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下列生产生活情境涉及的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Na2S2O3去除自来水中的余氯(Cl2):S2O32+4Cl2+5H2O=2SO42+8Cl+10H+ B、用侯氏制碱法制备碳酸氢钠晶体:NH3+CO2+H2O=HCO3+NH4+ C、用胃舒平[主要成分为AlOH3]治疗胃酸过多:H++OH=H2O D、FeCl3溶液刻蚀铜电路板:2Fe3++3Cu=2Fe+3Cu2+
  • 2、维生素P是一种营养增补剂,其结构如图所示(其中R为烷烃基)。关于该化合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含有5种官能团 B、所有原子可能共平面 C、可以与FeCl3溶液发生显色反应 D、1mol该化合物最多能与5molNaOH发生反应
  • 3、劳动创造美好生活。下列劳动项目与所述化学知识没有关联的是

    选项

    劳动项目

    化学知识

    A

    用熟香蕉催熟猕猴桃生果

    乙烯能加速生果成熟

    B

    用油脂制肥皂

    羧酸与醇能发生酯化反应

    C

    用光导纤维传输量子光信号

    二氧化硅具有良好的光学特性

    D

    用干冰制造舞台“烟雾”

    干冰易升华吸热

    A、A B、B C、C D、D
  • 4、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标准状况下,11.2LO3中含有的质子数目为12NA B、46g乙醇中含有的共价键数目为7NA C、1molNa2O2与水反应转移的电子数目为NA D、1molNOCO的混合气体含有的O原子数目为NA
  • 5、利用电化学原理既能输出电能,又能合成有机物。如图所示装置在输出电能的同时可合成苯胺。该电池工作时,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多孔惰性电极为正极 B、电流方向为AB C、负极电极反应式为Al3e=Al3+ D、反应一段时间后,负极区溶液pH减小
  • 6、化学与科技、生产、生活息息相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深海勇士”号潜水艇使用的锂离子电池是二次电池 B、保温杯内胆使用316不锈钢,不锈钢的含碳量大于生铁 C、月球新矿物“嫦娥石”是一种磷酸盐矿物(含镁和铁),它不易溶于水 D、甲流病毒主要由RNA和蛋白质组成,可采用高温、紫外线、75%乙醇等有效灭活
  • 7、粤剧被誉为“南国的红豆”,是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粤剧头饰“凤冠”上的金丝银线属于金属材料 B、粤剧演奏乐器“椰胡”的琴筒由椰壳制成,椰壳的主要成分为多糖 C、粤剧彩绘脸谱使用的红色油彩主要成分为Fe3O4 D、粤剧头饰“翎子”(也称“野鸡翎”“锥毛翎”),其主要成分为天然纤维
  • 8、下列化学用语或图示表达不正确的是
    A、Na2O2的电子式: B、丙烯的结构简式:CH3CHCH2 C、3pz电子云轮廓图: D、基态Cl的价层电子轨道表示式:
  • 9、下列物质使用的材料属于有机高分子材料的是

    A.航空发动机——碳化硅纤维

    B.人造骨骼——镍钛合金

    C.量子计算机——铁基超导材料

    D.滑雪服面料——聚酰胺纤维

    A、A B、B C、C D、D
  • 10、普利类药物是常用的一线降压药,EHPB是合成众多普利类药物的重要中间体。EHPB的其中一种合成方法如下:

    回答下列问题:

    (1)、化合物Ⅰ的名称为。化合物Ⅱ和物质X合成化合物Ⅲ的原子利用率为100%,则物质X的分子空间结构名称为
    (2)、化合物Ⅵ到Ⅶ的转化反应是第一个以中国科学家命名的反应(黄鸣龙还原反应),该反应的部分机理如下:

    其中①和②的反应类型分别为

    (3)、根据化合物Ⅲ的结构特征,分析预测其可能的化学性质,完成下表。

    序号

    反应试剂、条件

    反应形成的新结构

    HOOCCH2CH2COOH

    H3COOCCH=CHCOOCH3

    (4)、关于上述示意图中的相关物质及转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有______
    A、化合物Ⅳ和Ⅶ的手性碳原子数相同 B、可以利用酸性高锰酸钾溶液鉴别化合物Ⅲ和Ⅳ C、化合物Ⅴ转化为Ⅵ,存在CO键的断裂和CC键的形成 D、化合物Ⅳ易溶于水,可能是因为其能与水形成分子间氢键
    (5)、化合物Ⅵ的某种同分异构体在核磁共振氢谱图上有3组峰,能发生银镜反应,且能使FeCl3溶液显紫色,其结构简式为
    (6)、以化合物Ⅰ和乙烯为有机原料,合成化合物M(如图)。基于设计的合成路线,回答下列问题:

    ①从乙烯出发,第一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②最后一步反应的反应物为

  • 11、

    Ⅰ.化学反应中,从反应物到生成物可有多种途径,但殊途同归。

    (1)如图所示,已知:

