峰,且峰面积比为 , 其结构简式为。(5)、对化合物 , 分析预测其可能的化学性质,完成下表。
序号
反应试剂、条件
反应形成的新结构
反应类型
①
加成反应
②
(6)、以化合物I为唯一的有机原料,合成聚合物的部分合成路线如下,基于该路线,回答下列问题。
①第一步反应中,有机产物为(写结构简式)。
②相关步骤涉及卤代烃制醇的反应,其化学方程式为(注明反应条件)。
-
19、有机胺在橡胶助剂、纺织、造纸、食品添加剂以及塑料加工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1)、以作催化剂,进行对苯二胺加氢制备1,4-环己二胺。
。
①基态原子价层电子的轨道表示式为。
②对苯二胺、、1,4-环己二胺的标准摩尔生成焓分别为、0、(标准摩尔生成焓: , 下,由元素最稳定的单质生成纯化合物时的反应热),则。
③以某超临界流体为溶剂,取对苯二胺和一定量在高压反应釜中反应小时,测得对苯二胺转化率及主产物1,4-环己二胺的选择性随温度变化如下图所示。175℃时,小时内,(
)=。当温度高于185℃时,转化率和选择性随温度升高均呈下降趋势,以下对其原因分析一定不合理的是(填标号)。
A.催化剂活性降低
B.减慢,加快,平衡逆向移动
C.副反应占比加大
D.在超临界流体中溶解度下降
(2)、在氢气氛围和脱氢-加氢催化剂的催化下,醇的胺化反应机理如下图所示。理论上,每生成, 醇脱氢产生的与后续过程中加氢消耗的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3)、与一样,当胺溶于水时溶液呈碱性。用盐酸滴定同浓度的氨水、和 , 滴定曲线如下图。①电离平衡常数:(填“>”“<”或“=”)。
②25℃时,向溶液中加入固体,使得平衡时和浓度均为。计算平衡时的电离度:[写出计算过程,已知 , 电离度]。
-
20、金属铟(In)因其优异性能,被广泛地应用于高新技术领域,某工厂从金属冶炼过程中产生的金属废渣(、、及少量不与酸反应的杂质)中回收铟的流程如下:
已知信息:①的性质与相似。
②室温下: , 。
③溶液中某离子浓度小于 , 认为该离子沉淀完全。回答下列问题:
(1)、“操作1”为。(2)、“中和”时加入 , 生成红褐色沉淀并有气体产生,该过程主要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3)、“酸浸2”后溶液中浓度为 , 则加入进行“中和”时,调节范围为。(4)、“电解”时,粗铟接直流电源的(填“正极”或“负极”)。(5)、可以与形成配合物,中含有键的数目为。(6)、磷化铟晶体的载流子迁移率大,可用于制造高速电子器件,如高速晶体管和高电子迁移率晶体管。磷化铟的立方晶胞(晶胞参数为)如下图所示,其化学式为;以晶胞参数为单位长度建立的坐标系可以表示晶胞中各原子的位置,称作原子分数坐标,图中a原子的分数坐标为 , 则原子的分数坐标为;设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则其晶体的密度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