    Ags+12Cl2g=AgCls   ΔH1

    Agse=Ag+aq   ΔH2

    12Cl2g+e=Claq   ΔH3

    ΔH=(用ΔH1ΔH2ΔH3的代数式表示)。

    Ⅱ.从分子、原子的角度认识物质的转化是化学区别于其他学科的显著特点。

    (2)有机反应机理的研究可为人们展示微观粒子在反应中的变化过程。

    ①根据上图所示反应机理,写出相应的化学方程式

    ②关于上图所示反应,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H+作为反应物参与该反应

    B.H+能增大该反应速率

    C.H+不能增大该反应的平衡转化率

    D.若该反应在溶液中进行,升温、增压均可增大反应速率

    Ⅲ.化学助力我国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目标。

    (3)向体积为1L的密闭容器通入4molH2CO2的混合气体,并发生反应:2CO2g+6H2gCH3OCH3g+3H2Og

    CO2的平衡转化率与压强、温度及氢碳比nH2/nCO2的关系如下图所示。

    ①其他条件相同,若a、b、c代表压强,则a、b、c从大到小的顺序为 , 该反应为(填“吸热”或“放热”)反应:其他条件相同,若a、b、c代表氢碳比,则a、b、c从大到小的顺序为

    ②若d点时氢碳比为3∶1,求此温度下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写计算过程)

    ③工业上可利用NaOH溶液捕获CO2。将CO2通入NaOH溶液中,若所得溶液cHCO3:cCO32=1:1 , 溶液pH=。(已知:lg50.7 , 该条件下,H2CO3Ka1=4×107Ka2=5×1011

  • 12、钒、钛、钨等金属的回收具有重要的经济和战略价值。利用废钒-钛系脱硝催化剂(含V2O5TiO2WO3及少量的Si、P、Al等的化合物)回收钒、钛、钨的工艺流程如下图。

    已知:Mg3PO42MgSiO3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回答下列问题:

    (1)、钛酸钠(Na2Ti3O7)中Ti的化合价为。写出“碱浸”过程中TiO2反应生成Na2Ti3O7的化学方程式:
    (2)、在“沉硅沉磷”工序中,除磷率和除硅率变化如图所示。

    ①“沉硅沉磷”最适合温度为

    ②除硅率随温度升高而增大,因升温促进含硅物质的水解,最后硅元素以(填化学式)的形式沉淀分离出来。

    ③除磷率随着温度的升高而下降,其原因可能是

    (3)、“沉钨”时Na2WO4转化为CaWO4沉降分离,已知温度为T时KspCaWO4=1×1010KspCaOH2=4×107 , 当溶液中WO42恰好沉淀完全(离子浓度等于105mol/L)时,溶液中cOH=
    (4)、已知“酸洗”后钒以H2V10O284形式存在。“离子交换”过程可表示为:RCl4+H2V10O284RH2V10O28+4Cl , 其中RCl4为强碱性阴离子交换树脂。“洗脱”时,试剂X应选用(填化学式)。
    (5)、①V2O5是常用的催化剂,其结构如图所示,该分子中σ键和π键数目比为。硫酸工业中,SO2转化为SO3的催化剂选用V2O5 , 催化过程经两步完成。

    ⅰ:(写出化学方程式),ⅱ:4VO2+O2=2V2O5

    ②磷化钒(VP)是另外一种新型催化材料,P交替地填入在V构成的正三棱柱中心,形成如图1所示结构单元。VP晶胞沿b轴投影图如图2所示,则该晶体的晶胞体积为

  • 13、

    铜纳米线是制作柔性电子元件的重要材料,制作铜纳米线常见原料为硫酸铜。某学习小组设计实验探究铜纳米线的制备过程。

    Ⅰ.硫酸铜的制备

    (1)实验室可用铜和浓硫酸反应制备硫酸铜,反应方程式为

    (2)硫酸铜溶液的配制

    ⅰ.配制100mL 0.1molL1硫酸铜溶液需称量CuSO45H2Og。

    ⅱ.以下硫酸铜溶液的配制操作中,不正确的是(填序号)。

    Ⅱ.铜纳米线的制备

    铜纳米线的制备可采用化学还原法,如使用铁进行置换。学习小组设计实验探究Cu(Ⅱ)(二价铜)存在形式对所置换铜的颗粒度影响。

    实验序号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往5mL 0.1molL1硫酸铜溶液中放入一枚表面打磨光滑的铁钉

    10分钟时观察到溶液颜色变浅,铁钉表面沉积一层粗糙的铜颗粒,试管底部有铜颗粒

    往5mL 0.1molL1硫酸铜溶液中滴加浓氨水至生成的淡蓝色沉淀刚好完全溶解,得深蓝色铜氨溶液,放入与实验①相同的铁钉

    10分钟时无明显现象,10小时后观察到铁钉表面镀上一层红色的铜,试管底部有红褐色沉淀

    学习小组通过查阅资料发现:

    ⅰ.工业上常采用电沉积铜方法制备纳米铜,过程为Cu(Ⅱ)的扩散迁移并在电极上被还原为铜单质。

    ⅱ.电沉积过程中:速率常数越大,沉积速率越快:扩散系数越大,溶液导电性越强。

    学习小组模仿工业制备纳米铜的条件,设计实验验证Cu(Ⅱ)存在形式和溶液导电性对电沉积铜反应速率的影响。

    实验设计与实施

    实验

    序号

    Cu(Ⅱ)存在形式

    (浓度均为5 mmol/L)

    支持电解质

    (提高溶液导电性)

    实验测得

    速率常数

    含铜离子

    扩散系数

    CuSO4

    0.5mol/LKNO3溶液

    4.12×105m/s

    2.66×106cm2/s

    CuNH34SO4

    ______

    2.21×105m/s

    9.42×107cm2/s

    CuNH34SO4

    0.5mol/LK2SO4溶液

    k

    9.72×107cm2/s

    表格中的速率常数和扩散系数为多次实验后测得数据的平均值。

    (3)其中实验④中支持电解质为

    分析与讨论

    (4)实验⑤中,k2.21×105m/s(填“>”、“<”或“=”)。

    (5)已知铁与铜氨溶液反应:Fe+CuNH342++2H2OCu+2NH3+2NH4++FeOH2 , 平衡常数K105。推测实验②在10分钟时无明显现象的原因是:

    结论:选用扩散系数更大Cu(Ⅱ)和提高溶液的导电性都可加快反应速率。

    Ⅲ.铜纳米线的纯度检测

    某铜纳米线样品质量为m g,经处理后完全转化为含Cu2+的溶液,向其中加入过量的KI溶液,发生反应:2Cu2++4I=2CuI+I2。用cmol/LNa2S2O3溶液滴定生成的I2 , 发生反应:I2+2Na2S2O3=Na2S4O6+2NaI , 消耗Na2S2O3溶液V mL。

    (6)滴定实验中可使用(填试剂名称)作为指示剂。滴定终点现象为:

    (7)该样品中铜的质量分数为(写计算式)。

  • 14、有机电化学合成法具有绿色高效的特性,可将硝基苯合成对氨基苯酚的过程由原来的4步简化为1步,合成过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b是电源的负极 B、电解时,电子从左往右穿过质子交换膜 C、电解时每转移4mol电子,右室溶液质量减少32g D、电极X的电极反应式:
  • 15、研究表明Pt12NiSn12Ni两种双金属合金团簇用于CH4逐步脱氢的部分能量变化如图所示(吸附在催化剂表面上的物种用*标注,TS1、TS2、TS3、TS4均表示过渡态)。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图中显示的历程分4步进行 B、如图甲烷脱氢过程中决定速率的步骤是:CH3*+H*CH2*+2H* C、如图甲烷脱氢过程中催化剂活性较好的是Sn12Ni D、使用催化剂Pt12Ni时的图示反应历程中涉及极性键的断裂
  • 16、一种补充微量元素的食品添加剂的结构式如图所示,W、X、Y、Z、Q的核电荷数依次增大,X、Y、Z同周期,Q的价层电子排布式为3d104s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沸点:YW3<W2Z B、此结构中存在配位键 C、第一电离能:X<Y<Z D、XZ32YZ3的空间结构均为平面三角形
  • 17、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1mol苯中含有3NA个π键 B、1L 1mol/L的苯酚钠溶液中含NAC6H5O C、Na2O2CO2反应生成22.4L O2 , 转移的电子数为2NA D、1mol CH3COOHCH3CH2OH混合物中含碳原子数为2NA
  • 18、某研究性学习小组欲检验浓硫酸与蔗糖反应的产物,设计如下图所示装置(部分夹持装置已略)。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Ⅰ中蒸发皿内的白色固体变黑,体现了浓硫酸的脱水性 B、Ⅱ中溶液褪色,证明产物中有SO2 C、Ⅲ中溶液快速变为无色且Ⅳ中产生沉淀,证明产物中有CO2 D、Ⅴ中溶液可吸收尾气,防止污染环境
  • 19、下列陈述Ⅰ与陈述Ⅱ均正确,且具有因果关系的是

    选项

    陈述Ⅰ

    陈述Ⅱ

    A

    沸点:大于

    存在氢键,

    不存在氢键

    B

    NaCl能使蛋白质变性

    NaCl可用作食品防腐剂

    C

    NH键键能比PH键高

    NH3的沸点比PH3

    D

    BaSO4对X射线透过率低且难溶于酸

    医学上常用BaSO4作X射线检查的内服药剂

    A、A B、B C、C D、D
  • 20、新颖的曲面屏手机和折叠屏手机采用OLED显示技术,OLED是有机发光二极管的简称,如图有机物可用作OLED显示屏的发光材料。下列关于该有机物说法正确的是

    A、属于芳香烃 B、分子式为C34H26N4 C、分子中所有原子共面 D、分子中的碳原子均采用sp3杂化
上一页 78 79 80 81 82 下一页 跳转